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生活,我來到了非洲

2020-12-16 漂ing

作者:小康

開篇

當我雙腳踏上非洲這片土地的時候,聽到有個老前輩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小康,你相信白頭髮會像你的皮膚一樣被陽光給曬黑嗎?當時我呵呵一笑,現在我信了,每天我都特別喜歡沐浴在烈日下,後來,皮膚越曬越黑,白髮越來越白,真的很幼稚;越來越多的人說我快跟非洲人沒差別了,照鏡子的時候我也會問:真的黑嗎?朋友說:難道還用懷疑嗎?防曬霜塗在你的臉上都是一種浪費。

成功(Mpumelelo Macu)南非

非洲,在沒來之前我是害怕的,說起來非洲的初衷並不像有些人說的是出來裝逼包裝一下自己,也不是因為內心嚮往大草原原始部落,更不是很多人口中說的是因為好奇想體驗生活;

這幾年遇到過很多在非洲一幹就是大半生的人,二年,五年,七年,十年,二十年,或許更久;每次從他們口中聽到那段無法抗拒就融入的經歷,就恨不得也給自己打一針雞血;奈何生活中雞血太少,狗血劇情太多,只能選擇安身立命!

託馬斯·本尼(Thomas Bennie)開普敦

臨近畢業了才知道自己別無選擇

大四時,臨近畢業,大家都在忙著應聘找工作,我也算是當時我們班跑招聘會跑得最勤的了,只要是有名氣公司的宣講會,我都爭取一場不落下;現在回想起來,我有幸參與到面試環節的公司也不算少。但很不幸的是那時候的我,大學四年的逃課鬼混和多門掛科,讓我在面試官面前連大聲對答的底氣都沒有;但是說來也好笑,就在我快要絕望時一個offer從天而降,我來不及換衣服就直接朝面試的操場飛奔而去,畢竟從5月到7月,沒有拿到一個offer的自己,早就被磨得沒了脾氣。簡單的面試過後,面試官問我願意不願意去非洲,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他對我說:你如果不願意去留在國內也不會找到合適的工作,跟同齡人的家庭你沒有任何優勢,想趕上他們很難,去那邊你還有機會可以拼一拼。我幾乎沒有猶豫就籤下了三方,因為被他那你還有機會可以拼一拼打動了。

亨特斯·瑞思(Hunters Race)紐西蘭

別離前的憧憬

畢業前夕宿舍集體徹夜長談,那時候幾個男的對於未來的憧憬或擔憂,一下子就坦誠的擺在彼此面前,吐露各自的心聲,對未來的規劃,有的說要繼續讀研,有的說準備回去幫自己家管家裡的超市工廠。

「你都要出國工作,以後算是海歸了。」讀研的室友有些羨慕地對我說。

「其實不是,你知道嗎?要去非洲,我人生地不熟的,聽說那邊還很亂,經常發生搶劫事件」我憂心忡忡地嘆氣。

室友們安慰說:「沒事的,聽說很全的,畢竟算國企!」

艾狄安·布朗格(Etienne Boulanger)裡昂

可這令我更憂傷了啊,根本沒有信心能在非洲勝任未知的工作和挑戰,我對未來,滿是忐忑。但匆忙趕到的畢業哪裡還給我時間猶豫?喝過畢業的酒,在總部短暫的培訓過後,我踏上了去非洲的路。聽公司的前輩說,那邊連超市都沒有。我拖了一個巨大的行李箱,裡面裝滿了洗髮水、沐浴露和衛生巾。大家都要開啟新的人生旅途了吧?在法國的同學發了巴黎鐵塔的照片。坐在飛機上昏睡時,我有點後悔:如果大學四年我有好點念書或者考研,或許我現在飛向的,也會是繁華吧?

安妮·露西娜(Anete Lusina )英國

非洲的夜晚真的很長

在遙遠的非洲,生活異國他鄉這座陌生又熟悉的小鎮,心裡想著學校時快樂的時光或者某位女同學,發的朋友圈始終是讓人羨慕的狀態,偶爾出去鎮上買個東西,街頭撞見某張熟悉的臉總忍不住多看幾眼,然後無限感嘆。但是非洲的夜晚,真的很長很長,在非洲的第一年,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孤獨,沒有期待沒有白天。

陳虎(Hu Chen)新加坡

在封閉的項目部工作環境裡,工作和生活完全是在一起了,宿舍隔壁的板房就是每天工作的辦公室,這裡沒有禮拜天,沒有雙休,剛來到非洲就開始了連續一個多月無休無止的工作,每天坐在一個不熟的中年大叔對面,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工作的路上,日子像死水,一絲期盼也沒有。

