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刺泛濫?巴中河道昂刺魚密密麻麻,當地釣友:又多又好釣

2020-12-18 鯽魚剎手

說起昂刺魚,可能有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因為它的地方名字太多了。比如,安徽人喜歡叫它昂丁佬、昂丁魚,湖南人則稱它江辣骨。

還有人叫它黃骨魚,而北方人喜歡叫它嘎牙子魚,還有黃丫角、黃辣丁等等,有的地區則稱咕咕叫。那是因為它被釣到後,回發出咕嚕咕嚕的叫聲,所以才叫咕咕叫。

昂刺魚也是釣魚人的最愛,雖然它不像大魚那樣力氣大,但釣起來也是十分過癮的,而且魚肉吃起來非常細嫩,口感很好,但通常數量不多且不好釣。

一、無聊打發時間,卻意外發現魚窩。

近日,四川巴中一位釣友,在平昌縣附近河的道裡垂釣,本來是打發時間釣著玩,所以根本就沒有打算能釣到什麼魚,但隨後的魚口卻讓這位釣友欣喜若狂。

下竿沒多久便釣獲第一條昂刺魚,當時感覺今天運氣還不錯,心想要是能多釣幾條就好了,隨後就是接二連三,一條一條的昂刺魚相繼出水,而且個頭都還不小,大的都比筷子長。

由於白天垂釣昂刺,使用蚯蚓有時還有小雜魚襲擾,所以這位釣友就改成晚上垂釣,結果魚口非常好,一共釣了3~4個小時,魚獲足足有4~5斤,這要是釣一夜,十來斤不成問題。

二、巴中河道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的昂刺魚?

巴中平昌縣是屬於四川東部山區,整體地貌是盆地外圍山地,最高海拔約為1338.8米,最低海拔約在350米左右。

巴中平昌縣屬於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多年日平均氣溫約為16.8℃,該地區的水質清澈,屬於渠江水系。

根據當地人說,今年雨水多在洪水肆掠的時期,河道中的水位上漲,現在水位已經退到正常水位,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昂刺魚,很可能是順著洪水遊過來的。

據老釣魚人說,從以前來看昂刺這種魚,只要當年出現較大的洪水時,附近的河流都會出現大量的昂刺,尤其是混濁的河水是最好釣的階段,通常部分早晚,等水清澈了就只有晚上好釣一點。

在這裡我不得不說一句,太羨慕你們了,這麼好的環境和資源,要是我就直接駐紮在河邊了,這個昂刺釣的不要太過癮!

三、昂刺魚的食用價值。

昂刺魚,學名叫黃顙魚,不管是哪個地區,都是屬於中上等水產品。昂刺魚在我國的分布非常廣泛,主要有珠江、閩江、湘江、長江、黃河、松花江和黑龍江等水系等。

昂刺魚的營養價值較高,魚肉富含胺基酸,肉質不僅細嫩,且味道鮮美,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要普遍高於鯉、鯽、鰱、青魚等淡水魚類,而且昂刺魚沒有魚刺,也非常實話老人、孩子食用。

昂刺魚的價格也較高,通常人工養殖的黃顙魚,都要二十多元一斤,而這種野生的昂刺魚價格則更高,不過一次性很難像巴中平昌水域能釣這麼多。

最後,昂刺之所以夜間要比白天好釣,其主要原因是昂刺魚怕光。根據昂刺魚的習性來看,它是夜行動物,喜歡晝伏夜出捕食,通常喜歡棲息在石縫、洞穴、枯死的灌木附近。所以,我們在垂釣時,儘量選擇靠近這些區域,效果勢必會好於其它地區。

