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寶寶拉這種大便,務必及時就醫!否則當心「毀」掉腸子

2020-12-20 醫知袋鼠

每當寶寶出現哭鬧、嘔吐、腹瀉、肚子痛等不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腸絞痛、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積食、飲食不潔等問題,但今天袋鼠麻麻要給大家提個醒,千萬不要忽略危險的「腸套疊」!

前不久,袋鼠麻麻去表妹家,她家寶寶剛剛十個月,那天就不怎麼吃東西,吃了就吐,還間歇性哭鬧,因為正是秋季腹瀉、諾如病毒高發期,開始想著可能是病毒感染,沒太在意,就是對症護理,下午表妹給寶寶換紙尿褲驚呼:這是怎麼回事?我過去看發現大便帶些血,趕緊收拾東西去了醫院。B超檢查,確診是腸套疊,幸虧送醫及時,寶寶做了灌腸好了。

現在回憶這段經歷,還是覺得有些後怕,因為之前袋鼠麻麻曾經介紹過一些關於腸套疊的知識,就有讀者留言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寶寶一歲半的時候嘔吐、說肚子痛,但當時不懂就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去鎮上看,醫生說是腸炎,回去的路上,寶寶說想拉臭臭,結果蹲下去就拉的血便,我嚇壞了趕緊去了縣醫院,B超診斷是腸套疊,做了灌腸不行,最後手術切了一截腸子,現在孩子肚子上還有疤痕……

確實,腸套疊是嬰兒期最嚴重的外科急症之一,如果處理及時,寶寶什麼事都沒有;如果家長大意或者因為誤診耽誤治療時機,寶寶可就要遭罪了,因為腸套疊非常容易出現腸壞死,這就需要手術切除了。

很多新手媽媽可能還不太了解這種疾病,今天咱們就好好認識一下會「斷腸」甚至危及生命的腸套疊!

一、腸套疊到底是什麼?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內套入相鄰的腸管內(如同伸縮式望遠鏡的收起狀態),約80%~90%的患兒,發病年齡在2歲以內(但新生兒罕見),尤其「青睞」男寶寶。

2歲以後發病率呈下降趨勢,大約5歲後,患腸套疊的機率就特別低了。

它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寶寶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就會引起腸壁動脈阻塞,甚至造成腸壞死,嚴重情況會危及生命。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辨別腸套疊,爭取在發病24小時內就能採取幹預措施。一般在超聲或X射線實時監測下,行空氣或造影劑灌腸的療法,基本就能治癒。

二、腸套疊的症狀有哪些?

腸套疊很容易被誤診為腸炎,家長口述的寶寶症狀或體徵通常將有助於確診。為了便於辨別出這種急性病症,家長要掌握下面這4個關鍵症狀:哭鬧、嘔吐、排果醬樣血便和腹部觸及腫塊。

1、哭鬧

腸套疊最典型的症狀是突發的、劇烈的、間歇性的腹部絞痛,但由於小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肚子痛,往往表現為哭得很厲害,難以安撫,一般為陣發性哭鬧,即哭一陣,停一陣。

除了哭鬧外,寶寶也會本能地因疼痛而蜷縮身體,還會有臉色蒼白、出汗、不讓碰肚子等表現。

2、嘔吐

如果是腸套疊,腸道會因堵塞導致腸蠕動變強,所以很多寶寶在腹痛或哭鬧後還會嘔吐,出現吃什麼吐什麼的狀況,這時候家長也要特別警惕。

3、排果醬樣血便

發生腸套疊後,隨著腸管的蠕動,腸繫膜內的血管極易受到壓迫,當小腸出現缺血時,腸黏膜壞死、脫落及出血,就表現為便血。

通常在腸套疊發生8~12個小時後,寶寶會出現便血的情況(嬰幼兒的血便酷似果醬,又稱為果醬樣血便),若不及時就醫,很容易出現腸壞死的後果。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腸套疊的寶寶,都會排果醬樣大便。所以,有間歇性腹痛的寶寶即使沒有大便出血的情況,但伴有面色蒼白、頻繁嘔吐、精神差等表現,也需要及時就診。

