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來中國最失落的省份,為什麼是它?

2021-02-13 搜歷史


本       文       約      4500       字

閱       讀       需       要

建文帝在位的時候,舉行過一次科舉殿試,那是他當政的第三個年頭(1400)。

這一場科舉,結果一公布,整個帝國驚呆了:一甲三人,胡廣、王艮和李貫,都是江西人,而且,還都是江西吉安人。

不僅如此,二甲頭名和第二名,依然是江西人。也就是說,這場科舉全國前五名,被江西人承包了。

然而,這還不算是江西人最高光的時刻。四年後,永樂二年(1404),朱棣在位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前七名,無一不是江西人。

連皇帝都沒轍,想換個狀元,換個榜眼,豈料換來換去,都是江西人。

明朝的官僚養成與晉升途徑,基本就是科舉。江西人考試厲害,以至於當時有「朝士半江西」的說法。整個帝國,江西人撐起了半邊天。

可怕的江西人!

江西人表現太搶眼,所以有人看不過眼。正德年間,內閣大學士、河南人焦芳,就開啟地域黑模式,專門黑江西,向皇帝建議停止授予江西人京官職位,為什麼?

「王安石禍宋,吳澄仕元,皆宜榜其罪,戒他日勿濫用江西人。」

哦,因為在焦大人眼裡,歷史上的王安石、吳澄兩個江西人都是「禍害」,所以所有江西人就都是「禍害」?

這麼粗鄙的推論,根本包藏不住焦大人的報復與嫉妒心理。

其實,從宋代開始,江西就開始崛起,經濟、文化雙繁榮。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有3個是江西人。宋、明兩代,江西籍進士人數,都是全國老二老三的地位。尤其是明朝前期,江西的光芒,足以刺瞎周圍任何省份。

即便到了清代,江西在科舉上發揮有所失常,但進士人數依然排全國第五,屬於第一方陣成員。

南昌、吉安、撫州、建昌,這幾個地方,哪一個不是全國盛產進士城市榜單的常客?

然而,只有經歷過巔峰歲月的人,才知道跌落的時候有多痛。一個省份,亦是如此。

江西,一個曾經如此牛掰、人才輩出的省份,在近代以來的100多年裡,卻失落成一個毫無存在感的省份。在他省搶人才的時候,只能靠搶棺材出一出惡名,江西,究竟怎麼了?

1

江西的衰落,是從一場拉鋸了十幾年的戰爭開始的。1857年,率軍在江西抵禦太平軍的湖南人曾國藩,因為父親去世需要回去奔喪,這期間他給弟弟曾國荃寫了封家書。

在這封家書裡,曾國藩說,自己在外數年,吃的虧,受的氣,著實不少,對人對事,全然沒有愧疚感,唯獨愧對江西紳士。

為什麼自感愧對江西呢?曾國藩講了兩個理由:第一,我打太平軍的軍餉,都是從江西勸捐來的;第二,江西人出了錢,把錢都投到戰爭上了,但我未能為江西除賊安民。

這兩個理由,不能算是曾國藩的錯,但確確實實拉開了江西在近代衰落的序幕。

先說第二個,持續了十幾年的太平天國戰爭,對江西的破壞實在太大了。自1853年2月,太平軍從武漢沿江東下,佔領九江、湖口、彭澤開始,到1865年10月,其餘部最後退入廣東為止,在接近13年的時間裡,太平軍多次進出江西。江西成為主要戰區之一。

在曾國藩深感愧對江西的前兩年,他才在九江吃了大敗仗,幾乎跳湖自殺。

▲太平天國戰爭,揭開江西衰落的序幕。

殘酷的戰爭,使往昔富庶的贛江西岸人煙寥落,不聞雞犬之聲。江忠源為了抵抗太平軍,曾在南昌城外實施焦土作戰策略,把城外民居燒個精光,連滕王閣都未能倖免。

根據歷史學家曹樹基的測算,1851年,太平天國戰爭剛爆發,尚未波及江西,江西人口達到2400多萬;1865年,太平天國戰爭結束,江西人口銳減為1200多萬。

也就是說,十餘年間,江西人口大約損失了一半。

在人口即是生產力的年代,一半人口說沒就沒,對這個省的影響絕對是致命的。

當然,太平天國戰爭對整個中國南方的破壞,尤其是江浙兩省的破壞,一點兒不比江西遜色。江蘇、浙江的人口損失率,也比江西大。不過,戰後,這兩省憑藉區域優勢,通過外來移民和人口自然增長,元氣恢復比江西快得多。

