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為了回國,我繞道非洲,還被迫逛了窯子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在英國留學的曉丹,剛剛經歷了一場幾乎沒有裝備的「跑毒」—— 從倫敦,到衣索比亞,最後回到北京。

她與「安全區」之間,隔著30個小時的航程。她選擇全力奔跑,跑過處處是坑的非洲大陸,跑過倉促、焦慮、失眠、缺氧和低血糖,最終跑回北京,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以下為曉丹自己講述的回國經歷。

01

我搶了5張機票

早在2019年10月,我來到英國開始碩士項目時,就開始期待2020年的夏天 —— 畢業那天,我要和倫敦,以及自己的學生生涯,來一個優雅的告別。

然而,3月12日,學校突然給每位學生發了一封郵件:「本校有一名去歐洲旅遊的同學染上了新冠。」

彼時,英國的防疫政策遠遠沒有跟上疫情爆發的速度,首相還在宣揚群體免疫,大型集會和上課都沒有取消,留學生們難免都有些慌張。

3月初,學校的咖啡廳還有不少悠閒的同學們,儘管疫情已經逐漸緊張了起來。

幸好學校的反應很快,兩天後便改為了網絡授課和遠程考試,免除了線下打卡。

許多中國同學開始計劃著回國,我也有些猶豫:天秤的一邊是安全 —— 歐洲「毒圈」逼近,英國毫無準備,心裡確實虛;另一邊是學業 —— 離考試周只有3天了,此時回國,就意味著要放棄十幾個小時的複習時間,還要用時斷時續的跨洋網絡考試。

權衡之下,我決定再苟一星期,待考試周結束,便立刻搭乘飛機回國。

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我開始在亞馬遜搶購防護服、口罩和護目鏡,順便祈禱物資能順利到貨,不被大條的英國政府扣住。

但事與願違。

從15日開始,我和同學便陸續收到了簡訊 —— 16日、18日、19日和21日的國航直飛航班都被取消了。客服反饋是:目前只能安排改籤5月份的航班。

航班取消信息。

擔心自己的直飛航班被取消,我趕緊打開了各大航空公司的官網查看餘票。直飛航班每天都有2/3被取消,屏幕上是一大片無法點選的灰色;票販子都開價5萬元上下,還不包退改籤 —— 就算我願意割肉,也不能把錢扔給來路不明的票源。

我只好把路線改為轉機,幾乎所有飛往中國的航線都收緊了。有的航線需要過境籤,我來不及辦理;不需要籤證的中轉地,比如杜拜和莫斯科,又限制中國旅客過境。

我心裡慌得一比,手機電腦並用,一晚上又氪了將近3萬元搶了另外4張機票備用,包括一張衣索比亞航空、從倫敦經傳阿迪斯阿貝巴到北京、航程共計30個小時、跨越東西南北半球的機票。

為了跑毒成功而另外購買的4張機票。

手握5張機票,我多少放心了些,開始專心對付連續5天的考試,開啟玩命的節奏:早上雙倍咖啡因,晚飯之後加一杯濃茶,每天在圖書館通宵,睡眠不足6小時。

考試期間,我看著直飛北京的機票被取消,新加坡和香港陸續禁止過境。最終,只剩兩趟航班倖存。

我強行按下焦慮,專心對付考試,然後在心裡默默期盼著能搭直飛上海的國航航班,因為我對闖蕩非洲完全沒有信心和熱情。

3月20日,最後一門考試,內容是一個「大作業」,我肝到次日早晨6點才完成,而直飛上海的航班在11點 —— 我要拖著50公斤重的大箱子和100個人一起擠進沒有空調的倫敦地鐵小車廂嗎?