4、腹部觸及腫塊

約60%的腸套疊患兒,觸摸腹部時可摸到臘腸樣腫塊。

一旦出現腸套疊疑似症狀,千萬別怕折騰,務必及時就醫,以免延誤出現腸壞死的嚴重後果。

通常,如果寶寶有典型症狀,即可初步診斷,對於非典型病例,必要時還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輔助診斷。B超對腸套疊的診斷準確率幾乎可達100%,而且無創,是首選的檢查方式。

三、如何預防腸套疊?

想要遠離腸套疊帶來的傷害,日常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餵養

不要讓寶寶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以免增加腸胃負擔或不適。

2、科學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由於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因此添加輔食要按照: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少量到多量、從單一到多種的漸變過程。

3、合理增減衣物

根據天氣變化,合理增減衣物,以免腹部著涼等引起腸道蠕動紊亂。

4、不要大意

不要以為寶寶得過一次腸套疊以後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腸套疊有很大的復發可能,因此日常一定要注意科學合理的餵養、護理等。

袋鼠麻麻有話說:

腸套疊是2歲以內寶寶的常見病,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它,以備不時之需,願寶寶們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發現寶寶拉一種「大便」,務必及時就醫,別讓無知「毀」掉腸子
    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容易出現腸道疾病,所以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孩子如果有這幾種表現,就有可能是腸道出現的問題,一定要帶孩子,及時去醫院就醫。 2、 大便異常 孩子腸道出現問題,不僅會出現腹痛問題,同時大便也會不正常。寶寶會出現便秘、大便帶血、粥樣便、大便發青等多種現象。
  • 9個月寶寶嘔吐哭鬧、拉血便,帶醫院檢查後,才知患上「腸套疊」
    敲開門之後問詢起來,發現寶寶不但哭鬧,而且還上吐下瀉,尤其是小腹部位,如果一觸碰,他的哭聲會更劇烈。寶媽原來認為是不是吃壞了肚子,但是看到這樣的情形顯然有點不對頭。尤其看到他們換下來的紙尿褲上面的大便都帶了血,就叮囑他們趕快帶寶寶去醫院。還好去的及時,到了醫院檢查以後,發現寶寶患了腸套疊。
  • 寶寶邊吃邊拉,是不是生病了?
    「老師,我家寶寶總是一邊吃奶一邊拉便便,是不是身體出什麼問題了?」最近我們老師總是會收到類似的問題。寶寶剛喝完奶就拉出來了,是不是腸子短?一喝奶就拉粑粑,正常嗎?一天拉了八次,要不要看醫生啊?還有種說法,說這個寶寶是直腸子,一吃就拉,吃什麼拉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寶媽們的擔心也在情理之中,一吃東西就拉出來,寶寶怎麼長身體呢?
  • 寶寶拉這4種大便需要立即去醫院!可惜知道的太晚了!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覺,每次揭開寶寶的紙尿褲就像是揭皇榜似的,便便稍有狀況,媽媽都會非常擔心,微信裡也經常有寶媽甩的大便圖,問道:「寶寶今天怎麼拉這樣的大便,是不是生病了?」寶寶偶爾或幾次拉蛋花水樣便,媽媽可以先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第二天便便性狀也正常了,就不必過於擔心,否則還是建議儘快就醫。
  • 寶寶大便有泡沫和綠色,擔心!與飲食關係密切,異常情況要當心
    這位寶媽提到寶寶大便呈泡沫和綠色的問題,我們今天來聊聊寶寶大便與健康的關係。寶寶大便有泡沫和綠色,擔心!與飲食關係密切,異常情況要當心寶寶的糞便的性狀直接可以預示出寶寶的健康情況,具有豐富育兒經驗的寶媽,可通過糞便判斷出寶寶的健康情況。
  • 新生兒一天大便幾次正常?吃多少奶能吃飽?月嫂詳細分析幾種危險大便需就醫!
