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的現實困境

2020-12-20 騰訊網

導語:最近,某知名母嬰社區平臺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在這則報告中,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達到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從社交媒體和其他調查報告可以看出,中國的全職媽媽,目前確實是一個相當龐大的群體。有人認為,全職媽媽不用工作很輕鬆,但是她們的生活真的輕鬆嗎?面對越來越高的育兒成本,全職媽媽的付出是否被嚴重低估了?

新年已經開始了,不知道您今年在工作上有哪些計劃呢?其實對於上班族們來說,每個人在各自崗位上,都會有著各種各樣的大小目標。不過,就在咱們身邊,現如今有了一個越來越龐大的群體,她們雖然看上去不用外出工作,但是她們每天的生活也非常忙碌和辛苦,她們就是全職媽媽。

最近,某知名母嬰社區平臺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家庭孕育方式白皮書》。在這則報告中,中國年輕父母全職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達到58.6%;其中,95後全職媽媽佔比已達到82%,集中在三四五線城市。可能這個數字會有些誤差,但是全職媽媽越來越多,確實是一個趨勢。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年輕的媽媽們其實並不是主動選擇留在家裡的。確實是因為遇到了各種實際困難,比如說,找不到合適的人看孩子、僱育兒嫂費用太高等等。所以為了減輕家庭負擔,這些女性選擇成為了全職媽媽。

那麼您個人對全職媽媽這個群體怎麼看?在咱天津,養育一個孩子大約需要多少錢呢?其餘一些一線、二線城市的育兒成本也是這麼高嗎?

那麼您覺得越來越高的育兒成本,跟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選擇做全職媽媽,這二者之間有關係嗎?目前,大部分家庭在育兒上支出最多的部分是什麼呢?

即便您沒有孩子,但只要您周圍有女性做媽媽了,你都能或多或少感受到,現如今養一個孩子有多不容易,需要投入多少精力。

而且,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元化,讓一個女性下決心在家做幾年全職媽媽,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是,在我們亞洲社會中,好像大部分人對全職媽媽的付出並不重視。這一點跟歐美國家很不一樣。甚至有人覺得,不過是在家看看孩子而已,挺輕鬆的。您對這種情況是否了解?您對此又怎麼看呢?

(網絡上一些人對待全職媽媽的看法)

更可怕的是,整個社會對全職媽媽的價值仍沒有足夠的認識。在韓國,有媽蟲一詞——人們經常把「蟲」加在各種讓人看不慣的行為後面,用來諷刺某類人。「媽蟲」這個詞則專門用來諷刺要靠丈夫養活、自己吃喝玩樂的全職媽媽。

不少人認為,媽媽照顧家庭沒有創造多少價值,甚至覺得全職媽媽是好吃懶做的人生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全職媽媽回歸職場的願望都很強。2016年上半年國家衛計委在北京、上海、廣州、瀋陽等10個城市進行調查。被調查的全職母親中,近1/3是因為孩子無人照料而被迫中斷就業;超過3/4的全職母親表示,如有人幫助帶孩子,將會重新就業。

(數據來源:《2018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

不少女性並不願意做全職媽媽,但是迫於現實的種種困難,她們才下了這個決心。那麼,二位有沒有一些建議,比如說,在選擇做全職媽媽之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她們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應對?

結語:如果您身邊有全職媽媽,希望您能多給她們一些肯定和鼓勵。她們是在養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們首先是個人做出了犧牲。她們的付出,值得全家人和全社會的肯定。一旦選擇做全職媽媽,也希望您少點焦慮,多對自己做些肯定。

最後,我們應該承認,全職媽媽是一個與其他360行一樣不分高低的職業。未來我們國家也許也可以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給全職媽媽一些補貼,肯定她們的付出。祝福每一位全職媽媽,都能獲得公正的對待。

