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木十年渾未辦,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詩詞中這兩句有何寓意?

2020-12-19 老街味道

前言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種木十年渾未辦,此心留待百年餘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種木十年渾未辦,此心留待百年餘。出自南宋辛棄疾的七言律詩《和趙昌父問訊新居之作》:

草堂經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畫不如。疇昔人憐翁失馬,只今自喜我知魚。苦無突兀千間庇,豈負辛勤一束書。種木十年渾未辦,此心留待百年餘。

不過,看到這兩句詩,不由得還會想起辛棄疾的這首詞,《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都是種樹,二者有什麼區別嗎?

一、趙昌父祝賀辛棄疾新居落成

趙昌父(1143年~1229年)名蕃,字昌父,家居南宋江南東路信州(今天江西上饒 ),他是辛棄疾的好友。

趙蕃是著名的上饒二泉之一。趙蕃世稱章泉先生,韓(sī ,1159年-1224年)世稱澗泉先生。

淳熙八年(1181年)春天,辛棄疾擔任隆興(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撫使時,在江西的上饒開工興建帶湖新居和莊園。

因為帶湖莊園取名為「稼軒」,從此辛棄疾自號「稼軒居士」。

從辛棄疾的這首詩可以看出,趙蕃作詩問詢辛棄疾。但不過這首詩老街沒有找到,似乎沒有流傳下來。

這首詩的第一句寫道:草堂經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畫不如。可以得知稼軒的開工時間。

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節即正月十五的元宵節。

草堂開工時,是淳熙八年(1181年)正月十五後不久的春天, 四面青山溪水美麗如畫。

今天的旅遊勝地婺源就在江西的上饒,老街前一段時間剛剛去過,很遺憾沒有時間去到當年辛棄疾的帶湖舊址。

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疇昔人憐翁失馬,只今自喜我知魚。這首詩的頷聯,寫了辛棄疾當時的遭遇,反映了其寬廣的心胸。

這裡用了兩個典故,第一個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上饒帶湖新居在公元1181年的秋天落成。那時辛棄疾在豫章(南昌)任江西安撫使,掌一路軍政大權,但是帶湖新居落成不久 ,辛棄疾受彈劾被罷官。

因此辛棄疾說道,曾經大家都惋惜我丟掉了官職。但是你們怎會知道我的開心之處呢?

第二個典故來自《莊子·秋水》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帶湖新居落成時,辛棄疾曾經寫了一首《菩薩蠻·稼軒日向兒童說》 :

稼軒日向兒童說:帶湖買得新風月。頭白早歸來,種花花已開。功名渾是錯,更莫思量著。見說小樓東。好山千萬重。

正像詞中說的,我可是心想事成,正想著「頭白早歸來」呢,結果就解甲歸田了。被罷官的辛棄疾去了上饒的新居, 開始了10年的閒居生活。

三、辜負了杜甫,差不過韓愈

苦無突兀千間庇,豈負辛勤一束書。頸聯還是典故,這裡又用了兩個典故,第一個來自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我雖然沒有廣廈千萬間,沒有實現杜甫的理想。但是我也並非寒士,並不比韓愈差。

第二個典故出自韓愈《示兒》: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這首詩很長,老街僅僅錄入幾句。韓愈對兒子說,老子我當年作「北漂」時兩手空空,只有一束書而已。如今拼搏三十年,我也成了京城的有房一族,往來的也都是達官貴族,以後你要努力呀 。

對於韓愈的這首詩,蘇東坡嗤之以鼻道:

「退之示兒云云,所示皆利祿事也」。

頷聯這兩句詩,其實是辛棄疾給自己住上豪宅的開脫。現實中的辛棄疾也是個有錢人,他的帶湖新居甚至令朱熹咋舌,驚為「耳目未曾睹」。洪邁作《稼軒記》云:

辛幼安「既築室百楹……意他日得歸,必躬耕於是,故憑高作屋下臨之,是為稼軒。而命田邊立亭曰植杖,若將真秉耒耜之為者。東岡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徑款竹扉,錦路行海棠,集山有樓,婆娑有室,信步有亭,滌硯有渚,皆約略位置,規歲月緒成之,而主人初未識也。

「百楹」未必是「一百棟」房屋的意思,但是其規模也非常的豪華鋪張了。

四、種木十年渾未辦,此心留待百年餘

種木十年在這首詩中,很像是回應趙蕃原詩中的內容,可惜沒有找到趙蕃的那首詩。

《書·大禹謨》中說:

「 皋陶邁種德,德乃降,黎民懷之。」

南北宋之間的著名詞人周紫芝有詩云:

種德須百年,種木十年足。 十年吾巳老,光景日夜速

辛棄疾的 「種木十年「,大概也是自謙德行不夠的意思 。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為,只好留到百年以後,讓後人評判吧。