為了不中途掛掉,我不得不選擇放棄,讓超負荷的肝臟休息了一天。

我迅速收拾行李,在衣索比亞航空官網上極速辦理過境籤,查好了在當地停留時歇腳的埃航附屬酒店,快速瀏覽小紅書和旅行攻略的防坑指南,跟同一趟航班的留學生拉了群,和兩個同學搭上線……

窮遊的飲食和消費攻略。

擔心非洲大兄弟做的飯菜吃不下,我還在希思羅機場的便利店買了個三明治。雖然英國的三明治也嘗起來就像海綿夾青草,但它至少安全。

好吧,衣索比亞,我來了。

02

你好,非洲

3月23日早晨7點,我人生第一次,踏上了非洲大陸。

前一天似乎下過雨,地上和空氣中都有一點溼氣,薄薄的雨雲還沒有被赤道的陽光蒸發。

眼前的機場看上去和小縣城的火車站一樣 —— 一個鋼架和玻璃搭起的大通間,沒有什麼隔斷。

機場。

這裡沒有機場常見的Starbucks或Costa,也沒有飲水設備,餐廳只有兩三家。想喝水,只能買1美元1瓶的礦泉水 —— 看來這個國家真的很缺外匯,需要在最微末的消費中尋找外匯來源。

我和另外兩名同學,一男一女,都辦好了落地籤。

順利入境後,我們走出了候機廳,出口處早已扎滿了各個酒店的服務臺——就像澳門閘口外扎滿了賭場巴士一樣。

事先預定的酒店沒人等在門口,我一時間有點茫然。見到此景,一位既像機場員工、又像酒店員工的非洲兄弟連忙跑來搭訕:

「你們要訂酒店嗎?」

「對」

「哪個?」

我說出事先看好的酒店名稱。

「那個已經滿了,沒法住了,我帶你們去另一個酒店。」

說著他帶我們去了另一個攤位,給我們看宣傳單:一晚將近2000人民幣,離機場又很遠,照片也很模糊。

同行的那個男同學本來要答應的,但我心裡感覺不太對勁,這個地方看起來就是個鄉村招待所,而且機場工作人員幫酒店拉客,這是什麼操作?

我們決定自己步行去埃航的酒店看看,沒有房間的話,再回來也不遲。

走在衣索比亞的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街頭,我有些恍惚:不平整的水泥路邊還可見裸露的泥土,立交橋下有很多乞討者、擦鞋和賣東西的攤販,車子不多,和機動三輪車一樣多。

看著四周的同時,我也感到自己正在被路人用好奇而複雜的眼光打量著。

3000多年前,摩西憑著堅韌與智慧,帶領以色列人跨越艱難險阻離開非洲。

3000多年後,我來到這片土地,也開始祈禱自己能順利離開。

03

非洲,你的名字是神奇

我們3個人拖著行李,一路忐忑,終於到達了酒店門口,沒被偷也沒被搶。

突然,我耳邊傳來一聲:「China!」

只見酒店大門外站著一家三口,一個小女孩在跟我們打招呼。她還捅了捅身旁的父母,讓他們留意這3個China旅客。

我猜這裡的基建工程都是中國援建的,所以當地的小孩對「China」並不陌生。

事實證明,還是小紅書攻略靠譜 —— 埃航酒店的房間根本沒有滿,乍看之下,設施也乾淨。

攻略。

但我們也不算撿到了便宜,價格相當於人民幣1600元一晚的房間,內飾和面積最多是國內三星級雙床房的水準 —— 創維電視,格力空調,以及同樣Made in China的防火應急設備。

