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全職媽媽就可以更好陪伴孩子?別天真,很多時候我們是這樣的

2020-08-28 琢玉育兒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哈洛先生,曾做了一個著名的「恆河猴實驗」。根據實驗中恆河猴的表現,哈洛得出了一個結論:觸摸、運動、玩耍這三個要素,是愛存在的最好證明。

因為恆河猴有94%的基因與人類相同,所以不少科學家認為:恆河猴的實驗結論,對人類嬰幼兒同樣適用。

養育孩子,讓他衣食無憂不是最好的愛。真正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依戀的,是接觸、是陪伴、是讓孩子感覺到安心和溫暖。

這個道理也越來越被年輕的媽媽們所熟知。

於是,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選擇回歸家庭做了全職媽媽,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愛,中斷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是值得的。

然而,日久天長,很多全職媽媽卻發現,自己卻只保證了孩子的衣食無憂。對於孩子,我們開始抱怨多于欣賞,苛責多過鼓勵,暴躁多於耐心。我們不快樂,我們的孩子也不敢快樂。

是什麼讓我們變成了這樣子?

1、現實生活與預期落差太大

婚前對婚姻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期待。婚後卻發現生活是一地雞毛,而自己成了雞窩頭的家庭婦女。生活瑣事,帶娃,夫妻關係,婆媳矛盾,生活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孩子還不是一般難帶,孩子要吃喝拉撒睡事無巨細地照顧著,還要遛娃,搞早教等等,根本就沒有時間為自己的內心賦能。

更受打擊的是自己的付出被否決。娃帶好了是義務,是別人的功勞,帶不好了則都是當媽的沒做好。日積月累的指責讓全職媽媽心力交瘁。早把要好好照顧娃陪伴娃的初衷忘到了九霄雲外。有的只剩下疲憊的身心和滿腹怨氣。



2、原生家庭的代際複製

每一個父母,都曾經是個孩子。我們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害,會改變我們的大腦神經迴路,讓我們不自覺地複製了原生家庭的傷害,用我們不喜歡的,甚至是極力避免的方式對待孩子。

—— 選自《快樂養育法》

孩子感覺不到快樂的家庭都有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

明明是為了孩子好,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行動卻讓孩子感覺不到愛意,有的只有厭惡和嫌棄。

明明小的時候我們發誓,我們絕對不要成為母親那樣的人,長大以後我們卻驚恐的發現「長大後,我卻成了你。」

於是,我們也開始刀子嘴對付孩子。當孩子不聽話作出反抗的時候,極有可能歇斯底裡。就像《隱秘的角落》的周春紅,逼孩子喝牛奶擦奶漬,孩子稍微有點遲疑,便開始崩潰。

即使我們自己意識到了這種代際複製,沒有成了母親那樣的人,卻會不經意間被類似媽媽的婆婆和老公的影響。在婆婆和老公的壓力下對孩子做出讓自己後悔的舉動。



3、情緒管理能力欠佳

我們不懂愛孩子的另一個另一個原因是我們不懂管理自己的情緒

生活瑣事,婆媳矛盾,夫妻分歧等等帶來的負面情緒已經積壓在心裡很久了。我們不懂排解,任由負面情緒發酵,然後孩子一出現不聽話的苗頭,我們直接情緒爆發。

承認吧,我們打罵孩子不是因為我們多麼愛孩子,多麼為孩子好,而是我們已經被其他事情氣瘋了,我們已經管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長此以往,全職媽媽背離了好好陪伴孩子,給孩子溫暖而安心的愛的初衷。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那麼,全職媽媽們該怎麼辦呢?

1、回歸現實,實事求是

人生可以分為很多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人生重點不一樣。

如果你對生養孩子的婚姻生活無法適應,那最大的可能就是你沒做好吃苦的準備。

在父母親的懷抱中當孩子多爽啊,被照顧的那一方,什麼壓力都不用擔,只需要搞好學習就行。

沒錢花了跟父母說一下,幾句話的功夫,錢就來了。

看某個同學不爽,直接不理他就成,不用強顏歡笑虛與委蛇。

但是當了全職媽媽還想這麼快意恩仇,你一開始就錯了。

婚姻不是想放棄就能放棄,孩子生完是不能塞回去的。有的就只能堅持下去。同樣是堅持,快樂的還是痛苦的,你選擇哪一個?

同樣是明白人,當然要選擇快樂的。

怎麼快樂法?尋找全職媽媽這件事的意義。家庭和睦,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順便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甚至是事業戰場,這個不是很好的路線嗎?