-END-

節目編輯丨鄭瑾堯

排版 | 雪晴

喜歡請點讚,喜歡得要命就轉給朋友看~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真實困境:「我親手把自己埋了」
    這是白百何飾演的一位全職媽媽的日常。 在最新一集獨白劇《聽見她說·失眠人的夢》中,這一角色引起了很多女性的共鳴,她們或是同樣受困於家庭,或是因難以平衡工作和家庭,面臨是否成為全職媽媽的糾結。
  • 時隔四年,從小妞到全職媽媽,白百合精準詮釋家庭主婦自我困境
    這樣的場景,一定會讓很多觀看本片的全職媽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至在第一時間就可以想到自己。而白百何在片中的那些獨白,可能也是很多全職媽媽正在經歷的生活狀態。整部短片運用了很多意象化的隱喻,來描摹出了家庭給全職媽媽帶來的那種窒息感。
  • 全職媽媽很容易走進「溫水煮青蛙」的困境而迷失自己,謹慎選擇
    後來,讀完上百條類似的留言,我發現,事實上我觸動了全職媽媽的痛點,我作為一位職場媽媽,根本不可能理解她們的難處,在她們看來,我站在了她們的對立面,激起了她們心裏面的怨氣。當然,也有認可我觀點的媽媽,覺得孩子大了還是要出去工作,全職媽媽只是某個階段的生活狀態;還有一些將全職媽媽這個職業經營的風聲水起、令人羨慕的媽媽們。
  • 「我花的是爸爸的錢」,流行詞「媽蟲」,折射全職媽媽身份困境
    導讀:"媽蟲",原本被用來貶低沒把小孩管教好的年輕媽媽,現在也用來諷刺沒有收入,專靠老公養活,在家裡無所事事,只帶孩子的全職媽媽。現實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大寶剛出生的那段時間,由於突發狀況,家中老人都沒辦法來幫忙帶娃,不得不放棄工作,在家做全職媽媽。同學聚會時,大家問起彼此的近況,我甚至不敢說自己是全職媽媽,直說暫時在家帶娃。即便這樣,也收穫了內涵複雜的羨慕:有老公養著你,你可真好命。
  • 撒貝寧願意放棄所有做全職爸爸?醒醒吧!現實中的全職媽媽看哭了
    「我的太太在家做全職媽媽,不會和社會脫節,她們有媽媽群,短時間內學習很多育兒知識,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令人心動的offer》中,徐律非常不贊同男女任何一方在家全職帶娃,因為這樣一方會和社會溝通的渠道,你不能完全理解自己另一方的想法。 結果撒貝寧立即反駁了徐律,認為她的觀點很老套。撒貝寧認為全職媽媽有媽媽群,可以通過媽媽群來溝通學習,單方面地認為帶娃非常有意義。
  • 越多95後選擇當全職媽媽,不是因為沒人帶孩子,理由現實又扎心
    當然有,而且全世界甚至於十幾億的人都在從事這個職業,那就是全職媽媽!,特別是95後全職媽媽更是達到了82%的佔比,也就是說現在有很多95後已經結完婚,當上了媽媽。為什麼95後全職媽媽越來越多?這些理由太現實更重視教育孩子現在的95後寶媽,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現在很多年輕的寶媽,覺得孩子的童年是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她們想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
  • 「等孩子去幼兒園我就上班」,現實卻打臉,全職媽媽:怪我想太多
    要說全職媽媽是最辛苦的工作,其實並不誇張,媽媽犧牲了個人時間和空間,全身心的為這個家,為了孩子而付出,身體的苦與累,內心的辛酸和苦楚,這一切,都只有全職媽媽才能理解。很多全職媽媽都說,「等孩子去幼兒園,我就上班」,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 「娃上學了,我可以去上班了」,全職媽媽想法太美好,現實很骨感
    「娃上學了,我可以去上班了」,全職媽媽想法太美好,現實很骨感琳琳是一位全職媽媽,生娃後因為寶寶體弱等緣故,她不得不放棄最愛的工作。她雖在事業與家庭中選擇了家庭,心中卻還是懷念奮鬥打拼的日子。於是,在女兒3歲讀幼兒園後,她立刻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 為啥國內高學歷的全職媽媽被鄙視,而國外卻很受尊敬?原因很現實
    文|秘籍君在某乎瀏覽帖子的時候,總會刷到這樣的帖子:全職媽媽到底有多卑微?然後底下很多網友現身說法,表述了自己當全職媽媽生活有多卑微,手心向上伸手要錢花,毫無自尊可言。還有的說自己見過的全職媽媽,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就是因為在家當全職媽媽,沒有收入,只能靠家裡人養活,所以在家毫無地位可言。
  • 全職媽媽,以後的路怎麼走?
    做全職媽媽,以後的路很艱難。如果遇見丈夫有良心,會念你的好,和你白頭到老。如果遇見一個花心的男人,到時候會把你換掉。你當全職媽媽,沒有經濟來源,在家裡是沒有家庭地位的。你的付出會被保姆替代的。女人必須經濟獨立,才能做到精神獨立。否則年老色衰,就可能被男人掃地出門。所以我奉勸女人不要當全職媽媽,要出去工作。帶孩子做家務找個保姆。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出現某一天被丈夫休掉時手足無措的情況。
  • 新世界社新推小說關注全職媽媽