回過頭來,在細細思考一下辛棄疾的《鷓鴣天》中有句: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辛棄疾說,懷才不遇的我,只好把我的萬字平戎策,向人換來種樹之書。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辛棄疾的「東家種樹書」應該是這個典故。不過,也無妨讀者聯想到「種德」之意。

結束語

從辛棄疾《和趙昌父問訊新居之作》的頷聯可以看出, 辛棄疾罷官後住進了帶湖新居。後來辛棄疾短暫地兩次出山,但是大部分時間隱居在這裡。

1196年, 帶湖莊園失火,辛棄疾移居到上饒鉛山縣的瓢泉生活。

不過, 上面說了那麼多 ,老街也並不能證明詩中新居是帶湖莊園還是瓢泉莊園。但是不影響我們欣賞辛棄疾的這首佳作。

@老街味道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林逋這首宋詞為什麼不合律?

相關焦點

  • 詩詞內外皆英雄:辛棄疾
    中國古代眾多文學家,大多是柔弱文人,即便在詩歌中幻想建功立業成為蓋世英雄,現實中不過是一陣牢騷嘆息,真正上馬殺敵的並不是很多,具有傳奇英雄事跡的更是屈指可數。而辛棄疾不同,我們稱之為「豪放派」,是因為他的詞作,豪邁之中具有英雄氣概,讀來讓懦弱之人,也覺熱血沸騰。
  • 辛棄疾一首經典詞,開篇氣勢磅礴,寫到最後卻有種無奈的心酸
    辛棄疾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就已被金兵所佔領,所以在他21歲時,就已經開始參軍,為的就是能早一日收復失地,所以也是南宋的官員,將領。
  • 詞龍辛棄疾一生作詞無數,唯獨這首氣勢磅礴中,夾雜萬般無奈
    這是後世人對辛棄疾最貼切的評價,如果不是懦弱的北宋朝廷,辛棄疾就不會有晚年報國無門的萬般無奈,沙場上會有個萬軍叢中取敵上將首級的將軍,文學史上卻會少一個性格豪放又不乏柔情的稼軒居士。在他晚年家居時,碰到客人和他談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從青年到晚年的經歷,乘著酒興辛棄疾寫下了這篇《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 辛棄疾寫了3首三首追憶往昔的詞,可以說是他一生的縮影!
    辛棄疾辛棄疾寫了3首三首追憶往昔的詩詞,可以說是他一生的縮影。從這3首詞看來,稼軒的情懷,從始至終,都是「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讀讀稼軒的這3首詞吧。2、《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僕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 辛棄疾,大宋第一古惑仔,情懷壯志滿腹韜略文武雙全但是不得重用
    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一個滿懷才學,滿腹韜略,嫉惡如仇,智商極高,情商不足,最終身不得志鬱鬱而終的宋代文學大家,他的詩詞風格,豪中帶柔,剛中帶憂!有別於歷史上任何一個詩人的韻味!他出生在山東歷城,那個戰亂年代的前線!
  • 一瞬間被閃到的詩詞句子:句句經典,真是百年不遇
    總有一句詩詞,在某一刻擊中了你的心,讓你感慨萬千;總有一句詩詞,在某一個夜晚勾起了你的回憶,讓你泣不成聲。30個一瞬間被閃到的詩詞句子,句句經典,真是百年不遇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鷓鴣天》6.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謝枋得《武夷山中》7.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夢微之》8.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9.每怪東陽瘦損,常嗤騎省多情。如今我也瘦稜稜。卻喜青青兩鬢。
  • 農村講究家裡不能種這五種樹,到底是哪五種?又有何寓意呢?
    現在的農村依然是這個樣子,小小的院子裡種些瓜果蔬菜,既不會顯得空蕩蕩的,還能吃些自己種的東西,幸福感頗高。但是,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5樹進院,家敗人怨」,意思就是,有五種樹,不能種在家裡的小院裡,會對家人不利。農村的俗語很多,這只是其中一種,其實並沒有科學依據,但自古流傳至今,不少人也是深信不疑,那麼,到底是哪五種樹呢?
  • 辛棄疾氣勢磅礴的詞作,全文筆墨酣暢,筆掃千軍,流芳萬古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下面就分享辛棄疾氣勢磅礴的詞作,全文筆墨酣暢,筆掃千軍,流芳萬古。破陣子宋代: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冬,辛棄疾的摯友陳亮自浙江東陽來看望他。當時辛棄疾已遭劾落職,閒居於江西上饒的帶湖。他和陳亮長歌相答,極論世事,並同往鉛山鵝湖寺遊玩。分手之後,辛棄疾和他相互相賦詞贈答。上片寫沙場點兵,開篇就鐵筆勁揮,疾書兩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詩詞賞析】唐宋詞:辛棄疾《破陣子》
