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成功的人都有自己的時間管理,懂得重視時間的價值,並能持續高效的利用時間,利用有效的生命完成普通人無法完成的成就。時間,是上天賜予每個人的財富,如何駕馭我們的財富,取決於我們對時間的管理。
時間管理是一種工具。是一個幫助你構建更好的生活、獲得更高成就、獲得更強滿足感的工具。時間管理是一駕馬車,可以載著你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時間管理同時又是一套自我訓練機制,一旦掌握,便可擁有強大的能力,去完成能給你帶來最大快樂和幸福的事情。
對時間的管理就是對自己生活的管理,如班傑明.富蘭克林所說:「你熱愛生活嗎?那就請不要揮霍時間,因為生活正是由時間組成的。」有效的分配利用時間,你就能高質量的完成更多的事情。
生活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時間管理的質量,一個懂得利用時間的人,在生活中更能獲得精神和物質方面的滿足。越高效的時間管理思維,越能提升自己的價值,在生活中也會得到有形或無形的回報,它是獲得成功的重要資源,也是稀有的資源,越能高效利用,越可能獲得成功。
如何做一個懂得管理時間的人呢?
一、通過目標掌控時間
在生活中,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然而生活並沒有任何起色,他們為什麼如此忙碌,是因為他們每天做的事情十分散亂,沒有清晰的明確的目標,每天渾渾噩噩的忙碌,最終卻沒有結果。在《魔鬼詞典》一書中,作者安布羅斯·比爾斯寫道:「忘記目標的盲目努力只會讓你事倍功半。」許多人都過著終日忙碌的生活,但自己卻並沒有清晰明確的目的和目標。
時間管理首先要求你以能儘快實現目標的方式來計劃安排自己的時間。按照優先順序清晰地規劃你的目標,然後專注地投入你能夠完成的最重要的事,這是有效利用時間的關鍵。
如何確立自己的目標呢?我們應該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這些原則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目標實現的速度。
1、要有遠大的理想
遠大的理想會最大限度的激發和調動人的潛能,才能在追逐目標的道路上充滿激情,勇往直前。
2、將目標用現在時記錄下來,並每天重複
據科學研究,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來,將會在人的大腦中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每天將自己的目標寫一遍,大聲的,重複你的目標,他將更加深入你的意識,從而促使我們行動。最後定期確認目標,,這樣我們將一步一步走向目標。
3使目標保持平衡
每個人不會只有一個目標,多多少少都會由其他的目標相伴,我們需要將目標相互協調,如何協調。不妨問自己三個問題
正真想要的是什麼?
為什麼想要實現它?
如何實現?
4、了解最主要的目標
有一個最主要的、明確的目標將是成功的起點,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全身心投入到追求目標當中。
二、有序的工作,高效之間管理的本質
普通人和高效人士的區別就在於,後者工作更有條理。十分慶幸,條理並不是先天的,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來掌握這種技能,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們都要先完成其他的事情,在進行一項工作之前,我們就需要做一件事,使這件事變得井井有條。
預先計劃
彼得·德魯克說:「沒有計劃的行動是一切失敗的原因。」成功人士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他們都會花時間來制定計劃,通過制定計劃,將會確保行動更加成功,在不斷修改計劃的過程中,目標也就更加的清晰。有的人會說,有時太忙以至於沒有時間坐下來制訂計劃。事實上,即使你迫使自己制訂出一個詳細的計劃,你也會發現,你僅僅需要花一天中的幾分鐘在這件事上。贏得你所需要的時間的唯一辦法就是提前仔細的計劃安排你的活動。記住,你花在計劃上的每一分鐘都是為了節省未來的十分鐘。
三、建立正確的優先順序
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是在你的目標、工作、活動中正確地設定優先級。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人的自然傾向是優先處理「佔多數的小事」。遵循這種自然傾向,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努力地解決那些根本不需要處理的事情。你必須學會克服這種自然傾向,突破最小阻力法則,把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夠真正改變你生活的事情上。
有幾種已經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可以用於設定你的工作和生活事件的優先級。
1、價值觀排序
基於價值觀來選擇對自己更重要的目標和工作,要給事情設定出正確的優先等級,得從你的價值觀開始。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是真正重要的?在所有重要的事情中,什麼是最重要的?你信奉什麼?主張什麼?在你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事件設定優先級之前得先弄清楚你自己的價值觀,這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只有在你的行動與價值觀相一致時,你才能達到最佳狀態,你才會充滿自信。
2、帕累託法則
這個法則是以在1895年對其系統闡述的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的名字命名的。經過了多年的研究,他總結出,人類社會可以劃分為兩個群體,佔總人口20%的人被其稱為「重要的少數」。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80/20法則幾乎可以應用於所有的經濟活動。根據這個法則,你所付出的20%的努力為你贏得80%的所得。如果在你開始工作時有10件計劃內的事,其中的兩件事通常會比其餘所有的事情加起來都更重要。因此,你的任務就是在開始工作前首先明確這最重要的20%的任務。
在你著手工作之前,先問問自己:「我要做的事情是能夠帶來80%回報的那20%的工作嗎?」每一天裡的每一個小時,你都要將這條法則應用到工作中。先思考,再行動。然後專注於能夠為你和你的公司帶來最高回報的20%。
3、四象限法則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事情都有緊急或不緊急、重要和不重要的。我們需要將事情進行區分,可分為重要且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緊急不重要的;不重要也不緊急的。我們要優先處理緊急且重要的, 一旦你完成了緊急而重要的任務,你就應該把精力轉移到那些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上。你花越多的時間在有著重要的長期影響的任務上,你就會變得越高效,獲得越大的成就。
四、培養高效的工作習慣
在每個領域,成功者往往都有好的工作習慣,他們高效的利用時間,高效的工作。很不幸。大部分人都不善於工作,缺乏計劃,不夠專注,往往只有50%的工作能力被發揮出來。
高效的工作習慣可以總結成專注和集中。要想實現高效工作,必須持續不斷的聚焦,聚焦於最期望達成的結果上,對於實現最重要的目標來說最重要的那件事上。
實現高效的四個步驟:
1.設置清楚的目的或目標,並將其記錄下來。
在開始工作之前先認真思考你想要實現什麼。問問你自己:「我想要做什麼?我想要怎麼做?」當你經歷任何挫折的時候,都可以再問自己上述問題。
2.制訂實現目標的詳細工作計劃或行動計劃。
設置清楚的目標回答了「我想做什麼?」這個問題。制訂詳細的行動計劃回答了「我想要怎麼做?」這個問題。
3.根據每項工作對於實現目標的重要性和在行動計劃中的價值為其設置明確的優先權。
在從事任何工作之前都應該反覆應用二八法則,每天、每時都該如此。
4.不分心、不轉移,專心致志的做對於實現目標來說最重要的事情。
時間就是生命,就是財富,當你培養了好的時間管理思維,你將掌握之人生,掌握著未來。當你為高效做好了準備,你將會以新的視角審視人生,成為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