    本報訊 (記者尹琨)3月8日,新世界出版社在北京雨楓書館五道口店舉辦《全職媽媽向前衝》新書分享會。該書作者、青年作家清揚婉兮(本名賈曉)與現場讀者互動,深入討論和剖析全職媽媽這一群體的生存現狀和心理狀態,呼籲更多女性更加自信地面對生活給出的難題。
  • 產後抑鬱,這個媽媽的內心獨白讓我看到了全職媽媽最現實的一面
    今日話題:「全職媽媽最終真的會成為悲劇嗎?」1殘酷的現實作者:今天怕是條死狗了我做了四年全職媽媽,孩子上幼兒園比較穩定的時候,正好朋友介紹一個工作,文職的助理那種,活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強度也不大,心細就可以了。
  • 全職媽媽又上熱搜,你的勞動真的沒有價值嗎?答案很現實
    雲南華坪女高張桂梅校長又上了熱搜,這次不是因為她把大山裡的女孩子送進大學,而是因為她讓自己做了全職媽媽來捐款的學生滾出去。隨之而來是網友對女性要不要做全職媽媽的討論,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各自也有各自的道理。做全職媽媽到底好不好呢?
  • 「等孩子上幼兒園,我就能上班」,現實卻逼得全職媽媽不得不低頭
    全職媽媽為什麼難以回歸職場?二、社會原因學校因素:很多全職寶媽都把孩子上幼兒園作為自己全職寶媽生涯的終點,然而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才知道現實並沒有那麼友好。經濟因素:如今幼兒園的學費是一年比一年貴,大多數私立幼兒園的學費甚至達到了一個月2000-3000元,如果寶爸一個人的收入足以養家,全職的寶媽也心甘情願繼續照顧家庭。可是現實的壓力,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開銷越來越大,使得寶媽不得不外出工作。
  • 全職媽媽不上班還說不開心:那不是矯情而是失去了自己還無人知曉
    第三集《失眠人的夢》就以全職媽媽的視角,揭露了全職媽媽的壓抑生活,通過夢境與現實的虛實結合,完整且全面地展示了全職媽媽所面對的抑鬱心理。片中白百何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像是一個被編程好的程序一樣,重複著同樣的動作。
  • 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就去上班,全職媽媽被現實打臉:是我想太多
    全職媽媽的苦與累,心酸與無奈,我想只有同為全職媽媽的女人能懂。因此不少全職媽媽內心還是有一個單純的想法,就是在孩子大點了之後,就重回職場重新工作。而認為這個絕佳的時間點,則是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然而真當媽媽們歡天喜地把孩子養育到了三歲,送進了幼兒園後,卻被現實打臉:是我想太多。
  • 全職媽媽頭三年的困境,大多是心理上的折磨
    我們都知道,帶孩子是一件極其繁瑣的事情,大到孩子生病,小到孩子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極折磨人的,而頭三年尤其更甚,因為孩子不會講話,又依賴媽媽,所以這個階段很多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媽媽,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前幾天凌晨一點半,小編的一位高中同學發來了微信,作為兩年全職媽媽的她,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已經極度疲勞,有點輕度的抑鬱傾向,小編和她閒聊了一會,突然發現全職媽媽的苦不是在身體,而是在心裡。
  • 「娃上幼兒園我就去上班」,說這話的全職媽媽,卻被現實絆住了腳
    同事和小胡關係很好,看了她最近的朋友圈,她發的都是跟寶寶有關的,聊了聊才知道,小胡決定繼續做全職媽媽了。問起原因,小胡說,她也想過去上班,卻被現實絆住了腳。帶孩子到現在,與其說是孩子離不開媽媽,不如說是媽媽離不開孩子,孩子一離開她就操心這操心那的,不如當全職媽媽。上班的生活會比當全職媽媽好嗎?仔細想來,要是沒家人幫忙,媽媽們去上班了,不僅白天要工作,晚上還是要照顧孩子、整理家務。
  • 很多女性加入全職媽媽陣營,難道是娃沒人帶?背後的心酸更現實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在家裡面當全職媽媽,在很多人眼中,全職媽媽是一個非常輕鬆的事情,拿著老公的錢,每天照顧一下孩子就可以到處閒逛。如今很多女性加入了全職媽媽陣營,難道就是因為娃沒人帶?小月是一名九五後的全職寶媽,今年也才24歲,這個年紀很多人可能還在上學,或者剛剛工作,但小月的孩子都已經三歲多了。
  • 博士畢業在家當全職媽媽,難道書真的白讀了嗎?現實沒有那麼糟心
    文|秘籍君一直以來,國內對於全職媽媽的態度總是不那麼友好,很多人把全職媽媽等同於全職保姆。而對於博士畢業之後,在家當全職媽媽這件事情的看法,竟然有人會說:高學歷不過是給自己準備一份好的嫁妝罷了,不能學以致用,白白浪費了高等教育的名額,教孩子這件事情只需要初中學歷,再上一個女德班完全就可以了。也好像是認為這件事情可以再一次證明讀書無用論的言論正確性。甚至對於高學歷人才但是選擇當全職媽媽這件事情,最先反對的卻是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