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堤壩 全村再也無懼洪水 修學校 學生告別蹚水上學

2020-12-19 瀟湘晨報

■幫扶單位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繫社會力量 , 捐資給揭東區東風村東風小學 , 興建標準化籃球場及操場跑道 , 種植綠化樹木 , 修繕洗手間等設施 , 校園環境大大美化。

東莞市各幫扶單位大力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 , 助力新農村建設

建好一個市場 , 解決村民的購物難還能幫村集體增收 ; 修好一所學校 , 直接解決了學生的上學難 ; 修好一條堤壩 , 讓整條村告別洪水威脅 …… 新快報記者日前走訪揭陽各地 13 條貧困村發現 , 東莞市多個幫扶單位結合新農村建設的契機 , 大力推進教育幫扶 , 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 為鞏固脫貧成果 , 推進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東莞市麻湧鎮的幫扶下 , 揭陽市惠來縣葵潭鎮溪口村實現了 " 自然、和諧、宜居 "。

東莞市麻湧鎮幫扶葵潭鎮溪口村

修堤壩建市場 解了村民 " 心頭之患 "

"1986 年那次發大水 , 我們村被淹了 , 倒了 300 多間房 , 現在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以前我們村賣菜的攤檔都是沿路擺放 , 天天堵得連摩託車都走不了 , 市場建起來後 , 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說起幫扶單位東莞市麻湧鎮以及駐村工作隊 , 惠來縣溪口村黨總支書記戴錫鎮、副書記戴明朗充滿了感激。

戴錫鎮告訴新快報記者 , 溪口村原來的基礎設施和衛生環境都非常差 , 扶貧工作隊進駐四年多來 , 村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村民個個都非常開心。

駐村工作隊介紹 , 這幾年 , 幫扶單位大力開展環村路小廣場、路燈、雨汙分流、巷道硬底化、溪口村農貿市場、後壁池防護壩、面前池堤岸防護和美化、後壁池至面前池水道連通工程等多項人居環境整治項目 , 幫助溪口村實現了 " 自然、和諧、宜居 "。

新快報記者在溪口村的面前池一帶看到 , 池邊種滿了花草樹木 , 道路寬敞 , 路旁民居被塗上統一的顏色。道路的一頭是公廁 , 另一頭正在建設一個涼亭 , 走在村道上 , 猶如置身小公園。

新快報記者採訪時 , 溪口村 " 兩委 " 幹部和村民印象最深刻的是扶貧工作隊帶來的兩個大變化。

村幹部告訴記者 , 以前 , 溪口村後壁池的防護壩僅為 4 米多高 , 壩頂寬約 1 米 , 堤壩部分泥土崩塌 , 一旦下大暴雨 , 河水上漲 , 難以攔阻洪水。1986 年那次洪水 , 村裡 300 多間房屋被洪水衝塌 , 村委會前的廣場水深到了一米多。扶貧工作隊進駐後 , 決心解決村民最關心的這個難題。經過大量的填土、壓實和硬底化 , 後壁池防護壩被加高至 6 米 , 壩頂拓寬至 7 米 , 不僅作為抵禦洪澇災害的重要設施 , 還成為環村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 , 針對村民佔道擺賣經常堵塞交通和村民擺酒聚餐需到十公裡外的餐館等問題 , 駐村工作隊使用產業扶貧資金 301 萬元和引導資金 89 萬元 , 正在村裡建設一個佔地 800 平方米的市場 , 第一層用來做市場 , 第二層租給村民當喜慶堂用來擺酒。建成後 , 不僅能方便村民賣菜買菜、擺酒宴請 , 也能為村集體增加收入 , 為貧困戶提供創業機會。

■幫扶單位東莞市石龍鎮投入幫扶資金 1100 多萬元 , 普寧市徑水村正在建設一個大型市場。

東莞市石龍鎮幫扶普寧市徑水村

投入超千萬建綜合市場 既便民又為集體增收

提到便民市場 , 普寧市麒麟鎮徑水村也存在沒有市場的類似情況。

徑水村人口多達 1.2 萬多 , 但周圍包括距離不到一公裡的麒麟鎮 , 都沒有一個像樣的市場 , 村民購物非常不方便。

為此 , 幫扶單位東莞市石龍鎮投入幫扶資金 1100 多萬元 , 一個大型市場正在建設。市場規劃了 36 個商鋪和綜合市場 , 將輻射周圍六公裡 , 不僅能解決本村和周圍群眾的購物難題 , 還能為村裡帶來大約 80 萬元的年收入。

■ 2019 年 , 揭陽市揭東區東風村被評為揭陽市 " 十大美麗鄉村 "。

東莞能源集團幫扶揭東區東風村

村小學昔日蹚水進出 改造後 " 一位難求 "

