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 落實立德樹人
王亦達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專門就文化建設制度作出安排,提出「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決定》指出「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這對於高校來說,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要求
高等學校承擔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光榮使命。要完成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任務,就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制度。
一要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廣大師生的頭腦。要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持續深化理論學習,引導廣大師生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和重大意義,準確把握這一思想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深刻體悟這一思想貫穿其中的人民至上、歷史自覺、實事求是、問題導向、戰略思維、鬥爭精神等鮮明品格。要堅持不懈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三進」工作,充分發揮好思政課這一核心課程的作用,切實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要在真學真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以致用,引導廣大師生在武裝頭腦的過程中,自覺聯繫個人的思想實際、學習實際、工作實際,真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自覺行動,轉化為廣大教職工特別是黨員幹部用以深化實踐的理念思路、方法舉措。
二要著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三全育人」要求在人員上全參與,做到人人育人;在時間上全連續,做到時時育人;在空間上全覆蓋,做到處處育人。全員育人,要求學校教職工都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化育人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擔當,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自覺在各自本職工作中對學生實施直接或間接的教育引導。全程育人,要求在時間軸上,要把立德樹人貫穿到學生成長發展全過程,涵蓋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過程。將立德樹人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融入課程、教材、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各個環節,形成全時性的育人機制。全方位育人,要求將立德樹人貫穿到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以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的全域思維拓展育人空間,形成校內與校外協同、課內與課外互動、網上與網下對接的多維度融通並進的全域育人格局。
三要牢牢把握輿論引導正確方向的原則要求。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高校各類宣傳媒體,包括網絡平臺和新媒體,都必須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和制度,都必須體現黨對學校工作全面領導的要求,決不能有「特殊成員」和「輿論飛地」。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學校事業發展。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基本方針,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持。正面宣傳要解決好思想性、新聞性、可讀性有機統一,要避免套路化、程式化、生硬刻板、空洞說教的現象,要根據廣大學生的閱讀習慣、接受方式,改進學校宣傳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吸引力。要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善於運用新技術,努力佔領傳播制高點。
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必然要求
十九屆四中全會創造性地提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並作出戰略安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中華文化沃土,熔鑄於我們黨領導人民長期奮鬥的偉大實踐,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最深層次的內核和精髓,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的共同價值追求。
一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高等學校要培育時代新人,必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基礎性工作、戰略性任務,做到常態化開展,既要重視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不能忽視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持續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師生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深刻認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基礎和光明前景,堅定「四個自信」,矢志不渝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踐活動,以深化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為抓手,常態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人信人守工程。
二要持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納入思政課和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之中,讓青年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史飛躍,增強民族自豪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充分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踐教學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等,著力培育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三要全面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文化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著力培育中華人文精神。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在高校落地見效,本著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涵的精神標識、價值追求和道德情懷,並積極創造條件,在高校開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要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持續實施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對廣大學生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平、求大同的時代價值,更好地涵育青年學生的精神世界。
(作者系蘭州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