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4000億資金或被收歸國有?轉頭開始狂投大陸!

2020-12-27 騰訊網

李嘉誠在房地產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就開始在各個行業都開始了投資,還借著自己敏銳的判斷力以及一絲運道的幫助,幾乎很少遇到失敗的項目,賺到的資金也更加多起來。不過李嘉誠在功成名就後,開始把目光放在了國外,他開始向英國進行投資,而且資產分散到了英國的方方面面中,總資金也達到了4000億港幣,可以說他幾乎掌握住了英國的命脈。而在這之後,李嘉誠就帶著自己的孩子移民到了加拿大,使得不少網友都對此事頗有微詞,但是別人的想法肯定與他人無關,李嘉誠對此沒有任何反應。

但就是這樣一位在英國掌握了30%天然氣,40%通信市場以及7%的供水市場的人,卻開始慌了起來。原來是英國頒布了一個條例,其中的內容是英國會把國家內部的公共事業轉化為國有制,由國家來對其進行管控。而此舉對於李嘉誠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旦英國開始施行條例之後,他在英國所花費的4000億投資那可就血本無歸了,很大概率會歸為英國所有,得不償失。為此,此事一出,全世界的人都在關注李嘉誠,想知道他是否能夠從中抽身而出。而李嘉誠也不愧是商界中的佼佼者,他在大陸開始了瘋狂的投資。

2019年年底的時候,就有媒體記者報導說,李嘉誠在上海花費24億元來收購了位於上海浦東的三林城。而沒過多久李嘉誠旗下的公司就宣布說,自家公司會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的一個子公司進行估值25億左右的項目合作。而這一次的合作中,李嘉誠的公司也會出具40%的資金。這兩件事情被報導出來後,無數的網友都在猜測,李嘉誠是不是把自己的投資開始轉向大陸了,想要重新回到大陸市場打拼。

看來,或許這一次英國的政策給了李嘉誠很大的挑戰,他也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於是他把目光放在了大陸上,首先就是在一些重要的城市投資一些核心商業圈,上海也正是他所選定的第一個目標,而上海無疑也是金融環境最好的城市。只要他不出錯,有好的投資項目,那麼賺錢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而他之所以會轉向中國開始投資,這也是因為國家開始變得強大起來的緣故。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之後,經濟就開始了飛速增長,到了現代更是發展得十分迅速,這也吸引了無數的外資企業來到中國尋求發展機會。而且中國的投資市場十分廣闊,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其發展前景可謂是一片大好。同時,外資企業的注入也能夠帶動本地企業共同進步,而合作雙贏將是所有企業的共同目標。

