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2020上半年十大謠言!看完才恍然大悟

2020-12-17 退休趣多多

自從智慧型手機普及以後,大家接受到的各類信息越來越多。其中自然不乏一些謠言假消息偽科學假資訊。小編在這裡整理了上半年10個流傳較為廣泛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謠言及闢謠訊息。快看看有沒有自己曾經看到過,相信過,甚至轉發過的吧。

謠言1.茶煙是「健康菸草」,能幫助戒菸

茶煙只是在捲菸中添加了茶葉、茶葉提取液,或者在濾嘴及捲紙上使用了茶葉成分,而煙的有害物質依舊存在,仍然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並且吸菸除去尼古丁物質的成癮性之外,其形成的習慣、精神依賴也是願意之一。

所以茶煙也好,電子菸也好,都無法稱其為「健康菸草」,在幫助戒菸上,目前也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作為佐證。

查證者:

崔紫陽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

肖丹 | 中日友好醫院菸草病學與戒菸中心主任

謠言2.九月份起,家庭常用藥基本不進醫保

經上海闢謠平臺記者求證發現,各地醫保藥品目錄目前正在調整,不過剔除的藥品是有範圍限定的。

各省目前均正在陸續出臺2020年度的醫保藥品調整目錄。而一款藥品有時會有多個廠家生產。具體到某個品牌的對應藥品是否進入各地醫保,還要看該品牌是否在各地藥品採購中成功中標。傳聞中的上海,乃至全國各地「千餘種藥品退出醫保」的說法,是不實的。

傳言中列舉的999複方感冒靈、京都念慈菴、鈣爾奇、雙黃連、三九胃泰、六味地黃丸、桂林西瓜霜、活血止痛膏、奇正膏藥等藥品,絕大部分都進入到了國家藥品目錄,並不屬於要被剔除的「調增的乙類藥品」

查證者:上海闢謠平臺

謠言3.晚上吃水果容易得糖尿病

有觀點認為長期睡前吃水果會導致糖尿病的發生,這是完全缺乏依據的。相對於其他食物,大多水果的「升糖指數」較低,單位重量的水果所含熱量較少,並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草莓、柚子、櫻桃、蘋果、梨、西瓜等,這些都是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

並且,水果的推薦進食時間,本就是在兩餐之間或睡前。在這些時間段內進食適量水果,有助於減輕血糖波動,緩解飢餓感,避免低血糖發作。這裡的適量,以每次「一個拳頭大小」為宜。

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一些能量密度較高的水果,如榴槤、葡萄、車釐子、牛油果等,進食量則需要格外限制,總量不超過「一握」。

如果進食過多,尤其是睡前大量食用,容易導致熱量攝入過多,不利於對血糖和體重的管理,甚至會加重心臟及血管負擔。

查證者:張徵 | 內分泌科醫生

謠言4.2020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煙花在富士山下提前燃放

「2020奧運會開幕式煙花提前燃放」的說法不實。

網傳的視頻最初是由用戶hiramu55bocaboca在2015年12月1日上傳於YouTube。標題為「用FWsim(煙花效果製作工具)模擬的富士山煙花表演2」。

也即是說,這段視頻,不僅是在2015年即出現過的老視頻,連煙花燃放也並非是實景拍攝,而是由軟體製作而成。

另外,據報導,受疫情影響,2020年奧運會將於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日本東京舉行。開幕式將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舉行,而非網傳的富士山下。

謠言5.新冠滅活疫苗開賣,498元1支,共打3支

近日,朋友圈裡的微商居然神奇的開始賣新冠疫苗了。文案上寫著「需要新冠疫苗的聯繫我,可做出口,產量低需排隊,9月2日正式上市。」配圖是一個橙色的包裝盒。

而據記者致電網傳疫苗的生產方,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疫苗尚在巴西、孟加拉國等國家進行三期臨床研究,並未上市。不存在一些人員先期接種,在朋友圈兜售那就更不可能了。

這種謠言相對還是比較明顯。如此重要的醫療物品,如果都可以在朋友圈微商進行兜售,那不得不說微商真的是無所不能了。

在此也提醒,朋友圈裡微商兜售疫苗,不管真假,均屬於一種違法行為。請大家看見一個,積極舉報一個。

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假

謠言6.足球被正式列入2021年中考體育項目

網傳「教育部正式將足球列入2021年中考體育項目」的說法是不準確的。教育部官網上並未發布過相關文件。

2016年,教育部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積分科目,但具體的考核項目由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並沒有將某一體育項目作為統一必考項目。

除此之外,早些年,這些謠言的主角,早就以「遊泳」、「桌球」等名字出現過好幾次了。

看得出,這則謠言的創作者,想必是對中國足球非常熱愛,希望從娃娃抓起,爭取早日成為具備大國基礎的強隊。但還是要尊重事實,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切勿造謠。