" 以前這裡一排都是旱廁 , 非常臭 , 現在都改建成標準公廁了 ; 以前村裡堆滿了垃圾 , 我們一下就清走了幾千噸。" 揭東區霖磐鎮東風村一度是髒亂差的代名詞 , 東莞市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下稱 " 東莞能源集團 " ) 駐東風村第一書記梁善武告訴新快報記者 , 駐村幫扶後 , 東莞能源集團投入資金 , 對髒、亂、差環境進行逐項清理、逐條整改。

拆除露天廁所 754 個、清理垃圾 7000 多噸、建設垃圾收集轉運點 3 座、建起標準化公廁 7 座 , 實施村道硬底化約 15 公裡 , 安裝路燈 276 盞覆蓋全村主要道路 …… 通過一系列整改 , 東風村變了大樣。

東莞能源集團還與東風村村委對全村舊屋外牆實施翻新改造 , 增添黨建宣傳海報 ;2019 年 12 月 , 又捐資 85 萬元 , 重建東風村黨群服務中心及村文化室 , 加建區級黨建培訓基地及 " 不忘初心 , 牢記使命 " 主題教育公園 , 讓村民有了休閒娛樂的場所。2019 年 , 東風村被評為揭陽市 " 十大美麗鄉村 "。

日前 , 新快報記者走訪東風村 , 這裡小橋流水潺潺 , 綠草茵茵 , 道路四處乾淨整潔 , 不時有村民帶著孩子沿溪邊散步。

除了改善人居環境 , 村民對東風小學的改造也是稱道不已。" 以前學校的老禮堂是瓦片蓋頂 , 橫柱腐朽 , 學校不得不在房頂下拉個漁網 , 以免瓦片掉下來砸中學生 ; 以前操場一到下雨天就會浸水 , 師生都要蹚水進出 ……" 東風小學校長王榮稀對以前的情景歷歷在目。

2017 年 , 東莞能源集團捐資 100 萬元 , 拆除舊禮堂 , 在原址上興建起二層綜合教學樓 , 如今用做音樂室、美術室和電腦室。2018 年 7 月 , 再捐資 75 萬元 , 興建標準化的籃球場及操場跑道 , 並對校內路面進行硬底化 , 種植綠化樹木 , 修繕洗手間 , 營建停車棚等設施 , 校園環境大大美化。

" 環境變好了 , 老師的教學熱情特別高漲 , 學校已發展到向全鎮招生 , 生源逐年增長 , 如今已是一位難求。" 王榮稀高興地說。

■ 2019 年 , 揭陽市揭東區東風村被評為揭陽市 " 十大美麗鄉村 "。

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幫扶惠來縣新鄉村

感恩社會幫扶 學生捐獎金建圖書角

" 你怎麼跑到『威尼斯小學』來了 ?" 一年多前來到惠來縣周田鎮新鄉小學當校長的王欽水 , 至今還記得朋友跟他說的這句玩笑話。

王欽水告訴新快報記者 , 雖然新鄉小學有六個年級 , 但配置非常落後 , 課桌破爛而且不平衡 , 立都立不穩 , 廣播系統和投影儀也都是壞的。" 特別是該有的水沒有 , 不該有的水卻總是來。" 他形象地說 , 以前學校沒有通自來水 , 要到村民家裡去挑水 , 師生飲水非常不方便。排水系統也不好 , 一下暴雨 , 整個小學操場就水茫茫 , 得蹚水而過 , 更不用說開展課外活動了。操場滿是黃泥 , 平時學生跑步都很難。

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新鄉村第一書記謝偉彬告訴新快報記者 , 為了解決學校的難題 , 幫扶單位充分發動獅子會、企業無限極和博羅縣園洲鎮樂善慈善等社會力量 , 一起參與學校整修。

新快報記者在新鄉小學看到 , 通過幫扶 , 新鄉小學配齊了全新的桌椅 , 操場鋪上了塑膠跑道 , 建起了籃球場 , 新增了桌球臺 ; 全校建好了排水系統 , 通上了自來水 , 電教室、投影儀、廣播系統等設備也配套齊全。幫扶單位還在學校的樓頂和操場搭建起約 1000 平方米的光伏發電設備 , 一舉兩得。

扶貧工作隊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努力 , 也感動了新鄉小學的師生。" 看到教育基金會捐贈的一批圖書沒地方擺 , 六年級的劉卓浩同學將自己參與作文比賽獲一等獎的一千元獎金全部拿出來 , 為每個班都購買了一張長桌子 , 用來放置圖書。" 王欽水說 , 現在每個班都有了一個小小的圖書角。

