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部:百年風雨,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2020-12-11 人民網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全面、深刻、長遠;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廣泛、深切、聚焦。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成就?如何理解中國的制度選擇?如何認識中國的前進邏輯?這不僅關乎中國的前途,也關係世界的未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了解今天的中國,必須了解中國共產黨;讀懂中國共產黨,才能讀懂今天的中國。一個擁有91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如何帶領億萬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使一個古老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共產黨為何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青春活力,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評論「偉大徵程上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與您一起在歷史和現實的激蕩中,把握時代潮流和人心所向,汲取繼續前進的磅礴力量,獲得走向未來的寶貴啟示。

  ——編  者

  

  每當風雨來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總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託;每次風雨過後,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更加擁護和信賴,對中國制度更加充滿信心

  中國共產黨植根於中國的大地與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

  

  歷史常常以驚心動魄留下深刻印記,也常常以波瀾壯闊寫下厚重篇章。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全球性危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帶領全黨全國交出了一份感天動地的優異答卷,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重大危機是考驗執政黨執政理念、執政效能的試金石。人們紛紛感慨,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集中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極大激發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這個政治優勢的根本,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近百年來,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時挺身而出,在新中國百廢待興時艱苦創業,在改革發展經歷風雨時勇毅擔當,每當風雨來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總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可靠的依託;每次風雨過後,中國人民對中國共產黨更加擁護和信賴,對中國制度更加充滿信心。

  近百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早已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回首過去,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讓中國擺脫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讓人民徹底告別了「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的命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國家發展進步奠定基礎,讓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改革開放的推進,以40多年的時間,讓中國跨越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發展歷程,國家實現「彎道超車」,人民過上美好生活,這在人類歷史上也不多見。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正是有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領導核心,中國人民的自由幸福才不斷抵達新的高度。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已在神州大地上傳唱了70多年,不僅唱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聲,也飽含著深厚歷史底蘊。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後,曾有300多個政黨和政治團體先後登上過中國的政治舞臺,但大都在大浪淘沙的歷史潮流中銷聲匿跡了。只有中國共產黨,從5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91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並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豪邁宣示的,「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任何政黨的興衰存亡,歸根結底取決於它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作用,取決於人民群眾對這種作用的認可程度。「中國共產黨並不曾使用什麼魔術,他們只不過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變,而他們擁護這些改變。」1946年出版的《中國的驚雷》中,美國記者白修德和賈安娜得出的結論,直到今天仍在被一次次驗證。中國共產黨植根於中國的大地與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與生俱來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同於西方政治學意義上的普通政黨,中國共產黨作為長期執政黨,不是幾年才活躍一次的選舉動員力量。中國共產黨既要滿足人民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又要考慮人民長遠的、全局的利益,這需要真奮鬥真本事、大格局大情懷。

  進而言之,歷史和人民之所以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以行動表明自己是最忠誠、最熱烈、最徹底的愛國者,是中華民族利益最堅定的捍衛者。翻開黨的十九大報告,無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還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立足的無不是民族的福祉,回應的無不是人民的期盼。放眼世界,有哪個政黨能像我們黨這樣始終對時代保持敏感,又有哪個政黨把人民的幸福如此真切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最近,美國一家知名公關公司發布信任度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5%,在受訪國家中高居第一。什麼是民心?這就是民心。什麼是人民的選擇?這就是人民的選擇。

  今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會議將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一五」計劃到「十四五」規劃,中國共產黨人一步一個腳印、奮鬥永不停步。縱觀世界,有哪個政黨能這樣堅持不懈地對一個國家的建設發展進行科學的長遠規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偉大事業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格局與胸襟,遠非那些汲汲於眼前功利的黨派和政客所能想像。千秋偉業,百年只是序章,還有更多艱難險阻需要我們去攻克,還有更大勝利等待我們去奪取——贏得了偉大歷史性勝利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必將在新時代贏得更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8日 05 版)

(責編:白宇、董曉偉)

