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平庸和可怕 全職媽媽也可以是優秀的職業

2020-09-05 壹九壹十

花兒知道,一生只能盛開一次,認真地張開每一片花瓣,細緻地調整每一個角度,綻放最精緻的美麗。

彩霞知道,一生只能絢爛一次,仔細地鋪開每一片雲霞,用心地設計每一片色澤,潑灑最燦爛的風採。

作為媽媽的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努力地給予孩子最好的一切。

然而現實生活中,媽媽們往往在「事業」和「孩子」中做著兩難抉擇。

就如曾火極一時的電影《找到你》中的一段臺詞: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是個糟糕的媽媽;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這不算是一個職業。

電影《找到你》海報

其實,每一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每一個媽媽的選擇也不一樣,但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都一樣。


拒絕成為全職媽媽,覺得放棄職場會被社會淘汰。

當今社會輿論多把女性分為兩類:一種是事業型女人,獨立又有主見,走路帶風;一種是家庭婦女,小肚雞腸,不思進取。當然,「全職媽媽」很自然地被劃入了後者。所以很多女性拒絕放棄職場。

一是,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全職媽媽:不求上進。

在眾人眼中,全職媽媽大約是這樣的一種存在:生活中只有孩子和老公,每天圍繞著洗衣做飯、家庭衛生、各種瑣事打轉,逛的是菜市場、穿的是運動服、聊的是打折商品……她們和村口的大媽沒什麼區別,眼裡只有家長裡短。

周圍的親朋好友也會有意無意地表達:你原本學歷不錯,工作也不錯,現在卻甘願辭職在家帶孩子,年紀輕輕卻靠人養活,那你讀了那麼多年的書豈不是白讀了?還有什麼用?

公公婆婆即便嘴上不說,也會心生不悅地暗示:我家兒子一個人在外拼命掙錢,你卻只知道在家享福,天天把要照顧孩子放在嘴上,那看孩子有什麼難的?我們又不是沒帶過。

二是,女性自身的焦慮:害怕平庸使自己被拋棄。

很多女性自己就很焦慮,擔心瑣碎的平庸生活會讓自己迷失,給家庭帶來不幸。國際影星蘇菲•瑪索曾說,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

曾經有個女性朋友認真地告誡我說:「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你不要看現在你的老公很愛你,對家庭很好,但是當你就這樣靠他養活五年後,那他對你的態度肯定不一樣。」

她覺得,全職媽媽的工作就像是家庭保姆,但是還沒有經濟收入。就如電視劇裡的故事情節,慢慢地,你會被老公所嫌棄:天就只知道叨叨各種瑣事,不理解自己在外打拼的辛苦,還總是抱怨帶孩子累,沒有共同語言,甚至都不願帶出門。然後你就可能被出軌、被拋棄。等到那時候,後悔就晚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種種文章都在呼籲:「女人千萬不能放棄職場,一定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


甘願成為全職媽媽,但放棄自我的陪伴很可怕。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很多媽媽就甘願放棄事業上的一切成就,成為全職媽媽,把孩子當做唯一的寄託。當孩子幼年時,她們一刻都捨不得跟孩子分開,擔心他磕碰受傷,擔心他受委屈,只有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才放心。當孩子上學後,孩子的成績是最看重的,還幫著做各種選擇,美其名曰「我是為了你好」。

殊不知,她們在潛意識下將丟失的「自我」嫁接在了孩子身上,想讓自己沒能實現的叫孩子去實現。然而,分寸一旦沒把握好,這種壓力會讓孩子覺得很可怕。

就如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宋倩,她漂亮、獨立,還是名校金牌老師,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英子,選擇放棄事業,成就女兒。她事無巨細地替英子安排好一切,小到一日三餐,大到未來大學的選擇。她不允許英子吃油條,認為那是路邊攤不衛生;不允許英子玩樂高,認為會耽誤學習時間;不允許英子報考南京大學,認為留在北京才能便於自己照顧……還經常說「媽媽都是了你好!」

《小歡喜》劇照

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英子面對這樣的媽媽,總是那麼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惹怒了她,有時還默默地流淚,讓人看著都心疼。媽媽放棄自我的陪伴,讓英子覺得非常壓抑,甚至抑鬱,最終忍無可忍離家出走,差點跳海。好在劇中的宋倩及時反省,不然定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小歡喜》劇照

這种放棄自我的愛,看似偉大的犧牲,實則成為了媽媽理直氣壯要求孩子成仁成才的籌碼。這是非常可怕的。

因為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承受媽媽放棄自我的壓力。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稚嫩的肩膀也扛不起你曾經放棄的夢想。


