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丨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中國各省的簡稱是中華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對漢語漢字的使用者來說,找到各省簡稱在歷史、風物上與這個省的聯繫並不困難。它們也因此成為了串連居民共同記憶的鏈條。

不過由於歷史的流轉,很多省簡稱原來選定的原因已經被很多人遺忘。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

河南

在眾多省份簡稱中,還保留先秦時期最古老「九州」概念的,只有兩個:冀和豫。從地理概念上,河南、河北繼承中原文化正統,優勢得天獨厚。不光如此,這古九州的「豫」字,還透露了一段鮮為人知的中國地理氣候大變遷。

禹貢九州

在金文中,「豫」的字形,好像是一個人看著大象。《說文》裡說,「豫,象之大者。」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也經常發現商朝貴族田獵捕象的信息

這說明,在商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原是存在大量野象的。野象、犀牛等種群的存在,證明中原地區曾經長期處於「全新世大暖期」,這一氣候期大致在9000年前到5000年前,基本吻合我國的新石器時代到商朝這段時間。進入周初,氣候發生顯著變化,野象棲息的地域也整體南移到淮河流域。

北方真的是越來越冷了

一個顯著的例子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曹衝稱象,這頭象是孫權從江南吳國境內進獻的。三國時期,已經很難在中原發現野象了。我們只能從「豫」字裡捕捉最古老的中國地理信息。

四川/福建

四川和福建其實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省份為什麼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簡稱蜀、閩都帶有「蟲」。難道在上古時代,四川和福建的部族是蟲族嗎?

四川的簡稱「蜀」實際與距今5000餘年歷史的古蜀國有直接聯繫。《史記》記載,黃帝的正妻嫘祖,出身於西陵,所在地即為四川境內岷山南段。說文·《虫部》釋蜀為:「上目象蜀頭形,中像其身娟娟。」其實甲骨文中的蜀並沒有虫部。它的形象是一個眼睛十分突出的幼蟲。

《詩經》裡說,「蜎蜎者蜀,蒸在桑野」,講的就是蠶桑文化在蜀地的興盛。早在張騫鑿空西域之前,蜀地就開闢了遠達印度、巴格達的國際貿易通道——蜀-身毒道。在今天,它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南方絲綢之路。

福建簡稱「閩」中的蟲,卻不是蟲,而是蛇。福建的文化可以上溯到距今3000年以前,在周朝形成了七大部落,史稱「七閩」。後來同被楚滅國南遷入閩的于越人融合建立了閩越國。

說文·《虫部》解析「閩」,這麼說,「東南越,蛇種」。蛇在古代又被稱為「長蟲」。直到今天,福建各地仍有崇蛇的風俗,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平樟湖坂的連公廟,奉祀連公蛇神,每年元宵節到正月二十五,就有遊蛇燈、鬧蛇燈的活動。

蛇王廟來一個

廣東

金文中,粵字是由「雩」演化而來,它的字形像是海洋上的氣流受阻,巫師祈求降雨。

《詩經》裡,粵常和「越」通用,含義也是一樣。在先秦文獻中,中原文化對長江以南沿海部族,統稱為「百越」,包括吳越、閩越、揚越、駱越、于越等。從簡稱上看,粵(通「越」)是唯一保留下來的和越文化有關的省份。

楚國雖是南方大國

但在百越看來卻是北方大國

字形上看,「越」又同戉,指的是生產「戉」這種兵器的南方部落。具體的兵器形態,可以看看良渚文化出土的玉鉞。

廣東的「粵」起源於南越國。這是一個已經完成中原文化融合的政權。它的建立者是秦朝南海郡尉趙佗。聽名字就像中原人。沒錯,趙佗的祖籍就在今天河北的正定縣。這個縣城這幾年可是新聞的大熱點。

正定先屬中山,後屬趙國,後有「趙」佗

在南越國建立之前,秦朝就已經完成了大範圍的民族融合。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發逃亡被捕者、入贅者和賈人進入百越。這批人口共有50萬,其中大部分是商人。由此可見,嶺南人的經商血統是一脈相承的。

