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麼?運用好這個法則,你可以掌握80%的財富?

2020-12-17 三人行財富研習社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鑽研和練習提升自己的能力上,在舞臺上才會有更好的表現。

一個好的電視節目,一定是把80%精力和時間用在前期的選題、策劃等工作上,而只用20%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採訪、編輯等工作中。每場錄製兩個小時的節目,單單在前期的選題和策劃工作上,需要的時間卻要超過十個小時。所以說「黑眼圈」不是一天形成的,當你已經看到大大的黑眼圈的時候,那一定是在走向黑眼圈的路上很久了。黑眼圈只是在這過程中的20%。很形成黑眼圈的過程才是真正付出了80%的努力。這就是二八法則在生活中現象。

義大利著名經濟學者帕累託從大量的具體的社會現實中發現,社會上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在19世紀的英國,這種數據比例就是當時財富和收益的模式。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永遠都是不平衡的存在著。80%的收入來自於20%的人,這就是營銷行業中的二八法則,其實不光是企業的營銷活動受二八法則的支配,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受到二八法則的支配。比如,企業運營中20%的產品或者20%的重要客戶,為企業賺得80%利潤。20%的罪犯的犯罪行為,佔所有犯罪行為的80%。世界上的資源,80%的部分都是由那20%的人口所消耗的。同樣世界上的財富,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群中。在醫療中,20%的病患就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當然還有很多的其他情況,我們都會發現二八法則的存在。

二八法則在生活中會有更多的引申意義,在特定的群體中,重要的因子只佔有一小部分,而不重要的因子卻佔有大部分的數量。在取得成果的角度上,我們只需要把握好那重要的一小部分重要因子,就可以控制全局,取得不菲成績。

在一個單位中,20%的人通常代表80%的人的發言權。在市場經濟中,80%的銷售額或者利潤都是來源於20%的商品。所以在經營中我們要更加關注那20%的重要盈利點,遵循法則,精準定位,找到更容易拿到成果的20%的部分,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的,要想真正做好每件事情幾乎不可能,要學會合理分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付出100%,只能收穫20%,其餘的80%都是在做無用功就被浪費了。如果我們能夠知道產生80%收穫的,究竟是哪20%的關鍵付出,我們就能時刻提醒自己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關鍵的少數上,而不是用在獲利較少的多數上。這就是傑出和平庸的巨大鴻溝。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20%,將他們的最大化。也就是說花20%的時間,就可以取得80%的成效。

理察.科克在牛津大學讀書的時候,就掌握了一個讀書的小技能。他發現一本書80%的價值已經在20%中闡述明白,所以只要看完整部書的20%的重要部分就可以了。如果不是享受讀書本身的樂趣,只要掌握本書的精髓的話,那麼只要找到書中的重點,可以用更少的時間獲得書中的重要信息。

理察很喜歡這種學習方法,並且將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在考試中他發現20%的知識點的相關內容就可以回答試卷中80%的試題。而且專精於小部分內容的學生,可以給主考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那些什麼都知道一點但是沒有精通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生卻沒有辦法博得考官的眼球。這個技能,讓他不需要終日苦讀書,就可以輕鬆在一個領域取得好的成績。

在理察到石油公司工作後,他也很快地意識到自己就是這個企業中並不起眼的那80%的工作人群。所以他又果斷地辭去工作,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隨後加盟美國一家諮詢公司,領到比石油公司高4倍的薪水。運用二八法則理察在學習和工作上都取得了不菲成績。提高了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找到了學習和工作中的主要矛盾點。

二八法則在學習和工作上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避免將時間花在瑣碎且無用的多數問題上,而是把時間用在重要的點上。這樣只要你花20%的經歷就可以獲得80%的成效。

在企業管理中,二八法則也是常用的管理之道。很多企業在獎勵員工和培養員工的方面,都是將重點放在那些可以為公司帶來80%利潤的20%的員工上。把握好20%的關鍵性人才,只要企業能夠維護好20%的核心骨幹員工,企業就可以獲得更高價值。通用電氣公司在獎勵員工上就很有自己的方法。他利用獎金獎勵制度使員工工作效率更高,更容易取得成績。但是他的獎勵只獎勵那些完成高難度工作指標的員工,或者是超指標完成工作的員工。通用電氣深知企業的80%利潤來自於這20%的核心員工。而這種獎金制度更好地刺激了核心員工的工作動能。

