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是思維中缺乏什麼品質?(含音頻)

2021-02-07 王利科


昨天的文章精選真題【XT2031】想像、思維中,大家疑問比較多的是第8題。

第8題原題是:

【湖南】一個人在思維中或者自以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  )    

A.思維邏輯性

B.思維獨立性

C.思維靈活性

D.思維批判性

本題屬於爭議題。答案建議選B。

在權威教材中,兩種答案表述都有。

1.下圖是王雁的《普通心理學》原文:


(點擊可放大觀看)

此書認為思維的品質有: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這裡的獨創性,即是獨立性。

在本書中,「人云亦云」是獨立性(獨創性)的反面。批判性和獨立性不同,強調辯證的分析問題,不迷信權威。

2.張積家的《普通心理學》中,認為思維的品質有: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敏捷性。——並沒有獨立性的說法。

下圖是原文:

此書認為,「人云亦云」是批判性的反面。


問題來了:考試的時候,我們遇到此類題目怎麼辦?

建議:優先選獨立性;選項沒有獨立性,選批判性。——為什麼給這樣的建議,純粹是我個人經驗的判斷。


因此,本題建議選B。

【湖南】一個人在思維中或者自以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  )    

A.思維邏輯性

B.思維獨立性

C.思維靈活性

D.思維批判性


我們再看1道遼寧的真題:

【遼寧】「人云亦云、隨聲附和」表現的是缺乏思維的(  )

A.廣闊性

B.深刻性

C.批判性

D.靈活性 

本題選項中沒有獨立性,那就選批判性。所以,本題答案為C。


往期相關:

積極遺忘?這是什麼鬼?(含音頻)