    >王步高,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聘兼職教授,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首詞寫於淳熙十五年左右,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之時。辛棄疾不僅是詞人,還是一個愛國的將領,他積極主張抗金北伐,任職期間堅持練兵備戰,因而不斷遭受主和派的排斥和誣陷。其實除了主和派的排斥,也包括辛棄疾自身的經濟問題。淳熙八年,辛棄疾在江西安撫使任上,又一次被劾罷官,於是不得已在上饒閒居達20年之久。《破陣子》是辛棄疾寄給好朋友陳亮的一首詞。
  • 辛棄疾經典詩詞十四首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21歲起義抗金,不久歸宋。歷任江陰籤判、建康通判等地方官職。42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雖曾兩度被起用,但一直未被重用。68歲病逝。一生力主抗戰北伐,提出許多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
  • 辛棄疾最給力的十首豪放詞:氣吞萬裡如虎
    辛棄疾的豪放詞氣勢如虹、悲壯激越,將淺斟低唱、陰柔纏綿的宋詞,推向了一個新高度。這裡所選的十首豪放詞,是「辛詞」中最有代表性的「英雄悲歌」。●簡評:這首詞以「雄心萬丈」開頭,以「可憐白髮生」結尾,在巨大的反差中,表達壯志難酬的悲憤,衝擊心靈,感人肺腑。
  • 辛棄疾最悲愴一首詞,開篇大氣磅礴,結尾卻痛苦失落,令人心疼
    因此辛棄疾的一生在各地做了將近20多年的文武官吏,後來因為進行了練兵籌等活動,遭到了皇帝的彈劾,詩人也因此罷官回到了老家上饒,這也都是20多年的事情了。由於詩人處處都受到了投降派的阻撓,因此自己滿心的報國之志都無法實現,所以便創作了這首詩篇。
  • 【雲帆薦讀】 憶雪堂:新《詩詞醫案拾例》(四十五)
    >習詩有悟 霜刃十年礪,一揮圍壁開。保留開頭兩句,其餘通改。 霜刃十年礪,一揮圍壁開。 活泉從地出,佳氣自天來。 抱樸雲歸壑,升華蛹脫胎。 風光誠欲駐,楊柳及時栽。
  • 江南文脈|詩詞篇 25 辛棄疾《南鄉子·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不禁引起了詞人千古興亡之感。因此,詞人接下來再問一句:「千古興亡多少事?」這句問語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悠悠」者,兼指時間之漫長久遠,和詞人思緒之無窮也。 「不盡長江滾滾流」,借用杜甫《登高》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詞中之龍:辛棄疾10句經典詞句欣賞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 ,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
  • 有院子的話建議種這4種樹,寓意美好,還可以結出豐富的果實
    有院子的話建議種這4種樹,寓意美好,還可以結出豐富的果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並希望過一種「豐富多彩」的生活,種花草已經成為許多人的業餘愛好。在陽臺,露臺上,小院子裡已經成為人們種植花卉和綠植的場所,尤其是有院子的,他們喜歡在院子裡種很多花,既可以美化環境,還能讓身心愉悅。但是有院子的朋友,不僅喜歡種花草,還喜歡在院子裡種樹,使景觀更加具體和層次化,可是什麼樣的樹才合適在院子裡種植?今天我們將分享4種,清新優雅,寓意吉祥,越養越好養的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走近詩人】豪放派愛國詞人——辛棄疾
    他現存的詞作有600多首,代表作有《水調歌頭·盟鷗》《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暮春》《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21歲那年,面對金人的殘暴統治,辛棄疾聚集了2 000多人,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加入了起義軍隊伍。次年,他作為起義軍代表渡江南下,與南宋政府洽談合作,結果起義軍裡出現了叛徒,還把統帥耿京給殺了。
  • 【詩詞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辛棄疾《破陣子》
    這首詞寫於淳熙十五年左右,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之時。辛棄疾不僅是詞人,還是一個愛國的將領,他積極主張抗金北伐,任職期間堅持練兵備戰,因而不斷遭受主和派的排斥和誣陷。其實除了主和派的排斥,也包括辛棄疾自身的經濟問題。淳熙八年,辛棄疾在江西安撫使任上,又一次被劾罷官,於是不得已在上饒閒居達20年之久。《破陣子》是辛棄疾寄給好朋友陳亮的一首詞。
  • 以稼軒詞看壯志難酬失路英雄——辛棄疾
    但這些極具現實意義與實際操作性的建議,遭到了朝廷與執政者的冷遇,使他只能用詩詞表達心中的憤懣之情: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