好在這裡的保潔工作倒是一絲不苟。有了一個乾淨和可以鎖門的房間後,我終於放鬆下來,頓時感到十幾個小時飛行的疲憊。

我們入住的酒店。

我們準備休息到晚上再直接去機場,同行的男生決定出門買一張當地的電話卡,好不容易到了非洲大陸,他決定帶上相機,好好看看。

然後,他就體驗了一波非洲大兄弟的友情。

剛出酒店大門,他就遇到了一個衣冠整潔的大兄弟問:「要去哪兒?買電話卡?我是酒店的司機,我知道,我帶你去。」

男生問了他幾個關於酒店的問題,他對答如流。雖然男生自己並不了解這家酒店,但心裡覺得這人可信,就跟他走了。

在路上,這位大兄弟問他:「這附近有個學校要辦畢業典禮,你要不要去看看?」

本著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精神,男生答應了。

他跟著大兄弟來到了一個整潔乾淨的臨街店面,房間不大,幾張圓桌,看上去很像國內的自習室。

非洲大兄弟說:「畢業典禮一會兒就會開始了,你要來一點飲料嗎?」

「來一杯軟飲吧。」

於是,對方熟練地從櫃檯裡抽出一瓶雜牌洋酒,「啵」地拔掉了木塞,倒上一大杯,「咣」地擺在目瞪口呆的男生面前。

看到這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後,男生知道自己被宰了 —— 這瓶酒的標價是14400別比爾,也就是3500人民幣。

酒吧老闆宣稱:「這個酒雖然貴,不過是有附帶服務的,你可以在裡間獲得一個Special Massage(特殊按摩)。」

說罷,櫃檯旁的小門裡走出了一位非洲小姐姐,同時,店鋪裡如快閃一般走進來了幾位非洲大兄弟。

男生沉吟半晌,說:

「酒是我點的,我認。我也知道你做的是什麼生意,但是你出的價格太高了,我不可能付這個錢。況且,我身上沒有現金。我可以去取,但你要是不接受,我就只能報警了。」

酒吧老闆大概是沒意見的,於是派了一男一女跟他去ATM機取錢。

路上,他迅速地把有餘額的卡都藏到身上隱秘處起來,只拿出一張餘額不到1000塊人民幣的卡,跟非洲大兄弟說:

「Bro,這是我的全部家當,我願意為中非友好,非洲發展貢獻力量,但是請你也為我留下一些回家的盤纏,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待我飛黃騰達之時必再來非洲貢獻己力。」

不知道是這番誠懇,還是他拿出的幾百塊錢,感動了對方。最終,他的手機、相機、衣服、以及一路上被非洲大兄弟點名表揚的靴子,都得以倖存。

最後,為了圓自己「親眼見證一下非洲大陸」的夢想,他還是沿著路邊走了一會兒。

衣索比亞街頭。

他看到了如國內城鄉結合部一樣的市井生活,也看懂了路人投遞而來的奇異眼光 ——「在非洲的大地上,這是一個待宰的旅客」。

他回到賓館時告訴我們:我被迫逛了個窯子,那個窯子還是個黑店。

04

回國

晚上8點,我們如期回到機場,許多留學生已經到了。他們有的乾脆在機場幹坐了17個小時,沒手機信號,沒熱水,人擠人。

即便等待時間超過了14個小時,埃航現在也不向轉機旅客提供免費酒店了,且持中國護照者不能出轉機候機區。

還有留學生說,諮詢安排轉機酒店的窗口時,有人免費,有人被收了40英磅。這一趟航班的旅客出發地,比我們這趟從倫敦出發的複雜得多,甚至包括從義大利這樣的疫區來的,風險也高了許多。