其實說到底,二八法則在應用上就是將重要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只要在一個事件中,找到主要的核心部分,並且把精力投入其中,就可以取得更高的成績。不論做什麼事,精力和時間都不能給平分,要懂得取捨,懂得分配。當然在應用過程中,我們一定注意一點,雖然我們把重要的精力放在了20%上,但也並不是忽視那80%的存在。只有將關鍵因素和非關鍵因素相協調,找到平衡點,才能更好地實現二八原則。

相關焦點

  • 帕累託法則: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你會是這20%的少數人嗎?
    在一個國家醫療體系中,20%的人與20%的疾病消家80%的醫療資源,所以這個法則說明:1,多數 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 2,少數 而能造成重要的影響,就跟我們常聽見的那句話,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是的,在一個群體中精英與笨蛋總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很平凡的。
  • 看完這些例子,你也許將開始運用80/20法則來改善你的時間管理
    花一點時間去印證80/20法則,幾分鐘也好,幾小時也行。找出在時間的分配與所得的成就(或快樂)兩者之間,是否真的有一種不平衡現象。看看你最有生產力的20%的時間,是不是創造出80%的價值;你80%的快樂,是不是來自生命中20%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不可輕視。
  • 扎心的財富分化:二八法則已失靈,2%的人擁有80%的財富!
    即使在二戰後,世界前1%富人佔世界財富量的比重從73%下降到20%,三分之二的英國人忙碌了一輩子,死去時卻沒有留下什麼財富。   那麼今天中國的財富分化如何呢?這兩天在翻銀行年報,兩家銀行的2018年報無意中透露了一個玄機。
  • 如何運用頭部價值實現財富積累?
    1.冪律法則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冪律法則,這個法則是1932年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專家Zipf,在研究英文單詞出現的頻率時發現的。例如:企業20%員工掌握了80%員工的管理權;20%的客戶會給你帶來80%的生意;20%的詞彙表達了80%信息;甚至一本書20%的文字涵蓋了80%書本內容……既然我們知道一個企業、一個社交圈層,20%聚焦了80%的人脈、財富、管理能力,那麼,我們就需要想辦法讓自己實現這20%頭部地位,也就是讓自己融入到這20%頭部圈層中。
  • 聰明人都知道的80/20法則
    80/20法則表明,在資源不變的情況下,我們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要把資源向某一方面進行傾斜,就能得到更大的收穫。 80/20法則的一些典型應用如下: 第一,生活是不公平的。世界上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更進一步,64%的財富掌握在4%的人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努力讓自己成為那20%。
  • 時間管理:你財富的基石,你不可不知的時間管理法則
    時間,是上天賜予每個人的財富,如何駕馭我們的財富,取決於我們對時間的管理。時間管理是一種工具。是一個幫助你構建更好的生活、獲得更高成就、獲得更強滿足感的工具。時間管理是一駕馬車,可以載著你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時間管理同時又是一套自我訓練機制,一旦掌握,便可擁有強大的能力,去完成能給你帶來最大快樂和幸福的事情。
  • 「二八法則」的精髓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八法則」就是它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80%和20%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誰懂得運用這個定律,誰就會獲得成功。 美國企業家威廉·穆爾曾是格利登公司的一名油漆銷售員,第一個月業績糟糕,僅掙了160美元。
  • 讓財富離不開你的技巧:掌握二八定律
    實際上,巴菲特有90%的財富,是來自於10項關鍵的投資,很多企業絕大部分的利潤,只來自於其中一小部分的關鍵客戶。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這些不平衡現象,我們可以用一條著名的定律來解釋,那就是二八定律。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二八定律,以及二八定律對我們的啟示。
  • 《二八法則》幫到您
    很大的原因就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現象。市場上20%的人掌握著世界80%的財富。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窮人。公平嗎?自然不公平,但這就是千百年來我們經濟社會存在的一種自然法則。義大利經濟學家帕雷託認為:80%的財富為20%的人所擁有,並且這種經濟趨勢存在普遍性。
  • 「世界上20%的人,佔有80%人的財富」怎樣才可以,成為那20%
    「世界上20%的人佔有80%人的財富」這80%的人可以說是在為20%的人服務。為什麼世界的財富會分配成這樣?為什麼財富分配會遵守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在19世紀末期,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所以又叫帕累託法則。在世界上二八定律是鐵定的,世界上百分之20的人掌握著百分之80人的財富。在2000年的時候全球1%的富豪掌握全球45%的財富。在去年根據瑞銀的「全球財富金字塔」年度報告中指出,全球超過一半的財富都掌握在1%富豪的手中。
  • 超實用通用設計法則解析 —「80/20法則」