相關焦點

  •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論壇)——紀念《共產黨宣言...
    縱覽過去百年歷史,中華民族由戰亂頻仍、民不聊生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是一個鮮明標識、主脈主線。引領這一歷史大趨勢的政治力量,是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
  • 人民日報:《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
    中國自1920年8月陳望道譯本問世以來,迄今已有至少12個獨立完整的《宣言》漢語譯本。此外,還出版了藏、維吾爾、蒙古、哈薩克、朝鮮等少數民族文字譯本以及盲文版。   近百年來,《宣言》的各種注釋讀本和研究讀本越來越多。在社會主義國家,影響較大的是1922年出版的俄文版《宣言》注釋讀本,由梁贊諾夫組織編譯。1952年出版的列昂節夫的《論〈共產黨宣言〉》是該書的研究讀本,影響也頗大。
  •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人民要論·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合乎歷史規律的正確選擇。■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致力於為人類求解放,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合乎人民利益的正確選擇。
  • 弄潮兒向濤頭立——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但都壯志未酬,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鬥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就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史的鮮明主題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大黨。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就是一部反映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歷史。在近百年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讀懂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的密碼
    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所強調的,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那天起,從來就沒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為根本宗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在近百年時間內秉持這一初心使命,帶領人民實現了民族解放和獨立、開展國家建設、進行改革開放,將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一個又一個令世界驚嘆的「中國奇蹟」。
  • 風雨兼程,與黨和人民同行——寫在人民日報創刊七十周年之際
    北京東郊五方橋南,人民日報社新落成的印務中心大氣、現代。   70年,25541期,25541個日夜,人民日報與黨和人民風雨兼程、一路相伴,一同走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崢嶸歲月,一起走進更加昂揚的新時代。   70年,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從對開兩個版的報紙到覆蓋近8億受眾的全媒體方陣,無論媒體形態怎麼改變,黨報的初心始終不變。   「全黨全國人民都從人民日報裡尋找精神力量和『定盤星』。」
  • 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六集政論片《小康》暨百集紀錄片《小康...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劉彥華 河北西柏坡報導穿越歷史煙雲,歷經風雨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100歲華誕。2020年11月28日,恰逢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六集政論片《小康》啟動暨百集紀錄片《小康中國》開機儀式在革命聖地西柏坡如約啟幕。
  • 【思享家】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底氣和勇氣從哪裡來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給自己制定了明確的宗旨——「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種政治基因賦予中國共產黨不僅能夠勇於推進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革命,也勇於推進改造自身的自我革命,敢於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鬥爭,對自身進行最堅決、最徹底的革命。第二,人民立場奠定自我革命的底氣和勇氣。歷史是人民書寫的。
  • 人民日報評論部:讓愛國主義情懷激蕩精神力量
    愛國之情是再樸素不過的情感,強國之志是再基本不過的抱負,報國之行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      展覽館內,觸摸歷史脈絡、學習傳統文化,感知深沉的民族底蘊;開學典禮,升國旗、奏國歌,向偉大祖國莊嚴致敬;走進軍營,踏正步、站軍姿,感受保家衛國的激情……近日,愛國主義教育成為開學季一個響亮的主旋律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人民觀點)
    從「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底線,再到「摘帽不摘責任」的長遠謀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長,更要兼顧生存與發展、物質與精神、效率與公平,以惠民為民的「升級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新期待(人民觀點)——用好「十三五...
    從「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到「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底線,再到「摘帽不摘責任」的長遠謀劃,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  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長,更要兼顧生存與發展、物質與精神、效率與公平,以惠民為民的「升級版
  • 人民日報: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渾厚有力的聲音,響徹億萬人民熱切矚望的萬人大會堂,迅速傳遍全中國,乃至傳揚整個世界。   極不平凡的過去五年,驅動「中國號」巨輪駛入新的更廣闊天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奮鬥和拼搏在這裡接續。
  • 人民日報:寬廣的歷史視野 深邃的歷史眼光
    講話飽含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表現出對歷史偉業的使命擔當,體現了寬廣的歷史視野和深邃的歷史眼光,是一篇充滿實事求是精神的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性文獻。   從近代中國170多年不懈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認識和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
  • 【西藏民主改革61周年】歷史的選擇 人民的選擇
    西藏民主改革61年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為西藏各族人民謀解放、謀翻身的歷史,為西藏各族人民謀幸福、謀富裕的歷史,為西藏各族人民謀穩定、謀發展的歷史。偉大歷史和生動實踐深刻地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民主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改革開放,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 《共產黨宣言》的國際影響與歷史貢獻
    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使得幾千年來佔統治地位的剝削制度第一次在部分國家被消滅,勞動人民第一次成為國家的主人,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社會主義制度的出現,使得人類在歷史上第一次能夠自覺推動社會歷史前進,自覺規劃和建設自己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克服了以往人類社會自發演進的弊病,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 人民日報署名文章:緊緊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習近平總書記渾厚有力的聲音,響徹億萬人民熱切矚望的萬人大會堂,迅速傳遍全中國,乃至傳揚整個世界。  極不平凡的過去五年,驅動「中國號」巨輪駛入新的更廣闊天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夢想和現實在這裡轉承,奮鬥和拼搏在這裡接續。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黨的十九大如此擘畫。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共產黨人要念好馬克思主義「真經」
    我們一定要按照習近平同志的要求,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的今天,仍然有人總想著「西天取經」,甚至說馬克思主義是政治的、官方的、非學術性的,所以沒有學術含量。這真是奇談怪論。
  • 1949~1989年《人民日報》對歷史虛無主義的解析
    《人民日報》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對歷史虛無主義的闡釋、討論和批駁,基本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實質上也體現出黨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的思想脈絡。在給吳宗錫的信中,陳雲著重闡述了說新書和說傳統書的辯證關係,指出「閉目不理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書,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在〈曲藝〉雜誌復刊第一期上發表陳雲同志對評彈工作的意見》,《人民日報》1979年1月15日。】。就目前材料所見,這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第一次提到完整的歷史虛無主義概念。不過,這時候的歷史虛無主義依然是針對傳統文化的否定態度而言的。
  • ...黨「百年人民觀」歷史文獻展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主題...
    河北新聞網12月24日訊(鄭佳)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今天由精英集團黨總支主辦,教育發展中心、河北傳媒學院黨委承辦,集團董事辦、集團辦公室協辦的中國共產黨「百年人民觀」歷史文獻展——暨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主題活動在河北傳媒學院興安校區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