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單位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繫社會力量 , 捐資給揭東區東風村東風小學 , 興建標準化籃球場及操場跑道 , 種植綠化樹木 , 修繕洗手間等設施 , 校園環境大大美化。
東莞市各幫扶單位大力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 , 助力新農村建設
建好一個市場 , 解決村民的購物難還能幫村集體增收 ; 修好一所學校 , 直接解決了學生的上學難 ; 修好一條堤壩 , 讓整條村告別洪水威脅 …… 新快報記者日前走訪揭陽各地 13 條貧困村發現 , 東莞市多個幫扶單位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契機 , 大力推進教育幫扶 , 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 為鞏固脫貧成果 , 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東莞市麻湧鎮的幫扶下 , 揭陽市惠來縣葵潭鎮溪口村實現了 " 自然、和諧、宜居 "。
東莞市麻湧鎮幫扶葵潭鎮溪口村
修堤壩建市場 解了村民 " 心頭之患 "
"1986 年那次發大水 , 我們村被淹了 , 倒了 300 多間房 , 現在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以前我們村賣菜的攤檔都是沿路擺放 , 天天堵得連摩託車都走不了 , 市場建起來後 , 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說起幫扶單位東莞市麻湧鎮以及駐村工作隊 , 惠來縣溪口村黨總支書記戴錫鎮、副書記戴明朗充滿了感激。
戴錫鎮告訴新快報記者 , 溪口村原來的基礎設施和衛生環境都非常差 , 扶貧工作隊進駐四年多來 , 村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村民個個都非常開心。
駐村工作隊介紹 , 這幾年 , 幫扶單位大力開展環村路小廣場、路燈、雨汙分流、巷道硬底化、溪口村農貿市場、後壁池防護壩、面前池堤岸防護和美化、後壁池至面前池水道連通工程等多項人居環境整治項目 , 幫助溪口村實現了 " 自然、和諧、宜居 "。
新快報記者在溪口村的面前池一帶看到 , 池邊種滿了花草樹木 , 道路寬敞 , 路旁民居被塗上統一的顏色。道路的一頭是公廁 , 另一頭正在建設一個涼亭 , 走在村道上 , 猶如置身小公園。
新快報記者採訪時 , 溪口村 " 兩委 " 幹部和村民印象最深刻的是扶貧工作隊帶來的兩個大變化。
村幹部告訴記者 , 以前 , 溪口村後壁池的防護壩僅為 4 米多高 , 壩頂寬約 1 米 , 堤壩部分泥土崩塌 , 一旦下大暴雨 , 河水上漲 , 難以攔阻洪水。1986 年那次洪水 , 村裡 300 多間房屋被洪水衝塌 , 村委會前的廣場水深到了一米多。扶貧工作隊進駐後 , 決心解決村民最關心的這個難題。經過大量的填土、壓實和硬底化 , 後壁池防護壩被加高至 6 米 , 壩頂拓寬至 7 米 , 不僅作為抵禦洪澇災害的重要設施 , 還成為環村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 , 針對村民佔道擺賣經常堵塞交通和村民擺酒聚餐需到十公裡外的餐館等問題 , 駐村工作隊使用產業扶貧資金 301 萬元和引導資金 89 萬元 , 正在村裡建設一個佔地 800 平方米的市場 , 第一層用來做市場 , 第二層租給村民當喜慶堂用來擺酒。建成後 , 不僅能方便村民賣菜買菜、擺酒宴請 , 也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 , 為貧困戶提供創業機會。
■幫扶單位東莞市石龍鎮投入幫扶資金 1100 多萬元 , 普寧市徑水村正在建設一個大型市場。
東莞市石龍鎮幫扶普寧市徑水村
投入超千萬建綜合市場 既便民又為集體增收
提到便民市場 , 普寧市麒麟鎮徑水村也存在沒有市場的類似情況。
徑水村人口多達 1.2 萬多 , 但周圍包括距離不到一公裡的麒麟鎮 , 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市場 , 村民購物非常不方便。
為此 , 幫扶單位東莞市石龍鎮投入幫扶資金 1100 多萬元 , 一個大型市場正在建設。市場規劃了 36 個商鋪和綜合市場 , 將輻射周圍六公裡 , 不僅能解決本村和周圍群眾的購物難題 , 還能為村裡帶來大約 80 萬元的年收入。