江西遲遲未能從這一波人口創傷中緩過氣來。直到1953年,整整100年過去,中間又歷經兩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巨大消耗,江西人口離太平天國戰爭前的峰值還有近800萬的差距。

一個地方,千萬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一定要成為商家必爭之地。整個江西,地理位置號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說白了就是中間地帶。這種「中間省份」,要發展成商貨的必經之地,那就穩賺不賠;要碰上亂世,那就是「公地」悲劇。

▲江西的歷史地標滕王閣,屢毀屢建,太平天國戰爭時期就毀過一次。

2

再說曾國藩自覺愧對江西的第一個理由:江西變成軍餉提款機。

曾國藩在江西打太平軍時,江西士紳捐了八九十萬兩軍費。但如果算上整個太平天國戰爭時期,江西在軍費上的募款(實際上是攤派),則高達1.3億兩,排在全國前列。

可怕的是,晚清的勸捐,就跟財政鴉片一樣,一抽就上癮,停不下來。平定太平天國後,地方士紳的捐輸仍是清廷籌集各種軍餉的主要來源之一。

國內哪個省有戰事,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到江西弄點錢,最高峰時甚至出現了幾省同時在江西設局勸捐的局面。時任江西巡撫劉坤一實在看不過眼,多次向朝廷上書,說江西曆經太平天國戰爭,實際上已經全省糜爛,民力難支,但浙江、安徽剛來刮過一輪了,陝甘雲貴四省又來,「凡屬殷實之家,早已精疲力竭,目下可捐之戶,殊覺無多」。再這樣捐下去,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不僅有攤派式的勸捐,還有強制性的釐金。

▲晚清的釐金局遍布全國。

釐金最早也是因應軍費開支而起,一旦徵收就停不下來。江西是全國較早徵收釐金的地方之一,徵收稅率遠遠高於臨近的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

清政府對釐金稅率的規定是「逢百抽一」,即1%。但江西起初是徵收2%,後來一路加碼,加到了10%。當時人說,「江西釐金之重,尤甲於天下」。最高的年份,江西一省所徵收的釐金,佔到了全國的11%。

最要命的是,針對江西士紳的捐輸,針對江西商貨的釐金,搞得當地各階層苦哈哈,但最終沒有一毛錢用在本省的經濟建設上。

江西平均每年的釐金收入是100萬兩左右,這筆收入的分配是這樣的:上交中央佔掉35萬兩左右,軍費開支佔掉30多萬兩,其他費用佔掉30多萬兩,剩下用於本省的比例不到1%。

有歷史學者因此認為,戰後的江西疲於應付朝廷的各種財政需求,無法集中人力和財力進行地方社會重建工作,導致社會經濟恢復緩慢,終於奠定了江西在近代衰落的格局。

對江西來說,如果說上述原因是制度性悲劇,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基本決定了本省的衰落不可逆轉。那就是近代中國的商路與貿易重心轉移,堪稱江西沒落的歷史性悲劇。這個趨勢與戰爭、攤派、重稅對江西的敲骨吸髓幾乎同步進行,簡直是雪上加霜。

具體來說,鴉片戰爭以前,江西南面依託廣東,北面連接內地,是內地商貨集結南運廣州的一大幹道。贛江上形成一些繁盛的商埠,經濟總體比較發達。

鴉片戰爭後,隨著上海開埠與商路變遷,中外貿易重心逐漸由廣州轉移到上海,加上後來外國輪船獲許在長江上通航,全國的內外商貨流通改道,贛江的重要性一去不返,傳統由江西至廣東的商業運輸路線完全衰落。江西,一下子從經濟幹道變成商路死角,地位陡然失落。

被拋離了地緣優勢的江西,近代以來眼睜睜看著東南沿海一圈省份的崛起,自己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沒落。

▲江西的區位及其鄰省。底圖來自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

3

當然,正如江西在宋、明兩代的輝煌,其在近代的黯淡,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人身上。

