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瑞士聯邦最高法院近日撤銷了涉及中國遊泳運動員孫楊的判決。
由於在2018年9月的興奮劑檢測中存在違規行為,孫楊今年2月被瑞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裁定禁賽8年。
而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撤銷此判決結果意味著,孫楊可以復出參加包括東京奧運會在內的比賽,直到案件再次審理。
像被蓋了永無翻身可能烙印的孫楊禁賽令,怎麼就突然被撤銷了?
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一決定並非基於案情。
事情的起因居然是玉林狗肉節。
今年2月,參與裁定孫楊禁賽令的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法官,一共有三名。
孫楊的新律師團隊在經過深度挖掘後發現,身為主席的一名法官曾在社交網絡上就中國發表過種族歧視性質的言論。
(法官Franco Frattini)
這名法官名叫Franco Frattini,在出任法官前身居高位:他曾是義大利外交部長。
那麼我們來看看此人發過的推特。
「那些野蠻殘忍的殺貓狗的中國人和同謀的政府官員都應該永遠下地獄!」
要知道,作為一名法官,必須在很多事情上面保持中立。
但孫楊的律師發現,Frattini曾在多次對中國玉林狗肉節進行抨擊時,公開發表種族主義言論。
Frattini在2019年6月2日,管一名疑似正在虐狗的中國男子叫「『殘忍的老黃皮』正在折磨一隻幼犬:這就是中國形象!」
他還稱西方國家在與中國做生意時必須記住中國的殘忍形象。
Frattini還曾在2019年5月28日發表言論,稱「這個黃皮膚中國怪物」、「中國太無恥了,假裝自己是超級大國同時允許這些恐怖的事情發生!」
如此言辭激烈的反華、種族歧視情緒,對裁決的公正性是一定會有影響的。
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審核此事後,認為這名法官在中立性上存疑。
於是,最高法院撤銷了之前國際體育仲裁法院對孫楊涉嫌禁藥一案的裁決,並發回國際體育仲裁法院重審。
由此,孫楊的8年禁賽令被推翻。
(圖源:《紐約時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暫時的勝利。
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已經表示「不服輸」。
他們表示不會放棄對孫楊的制裁。
下一步,該案件會回到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由新的小組主席帶領的仲裁小組進行審理。
假如國際體育仲裁法庭重新審理此案,且新指派的三名法官還是認定孫楊有罪,
那麼孫楊依然會面臨禁賽,和之前根本沒有區別。
今年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院公布孫楊「興奮劑事件」進行了最終裁決:
國際體育仲裁法院認為,孫楊沒有提供有足夠說服力的拒絕檢查的理由,基於這個原因,孫楊因興奮劑事件禁賽8年。
但之前的所有榮譽不會被取消。
去年結束的世界遊泳錦標賽男子400米自由式,中國選手孫楊憑藉自身實力拿到金牌,而澳大利亞選手霍頓則不幸惜敗,拿到銀牌。
按理說,在高手如雲的世錦賽中,這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
但是,霍頓在領獎臺上的一個舉動卻招來非議——
(圖源:新浪體育)
他先是拒絕和孫楊合影,而後又拒絕站在領獎臺上。
又鼓動季軍義大利選手也拒絕和孫楊合影,企圖製造一場大型「砸鍋」現場。
但是遭到義大利選手德蒂拒絕。
而國際泳聯的頒獎嘉賓也十分霸氣,這位原本要給霍頓頒發吉祥物的女嘉賓,看起來非常氣憤,拿起手中的吉祥物徑直走開,沒有交給霍頓。
霍頓此舉可以說是引起了國際轟動,這不光是針對孫楊一人,而是針對整個中國遊泳界的「深深鄙視」。
英國《每日郵報》爆料,作出如此野蠻行為的澳大利亞選手「霍頓」,竟然是靠走後門才參加了比賽。
「霍頓未能在上個月資格賽中獲得參加個人賽的資格,多虧了主教練Verhearen自由決定權而被選中。」
(圖源:《每日郵報》)
照理說,霍頓本身就沒有資格參加世錦賽,是澳泳聯自廢規定把他召入。
連國內比賽都沒有被選中的選手,有什麼資格、憑藉什麼心態,一直堅持不懈地對抗孫楊呢?
這已經不是霍頓第一次作出這種行為,早在裡約奧運會上,霍頓就大放厥詞說中國選手孫楊是「drug cheat」。
而且,和霍頓站在同樣的陣營的那幫外國選手也都是持相同立場。
到底怎樣才算是「你輸我贏」?
憑什麼中國有了一點成績就被說成是「drug cheat」?
興奮劑作弊真的存在嗎?
