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掌欣
我的孩子以後能長多高呢?對這個問題不感興趣的父母應該不存在吧。
早產寶寶的父母更容易擔心的是,我的孩子早產了,會不會影響未來的一切……
身高當然也包括在內,今天掌欣就來認真科普一下,我們如何有效的預測以及監測孩子的身高發育。
生長曲線必須用!
新手父母,新手早產寶寶的父母們!
不管你的孩子出生胎齡多少,請你們在擔心未來之前,先擔心一下生長曲線。
生長曲線,就是在研究了能夠統計到的最大量的嬰兒樣本之後,為大家做的非常靠譜的參照系。
簡單來說,生長曲線就是,全世界或者全中國,同樣年齡的嬰幼兒(早產兒)身高、體重、頭圍等數據的統計表。
你把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等數據放到這個表上,一眼就能看見,他的發育情況大概處於哪個範圍,是體重最重的,還是中等的,還是最輕的;是身高最高的,中等的,還是最矮的。
此外,你還能看見發展趨勢,這個趨勢對於早產兒寶寶至關重要,因為絕大多數早產寶寶剛剛開始,各種指標都是落後的。例如,體重屬於最低的3%,身高只在5%,但是通過正確的餵養和追趕,你會發現,寶寶慢慢就從3%上升到5%、10%、25%、50%、甚至有些娃直衝98%。
早產寶寶的一切餵養都要基於生長曲線的變化,平穩上升最好,一直很低或者直衝天際都不好。一般來說,我們追趕到25%-50%區間就可以停止母乳強化劑或者不再用專用早產兒奶粉了。
所以,在剛剛出生的1年裡,早產寶寶父母,請務必用好生長曲線。
如果你想要知道你家娃之後能長多高的,也請先記錄他現在長高的情況合格了麼!
遺傳公式就是個範圍
我的孩子長得挺好,但他以後到底能長多高呢?
先說明一下,早產對未來身高發展幾乎沒有任何影響,所以各位早產寶寶父母,請根據矯正月齡,按照足月寶寶一樣對待就行!
遺傳是對身高最主要的決定因素,通過父母的身高,我們能夠用一個公式來大概計算出,孩子成年後的遺傳靶標身高範圍。
男孩這樣算: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整個再除以2;注意,得出的數字上下6-6.5釐米都屬於正常範圍。
女孩這樣算:
(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整個再除以2;注意,得出的數字上下5-5.5釐米都屬於正常範圍。
你是不是立刻掏出了手機,點開了計算器呢?
實際上,當掌小欣第一次看見這個公式的時候,也很激動的準備算一算,但是後面的注意,一下子就打消了我的熱情:男生「上下6-6.5cm」,女孩兒「上下5-5.5cm」都屬於正常。
這是啥意思?這一上下,同一個父母生的兩個男孩兒,即便都屬於遺傳正常範圍,也可以身高上下相差13釐米,女孩兒身高上下可以相差11釐米……
對於一個活生生的人,身高公式預測出來的結果有10幾釐米的誤差範圍,那預測和不預測,有啥區別?
別說差13釐米,差3釐米我們都受不了!
那怎麼辦呢?我怎麼知道我家孩子是朝著遺傳的上線走,還是只能到下線呢?
這張表才是關鍵工具!
如果對孩子的身高真的非常重視,那麼你必須收藏下面這張表!
這是首都兒研所生長發育研究室製作的,基於全國九省市調查結果的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
你的孩子幾歲了,身高多少,你可以根據這兩個數字,在表上得到孩子身高的相對位置。
例如,你家的是男孩子,2周歲(早產兒請用矯正月齡),身高94釐米,一查表,他處於90百分位。也就是比調查中90%的同齡孩子都高,而且如果一直處於這個位置,那麼成年身高是多少呢?看一下表格最後:180.4釐米。
這張表格的意義,與生長曲線同樣,不僅能夠看到目前的位置,還能根據發展的趨勢,更合理的預測未來。
有的孩子1周歲以內,身高在50%左右,但2歲3歲,長著長著,就到90%,並且此後一直穩定在90%左右,那這肯定是不愁長個兒了。
但相反,如果你的孩子本來在90%,慢慢卻回落下來,只有75%、50%了,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在醫學意義上,兒童身高發育真正是「病態」了,那其實要長期處於3%左右,並且結合父母的身高來看,才能判斷是不是出現了病變。
但是對於普通家長,如果我們發現孩子身高的增長趨勢波動非常大,一會兒在90%,一會兒又50%,或者短時間增長異常快,都是需要警惕的。
兒童生長發育專家建議,對於非常重視兒童身高的父母,可以在寶寶3歲左右,以及青春期開始前,帶孩子到醫院檢測一下骨齡。再對照這些發育表,就能更加準確的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發展良好。
最後提示大家,今天附上的這張表格,其中的調查數據是2005年的數據了,距離今年已經有15年了,掌小欣沒有找到更新的數據表格,如果大家能夠找到最新的,那參考最新的更準確。
不過按照世界人口身高發展的普遍趨勢,孩子們是越來越高的,15年後的數據,應該跟這張表格有少許差異,並且是往上調整了,大家靈活應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