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又開始大面積爆發了!
12月8日,國家流感中心發布最新數據,我國大部分省份已經進入今年的冬季流行季,暴發疫情數明顯增多。浙大兒科僅一天就接診了2000例發燒兒童,其中流感近8成。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9~2020)》披露,在全球每年有29萬~65萬人死於流感,其中孕婦、兒童是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可能導致併發症,出現嚴重臨床後果甚至死亡。
往年的悲劇還歷歷在目!
2018年2月,33歲的孕婦傅林林因患甲流,引發重症肺炎,並發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性休克,住進浙江大學醫學院邵逸夫醫院ICU整整54天。不到兩個月,花了59萬多元醫療費。更為傷心的是,因甲流開始的這場大病,帶走了她肚子裡已孕育了22周的小生命。
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體疼痛、寒顫、疲乏、腹瀉、嘔吐等症狀。很多爸爸媽媽擔心寶寶病情惡化,孩子一有症狀就去買藥,但不知道,有些感冒藥不能喂。
蒲地藍
在流感肆虐的非常時期,如果你不幸中招去看醫生,十個有九個會給你開蒲地藍;
尤其是在兒科,蒲地藍似乎成了感冒治療的標配;
而對於孕婦這些特殊群體,也是有不少醫生會處方蒲地藍。
因為迷信中成藥「副作用小」,加上「口口相傳」,很多人並不會真正仔細的去看藥品說明書,就把蒲地藍當成心目中的神藥。
可是就在10月29日下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修訂追風透骨製劑和蒲地藍消炎製劑處方藥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77號)》。
公告明確指出,蒲地藍消炎製劑,孕婦和過敏體質兒童、脾胃虛寒者慎用!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過蒲地藍的成分和不良反應說明?
蒲地藍消炎製劑,主要由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作用。
【不良反應】項應包括:
該製劑有以下不良反應報告: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乏力、頭暈等;皮疹、瘙癢等過敏反應。
【禁忌】項應包括:
對本品及所含成份過敏者禁用。
此外,【注意事項】應包括:
1.孕婦慎用。
2.過敏體質者慎用。
3.症見腹痛、喜暖、洩瀉等脾胃虛寒者慎用。
利巴韋林
這個在國外主要用於慢性C肝和流行性出血熱的抗病毒藥,卻在我國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病毒感染,包括感冒。但事實上,利巴韋林不僅不治感冒,而且副作用真不少。
小寶要提醒各位備孕的親們,還有孕媽和孩子家長:利巴韋林,這個呼吸科的常用藥物,最好多加小心。
利巴韋林注射液說明書中,「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為「已經充分的動物研究證實,利巴韋林有明顯的致突變和胚胎毒性(在低於人體用量的1/20時即可出現),利巴韋林會引起胎兒先天畸形或死亡。
孕婦禁用利巴韋林。少量藥物經乳汁排洩,因為對乳兒有潛在的危險,不推薦哺乳期婦女服用利巴韋林」。
「兒童用藥」為「目前尚缺乏詳細的研究資料」。
給寶寶吃的安全退燒藥只有這兩種
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兒科學會等權威都只推薦兩類口服退燒藥: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最常見、用的最多的就是美林和泰諾林。
對乙醯氨基酚:可用於 3 個月以上的寶寶,24小時內不超過4次。有蠶豆病的寶寶不推薦用。
布洛芬:可用於 6 個月以上的寶寶,24小時不超過3次。最好飯後服用,有哮喘的寶寶不推薦用。
仔細看說明書,根據寶寶體重、年齡,用小杯子稱量不同劑量的藥。
每次給寶寶吃退燒藥都記錄好時間,到間隔時間後,如果還需要退燒,再吃。
如果寶寶還在吃其他藥,要看清楚是否也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成分,吃過量了會造成肝損傷。
另外,被譽為流感神藥的奧司他韋,適用於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包括各種亞型)患者的治療和預防,只針對流感病毒有效,不能用於普通感冒。奧司他韋有嘔吐、噁心等腸胃不適的副作用。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如果確診流感或高度疑似流感,48 小時以內用藥效果最佳,可以降低流感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減少併發症。
也就是說,如果寶寶是普通感冒,吃奧司他韋是沒用的。預防流感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注射疫苗。
- END -
10萬媽咪聚集在這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