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家有學齡兒童,家長都會認真給孩子做選擇:上什麼學校?去哪裡遊學?上怎樣的課外班……每個看似簡單的選擇,其實都藏著家長的邏輯和智慧。
哪位家長甘於讓孩子把時間都耗在刷題、簡單粗暴的提分上面?哪位家長不想在家門口,讓孩子接受北上廣深、乃至國際最前沿的課程?
覺醒較早的家長們一直在思考,提升孩子多項能力的教育在哪裡?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課外班在哪裡?
幸運的是,在這個夏天,他們的孩子遇到了艾兒思國際學院(EIA)的暑期班。
從孩子們自信睿智的笑容中,他們知道:「這次選對了!」
EIA的暑期班有兩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純英文課堂,孩子們一整天泡在其中,特別開心,又收穫滿滿。
EIA的師資力量很強,所有外教均持雙證上崗,他們同時擁有美國中學教師資格證和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中方學習指導師全為海外名校碩士,為每位學員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指導。
這樣的課程設置、這樣的高配師資,在武漢,甚至華中地區罕見,幾乎做到了「一騎絕塵」的原汁原味。
自然科學課堂,孩子們眼裡有「光」
在旁聽自然科學課之前,我早已從各種渠道聽聞它的「傳說」:特別有趣,真的與眾不同!
因為自然科學課的課堂,學員們都能動手做實驗,這是每個孩子最興奮的環節。
當我抱著各種期待坐到了課堂上,再提前翻看了一眼老師的PPT,心裡卻打起鼓來:如此多的專業術語,孩子們能聽懂麼?嚴謹的課程編排,內容會有趣嗎?
上完課就真香了。
這節課的主題是太陽系,但不止步於跟幾大行星的英文名混個眼熟。
整節課上,並不局限於語法、詞彙,上課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討論和互動。
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用超輕粘土合力完成太陽系模型,團隊協作能力得到充分鍛鍊。剛才老師講到的行星特點,顏色、大小、傾角、轉速……都在行星的製作過程中,進行了「知識回收」。
每個小組,風格不同。有的小組是成員獨立完成一個行星,也有小組成員兩人合力完成一顆行星——一人完成行星本身,一人製作行星環,然後再把行星和行星環「組裝」起來……
大家忙起來,外教老師也不閒著,她也有自己的任務——製作太陽!吹得鼓鼓的氣球,貼上皺紋紙,再點綴棉花絮,最後塗上紅顏料,好一顆火紅「炙熱」的太陽!
深藍色的海王星、土黃色的木星、紅色的火星……栩栩如生的行星大家族就此誕生了。
學員Andy認為,別看課堂實驗的工具都有點「腦洞大開」,但做出來效果很驚豔。比如,有節課講地球的構造,老師居然拿了一個橙子「當道具」,每削一層,就和地球的一層作比較,尤其是最外層的crust和橙子皮一樣是硬的。「通過這麼形象的道具,我一下子就牢記住了地球的構造。」
Apple則最愛做科學課的「作業」——比如學習完地球構造之後,作業則是利用學到的單詞進行創作,可以畫漫畫、可以寫詩歌、甚至是rap,「我本來就愛畫畫,這個作業讓我大顯身手!」
外教老師在整個課程中,不僅是傳授者,還是傾聽者、協助者,她組織學習活動,把整節課的知識整合起來。學生們不懂就問,外教老師非常耐心地解答。
課堂很有秩序,但又很活躍。孩子們專注地埋頭處在一個「我要如何去解決問題」的狀態。
*課後,外教老師給孩子和他們的作品合影
上完這節課,我有點震撼:浩如煙海的大自然,用如此生動的形式呈現出來,輕鬆打開孩子的視野、拓寬知識面。看得出,背後的課程設計很厲害。
針對自然科學課,我還特地問了身在美國的閨蜜。她說,在美國眾多課外班中,最受家長和學生青睞的,就是科學類興趣班,美國家庭每年不惜投入幾千美元甚至上萬重金去上科學課。
*一份份小報上,每一張都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思考
反觀近年很多孩子缺乏質疑、探索精神,其實也是缺乏發散性邏輯思維訓練所造成的。
但在自然科學課上,最注重培養的就是這種質疑和探索精神。
孩子們自己動手做科學實驗,老師會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對實驗過程仔細觀察、記錄。老師不會去束縛孩子的想像力、好奇心,只是適時的做一些引導。
*自然科學課上,用綠豆黃豆來模擬核聚變
閨蜜還強調:「科學家在遇到問題時,會帶著自己的疑問去尋找答案,他會通過很多次的實驗去求證。由此可見,如果我們的孩子摸索出原理,或是找到問題的出口,自然是受益終生的。」
*自然科學課,用棉花來製作各種雲
社會科學課,同樣吸睛
撐起EIA暑期班硬核口碑的,除了自然科學課,還有社會科學課。