為了進軍和拓殖嶺南

秦朝開通了著名的靈渠

湖北

幾年前,一個代表提議改湖北的簡稱,說「鄂」不吉利,通「惡」。此話一出,海南省不答應了,難道你說我「窮」(瓊)?黑龍江也不黑啊?這個諧音梗有點尷尬。鄂不僅不惡,裡面還隱含了一段十分曲折的歷史密碼。

在商代,鄂通「邘」(音於)。《戰國策》裡曾提到:「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可見,比起魯、晉,鄂的歷史更為悠遠。說起這個鄂侯,一半以上中國人會很熟悉。他就是《封神榜》裡被商紂王做成肉乾的那位。

考古專家研究,鄂城位於今河南沁陽縣境內。為什麼河南的「三公」跑到湖北去了?歷史上,鄂國是商朝便有的古國,實力不可小覷,在西周初年,周鄂關係密切,但到了周夷王時期,周室衰落,鄂侯率淮夷反周,引起周天子震驚,舉國之兵令西六師、殷八師全面出擊,無遺壽幼,滅了鄂國。

鄂族不得不南遷,直到今天,在今河南偃師東南有一處古地「鄂嶺關」,鄂族曾在此暫住。後經隨棗走廊,進入隨州、鄂州定居。這麼看來,湖北人、河南人都是本家。

不知古人用了多少代人

才能完成這樣的跨區域轉移

江蘇/浙江/上海

說起包郵,江浙滬包郵總比京津冀響亮一些。包郵江浙滬,三省一家親。三個省的簡稱,從字形上看,說明這裡歷代以來是魚米富饒之地。

江蘇簡稱「蘇」字的篆文,包含草、魚和稻禾的元素。年長一點的南方地區居民很熟悉,如果用樹枝或稻草穿腮提魚,可以給魚保鮮,甚至落水復活。這就是蘇的本義。清康熙六年(1667年)改江南右布政使司為江蘇布政使司,由此得來江蘇之名。

浙江的「浙」字,帶有斧頭、江水和林木,它專指橫貫浙江全境、孕育了吳越文化的錢塘江。這幾個字,都顯示出江浙滬優越的地理位置,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徒有虛名的。

至於「滬」的來歷,還得借唐時陸龜蒙的《漁具詩十五首並序》一窺端倪。其詩一共介紹了13類共19種漁具和2種漁法,其中一種漁具,便是「滬(滬)」。江南一帶的漁民,將這種漁具稱為「魚籪」:在灘涂上,密密麻麻列幾排竹竿,「潮生魚滬短」,潮落則把魚留下來。唐時,吳淞江已經成為蘇州最重要的出海巷道,日本遣唐使往來也經由蘇州出海。

安徽

眾人印象中,安徽的簡稱難道不應該是徽嗎?為什麼是皖?實際上,徽商是在明清之後才形成全盛,發展相對晚近。

真正安徽人的氣質和性格用「皖」來形容,再恰當不過。《說文》對皖的釋義十分簡潔,皖,大目也。從字形的演義來看,有學者認為,皖字象徵著黎明時,屋裡有人起身,屋外已露白光,所以有可能,皖在古代是奉晨光為圖騰的部落。

我們今天見到的「皖」,直接出於《漢書》,記載在春秋時期古皖國的存在。皖國國君被周天子封於皖,也就是今天安徽潛山縣到安慶一帶。

皖公執政時期,政治修明,體察明情,十分為後人敬仰。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安徽境內看到紀念皖公的地名,如皖公山、皖水、皖城。相較於徽商文化,皖文化雖然經商興財相對遜色,但文質兼備,書院興盛,積習仁風,人才輩出。有史志說,「惟皖多君子,經緯區宇,表率邦國者,振振於前,繩繩於後也。」這已是很高的評價了。

註:本公眾號轉載文章僅用於分享,不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後臺聯絡授權或議定合作,我們會按照版權法規定第一時間為您妥善處理。

作者:PH

製圖:孫綠、徐帆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白鷗

來源:地球知識局(ID:diqiuzhishiju)

