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拜讀了田園老師的文章《公費師範生,救不了師範院校招生難》。
文章說,2020年高考後,河南省5所師範院校,總共計劃招錄2000個公費師範生,結果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二,缺額居然達到了776人,好多縣居然沒有一個報考的。對此,省廳研究後決定:農村學校公費師範生降20分備檔徵集志願。
文章說,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些師範生上大學不掏錢,師範院校依然相比較其他專業沒有吸引力,不得不降分來錄取。說白了,就是在學生們的眼裡,當老師不香了。
文章指出,師範院校公費師範生招生為什麼會遇冷?道理很簡單,雖然上大學四年不收學費,而且工作包分配,但一畢業就要在農村學校教書6年,這6年時間不能考研,在人生最美好的階段,工作穩定地讓人可怕,足以消耗掉一個人所有的激情和上進心。相比較一個人一生的前途和錢途,那四年的學費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作者還講到了破解之法,至於說怎樣解決師範院校招生難各地教師崗位招聘難的問題,其實也很簡單,把那些挖空了心思,每年投入到公費啦降分啦上面的經費,投入到目前的一線教師身上,提高教師群體工資待遇,前有車後有轍,看到教師們過得好了,即使不免費也是有人願意去報考師範的。
對於這篇文章中,田園老師提出的觀點,師範院校公費師範生招生為什麼會遇冷的原因,筆者完全的認同,讓這些高考之後,青春飛揚,心比天高的學子們,去做四年後一定要在農村學校教書6年的準備,確實有些殘酷。
筆者認識一位家長,想讓女兒去讀公費師範生,女兒當即給父親頂過來,說,你讓我去讀公費師範生,還不足讓我現在就去打工呢?你準備在那個鄉村學校把耗一輩子嗎?父親感覺女兒說的有道理,再也不提公費師範生的事了。
田園老師指出,要想轉變大家對教師的看法,讓有才華的人願意當教師,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教師的收入,讓教師群體的生活過得好起來,就是不免費也有人報考師範了。
上面有關田園教師的觀點,筆者幾乎全部認同,但是,對於文章的主旨,認為《公費師範生,救不了師範院校招生難》,這一論斷,筆者卻不能認可。
因為,據筆者所知,現在的師範院校,特別是師範專業,招生並不難,並不需要公費師範生去「挽救」。不說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學校,其錄取分數要高於一般的同類學校,就是一般師範學校的錄取分數,也高於同級的學校,而且師範學校的師範類專業,錄取分數也高於一般專業。
我們以河南的幾所學校為例:
1、河南大學,2019年文科本一批的錄取分是568分,理科本一批的錄取最低分是563分。其理科招生的英語、生物和教育等師範專業,平均分達到583、574、575分,超出平均分572分。
2、河南師範大學,2019年文科本一批的錄取分是549分,理科本一批的錄取最低分是527分。其理科招生的英語、化學和數學等師範專業,平均分達到561、556、551分,超出平均分539分。
3、鄭州師範學院,2019年文科本二批的錄取分是521分,理科本二批的錄取最低分是482分。其理科招生的英語、數學和教育等師範專業,錄取最低分達到509、493、491分。2019年河南理科的一本線是502分,鄭州師範學院的英語專業作為二批學校專業,超出一本線7分。
還有南陽師範學院,信陽師範學院幾所地方師範學校,因為錄取分數高,今年部分專業從本科二批次提到了本科一批次。
這說明,許多考生和家長,是認可師範專業,願意未來從事教師職業。既然如此,為什麼出現地方師範生大面積缺額呢?
筆者認為,其中最重要原因是,地方師範生畢業之後,要回到鄉村學校去工作。他們喜歡學校,但是,這個學校不能是鄉村的學校,而要是城市的學校。
這兩年,深圳、杭州招聘的中小學教師,都是北大、清華的畢業生。筆者了解到,鄭州市招聘教師,報名與錄取比例達到42比1。還有,去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因為參加的人太多,直接把報名網站擠癱瘓了。
這說明了什麼?
許多高考生和大學生,願意當教師,如果去城市當教師,趨之若鶩,如果要去鄉村當教師,門可羅雀。
這反映了鄉村教師職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太小了。
鄉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短板,要振興鄉村教育,必須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如何讓優秀的人才願意去鄉村從教,帶著一顆心去,留下全心為鄉村。這是當前教育方面應該考慮的一個全局問題。
我們相信,鄉村教育,必將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