社會科學課的涉獵維度相當廣。比如,外教會講古希臘的政治制度,君主制、寡頭制、暴政,還有民主制;比如,學員們會學習《民主的誕生》。
在《民主的誕生》這節課上,老師講了民主是怎樣在古希臘誕生的?為了實踐民主,老師還提出一個問題:「一個足球隊馬上要打決賽,現在需要挑選隊員,可以由教練挑選,也可以由最好的幾名球員挑選,也可以由全隊投票選出。請大家各抒己見,選擇一個方案,並說明理由。」孩子們就這個主題,闡明自己的觀點。
社會科學課最大的魅力在於,可以把一個看起來不容易甚至有點深度的話題,在課堂上以一種簡單、愉悅的方式傳遞給大家。
比如談到「蘇美爾城邦的崛起和美索不達米亞人面臨的生存問題」時,孩子們先聽了一段錄音,闡述新石器時代農民面臨的問題,大家都認真地做好筆記,然後進行分組討論話題。
話題的設置也很有趣,「山上的食物短缺,假設你是坐在餐桌旁的新石器時代農民,你的肚子在咕咕叫,但是剛剛宣布晚餐已經被取消了,作為新石器時代的居民,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每一組依次闡述自己的「主意」,大家通過投票評選哪一組講得最好、最合理。
當然,大家還會化身「解決問題專家」,聽完錄音後,繼續針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供水問題來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討論和思考之後,小組合作完成新挑戰——設計一張海報,「假設你的村莊要被鄰村襲擊,那麼請設計海報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下如何抵禦襲擊。」同學們完全入戲,每個小組會討論交換各自的想法,並將最後討論出的結果記錄下來,形成充滿創意的一張張海報。
穿插於社會科學課中,還有分組閱讀、自主搜集相關資料等環節。讓孩子們在海量的信息中歸納總結,做出有自己思考的報告,在課上進行演講討論。
孩子們的信息檢索、歸納整理的能力,無形中得到顯著提高。
對於「防火防盜防iPad」的家長來說,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更多是利用電子產品進行「疏」而非「堵」。利用好工具,激發他們對世界的好奇,給予他們更好的引導!
未來社會,我們培養孩子什麼能力?
有人會說,素質教育再好,但還是要面對現實中的應試教育。
如果只從自身視角去臆測去觀察,難免會有「坐井觀天」的擔憂。但如果站得更高,把目光放得更長遠,甚至延展到全世界維度看,家長們應該怎麼看待孩子學習的問題?
未來的社會,科學和技術是國家發展助力之一。
*喚起孩子的思考力,是現在教育最值得做的工作
「創新」則是最為關鍵的品格,因為在未來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新興職業,所以越早教會孩子如何去學習、思考,掌握基礎知識,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重要的。
放眼美式教育,在幼兒時期,家長十分看中孩子基本的學習能力。到了中學,家長更關注的則是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了。
*課上,凝聚孩子理解和思考的小報
但在培養自發的學習動力和優秀學習能力的路上,我們不想讓孩子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
我們嘗試找出各種好玩的課程,比如EIA的自然科學課和社會科學課,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就是希望孩子們在堅持學習的同時,保持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EIA暑期班,好學又好玩
13歲的David是社會科學課的忠粉,說起課堂細節滔滔不絕:「我很喜歡討論的環節,聽大家的表達,有很多讓我驚喜的小火花!要說印象很深的課,我想想,應該是講埃及的那一節……」
我問12歲的yoyo,課程感覺難嗎?
她反問我:「為什麼會覺得難?太太太有趣了不是嗎?」她最喜歡各種實驗動手環節,「我覺得外教老師對我們的引導特別到位,比如有一節課,她讓我們把『如何做』的步驟總結出來,做起來才發現,真的好難!不過這個過程特別鍛鍊人,當我完成後,超有成就感!」
因為喜歡,所以這些來自各個學校的小學霸們用腳投票,20天的課程,個個幾乎都風雨無阻,即使在自己的日程排得滿滿當當的同時,從來沒有動搖來上EIA暑假課的想法。
在畢業典禮上,有個學員特地把自己的生日會「挪」到了畢業典禮上,他說,「十分難忘和小夥伴一起度過的20天暑期課程,感謝同學們陪我過生日。」
*EIA暑期班畢業了,老師和學員有太多的不舍
20天的課程、120小時的體驗,EIA暑期班給孩子們帶來一場華麗的「夏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