易錯題匯總(1)--教育學部分


一家之言~

相關焦點

  • 思維的品質
    思維的品質是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部分較常見的知識點,一般以例子型單選或者識記型多選的形式呈現。所以既需要大家進行背誦更需要加深理解。下面我們就逐一進行講解。1.廣闊性。思維的廣闊性是指思維的廣度。即思路廣泛,善於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聯繫,全面細緻地思考和分析問題。我們常說的「既見樹木,又見森林」就是思維的廣闊性的表現。在考慮問題的時候能橫向拓展。
  • 小學學習中缺乏數學思維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看著成績還可以,但是有90%的家長都忽略了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存在以下的習慣:1、計算習慣嚴重不良很多小孩在學的比如商品利潤問題解的方程是60(100-x)=72(97-x)居然是分配律硬乘,並沒有約分意識。
  • 批判性思維:人云亦云,如何保持獨立思考?
    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保持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或許你可以了解一下「批判性思維」。02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構成批判性思維的基本要素是斷言(claims)、論題(issue)和論證(arguments)。識別、分析和評價這些構成要素是批判性思維的關鍵。
  •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什麼是批判性思維,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聽說過,但是準確來說的話,沒有很多人去了解。>在這裡的話,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就是,現在做個網際網路,我們很難分清楚什麼東西是真的,什麼東西是假的,眾說紛壇我們需要探索的是,要形成一個對現象獨立判斷的能力,在這個真假不分的時代。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心理學》思維的七大品質
    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思維品質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時常會發現,主要是以客觀題形式出現,此板塊的內容所佔的比重逐漸上升,內容難度日益加大
  • 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本質上是因為你很容易被說服
    前段時間一起吃飯的時候,男的說:如果有一天要離開現在的單位,我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我跟我同事說:我很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說,你想想,當大部分人畢業後為找工作忙的焦頭爛額的時候,有人進入事業單位開始了一份養老型的事業,一幹好多年。
  • 古人教子觀:不經思考的「人云亦云」,不可取!
    · 在音頻中,主播會用最貼近生活化的表達,讓孩子們對成語有著最準確最到位的理解,真正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筆千言」。【成語解釋】①云:說  ②亦:也人家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指沒有主見,只會隨聲附和。
  • (含音頻)
    藉口二﹕「祂叫什麼名字?」 摩西現在覺得,問題不只是在他,也是在上帝。他認為以色列人不會理會他,從摩西的答辯中得知,他連上帝的名字都忘記了。因他說﹕ 「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上帝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 在課堂教學中探究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
    (二)學情分析本堂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對高考英語讀後續寫題型的熟悉程度還不夠,訓練次數不多,缺乏系統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搭建「支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設計想像、預測、推理、判斷、比較、分析、質疑和表達等思維訓練任務,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而幫助學生完成此次續寫任務。
  • 教學研究 |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初探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讀前-讀中-讀後三個步驟中,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推斷、歸納與建構、批判與創新,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因此,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方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思維品質也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訓練其思維能力。教師應對教學設計再思考,設計出符合學生思維方式的教學模式。
  • 孩子想像力的培養鑄就生命的創造力,別再做人云亦云的機器人
    想像是孩子的天性,培養想像力特別有助於形成孩子成功成材的心理品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孩子想像力漸漸地淡化或者消失了,變成了沒有觀點人云亦云的翻版機器人。然而,有的孩子因為家長和老師注重想像力的「再培養」,從而產生了寶貴的創造力,最終成為了偉大的作家、演講家、外交家、發明家和設計師等高層次人才。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想像力的培養與教育方法理念的差異造成的。
  • 孩子「人云亦云隨大流」要不得,「從眾心理」對孩子危害大
    也就是看到別人幹什麼他也幹什麼,別人說什麼他也說什麼。孩子的從眾和模仿心理都比較強,只要有一個開了頭,就會有很多孩子跟著起鬨,跟著「隨大流」。比如,別人上輔導班,他也要上輔導班:別人上廁所,他也上廁所;別人用什麼樣的文具盒,他也用什麼樣的文具盒;別人穿什麼牌子的鞋子,他也要什麼牌子的的鞋子。一切以別人為主,其實也不是什麼搗亂行為,只是盲目的跟從心理。他們真正地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有時甚至覺得好玩,看別人幹什麼他們也幹什麼。
  • 「趣」分思維的品質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經常會涉及到各種「品質」,比如注意的品質、思維的品質和意志的品質等等。其中,思維的品質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往往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經常結合生活中的「俗語」或者事例,考題形式比較靈活。因此,有必要通過一些例子來探討一下思維的品質都有哪些及他們分別是什麼意思。思維品質是衡量人的思維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
  • 思維品質培養 融入靈動課堂
    此次高中英語課標修訂進一步重申了文化意識、思維品質方面的目標,要求通過語言、思維與文化相結合的活動使學生能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真正實現深度學習。這也是我近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此前,曾在媒體上看到一些質疑的觀點:中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在學英語,但是很多人成年後並沒有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學校中得來的英語知識也所剩無幾,那麼,學習英語有什麼用呢?
  • 你的高品質音頻伴侶——小米藍牙音頻接收器 評測
    我們每個人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上班工作的途中,都可以很自然的掏出手機帶上耳機,沉浸在音樂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音樂帶給自己的快樂。可隨著智慧型手機設計理念的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創新,手機上的空間變得寸土寸金,為了一些功能上的優勢,iPhone 7取消了傳統的3.5毫米耳機接口轉而使用藍牙進行音頻信號的傳輸。
  • 什麼是創造性與發散性思維 創造性與人格
    創造性與發散性思維吉爾福特認為,思維可以分為發散性思維和聚合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是指能夠從已有的信息中儘可能地擴展開來,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去思考問題,提出假設,尋求問題解決方法的思維活動。聚合性思維則是儘可能多地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信息引導到有條理的邏輯推理中,通過分析綜合得出正確的解答。發散性思維主要有三個基本特性,即流暢性、變通性和獨特性。
  • 英語寫作教學與思維品質發展
    但我們的英語教學中,缺乏具有學科特色的系統思維訓練。因此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往往藉助母語或其他學科的思維方式,語言學習的負遷移現象頻出。以英語寫作為例,它常常成為教師教學的難點、學生學習的痛點。學生畏懼寫作,覺得無從下手,也常常寫出「翻譯腔」的中式英語,或「思辨缺席」、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作文。
  • 關注英語思維品質 注重綜合運用能力
    等時機成熟,就讓他假裝死去。他們終於達到了目的,但活得並不逍遙。Millet從此只能隱姓埋名,苟活於世。這種行為無論在什麼國家、什麼時候,都不道德,是違法的。這個文本有一定難度,試題都需要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它既測試考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也考驗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其他試題的選材也都有著類似的目的,如:完形填空文本啟發學生要有獨立個性;閱讀理解B篇鼓勵學生加強鍛鍊、健康生活。
  • 缺乏後果思維,是一種可怕的心理缺陷
    但人生哪有什麼如果,所有過去發生的一切都無法推倒重來。傷害了別人,你必須也不得不承擔相應的責任,承受自己行為所造成的惡劣後果。而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則是缺乏「後果思維」的代價。什麼是後果思維?後果思維指的是一個人在做事之前,就可以推演出各種可能性後果,並根據這些可能性後果去判斷要不要做某件事。
  • 思維模型是什麼?理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底層思維模型
    什麼是思維模型?:「思維模型是你大腦中做決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好的思維模型,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讓你更好地認識世界。比如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傾向:在不確定自己要做什麼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選擇從眾,特別是在壓力的作用下,社會認同傾向會更加強烈。所以某些銷售機構在進行銷售宣講時,刻意製造封閉的環境,同時對目標群體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