■ 2019 年 , 揭陽市揭東區東風村被評為揭陽市 " 十大美麗鄉村 "。
東莞能源集團幫扶揭東區東風村
村小學昔日蹚水進出 改造後 " 一位難求 "
" 以前這裡一排都是旱廁 , 非常臭 , 現在都改建成標準公廁了 ; 以前村裡堆滿了垃圾 , 我們一下就清走了幾千噸。" 揭東區霖磐鎮東風村一度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 東莞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下稱 " 東莞能源集團 " ) 駐東風村第一書記梁善武告訴新快報記者 , 駐村幫扶後 , 東莞能源集團投入資金 , 對髒、亂、差環境進行逐項清理、逐條整改。
拆除露天廁所 754 個、清理垃圾 7000 多噸、建設垃圾收集轉運點 3 座、建起標準化公廁 7 座 , 實施村道硬底化約 15 公裡 , 安裝路燈 276 盞覆蓋全村主要道路 …… 通過一系列整改 , 東風村變了大樣。
東莞能源集團還與東風村村委對全村舊屋外牆實施翻新改造 , 增添黨建宣傳海報 ;2019 年 12 月 , 又捐資 85 萬元 , 重建東風村黨群服務中心及村文化室 , 加建區級黨建培訓基地及 " 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 主題教育公園 , 讓村民有了休閒娛樂的場所。2019 年 , 東風村被評為揭陽市 " 十大美麗鄉村 "。
日前 , 新快報記者走訪東風村 , 這裡小橋流水潺潺 , 綠草茵茵 , 道路四處乾淨整潔 , 不時有村民帶著孩子沿溪邊散步。
除了改善人居環境 , 村民對東風小學的改造也是稱道不已。" 以前學校的老禮堂是瓦片蓋頂 , 橫柱腐朽 , 學校不得不在房頂下拉個漁網 , 以免瓦片掉下來砸中學生 ; 以前操場一到下雨天就會浸水 , 師生都要蹚水進出 ……" 東風小學校長王榮稀對以前的情景歷歷在目。
2017 年 , 東莞能源集團捐資 100 萬元 , 拆除舊禮堂 , 在原址上興建起二層綜合教學樓 , 如今用做音樂室、美術室和電腦室。2018 年 7 月 , 再捐資 75 萬元 , 興建標準化的籃球場及操場跑道 , 並對校內路面進行硬底化 , 種植綠化樹木 , 修繕洗手間 , 營建停車棚等設施 , 校園環境大大美化。
" 環境變好了 , 老師的教學熱情特別高漲 , 學校已發展到向全鎮招生 , 生源逐年增長 , 如今已是一位難求。" 王榮稀高興地說。
■ 2019 年 , 揭陽市揭東區東風村被評為揭陽市 " 十大美麗鄉村 "。
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幫扶惠來縣新鄉村
感恩社會幫扶 學生捐獎金建圖書角
" 你怎麼跑到『威尼斯小學』來了 ?" 一年多前來到惠來縣周田鎮新鄉小學當校長的王欽水 , 至今還記得朋友跟他說的這句玩笑話。
王欽水告訴新快報記者 , 雖然新鄉小學有六個年級 , 但配置非常落後 , 課桌破爛而且不平衡 , 立都立不穩 , 廣播系統和投影儀也都是壞的。" 特別是該有的水沒有 , 不該有的水卻總是來。" 他形象地說 , 以前學校沒有通自來水 , 要到村民家裡去挑水 , 師生飲水非常不方便。排水系統也不好 , 一下暴雨 , 整個小學操場就水茫茫 , 得蹚水而過 , 更不用說開展課外活動了。操場滿是黃泥 , 平時學生跑步都很難。
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新鄉村第一書記謝偉彬告訴新快報記者 , 為了解決學校的難題 , 幫扶單位充分發動獅子會、企業無限極和博羅縣園洲鎮樂善慈善等社會力量 , 一起參與學校整修。
新快報記者在新鄉小學看到 , 通過幫扶 , 新鄉小學配齊了全新的桌椅 , 操場鋪上了塑膠跑道 , 建起了籃球場 , 新增了桌球臺 ; 全校建好了排水系統 , 通上了自來水 , 電教室、投影儀、廣播系統等設備也配套齊全。幫扶單位還在學校的樓頂和操場搭建起約 1000 平方米的光伏發電設備 , 一舉兩得。
扶貧工作隊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努力 , 也感動了新鄉小學的師生。" 看到教育基金會捐贈的一批圖書沒地方擺 , 六年級的劉卓浩同學將自己參與作文比賽獲一等獎的一千元獎金全部拿出來 , 為每個班都購買了一張長桌子 , 用來放置圖書。" 王欽水說 , 現在每個班都有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
/ 採寫 : 新快報記者 曾貴真 / 圖片 : 新快報記者 王飛 / 責編 : 方軼 / 美編 : 梁瑛 / 校對 : 陳澤佳
【來源:新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