我們常說,近代中國經歷「數千年未有之變局」。這幾個字說起來輕鬆,對當時人而言,真是血淋淋的轉變。

最明顯的轉變,至少有兩個:一是軍功時代的來臨。亂世之中,動不動就跟外國人宣戰,還有國內此起彼伏的造反叛亂,軍事人才顯得尤其耀眼。眾所周知,湖南就是憑藉湘軍崛起,軍政人才輩出,幾乎左右了近代中國的國運。江西恰好相反,軍政人才奇缺,用曾國藩的話來說,太平軍之所以能夠在江西所向披靡,正是因為江西「既無用兵之材,更無帶兵之人」。

二是洋務時代的來臨。用費正清的「衝擊—回應」模式來解釋,中國的近代化進程就是不斷受到西方衝擊,從而作出回應的過程。這種回應,就是向西方學習,從機器、實業到制度、文化,哪個地方出的洋務、實業人才多,哪個地方就能獲得更大的發展。基本上,中國最早的洋務派都是軍功人才轉型而來的,江西沒有什麼「中興大臣」,在這方面相應也落後了。

▲洋務運動沒有在江西留下點痕跡。圖為位於上海的江南製造局。

在這樣一個靠軍功和洋務說話的新時代,江西的精英到底在幹嘛呢?忙科舉啊。

美國學者有一個觀點,近代中國不行,恰恰是因為近代以前,中國太牛了。這叫文明的包袱,也叫傳統的禁錮。江西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宋、明兩代的科舉之盛,造就了江西發達的文教傳統。科舉越是成為江西的優勢項目,他們就越不願意放棄。19世紀後半期,江西的興學讀書傳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盛。可惜的是,當時江西人所興之學、所讀之書,仍是傳統的那一套,四書五經,之乎者也,與時代發展的要求基本背離。

太平天國戰爭那十幾年,科舉考試中斷了,這對江西人來說,那種痛苦簡直難以名狀。所以,戰亂一過,江西人口雖然銳減一半,但科舉人數卻呈現一個空前罕見的高潮,成為全國唯一科舉生員人數不降反升的省份。

還有一個數據,能夠說明江西人對傳統科舉的趨之若鶩:太平天國後,全國捐監(花錢買監生資格)人數約為53.3萬,其中江西就達5.8萬,佔全國總數的10.8%。除了八旗子弟,江西位居全國第一。

你看,當時代潮流已經轉向軍功與實業的時候,江西人的興奮點仍舊停留在傳統的科舉功名上,這還怎麼與時俱進?

江蘇、浙江這兩大科舉強省,在晚清的科舉成績也很炫目,但是,這兩個地方地處沿海,受到西方衝擊的力度更大,不管主動還是被動,科舉出身者更善於自我調整,更樂於接受新事物,因而產生了狀元實業家張謇、進士出版家張元濟等牛人。相比之下,江西傳統精英的泥古不化,還是挺可怕的。

整個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期間,江西境內既無傳播新思想的報紙,也無介紹、研究西學的書籍。難得出了幾個新式人才,也基本在本省無所作為。比如瑞金人陳熾,他的《庸書》《續富國策》等宣揚維新思想的書,在外省反響巨大,多次重版,但在本省卻不能出版。

再比如修水人陳寶箴,是晚清少見的開明督撫,但他的主要貢獻是在湖南,把湖南的維新事業打造得有聲有色。相比之下,近代江西歷任大員中,多為頑固守舊、庸碌無能之輩,對洋務、維新事業不僅不予扶持,反而嚴加抵制。期間雖也有沈葆楨、劉坤一這樣的洋務官員主政江西,但因其主要致力於鎮壓太平軍和奔波於防軍救災,並未把江西帶上近代化的軌道。

整個近現代史100多年,可以說,江西唯一被人津津樂道的亮點,是誕生了全國最多的開國將帥。這是因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共產黨人在江西的山區建立了多個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使江西成為了革命人才的熔爐。

