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是我國特有的現象,其本意是讓產婦好好調理身體。但是舊時不科學的坐月子方式卻讓很多媽媽苦不堪言,21世紀的女性,究竟該如何科學的坐月子呢?
心理保健很重要
近年來,有關「產後抑鬱」的話題越來越多,以至於許多丁克言論甚囂塵上。那麼,究竟為什麼產後容易出現抑鬱的情況呢?
這是因為剛懷孕時,女性身體為了日後能更好的孕育生命,會自動分泌大量激素,以適應生產需要。而一旦完成了生產,體內的激素就會急劇減少。體內激素的驟降,會影響到新媽媽的情緒,因此有時新媽媽們會莫名的委屈,出現易哭、易激動、憂慮不安等表現,嚴重者可發展為產後抑鬱。
產後女性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實則體內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旦發現自己有暴躁易怒等現象,媽媽們也不用自責,以免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可以一邊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況,避免悲觀情緒的產生,一邊同家人溝通,減少帶娃的負擔以保證休息。
休息運動結合好
在很多長輩的認知裡,坐月子就是要躺著休息的,這樣才能夠避免日後的腿腳酸痛的情況。其實科學坐月子並不是這樣的,新媽媽適當的休息並且要保持適量運動的。
月子期間一直躺在床上,不僅不利於新媽媽體力的恢復,還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有可能阻礙尿液的排出,引起尿瀦留。因此,如分娩順利,產後可根據體力恢復情況下床,適當活動。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產後8周可逐漸恢復正常工作。並且產後嘗試做做輕緩的體操,這有助於形體恢復。
注意個人衛生
傳統認為,產褥期不能洗澡、不能洗頭,怕因此受風寒,留下病根。其實,這是由於古代醫護環境惡劣,不得已而形成的「規矩」。
現代便捷的洗浴設施完全可以避免產婦受寒的情況發生。憂鬱產後媽媽(尤其是產後前幾天),汗腺十分活躍,容易大量出汗,乳汁也開始分泌,下身還有惡露,故此時應比平常更注意衛生,只是洗浴時要注意好水溫,千萬不能夠用冷水,不然就容易造成頭痛等之類的情況。
四、孕婦益生菌調理腸胃
由於孕期腸道受子宮壓迫,產後婦女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定的腸道問題,如便秘、脹氣、消化不良等。因此注意產後腸道的調理也十分重要,畢竟媽媽吃的好吸收的好,寶寶的奶水才會有營養。
補充孕婦益生菌是個既安全又便捷的方式。益生菌是指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它們「借住」在人體腸道,一方面,我們溫暖溼潤的臟器為它們提供相對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以及豐富的營養物質;另一方面,作為回報,這些細菌會參與我們食物的消化代謝、刺激腸道蠕動以緩解腹脹等問題、幫助我們抵禦病菌的入侵,對人體健康而言不可或缺。
另外,補充孕婦益生菌對寶寶也有著重要意義。科學研究證明,母體與胎兒之間存在天然的「菌脈」關係,母體腸道的健康菌群,會隨著母乳傳承到寶寶體內,幫助寶寶更快建立菌群平衡。
由於市面上專門的孕婦益生菌產品不是很多,這裡推薦一個比較靠譜的澳洲益生菌領導品牌Life-Space,避免大家踩雷。
Life-Space旗下的孕婦專用益生菌,選用澳大利亞/美國進口益生菌粉,15種菌株專業配比,且特別添加了益生元幫助增殖。
其多菌種的配方,解決了單一菌種功能單一這一行業難題。通過豐富腸道益生菌的種類,多維度增強孕媽的免疫系統及消化系統,改善腸道健康,提高免疫力。高活菌添加量則保證了補充進入人體的活菌數,也就保證了產品的作用。另外,該孕婦益生菌不添加任何防腐劑、香精、麩質及奶製品,孕媽可放心食用。
總的來說,由於各地習俗不一樣,在月子問題上兩代人容易發生意見分歧,使產後媽媽為難。而孕期提前做好功課,學會科學坐月子,母嬰都能得到合理科學的照顧,也能避免家庭成員因此而帶來的家庭矛盾。
[編輯: 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