很多年前,還是小孩時聽我小叔說:人到中年後會漸漸變成生活的犧牲品,理想會被踐踏,激情會退燒,人活著或許只是為了娶妻、生子、買房、買車,每個月領著固定的薪水,買張高鐵動車票還要斤斤計較一等還是二等,活著真的很累。

馬文·邁爾(Marvin Meyer)瑞士

這幾年聽到很多駐外的愛情故事,有幸福的,也有不幸的,每當問起他們戀愛的經歷,語言很白但是很真:「他常年駐外事業有成,向我求婚我答應了;他說在國外再待兩年在老家就可以支付首付了;這些年年紀不小了,找一個差不多的人就結婚了;家裡總是在催我,我也沒有辦法再去逃避了;她沒我想像中的那麼完美,但我也找不到更合適的;他不帥但脾氣很好,已經過了我父母的那關。」

我很慶幸自己還沒成家,但有時候又特別羨慕別人的愛情。在非洲這個幾乎就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物資極度匱乏,每天都要隨時做好面臨意外的準備,我還沒做好成家的準備,我害怕拖累別人,害怕自己哪天真的回不去了,記得有次出去維修設備,在回公司駐地的路上,還恰巧碰上路邊成排成對隊的坦克和扛槍的黑人,嚇得我當晚回去就給對象發了條消息「如果哪天我忽然不聯繫你了,或者你聯繫不上我了,你不要等我,因為我可能只是出意外了」。

埃文頓·維拉(Everton Vila)巴西

當你習慣了孤獨就不再孤獨了

在這個世界最混亂最貧窮的國度,你仿佛生活在第二次元,沒有街可以逛也沒有KTV可唱。不敢出門,害怕一去不復返。有人說你可以上網聊天打發時間啊,刷刷微博,看看電影。根本不存在的,這裡的網速慢得比蝸牛還慢,項目部的文件傳遞有時候都是靠著硬碟來傳遞的,連更新個ios系統都要2天的網速,你覺得能順暢的刷個微博的帖子嗎?能打開網頁我都覺得是個奇蹟了。

賽斯·道爾(Seth Doyle)伯明罕

儘管工作的壓力很大,儘管有時真的差點崩潰,但項目部裡的同事都一直在鼓勵我照顧我。因為和國內隔著7個小時的時差,最開始的一兩個星期,和家裡媽媽爸爸打電話的說話可能都不超過10句,每天下班後就在宿舍的板房裡窩著發呆發呆,然後暴走,發洩完了還是照常過。那時候身在異國他鄉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和對未知挑戰的恐懼,對家人的思念,幾乎搶走了我每天所有的睡眠。除了孤獨,孤獨,還有肉體上的折磨。非洲的病毒和細菌是世界上最大,這邊的毒蟲蛇蟻是真的多,不小心被蚊子一叮就是一個大包,不小心還會的瘧疾。有時真害怕自己吃不消,哪天就真的閉上眼沒醒過來。

安德裡安·斯旺卡(Adrian Swancar)澳大利亞

付出和回報會成正比

當我們真正熟悉適應一個環境,你就會發現其實也不會那麼糟糕。也許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天性,出國一年後,我發覺其實這裡不是那麼糟糕,出國第一年拿到的工資可能是同期畢業同學的三、四倍,熟悉以後的同事有時候跟親人一樣,甚至比親人還親,大家同在異國他鄉,我們會一起過中國的節日,端午節一起包粽子,春節包餃子,吃團圓飯,煮湯圓,燒烤....每個人都那麼親切友善。那些在我們的羨慕眼光中回國休假回來的同事,還會帶來一大堆國內好吃的零食和下滿幾個硬碟的電影,電視劇,一起分享回家的歡樂時刻,國內家裡的大小事情。

馬蒂厄·喬安妮(Matthieu Joannon)加拿大

衣索比亞的歷程

衣索比亞和我國關係不錯,當地有很多中國建築公司。中國援助他們修建鐵路公路橋梁等。當地人對中國人還算友好。一月的衣索比亞是一個喜慶的國度,因為在這裡即將迎來兩個重大節日:埃塞聖誕節(Genna/ Christmas)和主顯節(Epiphany)。

穆魯傑·伍德(Mulugeta Wolde)埃塞爾比亞

肯定有人肯定會好奇,聖誕節不是12月25?怎麼到埃塞就變成1月了?難道埃塞要逆天?」別驚訝,衣索比亞還真敢「逆天」!聖誕節改個日期怎麼了?他還給你改年份!今年是衣索比亞的2012年(國際日曆2020年)!當你來到埃塞的時候,你真的可以一本正經的對別人說自己年輕了8歲,因為埃塞日曆比國際日曆晚8年(2011年埃歷=2019年國際公曆);衣索比亞有自己的日曆,一年有13個月,前12個月每月30天,第13個月只有5天,每隔四年是閏年,閏年的第13個月就有6天;因為日曆的計算方式不同,所以很多的節假日在埃塞會被慶祝兩次,比如說新年,比如說聖誕節......