/ 採寫 : 新快報記者 曾貴真 / 圖片 : 新快報記者 王飛 / 責編 : 方軼 / 美編 : 梁瑛 / 校對 : 陳澤佳

【來源:新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心齊,無懼!
    長江九江水位高達22.61米,高過壩面20多公分,洪水不斷往上漲,一個浪頭打過來就可能洪水漫堤。51歲的江洲鎮江洲村村支書餘乃勝站在堤壩外的江水中,用後背擋住風浪衝擊,雙手接過遞來的沙袋,弓著身子加固子壩,雨水順著臉頰直往下淌。
  • 巢湖學院學子開展「共築青春堤壩」—防汛救災厚植家國情懷活動
    為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活動號召,切合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的活動主題,巢湖學院經濟與法學學院「共築青春堤壩」——防汛救災厚植家國情懷志願服務宣傳團隊於8月8日至18日在雲端、線下開展2020年大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由抗洪救災時訊報導、先進個人事跡發揚、雲端課堂宣傳演講、線上線下問卷調查共計四部分內容組成。
  • 安徽工業大學學子赴防汛一線築起「青春堤壩」
    洪水肆虐之際,安徽工業大學計科院防汛抗洪暑期實踐隊敢為人先,於7月26日來到江西九江市鄱陽湖防汛點,按照計劃,跟隨陸軍第71集團軍王傑部隊在九江鄱陽湖大堤開展為期2天的防汛實踐活動。這不是鄱陽湖第一次處在危急關頭了,對於這片土地來說,自誕生起,就處在洪水的陰影之下。
  • 他們被自己父母塞進塑膠袋,漂在洪水上.為了改變命運,他們賭上自己性命...
    這個村子裡沒有學校,孩子們要上學,就必須到周圍的鎮子,而附近最近的學校,距離這裡也有超過15公裡的山路要走,為了節省時間,這些孩子往往每個星期只回家一次。周一的時候,這些孩子就要背著書包,一大早起床,吃過早飯之後,準備跋山涉水,花費超過5個小時的時間步行去附近最近的學校去上課。通常,在雨季來臨之前,孩子們可以依靠村民搭建的竹橋,穿過一條河,然後走山路去上學。
  • 他們在抗洪一線築起「堅固堤壩」
    特約攝影 郭旭/視覺重慶受四川盆地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形成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形成2020年第2號洪水,長江、嘉陵江沿線多個水文站點出現超保證水位,我市主要河流正迎來今年入汛後最大洪水。洪水將持續對我市潼南、銅梁、合川、北碚、永川、江津和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造成較大影響。8月18日14時,我市已升級發布洪水防禦I級應急響應。
  • 為洪水中衝在前的黨員幹部點讚
    洪災中,黨員幹部衝在抗洪救災最前線,在人民群眾被洪水圍困最無助的時候,解放軍戰士及時出現。對此,大河網網友「蘆葦叢中」說:「洪水無情,關鍵時刻,我們要依靠誰?事實又一次證明,必須依靠黨,依靠政府,依靠我們的子弟兵,依靠全體人民群眾的生產自救。」
  • 江西鄱陽一村支書自述:洪水漫決的那一刻,我就在問桂道圩旁
    行洪後,村裡的兩條路都被淹了,為了不讓道汊村成為「孤島」,村委會決定再修一條能通車的路。一天半後的7月11日,這條路修好了。從7月8日到現在,曹常金每晚睡不到4個小時,而這種生活也許會持續下去。他現在最擔心的是,水位什麼時候能徹底退下去,鄱陽湖的水位不下警戒線,村裡的洪水就無處可排,排不了洪水就種不了晚稻。
  • 堤壩「CT」、三維成像、無人機巡堤……東華理工大學特色科技助力...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朱天星)近日,「江西防汛進入戰時狀態」「江西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江西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一批東華理工大學「高科技」迅速出動,為保護沿江群眾生命財產安築牢「安全防線」。
  • 洪水圍困的鄱陽大堤:戰士被曬爆皮起痱子,抹完藿香正氣水又衝上
    決口後的洪水奔湧著就向桂湖村衝了過來。鄧白鵝和董杏香兩家人撤離後不久,她們的老房子就被洪水衝倒。比桂湖村情況更糟糕的是鄰村鄧家村。鄧家村村民鄧國棟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7月8日下午5點半左右,鄧家村有村民發現圩堤上有個湧水的洞,結果洞還沒處理好,兩個小時後就傳來了圩堤決口的消息。
  • 修學校往事
