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香城、春城、書院附小、萬福、致遠、金山等一批新校名「閃亮登場」之後,濟寧市金鄉縣從防止反彈、優化布局、提升標準方面持續發力,2020年暑假過後,又有幾所新校進入大眾視野。作為有九湖五河十八灣、檀道濟故裡、山陽書院文脈傳承的山東金鄉,具有豐潤厚實的文化教育傳統與嶄新超拔的規劃思路,今年的新校裡又有啥故事?教育品牌特色雲集的金鄉教育又添哪些新元素?記者帶你揭開神秘面紗。
而今邁步從頭越
湖西中學的「前世今生」
9月1日,金秋豔陽下,在擁有「玉帶城中繞」之譽的萊河以東,風景如畫的金平湖以西,200餘名初中學子的琅琅書聲傳播到遠方,為崇文尚教的山陽古都再添一道絢麗風景。學校名為湖西中學,規劃設計24個教學班,服務片區為萊河以東、金豐線以西、萬福河以南、凱盛大道以北,可容納學生1200名。一期工程已於2020年8月竣工,學校也於9月1日如期開學。
說到湖西中學,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1940年秋,中共湖西黨組織在單縣時破樓村設立培養黨政人才的學校——湖西抗日民族中學(簡稱湖西中學)。最早的湖西中學從校長到教育幹部、普通教員、學生以金鄉及周圍縣區人士為主,學校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校址遷徙經單縣、魚臺、金鄉、聊城陽穀等多地,為我黨我軍培養了大批革命幹部人才。1949年6月,該校完成了在戰爭時期培養幹部的歷史使命,正式「定居」回原籍金鄉,學校由此時更名為平原省立金鄉中學,後改為山東省金鄉中學,也就是現在的金鄉一中。而湖西中學這個充滿傳奇色彩和光榮革命傳統的校名故事一直傳流至今。為配合解決「大班額」工作,同時為弘揚紅色文化、讓老湖西中學的精神遺產和革命傳統得以傳承和發揚,革命老校湖西中學恢復重建,於是便有了今天的新湖西中學。2020年初,學校邀請年屆百歲的原湖西中學離休教師陳景禹先生題寫校名,以此再次弘揚當年湖西精神,也寓意後輩將從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力爭讓歷史上的湖西中學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本著「勵精圖治辦教育,發奮圖強譜華章」的偉大願景,新湖西中學領導班子以「求真、尚美、向上」為校訓,將紅色革命教育與傳統文化經典國學教育有機融合,力爭鋪就一條完善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德才兼備優秀少年的大美教育之路。
校長代海濤認為:沒有名師就沒有名校,如果說名教師是學校教學的主力軍,那麼富有生氣的年輕教師則是學校的生力軍。他表示,學校將建立「新老結對」制度,以「老」帶「新」,以「新」活「老」,學校還將定期召開「教學經驗交流會」,舉行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搭建讓青年教師充分展示才華的平臺,讓他們鍛鍊,給他們幫助,更給他們信任。
言必誠信 行必忠正
美麗大氣的金鄉縣北城學校
初升的太陽凝望朝霞,綻放著青春的燦爛。在金鄉縣胡集鎮新材料小鎮市民公園南、105國道西,有一顆教育明珠正冉冉升起,這就是於2020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的金鄉縣北城小學。該校佔地面積67.24畝,總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設計規模為小學36個教學班,幼兒園18個教學班,服務片區包含金北新城22個行政村,可提供小學學位1620個、幼兒園學位500餘個。學校建設新國標體育運動場1個,新標準矽PU籃球場4個、排球場2個。在今年的招生中,已經正式開設19個小學教學班,6個學前教學班,招生學生近千名。
在「探索、求真、拼搏、奉獻」北城精神引領下,北城小學師生秉承「言必誠信,行必忠正」的校訓,堅持「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基,為教師持續發展鋪路」的辦學宗旨,樹立「重在培養興趣,志在立德樹人」的辦學目標,提出「再忙不能忘安全,再累不能忘教研,再難不能忘創新,再苦不能忘挑戰」的「四在」辦學理念。校長李長佔表示,依靠制度建校、管理立校、教學強校、文化興校,努力形成「團結奮進,創新發展」的校風,「敬業愛生,博學善教」的教風,「樂學善思,好問篤行」的學風,打造教育品牌,是學校今後努力的方向。學校硬體上,現在已經是老百姓放心的標準化學校了,下步在軟實力著陸上,我們會著眼教育未來發展,積極自我發力,力爭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據悉,該校計劃堅持開展分層教學、合作學習、個別教育和教學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實現「四百」為終極指標(即學生參與率百分之百,受關注率百分之百,提問率百分之百,師生互動率百分之百),促使學生全面均衡發展。
開工建設馬不停蹄
鴻庠實驗中學建成後將大大增加高中學位
2020年7月初,金鄉又一所學校開工奠基,進入火熱建設。學校名叫鴻庠實驗中學,位於縣山陽路南延與328省道交匯處,總佔地220畝,總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總投資2.8億元,是一所民辦公助的普通實驗高級中學,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據悉,整個項目分兩期建設,規劃一期建設44000平方米,預計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按照前期規劃設計,該校將以立足地方實際為本,以規範化、智能化、科技型為標,為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實現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階梯。該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容納4500名全日制在校生學習和生活,對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特別是高中教育的發展有著重大推動作用。
據了解,該縣為解決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縣政府把中小學建設納入城鎮發展的總體規劃,科學制定和調整城鎮學校發展規劃和建設計劃,縣教體局牽頭成立了教育重點項目工程施工專班,加強調度,合理安排工作進度,做到了天天有活幹、雨季不停工。鴻庠實驗中學等一大批新校建設的加快推進,就是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最好證明。
新校新天地,新的不只是校舍、桌椅,全新的教育理念,精深的教育思想,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嶄新的校園新貌一道,為新天地再次注入了澎湃持久的生機與活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張恆宇 記者 姬生輝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