衣索比亞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國家,覺得自己的國家非常了不起。和工地上一個黑人哥們聊天,他自信滿滿地說,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他們是第二發達的國家。當我向他介紹了中國取得的成就後,這哥們立馬改口,中國世界第一,他們世界第二。衣索比亞的男人普遍不顧家,他們賺錢也不是為了提高家庭生活水平,而是自己揮霍。他們只有沒錢了,才會想到幹活。而且幹活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很少長期在一個公司幹很久,每次發工資了,他們就會拿著錢吃喝玩樂,或是打牌賭博。

吉福特·哈珀肖(Gift Habeshaw)埃塞爾比亞

還有千萬記得不要以為他們好相處,當地人沒有感恩的心,不要以為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對你感恩戴德。你對他們好,他們會得寸進尺,認為理所應當。

在衣索比亞最隆重的節日當屬聖誕節了,給玩的比較好的埃塞朋友打個電話,發條簡訊:Melkm Ganna:聖誕快樂!接下來一般都會收到去本地人家中做客的邀請。街上會布滿炫目的遮陽傘和五顏六色的教徒著裝,在這場教堂儀式結束後,大家開始回家吃早餐!接著便是邀請朋友和親戚聚集在一起享受完整的Genna盛宴,通常就是現宰的牛羊肉,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拿出珍藏的酒(蜂蜜酒),你就可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外加吹牛逼了

馬麗娜·赫拉波娃(Marina Khrapova)俄羅斯

遊子歸家

在非洲,正如我所說,是孤獨的,是寂寞的。孤獨源自於我們沒有全身心融入,可一旦我們敞開胸懷接納這一切,你會發現自己也許是喜歡這的。我們吃著這裡的食物,穿著這裡色彩斑斕的服飾,看著同樣的日出日落,和當地人聊著心情好壞,過著他們肆意狂歡節日,你還覺得,你孤獨嗎?當有一天,你發現你也會聽到音樂就不自覺扭動起來、興致勃勃準備一場盛大的節日,那麼駐外於你,難道不是最有意義、最有激情的時光嗎?

伊桑·麥克阿瑟(Ethan Mcarthur)多倫多

我經常會問自己:你喜歡衣索比亞嗎?喜歡非洲嗎?一個聲音說: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不去適應,不去融入,不去體驗,不去探索,不去冒險,不學會愛;一味的想著保護自己,想著危險,想著功利,想著算計,活著多累……

想那麼多幹嘛?我該對未來自信滿滿,有無限的憧憬,大概是因為這次非洲這一圈都走下來了,4年都堅持下來了,人生又還有什麼值得恐懼?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回國,一是因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如果選擇留在原企業,那麼可能選擇的就是一輩子在非洲直到退休,但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是個中國人,我還是想回家,畢竟我的根在這裡啊。

蘇提他·卜迪曼(Sutirta Budiman)印度尼西亞

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為愛情啊。我的家在中國,我的愛人在中國。在那個孤獨的地方,如果有愛人相陪或許會更容易走下去的,但我愛的人卻是在國內的呀,除了飲食差異和遠在異國他鄉,這也是我那時候剛出國時感覺特別難熬的原因之一。回國的路其實挺難的,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從落後的非洲回到國內找工作,換行的佔了絕大部分比例,像是又回到大學剛畢業時候找工作的日子,為了工作焦頭爛額。

但是別害怕,在難熬的日子都過來了,我相信我可以的,加油!為美好的明天!