    我五十多年來,參加了好幾所學校的修建,從修小學、初中,到高中,再到修建縣黨校,每次有我,雖然貢獻不大,但也是出了一點力、盡了一份心。在修建這些學校的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記憶的是父親的一次善行義舉,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上,看似非常平凡,但卻體現了父親無私奉獻的高貴品德,讓我對嚴慈的父親肅然起敬。
  • 告別超長待機梅雨季 這「三道壩」對杭州意味著什麼
    杭州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貫穿始終,從容「應考」:汛情處置總體平穩,無人員傷亡,較好地完成了「不死人、不傷人、少損失」的九字目標。洪水滔滔,錢塘江流域和苕溪沿線如何應對得當?九孔洩洪的歷史高壓,又是如何頂住的?告別超長待機的梅季之時,我們細析平安背後的不易。
  • 暴雨致自貢榮縣長山鎮3800多人受災 80多米長沙袋牆擋住洪水進街
    蔣兵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 攝影報導一夜暴雨過後,8月12日下午,洶湧的洪水,從越溪河上遊奔騰而來,夾雜著竹、樹等雜物,橫衝直闖突襲沿河的莊稼,途經四川自貢榮縣長山鎮的街道段時,洪水漫過老大橋約15公分且湧入低洼處的勝利街1.5米,威脅著沿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告別學生身份是什麼感受?網友:上學的時候想畢業!畢業了想上學
    #教育孩子有方法#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告別學生身份是什麼感受」?也看到了很多網友非常精彩的回覆「去飯店吃飯,再也不能用學生證打折了」、「上學的時候想畢業,畢業了想上學」。因此,對於大多數同學而言,畢業都是非常不捨得的,懷念曾經奮鬥的時光,有歡笑也有淚水,各種滋味令人難忘。
  • 濱州那個一個接一個背小學生蹚水過馬路的身影,最美!
    7月6日,雨中出現美麗一幕——交警背著小學生蹚水過馬路。6日一早,我市東城交警大隊執勤民警一如往常,來到濱城區第一小學校門口,指揮行人、疏導車輛,保證學生安全進校,保障車輛有序通行。這時,一名執勤交警走到學生中間,蹲下身子,背起孩子,送到進校安全無水地帶,然後折返又背下一名學生,來來回回一直不停……直到把孩子們送進校門,又迅速站回崗位繼續執勤。此時,警察叔叔的衣服已被雨水和汗水溼透,孩子們向警察叔叔真心致謝,家長對交警投來讚許的目光,老師們為交警的善舉心生敬佩!此舉讓人不覺想到: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
  • 與洪水搏!看4000年前大禹治水
    當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世界各文明古國都留下了遠古發生大洪水的傳說。在中國,洪水傳說尤為慘烈而翔實。《山海經》《尚書》《史記》《論語》《國語》《孟子》《淮南子》等古籍對古代洪水傳說均有表述。 《孟子·滕文公上》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跡之道交於中國」。
  • 「地評線」齊魯漫評:錚錚誓言風雨同擔,共築防汛抗洪安全壩
    面對洶湧的洪水,抗洪戰士們駐守前線,發出「洪水不退,我們不退」的錚錚誓言。河堤邊爭分奪秒和洪水拼速度,泥水裡披星戴月加固加高圩堤,洪水中堅實臂膀託起生的希望,他們身上曬出水泡,水中泡白雙腳 。「哪裡最危險、就趕赴哪裡」,增援地方防汛抗洪,是打贏防汛「持久戰」的重要保障,為「人民至上」解放軍戰士竭盡所能,為「生命至上」人民子遞兵傾盡全力。
  • 沿海溼地可減少海岸洪水
    荷蘭的一個堤壩被鹽沼邊緣保護起來。 圖片來源:EDWIN PAREE1717年12月25日,一場巨大的風暴襲擊了荷蘭。巨浪衝毀了堤壩,估計有1.4萬人喪生。洪水退去後,工程師評估了損失。現在,對這些數據的分析以及對1953年另一場致命洪水的評估表明,鹽沼能在暴風雨中保護堤壩,而且如果堤壩垮塌,鹽沼還可以減輕洪水。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海洋科學家Michael Beck致力於研究海岸恢復能力,他認為這些結果對位於沿海低地的社區「非常有意義」。眾所周知,鹽沼和其他沿海溼地會減弱來襲的海浪。
  • 無語!上學相當於買了無限責任險?學生溺亡,直接就是學校擔責?
    對此法院一審作出裁定如下:而類似事件越來越多,並且呈現出不好的趨勢,貌似學生進了學校就買了無限責任險。比如之前就出現學生星期天溺亡,家長找到學校要求學校直接賠償,原因是學生暑假時都巡視河道,星期天不巡視,出問題不找學校找誰。鬧得學校烏煙瘴氣,最終只有賠錢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