相關焦點

  • 烏龜泛濫?武漢南湖烏龜密密麻麻,釣友反饋:半天釣一桶
    因此,當地釣友和老鄉,大部分人都是使用「大炮竿」垂釣。周末閒來無事到南湖垂釣,一不小心被烏龜「爆護」了。上個周末,武漢的天氣是多雲且陽光照射較弱,並且不時的被雲朵遮擋,天氣顯得格外舒適,氣溫大約在27℃左右,且伴有微風,這樣的天氣,是非常時候戶外垂釣。
  • 廈門一河道被「入侵」,密密麻麻全是魚!釣魚:一場垂釣比賽就能釣光
    用圍觀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密密麻麻全是魚,扔一塊磚頭都能砸暈好幾條……」 從網友拍攝的一組圖片可以看出,在公園的一條小河道內,魚頭竄動,巴掌大的一片小水窪下面,竟然密密麻麻分布著數十、上百條小魚……連在一旁遊泳的天鵝,都懶得過來瞧上一眼。
  • 廣州河裡「非洲鯽泛濫」,半天釣一桶,網友:不能吃
    由於資源匱乏,別說大板鯽了,就連小鯽魚都不一定有保證,但在廣州的河道裡「非洲鯽」非常好釣,半天就能釣一桶,簡直都快泛濫了!一、「非洲鯽」是什麼魚?「非洲鯽」,學名羅非魚,雖然它是「非洲鯽魚」,但和我國的鯽魚品種並不一樣,原產於非洲,後來被引進養殖。
  • 釣友釣起一條快五斤的黃顙魚,要長到這麼大得要多少年?
    黃顙魚又名黃骨魚、黃辣丁、昂刺等,因被釣起有「嘎吱嘎吱」的叫聲被人們形像的稱為黃鴨叫,黃顙魚是優質的名貴魚類,魚體粗壯,頭略平扁,軀幹、尾側扁,背傾斜,背部有毒刺,才幾歲的時候,第一次釣魚,釣上來一條這個魚,取魚鉤的時候魚不老實,總是一會兒跳這邊一會兒蹦那邊,本來這魚就滑,取了幾次取不下來
  • 紅尾魚的釣技釣法,湖北省吳嶺水庫,當地釣友的分享
    遊釣湖北第一站,我來到了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吳嶺水庫,這個水庫淡水魚的品種非常豐富,由於現在的季節已是深秋,目標魚定位紅尾,連續垂釣了三天,收穫並不理想,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與當地釣友交流學習,今天就整理出一套簡單的,針對紅尾魚,當地比較流行的釣法,其實釣紅尾魚有很多方法,每一個地區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方法
  • 越南湄公河泛濫的大羅氏蝦,又被中國釣友給狠狠的收拾了一次
    這幫釣友也真夠狠的,在湄公河上狠狠的幹了一票!各個都是大爆護,越南湄公河的超級羅氏蝦著實被釣上來不少。更為過分的是,他們還要給我發釣獲。還要拉仇恨,我覺得這就不對啦。如果不是我當初告訴你們,你們能有今天的收穫嗎?現在倒好,釣到這麼多的湄公河大羅氏蝦又來刺激我。讓我不由得心癢,又想在下湄公河了。
  • 釣鯽魚卻意外釣起罕見「老鱖魚」,這位上饒釣友運氣令人羨慕
    經驗豐富釣魚愛好者都知道,冬季的魚難釣,尤其是近期繼續降溫,野釣釣上魚的概率很小,這種天氣下,相信只有少數痴迷垂釣的朋友才會外出釣魚。然而,江西上饒一位釣魚愛好者,竟在城郊一條普通的小河裡釣起一尾極為罕見的「老鱖魚」,可能有近10斤,在當地非常罕見……野生鱖魚數量稀少,且作為一種肉食魚生長緩慢,一般常見個頭在半斤到一兩斤左右。
  • 野釣昂刺魚怎麼選釣點怎麼打窩
    夏季釣黃顙魚也是不錯的,釣友只要找好釣點,準備好魚餌一般都能上魚。筆者身邊,不少野釣愛好者也很痴迷它,今天筆者就將這些技巧一一分享,還望大家喜歡! 一、做誘餌 大部分人應該會好奇,釣這魚竟然還耗費誘餌。其實,筆者也是一年前才堅持這個習慣的,畢竟能引來很多魚,所以,筆者就毫不猶豫地堅持在釣黃顙魚前打窩。
  • 做湯一流的黃顙魚(昂刺),野外我都這麼釣的!
    黃顙魚在我們這邊的叫法是黃骨丁、黃鴨叫、昂刺等等。主要吃法是做湯,味道一流。。。。下面就來說說我釣黃顙魚的小體會,希望能對愛釣黃顙的釣魚有些啟示!但蚯蚓死了後就不會掙扎脫釣了。原因是黃顙魚吃相很兇狠,一口就吞進肚裡然後轉頭就走。這時漂相就是完全黑標。用有倒剌鉤釣上黃顙後,一般魚鉤都已深入喉嚨或魚肚了,取鉤很困難,常需要剪線。而用袖鉤,哪怕黃顙把鉤吃進肚子裡,只要用摘鉤器順著子線走就能找到鉤子,再輕輕往裡一捅,鉤子就出來了。很方便。5、注意的地方是必須備一條毛巾。黃顙魚的刺很硬很厲害。
  • 它可能是中文俗名最多的一種魚,浙蘇滬等地叫它「昂刺魚」
    我與大多數的釣友一樣,選擇在河中垂釣,享受流水中釣魚的樂趣。在河中最喜歡釣的,還是黃顙。「魚身燕頭頰骨黃,魚之有力能飛翔」,這是古人對黃顙魚的外形的寫照。黃顙[sǎng]魚,名字叫起來很拗口,因此它的俗名非常的多,祖國各地的人們幾乎都見過此魚,吃過此魚,釣魚人都愛垂釣此魚,各地叫法也不盡相同。