好吧,穿上防護服,不吃不喝不去廁所。

我購買的防護服自帶帽子,帽簷很低,扣住護目鏡,護目鏡壓住口罩,手上還戴了橡膠手套,爭取將身上的每一寸皮膚都包裹住。

倫敦機場裡的留學生,為了跑毒,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是基本裝備。

我本以為,這樣誇張的打扮,會成為人群的聚焦。來到機場才發現,回國的留學生基本人手一套防護服,自己一點也不突兀。

甚至,免稅店的櫃員還問我:「你有多餘的口罩嗎?如果可以分給我一點的話,我可以給你打折。」

埃航的座位本來就擁擠,穿著防護服,左邊是窗戶,右邊是一位體格強壯的叔叔,真不是一般的憋悶。飛機上那一點涼風,隔著防護服幾乎感覺不到。

我安慰自己:眼睛一閉,一睜,就到了。

上飛機前,我特意吃了兩粒褪黑素 —— 要在平常,一粒褪黑素,我能連睡十幾個小時。但那晚,悶在防護服裡,起飛3個小時後我就醒了。

還有10個小時的煎熬,我已經感到自己快要不行了。

我在防護裝備包裹成的繭裡,昏昏沉沉,半醒半睡,擺手告訴非洲膚色的空乘不需要食水,在近乎缺氧的憋悶感中,意識模糊地擔心自己會脫水、低血糖,全靠肚子裡的海綿夾青草的三明治撐著。