格蘭特·裡奇(Grant Ritchie)諾丁漢

END

THANKS FOR READING

聯繫我們

法律顧問 I 楊軍漢

浙江海泰律師事務所

責任編輯 I 徐溪遙

校對 I Anna

投稿郵箱

piaoing@vip.sina.com

微信號:piaoing010

《漂ing》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農光南裡1號

龍輝大廈12層1201室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為了回國,我繞道非洲,還被迫逛了窯子
    她選擇全力奔跑,跑過處處是坑的非洲大陸,跑過倉促、焦慮、失眠、缺氧和低血糖,最終跑回北京,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以下為曉丹自己講述的回國經歷。3000多年後,我來到這片土地,也開始祈禱自己能順利離開。03非洲,你的名字是神奇我們3個人拖著行李,一路忐忑,終於到達了酒店門口,沒被偷也沒被搶。突然,我耳邊傳來一聲:「China!」
  • 大量黑人來到中國,除廣州還有一處「新天地」,達到目的就回非洲
    中國發展迅速,吸引黑人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且歷史悠久,而最近我國發展的也是有聲有色,在全世界也是非常拔尖的一個存在,而很多外國人也是看出我國以後的發展必定強盛,也是許多人來到我們這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想長期的生活下來
  • 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章魚」,能活上千歲,一來到我國便活不下去
    比方說在非洲的沙漠中,就有一種外形好像是一隻「大章魚」的植物,它被稱作千歲蘭,不僅耐寒,而且壽命驚人。它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東南部沙漠地帶,在安哥拉和非洲西南部沙漠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越是乾旱炎熱的地方,卻可以看到千歲蘭,它似乎生來就是與極端氣候環境做鬥爭的。說起來,人類第一次接觸到千歲蘭,還是在19世紀中期。當時一名來自奧地利的探險家去非洲考察探險,在安哥拉沙漠中發現了它的身影,這種葉子長達幾十米的植物,一下子就吸引了它的注意。
  • 耐熱的非洲遊客來到中國被熱中暑,非洲人:你們為什麼曬不黑?
    哈嘍大家好,歡迎觀看小雨旅遊說,我們都知道非洲是一個很炎熱的國家,很多人都說看他們的膚色,就知道有多炎熱了,還有人說非洲人那麼黑都是曬的,幾乎在我們所有人的印象中,都覺得非洲是很熱的,覺得比我們國內的火爐城市還要熱現在正是最熱的時候,有的城市已經高達四十度了
  • 走不完的人生,忘不掉的非洲,親身經歷,真實的非洲安哥拉生活
    以下為南方姑娘老公的非洲安哥拉真實生活回憶錄,第一人稱。當初夢想的地方,現在已經變成記憶中的地方。兩年的非洲之行,現在時常也能在發呆的時候想起來,回憶那些在非洲的所見所聞,以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很多的故事。
  • 來到非洲大酋長兒子家,走進去的那一刻,總算是見識到了!
    來到非洲大酋長兒子家,走進去的那一刻,總算是見識到了!非洲有一片廣闊無際的大草原,在這裡經濟發展受到限制,所以當地人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不同的環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但生活在這裡的人並沒有因此而感到不快樂。
  • 感動:為了詆毀中國,挑撥離間,國務卿累倒在非洲
    很遺憾,蒂勒森一到非洲,就像個網絡噴子,從機場噴到非盟總部。蒂勒森的表現,恰恰折射了美國這幾十年來對非洲的真實態度。美國不是以情動人,以德服人,而是大棒加胡蘿蔔,拿我援助,必要受我控制。它不是在幫助非洲人民走出貧困,而是到處製造戰火和殺戮。一次又一次的欺騙,一次又一次的玩弄,非洲人再天真,也不會一直傻下去。
  • 非洲客廣州淘金夢
    而為了便利非洲客商的生意,2008年春節前後,登峰街提出要把連通3座商貿城的寶漢直街打造成「境外人員經商一條街」,進一步形成登峰地區獨具特色的成熟商圈。 丈夫賣非洲電影,妻子做非洲髮型,夫唱婦隨的中國生活已經到了第三個年頭,Georges一點也不能享受在廣州的生活,在他看來,中國廣州是個能掙錢的好地方,物質富裕,生活便利,但他更留戀家鄉,「等我們掙夠了錢就會離開」。
  • 30隻老虎來到非洲草原,能否取代獅群?它們還會是森林之王麼?
    不過不同於老虎生存的環境,非洲草原上食草動物個個膘肥體壯,善於奔跑,而食肉動物為了高效的捕獵,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模式,頂級的掠食者如獅子、鬣狗選擇抱團取暖,集體作戰,從而迅速確立了非洲草原一哥、二哥的地位。那麼老虎能夠適應非洲草原的環境?
  • 非洲最原始部落,他們怎麼生活?美不美就看這一點
