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號,淮安市盱眙縣的林先生向荔枝新聞反映,自己的侄子小恆在盱眙縣第一小學讀六年級,昨天中午家長接孩子放學回家時,發現他左右兩邊臉頰都紅腫著。
詢問了半天,孩子才告訴家長,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自己英語只考了69.5分,拖了班級後腿。上英語課時,教英語的劉老師就用塑料尺子打他臉。
家長馬上給劉老師打電話,對方也承認自己用塑料尺子打了孩子的臉。當天下午,小恆的父母帶著孩子到盱眙縣教育局監察科反映此事,要求校方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並對打人的老師進行處理。
經醫院檢查,孩子臉部軟組織挫傷。林先生說,這位劉老師不是第一次打孩子,除了小恆之外,當天還有十幾個學生同樣被劉老師打了。
記者聯繫了盱眙縣第一小學的楊校長,楊校長表示,目前了解到,劉老師確實打了小恆,但是只打了這一個學生,沒有十幾個學生被打。並且老師也已經向學生和家長道歉。
楊校長說,老師的教育方式肯定有問題,學校每周都在強調老師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體罰學生,接下來一定引起重視,舉一反三。
盱眙縣教育局教育科王科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聽說此事,將儘快調查並給予回復。
管教孩子,該不該用打的方式?對此,網友們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網友認為,老師管教孩子,體罰不是目的,應該耐心教育,打臉太過分了。
但是也有網友對老師的做法表示理解,認為適度懲戒有利於孩子成長。
更有家長擔憂,現在孩子打不得,罵不得,究竟該如何教育呢?
荔枝點評:
一個六年級的小男孩,正處於性格逐步成長階段,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孩子一次考得不好,經過努力是可以提高和進步的,但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打了孩子,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會怎麼想?這件事情會不會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一塊陰影?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都規定:教師應當尊重學生、未成年的人格,不得對學生、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營造健康教育生態,守護未來人才成長,這是我們全社會的責任。
來源:荔枝新聞
編輯: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