相關焦點

  • 英國已經成功脫歐,李嘉誠在英國的4000億投資是不是要涼涼了?
    不過對於英國脫歐很多人可能更關心的不是英國未來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很多網友更關心的是李嘉誠在英國的巨額投資將何去何從。李嘉誠從2010年開始就布局英國業務,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更是加快變賣內地和香港的資產,然後把獲得的資金投入到收購英國的一些基礎設施業務當中。
  • 李嘉誠投資英國4000億將被沒收,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嘉誠投資英國4000億將被沒收,到底是怎麼回事 近年,李嘉誠在英國投資房地產、天然氣和電力,投資金額巨大,高達4000億,曾經報導李嘉誠在英國造城。但是從今年開始,李嘉誠轉而瘋狂投資大陸,這是怎麼回事?
  • 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如今開始投資大陸
    導語: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如今開始投資大陸!就比如由於種種原因,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面對這種情況,如今他開始投資大陸!從2020年年初開始李嘉誠開始轉變公司投資策略,放棄以往的海外投資思路逐漸開始向國內投資。李嘉誠名下的長江集團公司已經和國內某著名企業籤署了合營意向書,此意向書的籤署就能證實李嘉誠對國內投資開啟了進軍模式通過這種與電力能源合作計劃的實施來達到大規模對國內項目投資目的。
  • 李嘉誠又回來了?砸4000億海外資產打了水漂,如今重啟內地房產
    來源: 諸葛找房文/諸葛找房「首富」李嘉誠的一舉一動總是備受關注,時隔四月之後,92歲的李嘉誠再次露面了。這一次,似乎要一改之前轉頭海外的趨勢,打算在國內出手了。在此之前,李嘉誠曾悉數賣掉內地資產,獲利上千億元後轉戰前往英國。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家族對英國投資總額超4000億港元,有人甚至說李嘉誠「買空了半個英國」。
  • 李嘉誠的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嗎?現在他們開始在大陸投資
    李嘉誠2020年初,香港富豪李嘉誠改變海外投資趨勢,支持中國多個項目,準備投資中國。據國內媒體採訪了解,1月7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知名企業籤署意向書,與上市公司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商討電力能源合作計劃,顯示李嘉誠準備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
  • 日本顯示器將被收歸中國大陸與臺灣企業旗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日本經濟新聞》4月4日報導稱,正推進經營重建的日本顯示器(JDI)4月3日針對從臺灣電子零部件廠商等組成的大陸與臺灣的3家企業聯合最多獲得800億日元金融支援達成基本協議。外資將掌握日本顯示器表決權的近5成,而日本官民合資基金INCJ(原日本產業革新機構)將不再是最大股東。
  • 京康拆遷問答:以「村改居」的方式將集體土地收歸國有,合法嗎?
    問:以「村改居」的方式將集體土地收歸國有,合法嗎?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回答:村改居就是農村戶口改為居民戶口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農轉非,村委會改為居委會或社區委員會。通過上述規定可知,國家明確規定了禁止擅自通過「村改居」等方式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禁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非法出讓、出租集體土地用於非農業建設。國家基於保護集體土地的目的,對轉變集體土地的使用性質設定嚴格的要求。
  • 土地統一收歸國有,老年人可以領取基本生活保證金,你同意嗎?
    有人從現實角度出發提出了:土地統一收歸國有,年老農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那麼這一提議可行嗎?又有多少人贊同呢?咱們暫且不談贊不贊同這一話題,先主要分析這一提議的利與擔心。在土地收歸國有以後,就可以大大減輕這些老年人的勞動強度,再也不用頭頂烈日、汗如雨下的揮舞鋤頭,同時還可以讓在外工作的兒女安心,並且還能有一份基本的生活保障金,能夠解決吃、穿等一系列的問題。
  • 土地統一收歸國有,年老農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行得通嗎?我們來看看
    土地收歸國有,把「農民」轉變為「工人」,逐步推行城鄉一體養老政策,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訴求,能行得通。 一、政策依據 現在的土地是集體所有制,屬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只有土地的經營權。土地雖是集體,但集體實在脆弱,功能退化不少。
  • 農民老了可領生活保證金,但土地得統一收歸國有,你願意嗎?
    這些年,農民朋友對於養老金的呼聲越來越高了,畢竟很多農民是沒有城裡人退休後那種待遇的,還要面對兒女結婚時的高額消費,老年生活能不能享福也開始堪憂,畢竟誰也不想打一輩子工,辛勞一輩子。所以有人就此提出了一個自己的想法:農民老了可以領生活保證金,但是土地得統一收歸國有,你願意嗎?這一建議支持派的農民朋友表示:有4大利處。
  • 李嘉誠在英國投資4000億,如今巨虧卻還不斷加大投資,這是為何
    近年來,在英國等海外市場進行購買已成為李嘉誠投資前景的主題。據不完全統計,李嘉誠在英國的總投資高達近4000億元人民幣。因此,外界有句諺語:李嘉誠幾乎買了英國的一半。他不僅把香港變成了李氏家族的城市,還把英國漸漸變成李家的國」。
  • 英國「脫歐」已成真,李嘉誠「苦日子」來了?4000億守不住了?
    而這場從2016年6月份就開始的「脫歐之旅」,對英國來說,終於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當歐盟正式批准英國脫歐之後,英國議會廣場上,數千民眾一起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不過,這期間卻有人歡呼雀躍,有人唏噓長嘆。對詹森來說,他認為「脫歐」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他強調,英國是歐洲強國,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國家。除了詹森之外,英國其他的政客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 重慶「李嘉誠」跑了?曾花101億買英國最高大樓 ,地位不輸許家印
    作為一些投資大鱷來說,他們對於房地產的購買和拋售也是家常便飯,而很多的港澳臺的富商對於大陸房地產進行投資也是見怪不怪的,人們所熟悉的李嘉誠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而今天我們則要著重來講一下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
  • 李嘉誠能「贏」嗎?英國脫歐成功,4000億豪賭落幕!該笑還是該哭
    而這場從2016年6月份就開始的「脫歐之旅」,對英國來說,終於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當歐盟正式批准英國脫歐之後,英國議會廣場上,數千民眾一起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不過,這期間卻有人歡呼雀躍,有人唏噓長嘆。對詹森來說,他認為「脫歐」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他強調,英國是歐洲強國,是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國家。
  • 土地統一收歸國有,年老農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金,贊同嗎?很簡單
    土地收歸國有,把「農民」轉變為「工人」,逐步推行城鄉一體養老政策,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訴求,能行得通。 一、政策依據 現在的土地是集體所有制,屬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只有土地的經營權。土地雖是集體,但集體實在脆弱,功能退化不少。
  • 樂清又有5條公交線路收歸國有,附具體線路、時刻表等
    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樂清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步伐不斷加快,12月1日柳白片區5條線路回收後,時隔10天,柳白片區又有3條線路回收,同時,大荊片區2條城鄉公交線路也首次納入「國有」隊伍。從今年6月份城鄉公交開始收購至今,樂清大地私營公交收歸國有可謂遍地開花,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歡迎。「家門口能乘坐公交肯定很高興。
  • 李嘉誠發家史:成功抓住四個浪潮
    引人矚目的是,長實、和記兩間香港公司重組後將變更為兩間註冊地為開曼群島的公司——長和、長地(港人稱這種手法為遷冊)。2013年以來,長實與和黃不斷拋售亞洲資產,把資金投向歐州、北美和澳州早已引起廣泛關注,遷冊觸動了港人本已脆弱的神經乃至掀起輿論狂潮。「李嘉誠看淡大陸、香港前途」、「李嘉誠與政府關係不好了」,還有人認為李超人慾擒故縱,先打壓市場信心再收割優質資產。
  • 李嘉誠一把狂賺1200倍!李嘉誠一生最成功投資:從850萬到110億
    就在剛剛,我看到一則消息說:香港首富李嘉誠通過一支股票狂賺1200倍,是李嘉誠一生做過最成功的投資,從850萬到110億美元,這筆收入超過了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在資本市場上,今天傳開。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李嘉誠是如何通過一隻股票,在短短的半年時間狂賺1200倍。
  • 李嘉誠又賣掉香港資產:是真的想「跑」?還是基本投資邏輯?
    1986年,中東石油危機的影響還未消散,全球油價暴跌,石油股低迷不振,李嘉誠入股虧損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並大舉收購石油資產,在日後油價大漲中成為受益者。1989年之後,外資從中國大陸紛紛撤離,李嘉誠反其道而行之,積極到大陸開發房地產,日後獲得超值的土地收益。商人雖有國籍,資本卻無國界。
  • 組圖:李嘉誠向中國大陸水災地區捐款
    首頁>>圖片新聞>>新聞報導 組圖:李嘉誠向中國大陸水災地區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