寧波諾丁漢大學在讀博士的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2020-12-14 中國IT

近日,由寧波諾丁漢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楊陣海作為第一作者,寧波諾丁漢大學吉姆格裡爾教授作為通訊作者之一的綜述論文"Device physics of back-contact perovskite solar cells"成功地發表在了《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上。該期刊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旗下世界公認的能源與環境科學領域的頂級刊物,其影響因子為30.289。

(註:根據JCR的報告,《能源與環境科學》在環境科學學科排名世界第一,能源與燃料學科排名世界第二。)

(TOC of paper)能源與環境保護一直是科學家們關注的兩大熱點領域,尤其是在全球變暖,空氣品質和清潔水資源稀缺等問題不斷浮現,對於全球人類生存環境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寧波諾丁漢大學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寧波材料所)的能源與環境專家們聯合開展新能源技術的創新研究,有望將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能源轉換效率提高至25%。這篇文章也是寧波諾丁漢大學理工學院與寧波材料所科研創新合作的成果。

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是利用鈣鈦礦型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作為一種人工合成材料,在 2009 年首次被嘗試應用於光伏發電領域後,能源轉換效率已經從最開始的3.8%上升到了2020年的25%。相較於矽基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因其性能優異、成本低廉、商業價值巨大,全球頂尖科研機構和大型的跨國公司紛紛投入到它的研究之中,可見其蘊藏的巨大潛力。

可是,傳統鈣鈦礦電池(電子和空穴傳輸層分別集成在鈣鈦礦薄膜兩側)的光電損耗已經被最小化,繼續提高器件效率已經很困難。因此, 進一步提升鈣鈦礦電池效率可以從器件結構本身入手。

(Main research content)本文的第一作者楊陣海同學介紹道:"我們將背接觸結構的概念引入鈣鈦礦電池器件的設計之中。這種將電池的兩個極性電極都集成在電池背面的設計最先是運用在矽基器件中。背接觸結構的鈣鈦礦電池可以有效消除入射面的寄生吸收損耗問題,降低對正面抗反射塗層和鈍化材料要求,並允許通過先進的正面減反結構設計提升器件光學吸收。對於背接觸鈣鈦礦器件而言,還具有可以消除成膜過程中出現的針孔現象,保護鈣鈦礦薄膜不受後續層的損壞等優點。"

除此之外,由於目前學界對背接觸鈣鈦礦器件的認識和理解相對膚淺,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基本的理論體系。楊陣海在導師的指導下,構建了一個具體的光電模型來研究背接觸鈣鈦礦電池的物理機制。通過模擬載流子產生,傳輸和複合的過程,闡明了背接觸鈣鈦礦電池的設計原理和載流子傳輸動力學理論。基於目前實驗可以做到的界面鈍化和薄膜質量,團隊預測這種背接觸鈣鈦礦電池的效率可以超過25%。

通過對於背接觸鈣鈦礦電池的深入研究,對比具有不同導帶和價帶的電子/空穴傳輸層,不斷提升能源轉換效率,最終,團隊篩選出一系列具有製備高效背接觸鈣鈦礦電池的功能材料組合。

"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提高鈣鈦礦電池的有效方案,並為設計和製備高效背接觸鈣鈦礦電池器件提供一定指導。"楊陣海自豪地說道。

楊陣海是寧波諾丁漢大學與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聯合培養博士生,由寧波諾丁漢大學李達三首席教授吉姆格裡爾教授和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葉繼春教授共同指導。

(葉繼春教授)

(吉姆格裡爾教授)吉姆格裡爾教授是寧波諾丁漢大學先進電子材料與元件首席教授,也是理工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系系主任。在加入寧波諾丁漢大學之前,他曾在愛爾蘭廷德爾國家研究所,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美國聯合技術公司,德州儀器和日立中央研究實驗室等地任職,也與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公司進行研究項目合作。他的研究主要圍繞著半導體、微晶片和納米電子等領域展開。他先後獲得了超出5千萬人民幣的科研資金支助。

