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意外懷孕,一邊高興自己還有這個功能,一邊糾結要不要生下來,畢竟中年婦女的二胎生活並不是電視劇中那麼雲淡風輕,何況已經高齡,閨女已經初一。
然而,豬隊友卻十分高興,馬上打電話給兩邊老人,老人一聽,那還得了,「生呀,為什麼不生?這個年齡了,懷孕就是上天賜給你的寶貝啊!何況閨女大了,家裡條件好了,生二胎是最好的時機……」
閨女周末回家,一聽要做姐姐了,高興得一蹦老高,感嘆到:「我也是做姐姐的人了!」
大家的歡欣鼓舞給了我莫大的勇氣,糾結、猶豫、輾轉反側了一周後毅然選擇了生二胎,從此開啟了我的孕期生活。
然而,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孕檢一路綠燈到了7個月,四維過了,糖耐過了,卻因為體重問題有些血壓高,加上無意中看到三個媽六個娃公眾號創始人吉米媽媽的新書《中國媽媽育兒圖鑑》,瞬間不淡定了。
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沒有雞血滿滿的雞湯,只有生活的」雞零狗碎「和「雞飛狗跳」。然而,就是這份日常生活的瑣碎,讓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二寶生下來後的生活:大寶的不可理喻,二寶的憨態可掬,豬隊友的忙碌不變……
瞬間,原本鼓起了所有勇氣一路往前的我,仿佛被針扎了一下的氣球,焉了!
生活沒有雞湯,只有一地的雞毛,就是不知道已經不能後悔高齡生二胎的我能不能把它紮成一個漂亮的雞毛撣子。
俗話說:「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和天下所有的媽媽一樣,原本柔柔弱弱的小姑娘在做了媽媽後,便成了漂亮的「女金剛」。開了一整天的會,即使心不在焉,回到家也要元氣滿滿;家裡一片狼藉,無人收拾,即使氣得想要飆髒話,看到肉乎乎的小奶袋馬上就偃旗息鼓;上有老下有小,不能生病,不能洩氣,不能喪……
作者在書中用詼諧的口吻記錄了真實的家庭生活,二胎生活的日常和點睛之筆的結尾,讀來讓人心生唏噓又不免大呼「真實」。
生活,從來不是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真切的苟且。那些所謂的美好和幸福,都只是在別人的眼裡,二胎中年老母親想要找到生活、工作、家庭的平衡,需要的不僅僅只是時間,還有技術和藝術。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嬰兒即將出生,他很不安,問天神:「您明天要把我送到地球上,可是我什麼都不會,也聽不懂他們的話,怎麼辦?」
天神說:「你不用擔心,我已經為你選好了一位天使,她會等待、守護、照顧你。」
嬰兒又很擔心:「聽說地球上有很多壞人。」
天神安慰他:「你放心,那位天使會保護你的,她愛你勝過愛自己。」
嬰兒很開心:「真的嗎?你快告訴我天使的名字吧?」
天神笑著對嬰兒說:「天使的名字並不重要,你可以叫她『媽媽』!」
媽媽是孩子的天使,孩子卻是媽媽天使和惡魔的混合體。做媽媽不僅僅是一項體力活,更是一門腦力活。和娃鬥智鬥勇,吵吵鬧鬧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有做媽媽的威嚴,還得有當媽的智慧。
我就是一個常常感到智慧不夠的媽媽,和娃相處的十二年間常常被娃氣得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特別是娃在進入小學高年級後,詞彙量陡增,被我培養的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她掌握了大量的「優美」詞句,足以在和老媽鬥智鬥勇的過程中信手拈來,毫無違和感。
作者在書中也講述了和大寶之間「相愛相殺」的真實場景,看著她詼諧幽默的表達,仿佛在看著牆上的鏡子,裡面的一切故事都發生在生活中,引起無數媽媽的共鳴,引來無數的「惺惺相惜」。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這樣貼切的形容不知道是誰說的,但想必也一定是位和娃鬥智鬥勇,相愛相殺的媽媽的切身體會吧?!
寶媽群裡最喜歡做的事情只有兩件事,一是嘮叨娃的養育,二是吐槽老公。
都說娃是自己家的好,老公是別人家的好。可是,看到群裡媽媽的吐槽,才發現別人家的爸爸,也不過如此。
吉米媽在書裡對老公也是一同吐槽,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他們家"老張「優哉遊哉的樣子,卻鮮少看到他會像那些想像中的別人家的老公一樣為老婆分憂。
話說有天吉米媽比較忙,讓老張監督孩子做作業,老張滿口答應。想不到晚上11點,吉米媽進門,看到老張在書房裡通過美劇理解國際政治經濟局勢,小張作業沒完成。一問,老張雲淡風輕地回答:「他不寫,我有什麼辦法。還是你來吧,他就聽你的。」這話怎麼這麼熟悉啊?是不是你家爸爸的樣子?
原來,別人家的爸爸,也不過如此!
生活就是一張又一張拼圖,少了任何一張都不完整。媽媽的使命就是讓家庭這張拼圖在人生的地圖上完整、耀眼。只是,生活不是詩和遠方,而是眼前的苟且。找到生活、工作、自我的平衡,需要媽媽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無數的智慧。
願中年老母親的勢力越來越強,願我們都能擁有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