全職媽媽可以不斷成長,讓瑣碎的日子變得精彩。

養兒育女之路,也是媽媽們自我完善的修行之路。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他的墓志銘上刻了這樣一句話:「我永遠都沒有長大,但我永遠都沒有停止生長。」作為一個媽媽,不應該只為孩子給予溫飽與關愛,還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用自己的不斷成長引領孩子前行的道路。

溫婉、知性的主持人董卿,《面對面》節目裡說,「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自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我一直很認同這個觀點。媽媽的不斷成長,也是對孩子最好的言傳身教。

但董卿還說,「不想放棄繼續成長的可能,不想因為孩子,就變得止步不前了。」這其實不一定,因為不是只有在職場上不停地追求事業成功,才能讓孩子感受到你追求上進的好品質。

我自己在全職媽媽期間,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學習,自學了教育心理學,還考取了小學教師資格證;為了更好地陪孩子運動,開始堅持跑步;為了幫助孩子打開少兒編程的大門,報名自學了Python課程,有時半夜還在那研究……自己的種種努力,會讓我感覺到瑣碎的日子不是平庸,而是充實和精彩。

而且我也看到有很多比我更勤奮、更自信、更優秀的全職媽媽,她們真的是文武雙全,上的了廳堂下的了廚房,教的了作業陪的了練琴,司機、廚師、寫文、美工、樂器、運動……樣樣行,雖然在家,但一直在不停地自我成長。在孩子們的眼裡,這樣的媽媽是閃閃發光的,是自己的偶像。

曾經在一個育兒號上看到有網友自述:我是一個工科女,為了陪伴孩子,零基礎自學素描和水彩畫,現在外行看以為是專業水平;還自學識譜彈琴,學心理學、研究英文、習讀詩詞……我從一個平庸職場小員工,蛻變成擰得了螺絲、畫得畫、彈得了曲、哼得了之乎者也、溜得了英文口語、治得了小兒常見小毛病的幾乎全能的好脾氣超人。

孩子,不但不會成為媽媽們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反而可以激發媽媽們向更優秀的自己邁進。


媽媽高質量的陪伴,對孩子的影響伴隨一生。

一般情況下,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媽媽陪伴的時間最多,所以影響也最大。最好的親子關係,不是媽媽放棄自我的犧牲,也不是讓孩子放養式地獨自奔跑,而是媽媽帶著孩子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曾經一期央視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有一段經典的論述:

教育孩子和賺錢,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如果你在該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了拼命掙錢,等孩子大了,你辛苦賺了一輩子的錢,說不定還不夠他敗家一年!

如果在該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用心陪伴和管教,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賺到的錢,說不定孩子一年就賺到了!

這段話表達了,高質量地陪伴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比賺錢更重要。媽媽的觀念、教養和習慣,會引導孩子走向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小時候是個熊孩子,身子弱卻鬼心眼多,從來愛闖禍。他的媽媽對其闖禍從來不在外人面前訓斥,而是在事發後第二天將其前一天的錯誤擺事實講道理,說得他心悅誠服地認打認罰。儘管家庭生活窘迫,他的媽媽卻深刻明白讀書的重要,哪怕再沒有錢,也要給兒子買書。媽媽的高質量陪伴,帶給胡適深遠的影響,他一生獲得中外三十五個博士學位,還在慘烈浴血的八年抗戰裡,書寫了英雄妙筆。

胡適

胡適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母親的:我的恩師便是我的慈母。

當然,反面例子更是屢見不鮮。

電視節目《變形記》中的李錦鑑,父母一直在北京工作,他則被扔在老家,整整11年的陪伴缺席,讓他變得叛逆頑劣。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再成功的事業也不能彌補孩子教育上的失敗。

孩子的成長是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們可以用最美好的歲月帶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請相信,你現在的付出一定會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大有不同!


無論你是一名職場女性,還是一名全職媽媽,請一定保持不斷成長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儘自己所能做到高質量的陪伴,與孩子一起積極向上地生長。