原標題:《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漲知識》

相關焦點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看看中國省份的這些簡稱是怎麼來的?我們只能從「豫」字裡捕捉最古老的中國地理信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省份為什麼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簡稱蜀、閩都帶有「蟲」。難道在上古時代,四川和福建的部族是蟲族嗎?四川的簡稱「蜀」實際與距今5000餘年歷史的古蜀國有直接聯繫。《史記》記載,黃帝的正妻嫘祖,出身於西陵,所在地即為四川境內岷山南段。
  • 漲知識:中國各省份簡稱的命名根據是什麼?省份簡稱順口溜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對應的簡稱,而省份簡稱的由來,可以分為以下三種:一、取省份全稱中的一部分作為簡稱比如,北京的簡稱是「京」,天津的簡稱是「津」,東北三兄弟的簡稱是「黑吉遼」,這種簡單粗暴簡稱,一共有20個,分別是:港、澳、臺、黑、吉、遼、京、津、新、藏、青、蘇、蒙、浙、甘、陝、川、貴、雲、寧。
  • 中國的省份簡稱是怎麼來的?「豫」字大有說頭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NO.457-中國省份簡稱 作者:PH 製圖:孫綠、徐帆 / 校稿:貓斯圖 /
  • 中國被「優待」的五個省份,擁有兩個簡稱,是你所在的省份嗎?
    各自的省份相互結合組成了我們國家,為了區分各個省份,每個省份都有它們各自的名字,而為了稱呼的方便,每個省份都有對應的簡稱,但有的省份被很多人熟知,時間長了,就有了兩個簡稱,我們稱這些省份是被「優待」的省份,這樣的省份有5個,今天我們就來著重的介紹一下。
  • 中國五個最特別的省份,同時擁有不止一個的簡稱
    中國五個最特別的省份,同時擁有不止一個的簡稱以華夏文明為主體、中華文化為基礎的中國,擁有34個省級行政區。相信大家應該很熟悉每個省份的簡稱,這個地域文化就體現在我們每天在街上看見的車牌號。車牌號的第一個字就是所在省份的簡稱,但在我國,有五個省份尤為特殊,它們的簡稱不僅僅是車牌號上的那個簡稱,還有另一個簡稱。為什麼就它們五個這麼的特殊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個問題。一、陝西陝西,簡稱「陝」或「秦」。在春秋戰國時期,關中一帶為秦國的發源地和治地。
  • 中國擁有2個簡稱的5個省份,你的家鄉有幾個簡稱?
    中國的34個省、市、自治區和兩個特別行政區,都擁有自己的簡稱,絕大多數都只有一個簡稱,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四川,它的簡稱就有兩個,一個是川,另外一個是蜀!那你知道中國還有哪幾個省還有2個簡稱嗎?1、四川四川是中國最大的省份之一,省會成都更是中國最有前景的城市之一,四川有兩個簡稱:川和蜀。川的來歷大家都知道,蜀就更好理解,川地古稱巴蜀地區,因此取「蜀」作簡稱。
  • 我國各省份簡稱的由來
    今天,咱們就再了解一下,每個省份簡稱的來歷。對於我國各個省份的簡稱,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經常留意車牌號的人,會對這個簡稱更為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有專屬的簡稱。每個簡稱,極大地便利我們識別每個省份。
  • 漲知識:父親節是怎麼來的?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漲知識:父親節是怎麼來的?   中國臺灣父親節是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這是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兩字連綴起來,又好象一個 「父」字,所以父親節特別被定於八月八日。
  • 2018年漲薪表:11省份公布企業工資指導線 能漲多少
    2018年企業工資該怎麼漲?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1個省份發布了201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為企業給員工漲工資提供了參考依據。11省份公布2018年企業工資指導線企業工資指導線,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社會發布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由基準線、上線(又稱為預警線
