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大道(南謝線〈X036〉G105至羊山鎮駐地段)起於原G105,向西至羊山古鎮東路口處,全長8.9公裡,道路全線按二級級公路標準建設,路面根據沿線實際情況寬度分別為15米、18米不等,兩側綠化帶各寬10米,路域自然環境優美,通行狀況良好。
金鄉縣地處中國東部的魯西南平原腹地,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孔孟之鄉的濟寧市,地處風光秀麗的微山湖畔,南與蘇、豫、皖接壤,西與菏澤相鄰。王傑大道位於金鄉縣北部胡集鎮與羊山鎮境內,貫穿原G105和新G105,沿線的羊山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從紅色基因傳承、區位條件、自然環境等諸多方面綜合比較,具有相對優勢,這為王傑大道紅色旅遊路打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魯西南戰役紀念館
羊山烈士紀念塔
王傑紀念館
建設由來
金鄉縣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期,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交通優勢進一步凸顯,發展態勢全面向好,競爭力日益增強,具備了上水平、上臺階的良好基礎。金鄉縣作為王傑的故鄉,是王傑精神的發源地,也是王傑精神得以保持和延續的地方。王傑紀念館和魯西南戰役紀念館均位於羊山軍事旅遊度假區,是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王傑大道是通往羊山軍事旅遊度假區的必經之路,根據該道路交通及景觀存在的問題,以及弘揚王傑精神和紅色教育基地發展的需要,縣委、縣政府決定實施王傑大道(南謝線原105國道—羊山鎮駐地段)改造項目,將其打造為對外展示金鄉形象的重要窗口。
發展歷程
(一)交通基礎建設帶動紅色旅遊發展(2007年—2013年)
2007年以來,羊山景區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和山東省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南謝線作為通往羊山軍事旅遊度假區的必經之路,隨著經濟社會和旅遊業的發展,已不能滿足群眾的出行新需求。2011年—2013年縣委、縣政府先後投資約8000萬元對原105國道至羊山鎮駐地段進行了初期改造,對原有7米道路進行加寬,中央設置了3米綠化分隔帶,綠化帶兩側行車道各寬7. 5米,道路整體狀況的改善對羊山紅色旅遊的發展奠基了堅實基礎。
(二)改造升級工程促進周邊交通建設(2014年—2015年)
2014年,縣政府將羊山鎮駐地提升改造作為工作重點,投資1000萬餘元對駐地路段路面進行中修養護,對路燈進行了維修、更換,鋪設了雨汙水管網,對道路兩側及具備條件的空閒地進行了綠化補植,共種植各類喬灌木2萬餘株,空閒地栽植草花 1.5萬平方米。
(三)延伸通達深入打造紅色旅遊公路(2016年—2020年)
2016年以來,金鄉縣精心打造廉政教育基地,促進廉政文化建設與紅色文化資源、旅遊發展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了羊山景區的對外影響力。為更好服務景區發展,縣政府於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對王傑大道進行東延建設,延伸路段西起國道105,東至任城區濟魚公路,全長15公裡,該道路採用二級公路標準設計,路面寬度15米,雙向四車道,總投資約1.1億元。該項目建成後,貫穿羊山紅色旅遊景區、濟寧化學工業園區,打通了金鄉縣與濟寧濱湖大道、濟魚公路連接的瓶頸,對於完善金鄉縣交通路網結構、促進羊山紅色旅遊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底隨著政德教育基地的打造,金鄉縣將南謝線G105至羊山鎮駐地段命名為王傑大道,並從2018年起,堅持高標準設計,連續對道路進行改造提升,增設中央隔離護欄、非機動車道和提升兩側綠化帶,修建相應給排水工程、景觀綠化工程、照明工程、安全設施工程等,進一步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環境,滿足周圍群眾和往來遊客出行新需要。
