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懷孕3~4個月左右,子宮增大膨出,從外觀可看出孕婦小腹逐漸隆起。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孕肚隆起是孕媽們有孕在身的明顯特徵,因為隆起的小腹,孕媽也比平時多了一份溫柔與沉靜。
孕婦在一起聊天,難免互相討論一下孕肚,許多人都會發現,哪怕是孕周相同,孕肚大小、形狀也都不盡相同。
同樣孕4個月,一個孕味明顯一個小腹平平
懷孕四個月時,璐璐照常前往醫院做孕檢,她剛剛站起身,一個身量苗條的時髦女郎就進來了。醫生直接對那人說:「看婦科去隔壁診室。」
那位女士笑著說:「我懷孕了,是來做孕檢的。」璐璐打量著她,小腹平平還真不像孕媽。過了一會兒璐璐在走廊剛好又遇到了這位女士。
兩人攀談起來,原來兩人孕周是一樣的,可是璐璐小腹已經微微隆起頗有孕味,這位媽媽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一時間倆人都弄不清,到底是顯懷好,還是不顯懷好。
顯懷與不顯懷差異明顯,哪個才是正常的?
1. 有些人更傾向於顯懷好
眾所周知,孕肚明顯是有孕的象徵,在普通人看來,孕肚越大越顯懷,說明寶寶長得大,長得好。而那些不顯懷的孕媽總要憂心寶寶是不是發育不好。
2. 有些人傾向於不顯懷好
老人有不顯懷、肚子小而尖是要生男孩的說法,因此老人看到孕婦孕肚小,通常都會喜笑顏開。雖然我們如今知道,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如果說不顯懷有什麼好處,那就是肚子顯懷晚,孕媽身體負擔不那麼大。
相比早早挺著大孕肚的孕媽能省些力氣,並且因沉重孕肚造成的便秘、恥骨痛等症狀也會程度較輕一些。
3. 顯懷與不顯懷看不出寶寶情況
實際上只要定期孕檢,寶寶的胎心、胎動、身高體重等生長指標一切正常,不必糾結於顯懷還是不顯懷。
畢竟從孕肚上看不出寶寶的健康情況,孕肚大小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的。
孕媽之間差異大,四個因素決定孕肚大小
1. 孕媽體型
通常來講,體型較胖的孕媽顯懷要早一些,小腹凸出連帶著腹部脂肪也向外鼓,看起來孕肚就會大很多。
但體重過於肥胖的孕媽可能因「基數」較大,即使有了身孕,也不會引起他人注意。而較瘦的孕媽即使小腹突出一些,有衣服遮擋看起來仍不太突兀。
2. 胎兒位置
我們都知道胚胎附著在子宮裡的位置,關係到是否顯懷明顯。
如果孕媽是前壁胎盤,寶寶就容易向肚子這一側發育。如果寶寶是後壁胎盤,寶寶就會向腹內方向發育,孕肚就不明顯。
如果寶寶是上壁胎盤,寶寶很容易頂到媽媽的胃部、肺部,形成上懷。如果寶寶偏向於子宮下段,就容易形成下懷。
孕28周後,如果胎兒位置偏向於子宮下段,下緣達到甚至超過宮頸口,則屬於前置胎盤,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現象,在我國發生率為0.24~1.57%。
3. 早孕反應
孕吐通常發生於孕5、6周~16周,少數孕婦可持續整個孕期。
孕吐是常見的妊娠反應,通常妊娠反應強烈的孕婦在孕早期常因嘔吐、反胃引起食欲不振,甚至吃什麼吐什麼,體重也會隨之下降。
這種情況下,腹部脂肪與隆起的孕肚抵消,體型前後相差不大。
而早孕反應不嚴重,甚至因懷孕注重進補的孕媽,則會有體重的明顯上升,連帶著孕肚看起來也大了許多。
4. 羊水多少
妊娠11~14周時羊水變得豐富,胎兒尿液是羊水的重要來源,足月妊娠時,羊水量為800~1000ml。
在妊娠初期羊水就開始逐漸形成,因為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如果羊水量多,看起來孕肚就大些,羊水量少孕肚相應就會小一點。
糖果媽媽叮囑:通常從孕早期開始,雙胎就要比單胎顯懷得多,而孕媽顯懷還是不顯懷,與寶寶健康沒有直接關係,想知道寶寶情況,還是要按時孕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