  • 不會算九九乘法表,不知道國內省份簡稱,網友:娛樂圈全員弱智?
    導語:不會背九九乘法表,不知道國內省份簡稱,網友:娛樂圈全員弱智?娛樂圈有句話叫做「成名要趁早」,秉承著這個理念,國內娛樂行業的童星越來越多,明星出道的年紀也越來越低齡化。很多明星在未滿16歲的年紀,就被一些娛樂公司挖掘,並包裝成為藝人。
  • 新疆人的三餐時間為什麼跟其他省份不太一樣?今天可算是漲知識了
    新疆人的三餐時間為什麼跟其他省份不太一樣?今天可算是漲知識了提起新疆,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新疆大盤雞還有那裡那些跳舞唱歌都很棒的漂亮的新疆姑娘。那麼,有沒有人注意過,在新疆,人們的早、中、晚三餐跟其他省份是不太一樣的,那這是為什麼呢?
  • 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
    《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                 作者辛正奇巧記中國各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的方法序號省份簡稱省會地圖形狀記憶方法23個省份1黑龍江省黑哈爾濱鵝黑龍和哈哈大笑的兩個士兵(哈爾濱)在吃鵝(形狀)。
  • 中國各省簡稱名字的由來,漲知識了,太全了!
    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13 浙江省:境內的浙江盤迴曲折,浙江就是富春江。簡稱浙。14 江西省:唐朝為江南西道,簡稱江西道。清朝時改為江西省。因贛江縱貫全省,所以簡稱贛。簡稱蘇。18 甘肅省:是以古代甘州(今長掖),肅州(今酒泉)的頭一個字組成,簡稱甘。境內的六盤山又叫隴山,故又簡稱隴。19 貴州省:明朝設置貴州省。簡稱貴。因古代屬黔中郡,所以簡稱黔。
  • 漲知識丨雞蛋的10種用途,你都知道嗎?
    漲知識丨雞蛋的10種用途,你都知道嗎?看了這麼多真是驚嘆,小小雞蛋竟然能有這麼多用途,果然:濃縮的都是精華~~趕緊分享到朋友圈讓大家一起來漲知識吧!來源:好豆
  • 全國各省的簡稱 各省的簡稱是怎麼來的
    說到各省的簡稱,我們可能知道一些,但是如果要說出全國的可就有些困難了。因為車牌號上面有自己城市的簡稱,喜歡留意的人就會愛去想這個簡稱是哪個省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全國各省的簡稱是什麼?以及各省的簡稱是怎麼來的?
  • 中國的這五個省很特殊,其他省份都只有一個簡稱,而它們卻有兩個
    而其中每一個省份也是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簡稱,就像是山東省也是被簡稱魯,而河南省則是被簡稱成豫,湖北省被簡稱成鄂以及廣東省被簡稱成粵一樣。因為這些省份的簡稱都是唯一的,所以很多大家到現在為止也是都已經可以耳熟能詳了。
  • 我國這幾個省份擁有兩個簡稱,太特殊了,有你的家鄉嗎
    而我國有34個下行省級行政區,在這34個行政區裡有23個省份。相信很多朋友仔細想一想,都可以說出這些省份的名字。也熟悉每個省份的簡稱,畢竟在我們日常出行時比如在車牌上就會看到車牌上的第一個字,就是所屬省份的簡稱。
  • 漲知識丨春節零食怎麼吃?營養專家:一定要控制住量
    漲知識丨春節零食怎麼吃?為做好節假日期間的健康防護,更好地倡導「健康中國行動」,國家衛生健康委「在線訪談」欄目邀請相關專家向網友介紹節假日期間合理膳食等相關科普知識。零食種類真的是太多了,究竟怎麼吃才能更健康?
  • 漲知識!零距離感受不一樣的國防教育
    一大波圖片來襲快和小芝一起看在煙臺市青少年宮北廣場,60塊圖文並茂的展板,全面展示自1840年以來,近代中國如何一步步從落後走向富強、人民軍隊在賡續血脈中走向新的勝利的壯闊歷程,吸引了眾多大中小學生和廣大市民駐足觀看
  • 納指錄得五連漲;中國國旅證券簡稱變更為「中國中免」
    中國國旅:證券簡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中國國旅公告,董事會同意公司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英文簡稱由「CITS」變更為「CTGDUTY-FREE」,公司證券代碼保持不變。納指錄得五連漲美國股市周四收盤走勢分化,道指小幅收跌40點,受科技股提振納指錄得五連漲。投資者仍在評估美國和全球各地不斷上升的冠狀病毒病例和令人失望的失業數據。恐慌指數VIX下跌2.93%,報32.4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