方法舉措
(一)加強政策保障。金鄉縣依託羊山鎮王傑紀念館、魯西南戰役紀念館、新黨校等地標優勢,積極打造獨具金鄉特色的政德教育基地,先後實施了羊山鎮駐地環境提升工程、政德教育基地周邊道路提升工程,並將王傑大道的改造提升列入全縣「雙百工程」予以重點推進。
(二)推動道路保潔和綠化管養專業化管理。將道路保潔納入全縣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託管給中標專業環衛保潔公司統一清掃保潔。全面強化道路綠化養護管理措施,綠化植物由縣園林部門統一管養,有效提升了道路綠化管理的質量水平。
規劃上充分採用紅色旅遊路的打造理念
(一)加強公路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結合道路沿線景觀資源良好、遊客密集的區域,建設了12個公交站亭。完善路側遊憩服務,設置了6個休閒廣場。綠道的設計,讓行人步行和騎車更加安全、舒適。
(二)景觀綠化與紅色文化充分融合。將道路景觀和文化承載有機結合,根據道路周邊環境打造不同的綠化層次和遊園節點,將王傑大道打造為一條四季有景,步移景異的景觀畫廊。用來造景的植物40餘種,除了法桐、雪松、銀杏、欒樹、雲杉、國槐、白蠟、白皮松、新疆楊、大葉女貞、黑松、側柏、烏桕、玉蘭、五角楓、樸樹、柳樹等高層和中層植物,以及紫丁香、紫葉李、紫薇、櫻花、紅花木槿、龍爪槐、西府海棠、金枝槐、碧桃、紅楓、紅葉石楠樹、金銀木、棣棠花、連翹、紅端木等前景花灌木,還有紅葉石楠、紫葉小檗、金葉女貞、小葉黃楊、狼尾、金邊麥冬、紅繼木、南天竹、酢漿草、龍柏籬、金邊黃楊、豐花月季、沙地柏等綠籬地被植物。在綠化的基礎上植入紅色文化元素,將羊山戰役、王傑精神等關鍵字通過設施、小品、雕塑和空間等景觀構築物體現出來。
同時,不斷完善創新公路標誌標識體系,沿線規劃設置了統一規格、高標準的旅遊標識、標誌、標牌 36 個,在道路交叉口處設計綠道地面標識 24處。
主體設施建設規範
王傑大道路面平整,沿線公路路基線形優美,路基邊線順直,路基邊坡平順、堅實。整體橋梁涵洞結構物安全穩定,沿線分布有一座中橋—李堂橋,橋名牌、光潔、醒目、無破損,橋面整潔、排水暢通,伸縮縫、橋下空間清理及時,護欄等外觀美觀清潔;設有 24 道涵洞,設施完好,運行正常。
實施成效
王傑大道紅色旅遊路的打造,極大推動了羊山旅遊業的發展,景區的規模日益壯大,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在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目前景區已成為魯西南地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是遠近聞名的紅色旅遊景區;羊山政德教育基地在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各地每年到此開展教育活動的團體及個人達150多萬人次,輻射影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省等周邊十幾個省、幾十個地區。近年來,該基地先後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紅色旅遊生態精典景區」「山東省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王傑大道已成為農民發家的新通道,依託紅色革命資源,道路沿線村莊著力實施村莊主幹道和小街巷全面硬化提升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金鄉縣投入約3億元,圍繞紅色旅遊資源和美麗鄉村示範片區建設打造兩項內容,按照歷史文化、風俗民情、自然風光、產業發展、城郊休閒等類型,及按照「有特色、可複製、可推廣、可長效」和「沿路、沿河、沿景區、沿礦區、沿園區」先行的原則,提升完善建設規劃,著力突破道路改造提升等重點工作,培育出獨居特色的美麗鄉村鎮街片區,以示範村為依託,高標準打造生態文明村,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新格局。生態適宜的南胡村、紅色文化主題的楊樓村、花鼓傳唱民俗韻味濃鬱的葛莊村、「夢源老家」東袁莊村… 處處讓人領略到村莊民俗、水鄉特色,體驗原滋原味的鄉愁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