快樂的秘訣不在於看清多少事,而在於看輕多少事。看輕家長裡短和生活裡的雞零狗碎,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陪伴孩子上。



2、覺察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育兒方式,溫柔而堅定

覺察本身就是一種療愈。當全職媽媽能時不時地開始覺察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育兒方式時,這就代表著媽媽自己開始逐步修正自己。當自己的立場堅定了,旁邊的人的老意見影響就變小了。

我一閨蜜就面臨這種情況。她父母是很含蓄的人,心裡很愛孩子。但是說出來的話卻常常傷了他的心。高考填報志願時,她就報了心理學專業。

在不斷的進修中,她開始覺察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並且不斷修正自己的內心。心裡頭也暗暗發誓,以後絕對不讓自己的孩子受自己受過的傷。

在她養娃的日子裡,她的確也做到了。孩子不聽話,她都想發火,惡毒的話到了嘴邊還是咽了下去。遺憾的是她婆婆卻是跟她媽媽一樣的,明明是為了孩子好,但說出來的話卻非常不中聽。

孩子要抱抱,婆婆就在旁邊說「上幼兒園了還抱,羞羞臉」,見到閨蜜抱孩子了,就開始說教不要寵壞她。叫孩子起床,必須立刻起來,如果孩子慢一點了,婆婆就旁邊罵孩子和閨蜜。等等。

好在閨蜜hold住,繼續溫柔而堅定地對待孩子,也沒有做下讓自己後悔的事。

因為沒有條件搬出去自己住,說理說不通,就乾脆不管婆婆說啥都當耳邊風。



3、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學會平和而真誠地表達

很多全職媽媽並不懂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是什麼,怎麼來的,只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很暴躁,就像炸藥包似的,就差一個引子就會暴躁。這個有興趣可以看看相關書籍。這邊分享下本人管理自己情緒的一個經驗。

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全職媽媽一個繞不不過去的坎,也是一個分分鐘能讓氣到發瘋的差事。

我家大寶之前上幼小銜接,每天晚上都要輔導他寫作業。一提做作業,各種小動作都出來了,一副不要讀書的樣子。一看這樣我就生氣,但是我忍。再加上他一心想玩,那些知識都是過眼不過腦的,我就更氣。



但是生氣有用嗎?沒用,我氣得要暴走,他在那邊抹眼淚,作業還是沒做,不會的知識點還是不會。我能撒手不管嗎?不能。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紓解自己的情緒。慢慢地總結出經驗,情緒來了,宜疏不宜堵。

我知道自己輔導作業會很容易生氣,所以當感覺自己要生氣的時候,我立馬左手用力握住右手,在心裡默默問自己,我到底是生氣什麼?

氣孩子坐不住,氣孩子不用心,還是生氣孩子竟然沒有繼承媽媽的高智商,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這麼一想,我心裡就平靜了。

我沒有高智商啊,也不是天才兒童。像孩子這麼大時候,我在幹嘛?上山下地,爬樹玩泥巴。這些學識性的東西到了正式上學後,經過多次練習才學會的。

我怎麼能要求一個愛玩沒讀過書的男孩子一下子變成穩重愛讀書的孩子呢?這不是典型的參照別人家的孩子給自己的娃定高要求嗎?

想通了這一點,我那不斷升騰翻滾的氣就消了。

坐不住?沒關係,一次能坐個兩分鐘,寫兩行字母數字就行。

記不住?沒關係,他願意跟著學就行,多重複幾遍,多等待幾天,他總是會學會的。

擺正心態,放低要求,不要給自己氣受,還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幼小銜接只是第一步,後面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呢。若是沒了學習興趣和動力以後咋整?


結語

全職媽媽難當,在面臨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時,在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挑戰時,在情緒爆發時,我們會背離了好好陪伴孩子的初衷。