    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要警惕膽道阻塞的可能,這種灰白色大便,在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儘快就醫,排除先天性膽道梗阻的可能。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糞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黏液狀。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餵養不足引起的。當然,有些吃配方奶的寶寶,便便會呈暗綠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
  • 寶寶拉出這種「大便」時,家長們注意重視一下,早了解可以早避錯
    千萬不要因自己的一時疏忽,害了寶寶。寶寶拉出這種「大便」,家長們注意重視一下,早了解可以早避錯一位寶媽在我們的辣媽群中,發了一條寶寶的便便視頻,寶寶已經連續三次拉這種便便了,第一次第二次也沒有在意,但總覺得這種情況有些不正常。
  • 剛出生的嬰兒為什麼會拉綠色大便?如何通過大便判斷嬰兒健康
    由於媽媽掌握不好寶寶乳汁的攝入量,出現餵養不足,寶寶胃腸蠕動較快,膽汁和胃腸道中的食物殘渣混合,變成微黑綠色,寶寶拉出來就是綠便,這叫飢餓便。 3、寶寶吃的配方奶粉中的鐵質沒有完全吸收掉,也會讓他的大便發綠。這是因為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並與空氣接觸之後,就呈現為暗綠色。
  • 這9種寶寶的便便,其中3種需及時就醫,父母別忽視
    ,考慮黴菌性腸炎,需要及時就醫。,一般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後,因為食物的不消化,或者是食物色素的沉積,導致紅色大便的出現,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紅色大便是正常的,改變飲食就會恢復正常,所以不用擔心。但是,如果寶寶的大便表面上有鮮紅色的血液,考慮是肛裂,應該及時就醫;如果寶寶的便便中混合有血,很有可能是腸道出血導致,必須及時就醫。
  • 寶寶又拉、又吐還發燒?當心感染了這種病毒!
    因為有這種季節性的特點,所以才被叫做「秋季腹瀉」。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秋季腹瀉」?秋季腹瀉一般在感染病毒後1~3天發病,大多數寶寶會出現類似於感冒的症狀,包括流精神萎靡、鼻涕、發燒,甚至是流鼻弟等症狀,發病後1-3天開始出現嘔吐和腹瀉。
  • 新生兒拉肚子要注意,醫生提醒出現以下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寶寶出生到現在也就2個多月,而他們去醫院的次數已遠遠超過了我這個奶爸!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寶寶前段時間的一個症狀吧腹瀉。前期發現是寶媽,事情是這樣的,從凌晨開始寶寶的吃奶量就突然減了一半,緊接著就是伴隨了拉臭,到下午3點多寶寶吃奶量一直是這麼少,而拉臭已經達到了7次,當時寶媽就覺得不對,然後就立即去了醫院!
  • 寶寶大便顏色有幾種?3種顏色為不正常,家長要多留心
    尤其是依靠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拉出綠色的大便是屬於常見現象,這是因為母乳比較容易消化,它不容易形成奶瓣,而且此時寶寶的腸胃發育不完善,營養物質不容易被完全吸收,進而形成綠色的便便。2、黑色的大便寶寶拉出黑色的大便也是屬於正常的顏色,尤其是在剛出生的頭幾天,黑色的大便往往都是從子宮裡面帶出來的胎便。
  • 新生兒一天七八次大便正常嗎?資深月嫂分析各種寶寶便便,指出這些性狀需就醫(真圖慎入)
    4.便便為水與糞便分開的蛋花湯狀,酸腥氣加重,含有大量不消化奶,甚至出現較多粘凍或血絲,還拌有寶寶哭吵,嘔吐,發熱,精神疲倦,腹脹等等。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要警惕膽道阻塞的可能,這種灰白色大便,在醫學上稱陶土色大便。