願我們此生無悔。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可憐又可怕的群體
    全職媽媽的辛苦,可謂是罄竹難書。雖然我不是全職媽媽,但是也能深深地體會到全職媽媽的不容易。但是,最近發生的幾件事,卻讓我對全職媽媽有了一個新的改觀。孩子是奶奶和媽媽一起抱過來的。已經產後六個月了,孩子媽媽還是跟剛出月子一樣,皮膚很白,沒有一點陽光的顏色。主任檢查了孩子,孩子眼神是有些呆滯,似乎對什麼也不感興趣。頭也抬不起來,只能平躺著。平時都是誰帶孩子啊?主任問。是孩子媽媽。奶奶回答。
  • 江蘇高考作文題「拒絕平庸」被指催生大批平庸之作
    專家觀點:是考題混淆了「平庸」的概念出場專家: 凌煥新(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省寫作學會會長)對於「拒絕平庸」,首先要弄懂一個概念:拒絕平庸,首先什麼是「平庸」?在現代漢語辭典中,「平凡」和「平庸」是近義詞,甚至於某些方面帶有一點重疊的意義。
  • 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哪個培養的孩子更優秀?
    今天一個大學同學給我聊天,說他兒子上高中咯,問我一些對於孩子的教育和輔導方面的事情。我說我記得你不在這鄭州發展呀,他說是的,孩子和她媽媽在這鄭州,他在外地。特別是二胎政策放開後,全職媽媽的更多,因為有的家裡老人年紀大了,沒法帶孩子,找一個保姆帶孩子,至少一個月也要4000元,媽媽出去工作,有的也就是四五千工資,所以很多媽媽,就在家做了全職媽媽。做全職媽媽好不好?女人們都心甘情願當全職媽媽嗎?
  • 我為什麼不做全職媽媽?
    女人結婚後一旦有了孩子,真的是什麼都要忍,孩子和事業擺在面前,只能優先選擇孩子。如果想要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那就要兼顧家庭和事業,不僅要承擔雙倍的辛苦和勞累,還要忍受各種心酸和憋屈。不過,不管工作有多麼繁重,帶娃有多麼辛苦,我也是堅決不願做全職媽媽,其實,全職媽媽是個有些尷尬和高風險的工作,這份工作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不管媽媽多努力,多優秀,都可能要經歷從完全被需要到逐漸被嫌棄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長,也就五六年的時間。
  •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時間:2020-12-22 18:43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24h全年無休 全職媽媽是一種職業嗎 最近一個問題火了就是應該給全職媽媽發工資嗎?
  • 夜讀 | 接受平凡,拒絕平庸
    平凡與平庸,區別在於是否有過追求,一個曾經努力,一個從未開始。前段時間結識了一位朋友,十幾年前國內名校畢業,現在是我們這個小山城的一名小學地理老師。可突然有一天,你會聽人說起他們曾經閃耀的光芒時刻,可能是有著高學歷,可能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甚至,他們還保留著曾經備受矚目的榮譽勳章。後來,他們或機緣巧合沒有更進一步,又或是自己選擇了歸於平淡。但這些人,他們一定也是與眾不同的。
  • 全職媽媽的現實困境
    在這則報告中,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達到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從社交媒體和其他調查報告可以看出,中國的全職媽媽,目前確實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有人認為,全職媽媽不用工作很輕鬆,但是她們的生活真的輕鬆嗎?面對越來越高的育兒成本,全職媽媽的付出是否被嚴重低估了?
  • 要拒絕平庸
    所以,我們要拒絕平庸,張揚個性,堅守自己。甘於平庸就是隨大溜,只會製造麻木的庸眾。人是一顆能思想的葦草,能夠彰顯個性,活出自我。倘若人人都隨大溜,那麼最終只會被「大溜」衝走自己的夢想與追求,成為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平庸之下,人們或許有些知識,但是沒有見識;或許有些技術,但是沒有才華;或許有個文憑,但是沒有水平。因此,我們要拒絕平庸。
  • 那些拼搏在考證路上的全職媽媽,她們的職業生涯能如預期的好嗎?
    前幾天, 一個二胎全職媽媽向我傾訴:這幾個月可以說是拿出了高考時的拼勁,去衝刺教師資格證和註冊會計師證。整個人每天如同陀螺旋轉,沒有停息的時候。其實生理特點和社會責任註定了男人和女人不會有絕對的平等。即使你個人能力再出色,但要分出來精力照顧兩個孩子,孩子小的時候容易生病,等再大點有抵抗力了,又開始進入了輔導作業的環節。這些事情算下來,你即使再優秀,把精力往外一分,還剩下多少能為公司創造價值呢?同樣的情況下,還不如聘用一個雖然能力不如你,但是可以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到工作上的候選人。
  • 「全職媽媽」,正成為出軌率最高的職業