但要知道,革命事業在江西的蓬勃發展,恰恰利用了江西的落後,而不是發達。總而言之,近代之後,江西的發展滯後,惡果影響至今。

▲這是廈深鐵路開通那年,央視播出的一張地圖,感受下。如今江西也通高鐵,但人家周邊省份高鐵已成網。

溫銳:《背離與錯位——近代江西衰落原因的再認識》,《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黃志繁、楊金鵬:《太平天國戰爭後地方社會重建困境與近代江西經濟衰落》,《江西社會科學》,2016年第6期劉義程:《發展與困頓:近代江西的工業化歷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林白、朱梅蘇:《中國科舉史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值班編輯 | 小窗

這是第 816 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創作品 |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它是中國大陸面積「最小」的省份,卻是經濟發展「最快」的省份
    美麗的中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 第三大國,以國土面積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計算,在我國除海南和臺灣這兩個島嶼外,再去掉中央直轄的四個直轄市,不算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除外,在剩下的省份中,浙江面積最小,但經濟發展最快。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我們只能從「豫」字裡捕捉最古老的中國地理信息。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趙佗。聽名字就像中原人。沒錯,趙佗的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縣。這個縣城這幾年可是新聞的大熱點。
  • 全國最矛盾的省份:最土是它,最潮也是它
    如今,它仍像個成熟的老戰士,越身心俱疲,越要恪盡職守。三千年來,燕趙兒女一邊面帶平靜,恪守本分,安貧樂道,一邊在心頭燃燒著,三千年來的燕趙慷慨悲歌。年紀稍大的燕趙兒女,賣力抽完陀螺後,吃一個驢肉火燒,然後平和地,開始一天的小日子,審時度勢,循規蹈矩。
  •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份,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建國後3年卻被撤銷!
    要說目前中國歷史上面積最小的省份是哪個,很多人肯定會說是面積只有10萬平方公裡的浙江省(不包直轄市、海南省與港、澳、臺)。其實中國曾經還有一個省份,面積比現今的浙江省還要小,轄境僅5萬平方公裡,是那時中國當之無愧的最小省份。可惜的是,建國3年後,這個省份就被撤銷了。
  • 漲知識丨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河南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這古九州的「豫」字,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 中國這個省份厲害了!最宜居的城市排名,它上榜6個
    在中國還有對城市總體宜居性的排名,主要是通過對城市的經濟、文明、環境、治安等多方面來判定的。中國這個省份厲害了!最宜居的城市排名,它上榜6個。要說到中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大家都會想到哪裡?應該有不少人覺得自己的家鄉就是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吧。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那些最宜居的城市。這就不得不提浙江這個省份了,在前20名裡,它就有六個城市上榜。
  • 中國兩座「最短」的省會,直線距離僅150公裡,存在感卻不強!
    大家都知道在多少年來的不斷進步中,我們國家有了很多個省,在它們中也各自都有自己的省會,和各自的特色和文化,但它們的相同之處是它們都是全省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交通等多個方面的中心。今天我將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在我們距離最短,相離的距離只有150公裡兩個省會,而且它們在國內的存在感還並不高,那究竟會是哪兩個地方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是江蘇,大家都知道它的省會是在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南京。其位於我國的東部,在長江下遊、位於海邊,地處其省內的西南部。
  • 廣東連續4年新增常住人口超百萬!哪些省份人最愛來廣東?
    2015年,廣東有10849.00萬人,比上年增加約125萬人;2016年,10999.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0萬人;2017年,11169.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萬人;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346.00
  • 中國「最無奈」的省份,南方人認為它是北方,北方人卻覺得是南方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的在變強,一步一步的在發展,我們隨著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中又發現和發展出許多新的景點了,旅遊了,高鐵了,今天小編你們來領略一下我們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希望各位能夠喜歡,如果有疑問歡迎大家來積極地評論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中國「最無奈