    非洲最原始部落,他們怎麼生活美不美就看這一點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非洲是一些生活在赤道邊緣的國家,因為經濟發展非常緩慢,所以至今還有很多的原始部落,生活方式與現代文明脫軌,非洲最原始部落,女性不懂拒絕概念,美不美就看這一點,這個原始部落就是位於大裂谷南方的扎哈比部落,處於坦尚尼亞的野林中
  • 為什麼非洲會是愛滋病的「重災區」?看到非洲人的生活,恍然大悟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眾所周知,非洲是愛滋病的重災區。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愛滋病在非洲泛濫成災呢?有兩種普遍的說法是,非洲落後,衛生條件差和非洲人性放縱盛行。問題真的如此簡單嗎?  說非洲落後,衛生條件相對較差不假,它也確實多次發生像伊波拉病毒等流行性疾病,但是愛滋病不屬於消化道傳染疾病。就是與消化道、呼吸道相關的傳染病也不只發生在非洲。  性放縱雖然是愛滋病傳播的重要條件,但也不是問題的全部。
  • 華為菇涼的非洲之旅
    來源:心聲社區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我 20歲那年,我拖著比我還重的行李,去了一個陌生的國家——法國。只會幾句蹩腳的法語的我,開始了留法生活。時間匆匆流逝,三年的時間,我走過了十幾個國家,各式各樣的美景與美食都刻在我的腦海裡,終於快畢業了,那麼然後呢?
  • 外國網友熱議中國推動非洲交通革命,讓非洲經濟騰飛!
    2、不管西方人怎麼挑撥中非關係,但我始終相信中國是在真心幫助我們。西方殖民者們來到非洲,劫掠我們的礦產和人口,而中國卻幫們建造了龐大的交通網!交通問題解決後,非洲的經濟會騰飛的!我們把礦石出口給中國,中國給我們建造公路、修建工廠,這是非常公平的買賣,我們雙方都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我們的收入在提高,我們的生活在變好。如果中國什麼都不要就幫我們修路,那才真正令我擔心!13、這個十年,是非洲有史以來最好的十年!戰爭少了,饑荒少了,生活好了,一切都在向好!謝謝你中國!
  • 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掌握約2000個漢字,做代購翻譯
    原標題:非洲「小寶」的廣州生活   權小寶是一名在廣州生活的奈及利亞人,今年24歲。2017年他獲得遼寧工業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後,來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進修,目前在廣州已生活一年多時間。小寶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
  • 非洲加彭留華學生:我女兒學的第一門外語是中文
    瑪麗告訴紅星新聞,自己從小就對農業感興趣,高中即將畢業時,「我選擇到中國。」1995年,還在浙江農業大學學習的瑪麗將3歲的女兒接到中國,讓她進入了大學裡的幼兒園,「我女兒學習的第一門外語就是中文,後來才學了英語。當時她太小,在幼兒園的時候覺得自己是中國小朋友。」1997年,碩士畢業後,在中國學習生活十餘年的瑪麗帶著女兒回到了加彭。
  • 你為什麼融入不到非洲本地人的生活
    事實是,在非洲的很多中國人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非洲,即便他們已經在那裡工作生活了幾年,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非洲人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有些人所謂的知道,只是看到了非洲人表面上的東西,比如如何吃飯、怎樣幹活,但他們並不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想法,或者說叫文化。
  • 我在非洲種了一棵樹
    作者栽種的芒果樹一棵芒果樹那是我第五次到非洲時,在貝寧西北部洛各薩省德威鎮為貝寧該地區種植水稻的中國農技組做援助翻譯時,眼看我的貝寧之旅即將結束,我想總要為自己留下一點在貝寧生活的痕跡,便一時心血來潮,在我們專家組前面通往打穀場路旁邊的一塊荒地上種了一棵芒果樹。
  • 疫情下為了從美國回家,我竟被迫去了趟非洲
    影片選擇比較豐富,收錄了許多亞洲,非洲和阿拉伯電影,甚至有韓國獲獎片《寄生蟲》。登機後唯一讓小圈不滿意的就是衛生。貌似我的座位周圍沒有在華盛頓過站期間被打掃,地上座椅上有不少可見的餅乾碎屑,小桌板也有明顯的汙漬。
  • 兩年前我在非洲當「農民」的故事(一)
    印象中非洲是這輩子都不太會去的地方,對於從來沒去過那裡的我,所有的感受成了:那裡危險、炎熱、有獅子奔跑在大草原上,那裡貧窮、落後、充滿愛滋病和各種傳染病。而就在那個九月的傍晚,我深深地埋下了一粒種子:我要去非洲做志願者!
  • 【學子】楊哲:我在非洲過暑假
    「非洲,人們說起它,第一印象就是亂,貧窮,黑人和戰爭。可是對我來說,那裡有各種各樣的生物現象和令人嚮往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