相關焦點

  • 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8.林璟副教授研究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重要成果國際功能材料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5.621)報導了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林璟副教授等人關於可穿戴式柔性電子應變傳感器抗液體幹擾穩定傳感運行的重要研究成果
  • 遼寧美女博士,清華畢業,最新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公開發表」
    近日,東北財經大學現代供應鏈管理研究院常任軌教師程春博士的研究成果被交通運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之一的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錄用,該論文題目為"Drone routing with energy function: Formulation
  • 湖北工業大學一隱私保護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湖北工業大學一隱私保護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2020-01-14  大 中 小   近日,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張明武教授團隊在物聯網領域頂級期刊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  1、生科學院劉建全團隊發文揭示樹木葉片衰老響應全球變暖的機制
  • 近期,四川大學10項重要科研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作為國家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四川大學科研實力雄厚,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期,川大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均又取得重要進展,成果分別登上Nature、Cell、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5月28日,學校化學學院楊成課題組與香港浸會大學黃陟峰課題組、南方科技大學王陽剛課題組合作,在不對稱光化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 &34;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
  •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師院教師論文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 2019年,他們登上了「國際頂級期刊」|一流成果
    「一流成果」「好老師、好學者、好員工」「一流學生、一流成果、一流平臺、一流學科」,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師生及校友服務,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不僅成功構建起「商學+」人才培養生態系統,還在「一流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眾多「一流成果」。
  • 寧波諾丁漢大學理工學院七位老師入選「浙江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
    其主持研發並開展了多項與中國商飛和中航工業關於國產大飛機 C9N9 的多電飛機技術相關的合作。其中,重大專項國產大飛機大功率直流起發系統的綜合性能超過國際領先水平波音 787 起發系統 的20%。張何教授作為IEEE高級會員近5年,共發表SCI/EI 論文60餘篇,其中半數以上發表在SCI前10%的頂級期刊上。截至目前,他共申請的發明專利有20餘項, 還包括3項國際專利。
  • 近日,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近日,西安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青年教師楊軍華博士在物聯網領域頂級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題為&34;的學術論文。《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是物聯網領域國際頂尖期刊
  • 湘潭大學劉平樂教授團隊連續在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今年上半年,我校化工學院劉平樂教授團隊先後在《應用催化B》(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催化學報》(Journal of Catalysis)、《綠色化學》(Green Chemistry )、《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頂級期刊發表研究成果
  • 僅10天內,重慶這所高校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科研成果體現著高校的核心實力。重慶大學作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大力推動學科體系、科研平臺與科研團隊的完善與發展,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斷湧現。近期,重慶大學僅在10天內,就有多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Openness on Innovations and Competition》,在經濟管理類國際公認頂級期刊《MIS Quarterly》第44卷第3期(1049頁至1071頁)上正式發表。
  • 國際公認!頂級!重慶大學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登上這個領域最權威期刊!
    近日,重慶大學經管學院黃河教授(第一作者)、徐鴻雁教授(通信作者)與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教授Geoffrey Parker及美國杜蘭大學助理教授譚寅亮的合作研究成果《Altruism or Shrewd Business?
  • 成果頻出!僅三個月,先後多次登上國際期刊,南京這所高校"厲害了"!
    論文作為描述學術成果的工具一直廣受大眾關注,其質量與發表數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近年來,南京林業大學不斷推進學校&34;和高水平大學建設縱向發展,學校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研成果不斷湧現。2020年3月以來,南京林業大學又有多項研究登上國際期刊,展現了不俗的科研實力。
  • 2020年上半年,大連這所高校發表7項成果,涵蓋國際頂級期刊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所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東北財經大學多年來堅持科研精品化導向,密切結合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及時追蹤經濟改革的前沿和動態,積極服務國家、區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科研成果質量顯著提升,科研精品不斷湧現。2020年上半年,學校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AI輔助檢測腦動脈瘤,靈敏度達97.5%,華為雲聯合成果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機器之心發布機器之心編輯部近日,放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Radiology》發表了華為雲 EI 創新孵化 lab、華中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聯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AI 算法檢測動脈瘤靈敏度高達 97.5%
  • 僅1個月內,上海大學6項成果登上國際權威期刊!
    在推進&34;建設過程中,上海大學始終積極聚焦國家發展戰略,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開展一流的科研,學校重大學術成果不斷湧現。近一個月以來,上海大學師生在多個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一起來看看吧。
  • 陝西科技大學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重要論文
    疫情防控不鬆勁,教學科研不停步。近期,陝科大張美雲教授團隊、王傳義教授團隊分別在國際工程技術與材料科學領域和重金屬離子吸附分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一起看看這些新突破、新成果!  1.
  • 西安科技大學首次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論文!
    7月5日,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科學》)刊發重要研究成果「Large Plasticity in Magnesium Mediated by Pyramidal Dislocations」(由錐面位錯滑移主導的鎂的大塑性形變),西安科技大學理學院青年教師、智慧礦山井下集成感知技術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骨幹成員翟嘯波博士為主要完成人
  • 青島理工大學江波博士研究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最新成果論文
    重/磅/新/聞近日,環境工程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中科院一區,影響因子為11.698)發表了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江波博士領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