既然「跑毒」已經成功一半了,還是堅持忍耐下去吧,萬一飛機上有感染者,放棄防護裝備就前功盡棄了。

一動就要出汗,我儘量避免有什麼動作,任胳膊腿慢慢僵硬。我也儘量避免想時間,想時間就會忍不住讀秒,讀秒心態就會崩。

刷手機、預想實習和工作、復盤考試周的表現、吐槽碩士課程……走馬燈一樣地回憶過去的生活,強行轉移注意力,終於熬過了剩餘的航程。

飛機降落在太原機場後,我先跑進廁所裡脫下防護服,發現自己出了一身的虛汗,連頭髮都溼透了。

出來看到國內機場的設施,我忍不住對自己說:「歡迎來到21世紀。」

候機廳裡,旅客還是很多,都在排著隊接受檢查。鼻咽拭子檢測是真的疼,拭子一探進去,眼淚就出來了。

太原的隔離點,也是一個差不多3星級的賓館,好歹比非洲便宜。

回到國內感覺總算能鬆一口氣了。語言相通,基礎設施完善,也不會被當成待宰的遊客。雖然還有距離,但和朋友、父母身在同一片土地上,令我安心不少。

接下來,得在太原隔離14天,然後進京,租房,工作,推進自己原本的計劃。

大概很多人和我一樣,一年之前去英國的時候,不會預料到要以這樣匆忙的方式離開英國和告別自己的學生生涯。

但我們已經是幸運的了,成功回到防疫工作有條不紊的國內,人生計劃沒有太受影響,只是一些不便而已,可以忍受。

那些沒來得及搶機票的、甚至還滯留在衣索比亞的同學,希望他們能早日結束奔波。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為回國瘋搶5張機票!轉機繞道非洲,被迫「大保健」!
    據報導,英國一位名為曉丹的留學生回憶講述了自己非常坎坷的回國之旅,不僅稀裡糊塗轉機去了趟非洲,而且同行的朋友還誤打誤撞,被忽悠去了當地的妓院!讓人不禁感嘆:這波操作也太迷了吧!!據曉丹回憶,這段難忘的經歷發生在今年3月初,英國疫情剛開始爆發的時候。
  • 中國留學生歸國路有多魔幻?我繞道非洲,還被迫「逛了窯子」
    我本以為,這樣誇張的打扮,會成為人群的聚焦。來到機場才發現,回國的留學生基本人手一套防護服,自己一點也不突兀。甚至,免稅店的櫃員還問我:「你有多餘的口罩嗎?如果可以分給我一點的話,我可以給你打折。」埃航的座位本來就擁擠,穿著防護服,左邊是窗戶,右邊是一位體格強壯的叔叔,真不是一般的憋悶。飛機上那一點涼風,隔著防護服幾乎感覺不到。
  • 我打牌、抽菸、逛窯子還婚外情,但我是個好男人(生動好文)
    他被國際學者公認為「中國文藝復興之父」。中國新文學,哲學,史學的開山之人。至今為止,國際影響力第一人,至今歐美很多大學都有他的專門研究課程。在他還未滿26歲的時候就是北京大學的教授,之後還成為北京大學的校長。他最崇尚的一個學生是山東的傅斯年。而,他教過最著名的一個學生名字叫毛澤東。
  • 為什麼很多非洲留學生願意來中國留學,而歐美留學生卻很少?
    我們國家支持和鼓勵外國留學生到我國學習、訪問。為了促進中非留學生交流學習,我們國家還制定了很多非洲留學生優惠政策。比如一年十萬的助學金,免除一切學費,單間住宿,專門食堂等超國民待遇。
  • 逃離日本,為何非洲留學生扎堆中國?
    逃離日本,為何非洲留學生扎堆中國?我們首先來看一組數據:2003年,非洲在華留學生為2000人左右;2014年,中國超過美國和英國,成為非洲學生出國留學第二目的國,僅次於法國。美國和英國每年接收約40,000名非洲學生。
  • PSW籤證4月取消 7萬在英中國留學生或被迫回國
    另據英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處(微博)統計,目前在英有超過9萬名中國留學生,其中超過7萬人修讀的是高等教育課程,這意味著,將有超過7萬名中國學生畢業後可能面臨被迫離英的尷尬境遇。目前,雖然距離新政施行還有4個月時間,但法晚記者通過採訪多名在英中國留學生發現,由新政引發的困境已開始顯現。
  • 回國難!加拿大更難!中國留學生連買3個月的回國機票都被取消!
    回國難!加拿大更難!中國留學生連買3個月的回國機票都被取消! 一名留學生連續三個月買機票, 全部在臨飛前不久被取消! 一直被迫滯留在加拿大...
  • 美國欲收緊籤證政策 有中國留學生繞道柬埔寨「曲線入境」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進入9月開學季,美國又開始重提收緊留學生的限制,令不少留學生膽戰心驚。8月31日,美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學習,美國政府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宣布針對中國的新舉動。
  • 中國留學生的疫情困境:留下還是花巨資回國?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官網截圖)他和母親以及朋友們目前住在加州,他的母親1月份中國新年的時候來美國看望他。在武漢的新冠疫情暴發後,他的母親也被迫留下,無法回到位於天津的家中。焦楊說,過去幾個月他在機票上已經花了超過1.5萬美元,但是因為不可預知的旅行限制,他和母親至今仍然無法回國。現在這種局面讓他很沮喪、焦慮和憤怒,感覺就像是被世界拋棄了一樣。
  • 80萬中國留學生回國創新高!
    「回國的話,至少能和家人朋友在一起,而且回國可能更好找工作,發展空間和潛力更大。」「我很多朋友畢業之後都回國了。」02史上最多的回國留學生數量國內的畢業生多,回國的留學生也不少。數據顯示,過去40年裡,回國的留學生不斷增加,到2018年已經佔到了出國留學總人數的78%!
  • 北大培養的非洲留學生,回國當總統效仿中國經驗