查證者:騰訊較真團隊

謠言7.嬰兒出生穿舊衣服,可增強免疫力

有觀點認為,舊衣服上攜帶有一定的微生物,從小讓寶寶接觸,能夠鍛鍊免疫力。減少過敏性疾病的產生。這一觀點借鑑了「衛生假說」,但目前並沒有證據能證實這個觀點。

新生兒可以穿舊衣服,但不是必要的。

只需要保證織物柔軟,穿之前徹底洗淨即可。

查證者:萬怡 | 知貝醫療成人內科醫生/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謠言8.生吃雞蛋,更安全更有營養

雞蛋容易沾染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等致病細菌。它們不僅存在於蛋殼表面,也可能通過蛋殼擴散到內部。所以建議,不要生吃雞蛋。

從營養角度來說,生吃也不如熟吃好。

雞蛋含量較高的營養成分中,只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B5在加熱之後有一定的下降,其餘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都不會受到影響。

另外,煮熟的雞蛋中蛋白酶抑制劑和avidin(親和素)被破壞後,反而更利於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吸收。

查證者:雲無心 | 美國普渡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

謠言9.空氣炸鍋煎炸的食物更容易致癌

空氣炸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高溫加熱機器裡面的熱管,產生熱空氣,使熱空氣在封閉空間內循環加熱使食物脫水,達到煎炸的效果。

其主要特點是少油或無油。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脂肪攝入量。

只要食物裡面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在任何高溫加熱方式的過程中都會不可避免的產生潛在致癌物質丙烯醯胺。空氣炸鍋也不例外。

但是雖然丙烯醯胺有理論上的致癌性,但實驗性的證據有限,加之我們日常的攝入量也比較微小,所以只要不是特別嗜好吃油炸煎炸食物,也不用過於擔心。更不用將空氣炸鍋給予「特別對待」

查證者:阮光鋒 |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謠言10.人類智商不斷下降

因為讀書太少,電子遊戲打太多

近日,網絡流傳一篇文章稱,近幾十來,人類的智商正在不斷下降。人類正在變得越來越笨。該文章還拋出一份2018年發表在PNAS期刊上的論文,指出其主要原因是閱讀太少,而過分依賴於電子遊戲。

實際上,該論文的結論是:影響智力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環境因素,不是家庭因素。但並沒有明確說明是哪種環境因素。因此,說閱讀少和打遊戲多導致智商下降並沒有得到明確的驗證。

讀書是學習的一種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合理安排,甚至電子遊戲也可以作為學習的一種方式。

但值得指出的是,對於少年兒童來說,電子遊戲確實是需要合理引導跟控制,其主要影響在於對視力,以及長期久坐不動,甚至是精神成癮方面,倒不用過於擔心對智力發育方面的影響。