但是我們客觀認識自己的處境,覺察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育兒方式,管理好情緒來幫助自己成為一個給孩子更多陪伴更多愛的好媽媽!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忘性大?記憶力下降要重視,陪伴孩子的同時別忘提升自己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媽媽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童年,她們會選擇陪伴孩子長大,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在她們犧牲掉自己的時間和工作之後,換來的可能並不是她們想要的。反之,如果人一直在思考,大腦就會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所以全職媽媽在家的時候也需要靈活用腦,多思考問題或者和孩子一起做智力遊戲,這樣就可以預防記憶力下降。☆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很多媽媽選擇放棄工作回歸家庭之後,身邊就只有丈夫和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職媽媽會變得比較孤僻。
  • 全職媽媽,希望可以用高質量的陪伴引導孩子成長.
    全職媽媽,不知道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在我看來有積極的、努力的態度,也有內心深處的害怕和迷茫,怕自己被拋棄,怕自己沒有能力去養家餬口. 我已經當全職媽媽差不多4個年頭,本身我是一個比較內斂細膩的人,嘴巴不會說多麼漂亮的話,所以在職場還是比較有缺陷,工作上能力也不是特別出眾,朋友比較少,至少走進我心的朋友很少,單位同事都是中年婦女比較多,家長裡短,八卦,我是不敢多接話,人多嘴雜,感覺交際起來很累. 我也是個特別單純的人,所以跟孩子一起雖然有摩擦,至少內心是很平靜的。
  • 全職媽媽=無所事事?堅定信念,讓全職陪伴成為不悔的選擇
    皮皮和我家寶寶年齡相仿,一直都是跟著奶奶生活,他的媽媽在還沒有歇完產假的時候,被人事一個電話緊急召回公司。從此,皮皮就像留守兒童一般,每天過著期盼見到媽媽的日子。我們剛搬到新家的時候,鄰居阿姨很熱情的同我聊天,當得知我選擇做了全職媽媽時,她很是驚訝。一邊說著「女人不能不賺錢,會被人瞧不起」,一邊感嘆「帶孫子好累,無時無刻不能休息」。
  • 拒絕平庸和可怕 全職媽媽也可以是優秀的職業
    因為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承受媽媽放棄自我的壓力。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稚嫩的肩膀也扛不起你曾經放棄的夢想。全職媽媽可以不斷成長,讓瑣碎的日子變得精彩。我自己在全職媽媽期間,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學習,自學了教育心理學,還考取了小學教師資格證;為了更好地陪孩子運動,開始堅持跑步;為了幫助孩子打開少兒編程的大門,報名自學了Python課程,有時半夜還在那研究……自己的種種努力,會讓我感覺到瑣碎的日子不是平庸,而是充實和精彩。
  • 幼兒園一個班裡25個孩子 9個全職媽媽好幾個是研究生
    「我領完年終獎就交辭職信了,家裡兩個孩子,光靠老人和保姆實在不行,還是得我自個回去壓陣!」  「二孩放開後,我們小區的全職媽媽明顯多起來了。保姆難找,每月要5000塊,很多媽媽寧願自己帶。」  「是啊,兒子幼兒園一個班裡25個孩子,全職的媽媽就有9個,好幾個研究生。」
  • 別以為全職媽媽輕鬆,說多了都是淚!細數全職媽媽承受的5大委屈
    因為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全職媽媽沒有外人想的那麼光鮮,反而有著太多的委屈和心酸。全職媽媽不用上班,就在家帶帶孩子,沒錢了還有人給,這樣的日子還有委屈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信,我們來細數一下全職媽媽都有哪些委屈。
  • 不要再被網上的「陪伴」欺騙了,全職媽媽只有「賠」伴,性命那種
    我想說媽媽們以為是算的,因為沒有媽媽們背後的付出整個家庭幾乎會停止運轉。但媽媽們的標準不代表大眾的標準,因為沒當媽媽前自己就看不起全職太太(媽媽),大眾的答案也應是如此。所以網上那些鼓吹孩子的幼年時期一去不復返,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媽媽的陪伴才夠完美的言論,誰聽誰上當。
  • 孩子成長不想錯過,「全職媽媽or職場媽媽」,你怎麼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媽媽們為了寶寶,在家全職帶寶寶 ,這也稱為全職媽媽。但也有一些媽媽,白天忙著上班賺錢,晚上回到家裡,還要照顧好寶寶,這樣的媽媽,稱為職場媽媽。●讓孩子變得有安全感孩子在四歲之前,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了孩子以後,開銷也很大,父母兩人總要有一人賺錢養家,一般情況下,媽媽會選擇在家全職帶寶寶,讓爸爸賺錢養家。所以,媽媽可以在白天照顧孩子,爸爸下班的時候,可以多讓爸爸陪伴孩子,孩子才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陪伴和愛,因此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 全職媽媽的兼職工作,請吸取我的經驗教訓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母親選擇做了全職媽媽。我也一樣。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孩子一歲那年我便辭去了在廣東多年打拼發展起來的工作,回到家裡專門照顧孩子。這樣一晃就是幾年。孩子的成長是漫長的。媽媽的陪伴是無止境的。所謂上山容易下山難。
  •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只能做全職媽媽?別再被道德綁架了
