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種,雖然很普通卻非常受追捧,尤其是野生的大板鯽,但野釣很難遇到大板鯽。
由於資源匱乏,別說大板鯽了,就連小鯽魚都不一定有保證,但在廣州的河道裡「非洲鯽」非常好釣,半天就能釣一桶,簡直都快泛濫了!
一、「非洲鯽」是什麼魚?
「非洲鯽」,學名羅非魚,雖然它是「非洲鯽魚」,但和我國的鯽魚品種並不一樣,原產於非洲,後來被引進養殖。
(非洲鯽魚,學名叫羅非魚)
羅非魚肉營養價值很高,魚肉裡面含有8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且肉質口感鮮美,魚刺要比普通的淡水魚類少很多。
雖然羅非魚在廣州的自然水域裡非常多見,甚至都見不到本土鯽魚,但卻並不受歡迎,因為羅非魚實在太多了。
二、廣州河裡的羅非魚哪來的?
羅非魚被引進後,作為主要的經濟魚類飼養,在兩廣地區從事養殖羅非魚的人不在少數。
原本廣州的河道裡並沒有羅非魚,由於養殖的人多,但由於管理不善和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羅非魚外逃至河裡。
另一種原因是羅非魚本身就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它可以在混濁的汙水中棲息,並且能快速生長和繁殖。
(廣州河裡的羅非魚浮頭)
三、廣州河道裡的羅非魚為何沒人要?
羅非魚,雖然被譽為「白肉三文魚」,但在據廣州當地的釣友說,由於這些羅非魚長期生長在河道裡。
河道的水質看上去雖然清澈,但畢竟也會流進一些汙水,加上航運的緣故,這些魚的身上始終有股「柴油味」。
這些魚釣上來後,帶回家餵貓吃,連貓都不愛吃!所以釣上這些羅非魚,也就是過過癮,最後都扔掉了,所以泛濫在河道裡。
(釣了一條羅非給貓吃,貓都不愛吃羅非)
最後:羅非魚的肉質和口感,原則上是不錯的,但生長在河道的羅非魚最好不要吃,因為有「柴油味」魚都是重金屬超標,所以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