通過合理引導,合適的遊戲,反而會加強對互動、體驗、協作、反應等方面的認知。

查證者:一節生薑 |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

註:以上所有資訊來源於騰訊官方闢謠小程序《騰訊較真闢謠》

我們提供

樂趣多多的遊玩娛樂選擇

實惠多多的生活購物資訊

福利多多的興趣活動體驗

學習多多的各類生活小技巧

相關焦點

  • 食物相剋、咖啡致癌……2018上半年十大食品謠言榜單發布
    7月17日至25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的市民最關注「十大食品」投票和2018上半年食品安全謠言榜單兩項主題板塊備受市民關注。日前,該兩板塊均已發布。據悉,本次市民最關注「十大食品」投票活動得到了群眾的熱烈響應,在為期9天的投票活動中,共計收到有效投票250891條。
  • 上海上半年網絡謠言80%涉疫情,微信朋友圈成傳謠重災區
    由於今年疫情期間謠言多發,啟動儀式現場,上海網際網路新聞研究中心(上海市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特意製作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涉滬十大網絡謠言闢謠榜」,對疫情期間「上海出現3000例確診病例」等多則廣為傳播的謠言進行了披露。而如何有效地開展闢謠、預防遏制謠言傳播,也成為熱議關注的焦點。
  • 微信發布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熱榜:棉花造肉鬆危害大
    6月30日消息 網絡謠言是網際網路時代一個不可避免的毒瘤,這在中老年用戶學會使用各種社交媒體時更為嚴重,對此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紛紛上線了闢謠功能,幫助用戶識別網絡謠言避免被坑。IT之家今天上午,微信官方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有些謠言的迷惑性確實非常大,除了傳統的文字圖片傳播謠言之外,新型謠言有向視頻化發展的趨勢,危害更大。以下為朋友圈十大謠言主要內容以及危害指數,具體的謠言內容可以點擊原文了解,避免被騙被坑。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
    總體上看,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謠言的出現頻率和傳播熱度較往年處於低位,截至11月底,共監測到相關謠言54種(同類合併後),內容上主要涉及三種類型:一是農產品容易沾染病毒,吃了會感染;二是食用某些農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三是部分「激素」類謠言老謠新炒。
  • 【闢謠】「2020年是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證最後一年」?謠言
    【闢謠】「2020年是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證最後一年」?謠言 2020-09-11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棉花肉鬆上榜
    29日,微信盤點出「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1、肉鬆麵包上的肉鬆是棉花做的【傳聞】5月下旬,多段浸泡肉鬆麵包上的肉鬆視頻在網上流傳,拍攝者來自不同地區,但內容基本一致:買來肉鬆麵包或糕點後,將上面的肉鬆泡入水中,肉鬆在水中變成白色絮狀物體,拍攝者聲稱這些肉鬆其實是棉花做的,並用白色絮狀物可用打火機點燃作為證明。
  • 闢謠特工隊 | 2020.08.31-09.06謠言合輯
    ……新的一周出現了各種新的謠言,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哪些謠言吧!2020年是最後一年非師範生可考教師資格證?假的!謠言:2020年是最後一年非師範生可考教師資格證。闢謠:多為培訓機構為擴大招生的宣傳手段!202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尚未進行改革,有關教師資格考試提高學歷、提高專業、加大難度、過渡政策的說法都是謠言,請不要相信,當心不法分子趁虛而入。
  • 江蘇省網絡闢謠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車玲 記者 葛小林 文 / 攝)12 月 18 日,2020 年江蘇省 " 攜手護網行 共治 e 空間 " 網絡文明宣傳活動在常州舉行。當天,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的網信部門籤訂了《長三角網絡有害信息舉報聯動協作機制》和《長三角網絡聯合闢謠備忘錄》,共同參與網絡空間治理,共築網絡文明安全。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榜」正式發布
    新華社濟南12月7日電(記者張昕怡)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7日在山東曲阜舉行。
  • 百度知道公布《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
    【IT168 資訊】2014年已經結束,在2015年新年伊始,讓我們從破除謠言、開啟更理性的生活開始。謠言是整個社會的毒瘤。為了讓真相曉之於眾,破除謠言的侵害,2015年1月13日,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聯合百度知道,為大家盤點《2014年十大生活謠言》。
  • 闢謠特工隊|2020.11.30~12.06謠言合輯
    謠言:教育部擬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範圍,九年義務教育延長為十二年 闢謠:擴大義務教育範圍僅是政協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的提案內容,我國目前還不具備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的條件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謠言一:青島將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防控新冠疫情
  • 闢謠特工隊|2020.10.26-2020.11.1謠言合輯
    新的一周又有了新的謠言,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信息吧!謠言:廈門集美某高校一女生殺害宿舍三人後上吊自殺。闢謠:並未發生此類惡性事件,造謠者已被拘留。近日,一則「集美某職業學校一女生殺害宿舍三名同學後上吊自殺」的謠言在知乎、微信等網絡平臺熱傳,該謠言還配圖稱是死者照片。
  • 8月朋友圈十大謠言 第一個就很害人
    原標題:8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第一個就很害人!八月之秋炎熱的天氣逐漸褪盡但謠言的熱度卻絲毫沒有減退藉此,小編為大家梳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一起看看吧~1。因為德惠東有5570頭家禽感染了,吉林省剛開完緊急會議。真相:經記者向黑龍江省衛生廳、哈爾濱醫大一院及綏化市畜牧局求證,當地並沒有發現H7N9病例,此消息為謠傳。這其實是舊謠新傳了,此前還曾流傳過江西、重慶等多地版本,內容完全一樣,只是地名被篡改,最終也都被證實為虛假消息。
  • 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發布,咖啡致癌、木耳打藥等入選
    這些傳聞是謠言還是事實?6月2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屬單位中國健康傳媒集團在「食品安全謠言治理行動」論壇上發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治理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了2018年食品安全謠言十大案例:星巴克咖啡致癌、大蒜熗鍋致癌、用海綿做八寶粥、薯條治脫髮、草莓是最髒水果、熱檸檬水能治療癌症、生吃白糖體內長蟎蟲、木耳打藥、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有毒、醋蛋液包治百病。
  • 11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闢謠周報|2020.9.7-2020.9.13謠言合輯
    ……新的一周出現了各種新的謠言,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哪些謠言吧!多地教育局不再為失信人員子女辦理學籍?歪曲事實!謠言:市教育局稱「如學生父母徵信被列為失信人員,一律不接收入學、轉學」。謠言:青島的哥當街刀砍網約車司機。闢謠:某些媒體為博眼球,剪輯視頻所致。頭條號「豫視頻」,「紅星視頻」等帳號於9月7日發布了一則視頻,內容是青島市市北區一名的哥當街刀砍網約車司機。
  • 近年來十大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 看看你中招了嗎?
    近年來,社會上不斷出現各類食品藥品類謠言,引發關注。國家食藥監總局今日發布近年來十大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資料圖。 王東明 攝  方便麵是「垃圾食品」?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彎黃瓜才是天然的」「黃瓜買彎,韭菜選短」,每逢黃瓜熱賣季節,此類說法就在社交平臺瘋傳。2016年類似謠言再度出現,微信公眾號「康年」9月7日發布《這些東西不是美食,而是「毒」》,「小喇叭推廣平臺」「樂山房產資訊」分別於9月14日、9月18日也發布了同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