    除非你確定你能做得那麼好,否則最好還是遵守這些法則」——威廉·斯特倫克(William Strunk)「80/20法則」「80/20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列託(Vifredo Pareto)發明的,因此也叫作「帕列託法則」(除此之外還可以叫做「關鍵少數原則」、「巴萊特定律
  • 80/20時間管理法則我是如何理解的
    80/20法則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雷託提出的,他認為:80%的財富為20%的人所擁有,並且這種經濟趨勢存在普遍性。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產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著無法解釋的不平衡,一般情況下,產出或報酬是由少數的原因、投入和努力產生的,若以數學方式測量這個不平衡,得到的基準線是一個80/20關係——結果、產出或報酬的80%取決於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 不可不知的人生贏家《80/20法則》
    有這麼一個法則,被廣泛運用於社會學和企業管理學領域,那些商業和社會精英都深諳其精華,這個法則就是80/20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列託法則、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比如,這個世界上20%的人掌握著 80%的財富;在生活中,20%的人眼光長遠,而80%的人只顧眼前;20%的人會堅持,而80%的人會放棄;80%的人停留思考,而20%的人真的去行動……80/20法則是指少數事件對結果產生了主要的影響。大部分後果源於少數幾個原因,大部分產出源於少數幾樣投入。結果中的大部分歸功於少數的努力和精力。該
  • 打破二八法則,讓80%的銷售人員拿到80%以上的訂單
    在銷售人才培養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沒有標準,沒有標準就無法衡量銷售人員掌握了什麼樣的能力和技能算合格,沒有標準的情況下銷售業績就成了唯一衡量的標準。全世界著名的精益生產的標杆企業豐田,在豐田的精益思想中有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那就是沒有標準就無法改善。換句話說,沒有標準就無法培養。
  • 這個耳熟能詳的人生法則,幫你精準打擊焦慮迷茫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超級經典的法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科學地分配和利用時間。你不能不知道的人生秘密法則19世紀,一位名叫Vilfredo Pareto的義大利經濟學家研究發現:1896年,義大利20%的人口擁有全國80%的土地。
  • 到底什麼是二八法則,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近來讀書看報,屢屢看到二八法則的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二八法則,我們怎麼認識,怎麼運用?談一下本人的認識和體會。一、二八法則。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偶然注意到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於是潛心研究這一模式,並於後來提出了著名的20/80法則,即二八法則。帕累託研究發現,社會上的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佔有人,而且這一部分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與這些人所擁有的財富數量,具有極不平衡的關係。帕累託還發現,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會重複出現,而且也是可以提前預測的。
  • 冪次法則: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規律,運用它為我們的事業和投資服務
    1906年,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提出了後來的「帕累託法則」,也叫80–20法則或冪次法則。 這是因為他發現義大利80%的土地掌握在20%的人手裡——這個現象就好像他花園裡20%的豌豆莢產出了佔總量80%的豌豆一樣自然。
  • 學習中的「二八法則」:用對方法,遠離無效努力
    濤哥慢慢發現我問的都是拉開差距的壓軸題,跟我說:「你這樣不行,你這麼下去,高考一定失敗。」我把自己當時的情況說給濤哥聽,他聽完問我一句:「你聽過二八法則嗎?」高考是多學科整體能力考核,雖然看似你只是大題不行,但實際這20%大題對你的高考影響卻是80%,這是拉開成績差距的關鍵20%。」這是我第一次知道二八法則,也是成績開始質的飛躍前奏。
  • 常論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俗稱二八法則。這個世界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80%的人在為這20%的人工作,賺這20%的人的錢容易?還是賺80%的人的錢容易?
  • 身份決定了你擁有多少財富,如何吸引財富,請記住三個關鍵法則
    通常當你找到了正確的方式後,並且你懂得如何利用自身的資源進行投資,往往你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我們想要吸引財富,最重要的是找到其中的關鍵心法,這是決定我們到底能擁有多少財富。那麼什麼是真正的有錢人,我們需要明白,真正的有錢是明白自己的價值,並且在生活中會充分運用這個價值實現內心的想法和夙願,這就是有錢人。建立有錢人的信念,是從本質上看到自己的擁有,而不是內在匱乏。很多人之所以無法吸引金錢的到來,本質上一直認為自己是匱乏的,認為自己不配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