    離婚的數量持續上升,出軌成為最主要的離婚原因而在出軌率最高的職業調查中,「IT」男和「全職媽媽」成為概率最高的職業。早在去年,新京報根據民政部、杜蕾斯全球調查等數據發布的《五成婚姻敗給出軌,全職媽媽易變「晝顏妻」》中就顯示:1. 因為第三者插足導致離婚佔比50.16%2. 全職媽媽出軌率達18.9%3. 出軌女性中的67%,「為尋求激情,不打算和丈夫離婚」。
  • 全職媽媽是「高危」職業?並不是危言聳聽,她們將面臨這四大危機
    全職媽媽應該是世界上最辛苦而且最危險的工作,這個世界上再沒有哪一份「工作」像全職媽媽一樣,不僅全年無休而且還沒有工資,即便再辛苦再累也不能抱怨,還要說是自己應該做的。除此以外,全職媽媽還要時刻面對在外工作的丈夫「變心」和「花心」的可能,因此,做全職媽媽是需要勇氣的。
  • 全職媽媽怎麼考到幼師資格證?這屆媽媽實在是太優秀了
    全職媽媽,一支隊伍越來越壯大,綜合素質越來越高的群體。她們有學歷有資歷有頭腦有要求,因為深知孩子幼年養育中母親的重要性,暫時告別職場回歸家庭。 全職媽媽在家帶娃的這幾年,可以做些什麼來為接下來的職業生涯鋪路?很多媽媽選擇了充電學習考證。
  • 「全職媽媽」的三個誤區,幾個建議,做優秀媽媽,媽媽應該早知道
    最近有好多粉絲問我是不是應該全職回到家中做「全職媽媽」,這樣的話,可以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一個母親選擇不再工作回到家全身心的培養孩子,這肯定是一種母愛的奉獻精神。但是,全職媽媽」真的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嗎?
  • 全職高手:如果葉修加入霸圖結果會是怎樣?網友表示太可怕了
    在全職高手中葉修被迫退役後雖然要強制休息一年,但一年後葉修再次回到職業圈能夠選擇的地方並不過,畢竟那時的葉修在職業圈已經是老年人了,不過職業圈也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被稱為老年人戰隊的霸圖。那如果葉修加入霸圖結果會是怎樣?網友表示太可怕了,但某人可能會很不高興。
  • 全職媽媽≠全職太太,你對這個職業究竟有多少誤會?
    全職媽媽不等於全職太太。也許有的全職媽媽會這樣吧,但我不願意這樣,孩子上學去了,沒人打擾,我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白天是屬於我自己的時間,怎麼可以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睡覺這件事上呢?至於和學歷又有什麼關係呢,這和選擇有關,並不是學歷低就適合做全職媽媽,學歷高的就應該以事業為主,這是偏見。
  • 全職媽媽和內卷
    全職媽媽變多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年全職媽媽明顯增多了?所以,為了能更好地培養孩子,就有人做起了全職媽媽(全職爸爸雖然也有,但畢竟是極少數,而且全職爸爸還是全職媽媽,並不影響本文的討論過程和結果),其中不乏一些高知。​第二,內卷了。
  • 我是全職媽媽,怎麼了?!
    2020年6月19日,我成功地加入到了寶媽的行列,並且全職在家帶娃,目前寶寶三個多月。現在社會戾氣這麼重麼?各種聲音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全職媽媽施加壓力和輿論,導致很多寶媽對於自己「全職媽媽」的身份都有些不自信和自卑。我就想說:我是全職媽媽,怎麼了?!問:在家帶娃和上班哪個累?
  • 承認平庸和嚮往優秀
    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2020:「承認平庸和嚮往優秀」     如同提到2004就想到非典,提到2020,也必然會想到這場全球性的疫情。一月份被高數折磨的焦頭爛額的我是絕對不會預先想到會有這樣的未來。     那是我大一最像學生的一段日子了。為了高數能低空過線天天呆在圖書館預習課本,上猴博士的網課,做筆記,寫題,整理錯題。
  • 全職媽媽,不等於「保姆+家教」
    原標題:全職媽媽,不等於「保姆+家教」   ——本文系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最近,關於「高學歷女性當全職媽媽是否是浪費」的話題在朋友圈裡興起熱烈討論。   但不管是多麼風光的職業女性,大多都會組建家庭,但是,一旦子女出生,雙雙在職場打拼的夫妻,不得不面臨家庭和職場的取捨。或許是受到中國傳統「女子相夫教子」思想的影響,或者是不忍自己懷胎十月誕下的小生命離開必須的呵護,在感情上與嬰兒聯繫更緊密的母親會首先選擇讓步,放棄自己辛苦建立的事業,成為一位全職媽媽。
  • 全職媽媽可以做什麼兼職?
    作為一個全職媽媽,無論我們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家人生活,獲得更多收入,還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都是很好的初衷。但是,在我們做兼職的過程中,眼光要放遠一些,不要過於急著變現,盲目追求成功。太著急反而不容易變現,容易變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