  • 最危險的「大便類型」找到了!寶寶拉出這種,建議立即治療
    父母難當,小月齡寶寶的父母更難當。 一邊操心著寶寶發育,一邊憂心著寶寶疾病,生怕一個不留神,耽誤了寶寶。 但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大部分家長並不能準確判斷,比如下面這種情況: 原本乖巧聽話的寶寶,突然莫名地哭鬧,甚至不斷地踹自己的小腿,或用小手捂著肚子。鬧一會後安靜了些,但沒過多久,又開始了......
  • 0-12個月寶寶餵養的好不好,看看大便就知道
    小寶寶的便便可以反應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餵養的好不好看看你家寶寶大便就知道了.1.綠色的便便寶媽發現寶寶的大便變成了綠色,就會特別的擔憂寶寶是不是生病了,看看那些情況會導致綠色便便的產生。母乳在寶寶體內的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通過,生理上的作用,產生化學的反應,導致一部分膽紅素轉變成膽綠素,同大便一起排出,造成大便呈綠色。*寶寶吃配方奶的緣故,由於配方奶中加強鐵元素的補充,寶寶在腸胃內沒有完全消化掉也會產生綠色的便便。應對方案寶寶拉綠色的便便,基本都是生理性導致的,媽媽們不必過於的驚慌。只要調理好飲食,大便就會恢復的到正常的狀態。
  • 寶寶大便的幾種異常表現,早發現早處理,避免寶寶受罪!
    第一種:大便乾燥大便乾燥的情況在配方奶寶寶中會比較常見,出現這種大便的時候,說明寶寶排便已經很困難了,時間久排因便的話,會造成肛裂的情況,這個是非常痛苦的,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寶寶的腸胃功能問題。第二種:奶瓣蛋花便寶寶的大便像蛋花一樣,其中水分特別的多,沒有什麼粘液,其中有的時候還含有一些沒有消化掉的奶瓣,這種情況出現在配方奶寶寶中會比較的多,家長可以調整下寶寶的餵養次數和餵養量觀察2到3次,如無改善可能感腹瀉等情況有關。
  • 孩子拉這種大便一定要警惕!
    自從當媽後,簡直為孩子的吃喝拉撒哦操碎了心。就連大便也不放過,孩子每次大便後都要看一看,聞一聞,唯恐發現不正常的信號!絕不是誇張!小編也為人母,特別了解當媽的這種心理,也經常在育果醫生的微信群內看到各位新媽媽對於寶寶大便問題的疑惑,每天各種關於寶寶便便的問題接踵而來。從上面媽媽們的困惑中可以發現,媽媽們對於寶寶大便的重視。其實,孩子的大小便就像一張「健康晴雨表」,既能反映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又能提供某些疾病的重要信息。
  • 一個月寶寶的肚子總是咕咕響,大便有奶瓣還拉水,這是怎麼回事?
    導讀:出生一個月的寶寶只能吃母乳或者喝奶粉,他們的腸胃消化還比較脆弱,即使是每天只喝奶奶也會出現腸道消化問題,更加經不起其他食物的考驗。一個月寶寶的肚子總是咕咕響,大便有奶瓣還拉水,這是怎麼回事?寶寶大便出現奶瓣需要注意什麼?
  • 寶寶大便裡暗藏「疾病」信息,你發現了嗎?若出現異常要及時調整
    一般處於母乳階段的寶寶,正常的便便顏色是金黃色的,但有的時候,寶寶大便顏色會因為媽媽吃的食物,而發生一定變化。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通常是不用管的,只要寶寶其他方面,處於正常狀態就可以了。
  • 寶寶拉綠色大便,是不是得病了?
    寶寶的大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寶寶的健康程度,有時媽媽會發現寶寶拉出來的大便是綠色的,很害怕寶寶是得了什麼疾病。那綠便是怎麼形成的?是不是寶寶得了什麼疾病?寶寶綠色大便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幾項是最常見的:1、乳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未能及時完全吸收,從大便中排出,使大便發綠;2、脂肪在消化過程中,消耗膽汁等消化液較少,多餘的膽汁等消化液則從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綠色;3、腸道中有炎症或腸蠕動過快,使腸道中的膽紅素尚未轉換就從大便中排出,使大便呈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