    他參加了國家組織的學生公派留學計劃,千裡來到中國,開始異國求學之路。他求學的起點是北京語言學院,他在來華部一系基礎漢語課堂學習了一年的漢語,次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哲學系。他能力出眾,大學期間已有了出色的領導才能,他幾乎是同批留學生的精神領袖,留學生辦公室還會向他徵求建議,通過他對留學生進行管理工作。
  • 回國如闖關、100天經歷讓我內心強大,留學生回國故事 | 鈦媒體特寫
    留學生們和他們的家庭被迫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出選擇、尋找回國途徑。焦慮,牽掛,權衡,還有無限期的等待,解決問題……留學生群體,在這場全球危機之下經歷了刻骨銘心的考驗。如今,部分留學生已安然回家,大多數人選擇留在海外。這 100 多天裡,一千個家庭即有一千種故事,鈦媒體App採訪到三個關於「回家」的故事,希望關照危機下的個體命運、逆境中的中國孩子。
  • 為了生活,我來到了非洲
    當時我呵呵一笑,現在我信了,每天我都特別喜歡沐浴在烈日下,後來,皮膚越曬越黑,白髮越來越白,真的很幼稚;越來越多的人說我快跟非洲人沒差別了,照鏡子的時候我也會問:真的黑嗎?朋友說:難道還用懷疑嗎?防曬霜塗在你的臉上都是一種浪費。
  • 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3日電 題:義大利中國留學生自述:疫情洶湧,我為什麼沒有回國  記者 宋宇晟  隨著國外疫情蔓延,滯留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成了疫情之下的一個特殊群體。  來自中國的李慶峰,目前在義大利讀博士後。
  • 英國未成年留學生接回國了,其他地區留學生要求回國,怎麼辦
    能接英國的小留學生,就能接美國的小留學生,也能接其他國家的小留學生。能接在英國的1.5萬的小留學生,也可以接在非洲的1個小留學生,這在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對於留學生回國,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的很清楚,留學生也是我們未來的建設者,留學生遇到困難,國家不會坐視不管的,而且疫情發生以來,各個大使館也都在積極幫助留學生。
  • 為了能回國,她買了5張機票|對話留英中國留學生
    最初,英國大部分的學校沒有停課,學生先發起了停課請願,直到3月13日她所在的大學才正式下達停課命令,並且鼓勵留學生回國。最初買票時,她還糾結買17號的票會不會太早,畢竟這次回國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回來,如今形勢越發嚴峻,心裡只想著「我為什麼不能現在走」。在英國,如果要去醫院驗核酸,還得有10萬美金的保險單,她知道這「根本不現實」。
  • 回國探親被迫成「反向代購」 妹紙:外國人喜歡中國風 中國人想要...
    這是國慶節後小何收到的第12個快遞,這些快遞大多來自淘寶,收貨人都是表姐秦怡,而此時,秦小姐還在萬裡之外的紐西蘭,準備10月15日開啟回國探親之旅,「還沒回國,朋友請求幫忙代購的東西就有二十多個了。」31歲的秦怡大學畢業就去了紐西蘭,後來定居在那裡,每年回國探親一兩次。何望和表姐從小感情好,每次秦怡回國探親,都會專門到何望家住幾天,姐妹倆聚一聚。去年開始,秦怡每次回家就要幫朋友代購大量東西回紐西蘭,「被迫反向代購,每次都是自己人還沒回過,包裹就跟雪花一樣飛到妹妹家。」
  • 歐美日澳的中國留學生:離校會被退學,回不回國很猶豫
    許多身處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有些學業被迫滯緩,有人渴盼回國機票難求……彼時,留下還是離開,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艱難抉擇。日前,6名海外留學生接受了瀟湘晨報採訪,講述了自己所在國家的情況。家人比較擔心,認為兼職增加了感染風險,但日本防疫這一塊做的還挺好的,可能是自身的防災教育和衛生習慣做得很好,大家習慣上也會和他人保持距離。除了打工,其他時間我就在家學習,因為6月底有留學生的入學考試。我還學會用蘋果的庫樂隊編曲唱歌,做了一個美妝教程視頻。這段時間挺好的,我把之前想做的都做了。
  • 外交部回應中國留學生希望回國說了什麼 中國留學生什麼時候能回國
    近日,全球疫情多點暴發、持續擴散,一些海外中國留學生希望返回中國。外交部31日對此回應稱,中國民航局有關負責人已表示,對需求集中、飛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將視情啟動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及時開通臨時加班和包機。回國人員應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包括出入境時的嚴格檢測和入境後的隔離觀察。
  • 81%不回國?清華留學生散落海外,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個通病
    自近代我國被迫打開國門以外,為了加速追趕世界發達國家的腳步,我國一批又一批的留學生,於國外進行學習,進而回到祖國拯救國家於水火之中。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建設也確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進展。畢竟一個又一個優秀科學家的歸國造就了我國在許多關鍵領域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