  • 生死狙擊2中隱藏最深的地圖!失落天堂是陰間地圖?玩家:求放過
    第六關閃電突擊可以說是最難的也是最簡單的,這一關卡要求就是三十分鐘內通關噩夢,刷完一盤噩夢最快得十五分鐘,但是通關噩夢需要刷十盤,也就是說至少需要150分鐘。但是挖掘姬找到了一個可以在30分鐘完美通過噩夢的方法,那就是加入一場快結束的對局,直接坐收漁翁之利!然而真正能讓挖掘姬頭疼的挑戰地圖,還是得看泰坦實驗這張地圖。
  • 中國有一個省份,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
    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而且由於氣候不同,南方和北方的風俗習慣是有較大差異的,但是我們中國有一個省份,一直以來大家對它的爭議都比較大,北方人認為它是南方的,南方人卻認為它是北方的,它就是安徽。為什麼安徽會給大家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呢?因為安徽處於中國地圖上的中間地帶,整個版圖被淮河分成兩半,南鄰江西,北靠山東,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導致安徽這個省份,南北兩邊人們的風土人情和飲食習慣都有較大的差異。我們都知道,北方主要種植小麥,所以北方人都很喜歡吃麵食。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豫」字大有說頭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 河南 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
  • 中國形狀最奇特的一個省份,早已預示了中印衝突的結局!
    今天,作者以小見大,介紹中國形狀最奇特的一個省的形成原因,這或許早已預示了中印衝突的結局!在介紹這個形狀最奇特的省份之前, 我們先搞明白中國各省的界限是如何劃分。中國省份的形狀為什麼很不規則?中國各省級行政區全是 不規則的塊狀,邊界犬牙交錯。
  • 中國「最富裕」的省份,不是廣東也不是江蘇,你知道是哪個嗎
    ,你知道它是誰嗎?可能會有很多夥伴感到意外,繼續往下看, 浙江省位於中國的東南沿海,佔有優越的地理位置,「魚米之鄉」的美稱也廣為人知, 很多人可能認為這個省只能說發展良好,但我不認為那是我國最富有的省, 為什麼呢? 但是,從全省經濟生產總值GDP來看,它確實無法與廣東省和江蘇省相比,但在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實際全國第一。
  • 中國'最有錢的省份,面積不算大,人均收入卻是全國第一
    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省份是哪裡?江蘇和浙江的上海?是的,中國的三大巨頭是江蘇省和浙江省的上海,也可以用人均富裕度來計算,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兩個省,雖然不是很大,面積不大,但是人均非常富裕,其中一個是山東省,最富裕的省份是哪裡?那是中國的浙江省。
  • 中國身高最矮省份:男性平均身高不到170,女性150更是常見
    不過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可不是國內平均身高最高的山東,而是國內平均身高最矮的——廣西省。廣西是國內的旅遊大省之一,這裡風景優美,景點頗多,但是這裡的男性平均身高還不到170釐米,而女性平均身高就只有150釐米。
  • ...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他們聊得熱火朝天,快來說說你的看法!
    積極承擔職責使命「提出把雲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這一目標,既是我省向黨中央國務院表明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更是一份讓雲南各族人民群眾享有藍天、碧水、淨土的莊嚴承諾。「最美麗省份」的內涵,把握實現「最美麗省份」建設所需要的基礎特色條件,注重結合雲南實際,發揮好人及人文資源優勢。
  • 最失落的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GDP比2018年少4705.4億元
    可以看出,國家中心城市是「中國城鎮體系規劃設置的最高層級」。要規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哪些條件呢?條件是「資源環境承載條件和經濟發展基礎較好」。為什麼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因為要「引領全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完善對外開放區域布局」。天津和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是第一批入選的國家中心城市。
  • 中國三個最小的省份是哪幾個省,你知道嗎?
    中國三個最小的省份是哪幾個省,你知道嗎?寒假就要到了,大家寒假計劃是怎麼樣的呢?有沒有想過去哪裡旅遊?大家去過哪些地方呢?最想去的旅遊景點都有哪些?有些省是它的面積有幾百萬平方千米,但是有一些卻只有幾十平方千米,或許很多人都嚮往去一些面積比較大的城市,但是其實有一些面積很小的省份也是很吸引人的注意力的。那麼大家知道我們國家面積最小的地方是有哪一些區域呢?
  • 中國「最能吃」的省份,四川僅排名第六,餐飲收入為4000億
    所以說到中國會出現的美食節目,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重慶和四川。因為這兩個地方的旅遊業發展得非常好,很多人都會去這些地方品嘗一些有名的小吃。這兩個城市的人流量也非常大,因為小吃各具特色。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認為四川是我國最能吃的省份。但據調查,四川並不是我國最能吃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