    ,選擇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覺得這樣更加利於孩子的成長。那麼上班族媽媽真的不如全職媽媽嗎?其實全職媽媽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時刻出現在寶寶的眼前。但是全職媽媽除了照顧寶寶之外,還需要做家務,仔細算下來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也非常有限。上班族媽媽雖然一整天都不在家,但如果能夠把握好下班後的時間,其實也能夠保證與寶寶和諧的親子關係。做好時間管理上班族媽媽最頭疼的事,就是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 「娃上學了,我可以去上班了」,全職媽媽想法太美好,現實很骨感
    文|西紅柿媽媽表姐阿玲是一位全職媽媽,每次家庭聚會,親戚朋友都言語羨慕的說她嫁了一個好老公。每天不用上班,就在家帶帶娃,吃穿不愁。可他們忘記了,工作雖然辛苦,但帶娃又何嘗不累呢?有些寶媽心存幻想,認為只要孩子上學,就有時間去工作,可無數例子卻告訴他們:不要想得太天真了。
  • 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和上班媽媽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區別明顯
    相反的,由上班媽媽帶大的孩子就容易因為和媽媽溝通和相處時間較少,所以內心容易不安和孤獨。除此以外,全職媽媽和上班媽媽在帶大孩子的過程中,對於他們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全職媽媽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孩子的生活瑣事。但上班媽媽卻只能夠提前跟孩子說清楚注意事項,而更多的時間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處理的。
  • 全職媽媽和內卷
    孩子幼兒園的時候,眾多家長一起接娃,有時候就會聊起來,結果發現,不光有些家長生了二胎、甚至是三胎,還有的做起了全職媽媽,在家專心帶娃,這個數字,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一些。相信經過了這麼多年的「洗腦」,很多父母聽得耳朵都起繭子的一個詞就是:陪伴。孩子的學習、作業,興趣班、輔導班,要想讓它們發揮出更大的效果,家長的陪伴必不可少。
  • 別輕易選擇當全職媽媽
    據權威調查顯示,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而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對孩子來說,媽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對沒人幫忙帶孩子的家庭來說,可以省下一筆請保姆費用,少一份工資,換來孩子的成長是划算的。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價的。
  • 全職媽媽,你不是「保姆」:除了愛孩子,你更要愛自己
    因此,許多女性懷孕之後便會辭掉工作,直到孩子出生,之後成為照顧子女、經營家庭的全職媽媽。孩子在三歲之前需要有人隨時照顧,因此,子女在這個年齡段的母親很多都成了全職媽媽,就算孩子的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能幫忙照顧,很多女性還是主動或是不得已地成為「全職媽媽」。
  • 幼兒園老師:全職媽媽帶的孩子,和上班媽媽帶的孩子,差別很明顯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意選擇作為一名全職媽媽,她們想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想要和男人在社會上有同等的地位。一個家庭中有些女性想要和自己的丈夫一樣可以掙錢養家,為自己的子女和父母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所以很多的媽媽在孩子不到一周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斷奶,然後走出家門,投身於職場。
  • 做全職媽媽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有了孩子後,很多媽媽都會想兼顧好自己的同時給孩子好的家庭教育與親子陪伴,但如果真正上班是無法兼顧孩子的,於是媽媽們就會考慮為了孩子往全職媽媽發展,有的媽媽家裡沒有老人,只能自己全職帶娃。為了更好地撫養和教育孩子,選擇當「全職媽媽」的女性越來越多。當全職媽媽不是一個對或錯的問題,但是如果有選擇,我不建議大家去當全職媽媽。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的孩子有啥區別?東莞老師:一眼看出來
    經濟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斷地提高,育兒成本更是越來越大。孩子出生後,很多媽媽就是否要重返職場糾結不已,孩子還小的時候離不開媽媽,也就會有很多母親選擇了寶寶,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家做一位全職媽媽。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有啥區別?老師一眼就能看出
    經濟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成本也在不斷地提高,育兒成本更是越來越大。孩子出生後,很多媽媽就是否要重返職場糾結不已,孩子還小的時候離不開媽媽,也就會有很多母親選擇了寶寶,放棄自己的事業,在家做一位全職媽媽。但是也有的母親才孩子出生活,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選擇了跟爸爸一樣,投身職場。那麼這兩個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會有什麼不同嗎?
  • 全職媽媽是享福?不為人知的心酸誰又知道,拯救被忽略的全職媽媽
    (期間還要面對孩子真的哭鬧、不聽話,抱著孩子還要採購東西)做飯的時候狀況不斷,一眼看不到孩子就會發生什麼意外。(很多媽媽也因此練成了」大力士「,一手抱娃、一手拿鍋做飯)往往因為照顧孩子、哄孩子,自己都顧上不吃飯,到了飯點即使自己已經很餓了也沒辦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