眼看金牌落入中國之手,這些人仍舊不死心,將孫楊告上了國際體育仲裁法庭(CAS)。
CAS是前任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提議之下建立的,專門為解決國際體育糾紛存在,仲裁院的仲裁員全都是世界頂級法學專家。
這個機構在國際體育界受到廣泛認可,到2004年為止,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處理的案子大部分都和服用違禁藥品和球員轉會費有關。
當然,要特別注意,仲裁委員會只會在涉事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會接受案件審理,也就是說孫楊團隊自覺問心無愧,已經同意將此案上訴至委員會。
此前有猜測,如果孫楊被判違反興奮劑規定,會被取消今年世錦賽所獲得的一切榮譽,並可能面臨終身禁賽。
輝煌的體育生涯將以一個極為不光彩的方式結束。
其實,以霍頓為首的這些外國體育選手,之所以針對孫楊,主要是三件事。
首先是2014年孫楊的禁賽門。
2014年孫楊因為服用曲美他嗪被中國泳協禁賽三個月,孫楊也因此被取消了同年全國遊泳冠軍賽的成績。
據了解,曲美他嗪是一種優化心肌力量代謝的心血管疾病輔助用藥,在孫楊服藥期間,曲美他嗪還在禁藥的黑名單中,絕對禁止使用。
後來,曲美他嗪在2015年被轉移到S45部分,作為心臟代謝藥物被認可。
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屈百鳴事後介紹:
「孫楊因感冒出現了胸悶、心悸不適等症狀,專家會診之後認為孫楊存在心肌缺血等情況,給予服用曲美他嗪保護心肌。」
這件事,給孫楊的公平競賽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帶來了日後體壇對他的「詬病」。
第二件事發生在裡約奧運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霍頓擊敗孫楊獲得400米自由式冠軍,事後稱孫楊為drug cheat,兩人嫌隙已生,引發網絡輿戰。
霍頓本人的Twitter帳號和臉書被中國網友攻佔。
在隨後的200自由式中,孫楊取得冠軍,法國運動員拉庫特在接受本國記者採訪時稱:
「他(孫楊)的尿都是紫色的,200米自由式的頒獎臺令人噁心。」
但是,拉庫特的話始終沒有證據證明——孫楊在奧運會這個場合,會堂而皇之的服用禁藥。
第三件事,就是2018年發生的「砸血液樣本」的事情。
2018年9月4日,International Doping&Test Management 國際禁藥檢測管理公司,受國際泳聯委託給中國運動員進行禁藥檢測。
IDMT三名工作人員來到孫楊家中提取血液樣本,孫楊團隊,包括孫楊母親、教練、律師要求該團隊出示證件。
但是,他們認為IDMT工作人員資質不全,隨行的兩個助理未能出示證件,拒絕讓工作人員帶走血液樣本,並用錘子砸碎了血樣瓶。
孫楊團隊給出的答覆是:
「被採集的血液樣本未在正確的授權下進行,不能算是合格的樣本,無意義。」
國際泳聯的違規也無從談起,最終調查小組的結論是:「孫楊未存在興奮劑違規行為。」
基於對血檢人員的不信任,暴力抗檢,從而引發海內外爭議,國際田聯主席就此事表示:
「幸虧這不是在田徑賽場上,如果在田徑賽場上,孫楊直接就被永久禁賽。」
因不滿這個結論,國際反興奮劑組織將事件上訴到了體育仲裁法庭,聽證在去年9月舉行。
孫楊抗檢事件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多外國媒體認為孫楊心虛,公然砸毀血液樣本。
可是,在去年進行的聽證會上,新華社曝出,孫楊抗檢案中的「尿檢官」,其真實身份居然是一名建築工人……
據三名IDTM測試員中的一位坦白,他非但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對興奮劑檢測也完全不懂,並不知道當日去孫楊家要做什麼。
之所以前去充當受過培訓的興奮劑檢測助手,只是出於中學同學的請求。
新華網外文報導部分原文
在報導中指出,匿名曝光者表示,在聽證會前幾天,他曾通過書面信函向體育仲裁法庭CAS和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提供了證詞。
在證詞中表示了自己僅為一名忙碌的建築工人,沒人對他進行過藥檢培訓,這對他而言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並稱:「在聽證會前我已經按照他們的要求錄製好了我的證詞,我已經準備好了,但是並沒有人來聯繫我。」
當時在場的除了這位建築工人和找他來的中學同學,還有一名「採血助理」。
由於「中學同學」和「採血助理」都是女性,所以負責尿檢的任務就落在了在場唯一的男性建築工人身上。
接下來發生的事與孫楊之前的闡述無二,穿著打扮不合常規並自稱是藥檢員的人四處拍照,其不合規的舉止引起了孫楊的懷疑。
他們三人被要求出示身份證,由於沒有授權可以證明其身份,被質疑並不是真正的檢測員。因此被孫楊請出了家門。
很可惜,孫楊方面提交的證據,並沒有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採納。
孫楊依然敗訴,面臨著8年的禁賽。
而我們都明白,對於一個28歲的遊泳運動員來說,這8年的禁賽意味著什麼。
目前,孫楊的禁賽令是被撤銷了。
但這並不是「撤訴」。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對待本案的立場絲毫沒有變。
他們下一步的行動就是重新組成符合程序的仲裁庭,再次開啟對孫楊的仲裁。
據了解,孫楊一案重審的時間可能會被安排在2021年2月。
圖源:《遊泳世界雜誌》
遊泳世界雜誌總編丹·德安東那認為,重審意味著可能可以減少而不是完全撤銷8年禁令。
到那個時候,才是一錘定音的終局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