  • 白龍湖路亞「吃皮」,成都釣友一夜釣獲60斤翹嘴,吃苦是關鍵
    本周四,廣元白龍湖當地接待小曹分享了兩位成都釣友本周三路亞情況。一晚釣了60多斤翹嘴。據小曹介紹,這兩位釣友是本周三晚6點划船出去路亞,釣到晚上12點回接待點,假餌有波扒、鉛筆。不過小曹說,雖然最近路亞的漁情不錯,但真正玩路亞的少,「主要是筏釣的漁情跟路亞差不多,垂釣方式又舒服,不像路亞那樣要到處跑,需要釣友吃得苦。
  • 老釣位常釣起淡水白鯧!釣友 : 有溫泉,飢餓進化成食人鯧?
    野釣遇到淡水白鯧咬鉤並不奇怪,全國河道時有人釣起。但每年都在同一個釣位釣起,就肯定有些奇怪了。筆者家鄉野河有個深水灣潭,自12年以來每年都能釣起淡水白鯧魚,多在低水溫的季節,甚至寒冬臘月也能偶爾釣上幾尾。而且同河道的其它地方,幾乎從來都沒釣到過,這種狀況肯定是有原因的。
  • 深圳河道有人釣起「烏黑大魚」,路人花錢買下「膜拜」
    河邊釣魚大爺,釣起一條一米多長「烏黑大魚」 深圳的河道裡,野生魚很多,當地也常有退休了的老大爺在垂釣休閒。 令人吃驚的是,一位大爺在釣魚時竟釣上一條「烏黑大魚」,有一米多長,大概三四十斤左右,引起很多路人的關注。 大家都問這是什麼魚,這麼大?
  • 釣友釣獲百斤野生魚,被村民指責勸其放生,網友:沒見有管電魚的
    如今野生資源魚類資源越來越少,野釣想要釣上幾十斤或者上百斤的漁獲是非常罕見的,然而這種事情並非沒有發生的可能,如果運氣來了漁獲想擋都擋不住。前一陣子就有釣友釣獲上百斤野生魚,讓釣魚人好生羨慕!但是這位釣友釣了這麼多魚,卻被當地的村民指責,並要求他將釣上來的魚全部放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花骨魚的垂釣技巧,很多釣友沒見過,少數碰到過,核心在於調漂!
    還專門研究了一下為啥南京叫昂刺,原來江浙滬管這個魚叫魚,後來就變成了昂刺。還是繼續介紹黃骨魚的釣法,要說怎麼釣,就先要花骨魚的習性,釣法都是根據習性來的。一、花骨魚的習性花骨魚是典型的底層魚類,我們都知道鯉魚是底層魚類,而花骨魚是比鯉魚還要底層的魚類。看一種魚生活水層,主要是看嘴巴的朝向的腹部是否扁平。
  • 密密麻麻!小河遭魚入侵!十分猖狂!釣魚人覺得很苦惱!
    入侵到已經泛濫的地步,不管你怎麼釣魚,這些小羅飛魚都瘋狂地過來搶食食物,嚇得其它大魚都不敢過來。感覺就像一些地方的白條魚一樣,在水中大量存在,餌料一下去,就蜂蛹的跑過來,你根本釣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魚。可能很多釣魚人會覺得這是這位釣友在完全赤裸裸的炫耀啊,羅非魚不好麼?
  • 江裡釣起新魚種,像鯰魚更像娃娃魚,魚背漆黑魚肚雪白
    江裡釣起新魚種,像鯰魚更像娃娃魚,魚背漆黑魚肚雪白大年初二,行走在河邊,看到很多釣魚人在蹲守。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出行方便,假期較長,除了和家人歡聚一堂,拜訪親人外,還能出門遠遊。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這種休閒時光怎會放過,這個冬季很暖和,適合出行,更適合釣魚。
  • 四川自貢釣友釣了三百多斤紅稍翹殼 原是有人放上百斤泥鰍
    回到自貢鍾先生將自己這部分魚獲分成了若干小袋,分享到此次蒼溪之行豐碩成果的包括身邊親朋好友和部分釣友。但高興勁沒維持多久,各地聲討泥鰍黨的聲音撲面而來,身邊有人開始質疑鍾先生也當了一回泥鰍黨,畢竟一天兩夜收穫300多斤紅稍翹殼,在自貢釣魚圈前所未有、甚至聞所未聞。
  • 釣上奇魚,看著像鯽魚又像鯉魚,又有牙齒,什麼魚?釣友也不知道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鯉魚和鯽魚可都是兩種常見的魚類,而且不少釣魚人釣魚時也常常釣上它們,所以對於鯉魚和鯽魚,他們還是很容易的區分開來。然而,卻有一釣友在野河釣魚,釣上了一條奇怪的魚類,怎麼說呢?而鯽魚平時釣上的也沒有像它這樣的牙齒呢?所以釣友一臉的驚奇,這究竟是什麼魚呢?看著它都不知道該說是鯽魚還是鯉魚呢?總覺得就像是兩者的綜合體一樣。不少網友就說會不會是鯽魚和鯉魚雜交出來的呢?或者是變異。而有的網友則說這條魚是鯪魚。釣上鯪魚的人不是很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呢。鯪魚體長、側扁,腹部圓,背部在背鰭前方稍隆起,須2對,頭小。所以不少人覺得它是鯪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