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四大班子主官出現在雄安新區,有什麼大動作?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8月17日,多個省部級官員出現在雄安新區。自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官員考察的消息時常出現,這次來考察的是北京市黨政代表團。

  據了解,代表團裡包括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吉林等領導幹部,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克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省政協主席付志方也參與了座談活動。

  從官方公布的一同考察參觀的名單裡,還能看到這些官員的名字:

  河北省和北京市領導袁桐利、陳剛、童建明、範照兵、張古江、李謙,張工、陰和俊、崔述強、張建東、隋振江,河北省省長助理、省金融辦主任江波、省政府秘書長朱浩文,北京市政府秘書長李偉。

  從內容上看,考察的成果豐碩。北京市代市長陳吉寧與河北省省長許勤籤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北京市將在七個方面與河北省開展戰略合作,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開局起步。

  「海運倉內參」(ID:hycplb)就跟大家仔細講講這幾個合作方面。

  其一,是科技創新

  比如,在合作中,會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與雄安新區合作共建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打造高水平創新創業載體,形成聯動發展的科技創新園區鏈。

  其二,是交通問題

  京津冀一體化中的一個重要紐帶就是更緊密的交通聯絡,在全國高鐵、高速公路網絡逐漸形成的時候,怎麼能缺了雄安新區呢?

  從合作協議上看,將加快建設京雄鐵路、京石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固保城際等軌道交通線路,推動建設北京市與雄安新區直接連通的高速公路新通道,實現交通路網高效順暢銜接。同時,積極推進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向雄安新區延伸覆蓋。

  其三,生態環保也在合作範疇內

  合作裡講,要深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協作,健全完善空氣重汙染預警會商和應急聯動機制,開展大氣汙染協同治理。建立統一的能耗、水耗、汙染物排放限值標準,形成一體化的環境準入和退出機制。

  共同推進京津保造林綠化工程建設,打造京津保生態過渡帶森林和溼地群。

  結合重大交通通道建設,規劃建設區域生態綠色廊道。共同推進大清河流域綜合治理,促進白洋澱水資源保護和水環境改善,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其四,是產業升級問題

  此前,雄安新區將採用何種經濟發展模式,曾引起外界廣泛關注和討論。從官方的表述來看,將會「嚴格限制轉移和承接一般性製造業、中低端第三產業」,「共同推動雄安新區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可見,雄安新區承接的是高端科技和技術領域的產業,尤其是那些可能會破壞環境的重工業產業,應該不會在雄安出現。

  另外,合作中會鼓勵有意願的在京企業有序向雄安新區轉移發展,支持北京市屬國有企業在市政基礎設施、城市運行保障等領域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城市管理提供服務。

  支持北京市屬金融機構在雄安新區設立分支機構,發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和綠色金融,為新區建設發展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其五,是高品質的服務

  具體來說,就是民眾特別關心的教育、醫療等問題。

  北京將會採取「交鑰匙」工程方式在雄安新區建設高水平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由雄安新區委託北京一流的教育集團、醫療集團進行管理。

  其中特別點到了幾個學校、醫院的名字——擬分別由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提供辦學辦醫支持。

  與此同時,河北省在雄安新區選擇現有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共4所),由北京市結合學校、醫院的辦學辦醫特色及需求,採取託管、集團化辦學、建立醫療聯合體等方式,通過派出優秀管理團隊、教師互派、課程共享、人才培訓、技術幫扶等形式,提供辦學辦醫支持,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北京市婦產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計生監督所等3所衛生機構為雄安新區相關機構提供對口支持,切實提升新區婦幼保健服務、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計生監管水平。

  雙方共同加快社會保險跨區域轉移對接,積極推進異地就醫即時結算以及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完善養老保障服務體系。

  其六,城市規劃建設問題

  北京市充分發揮城市規劃設計和管理優勢,為雄安新區在城市規劃、設計、勘察、測繪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積極配合做好規劃編制和城市設計工作。

  其七,人才交流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也包括領導幹部和專業人才。其中提到,要依託京冀「雙百」互派幹部掛職機制,建立常態化人才交流合作平臺,結合雄安新區需求,適時安排北京市有關部門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到新區掛職或任職,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這個京冀「雙百」互派幹部掛職機制,在此前的政策規章中也有跡可循。

  京冀互派幹部雙向掛職主要聚焦三方面:

  一是聚焦重點部門,對發展改革、交通、環保、科技、水務、規劃等重點部門互派幹部。

  二是聚焦重點地區,著眼促進地區間合作發展,從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務較重、有重點合作項目、地域相鄰的區縣市互派幹部掛職。

  三是聚焦專業技術人才合作交流,遴選重點行業互派專家,促進聯合攻關和項目深度合作。

  「海運倉內參」(ID:hycplb)注意到,此前曾有《關於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推進京冀幹部人才雙向掛職的意見》發布,要求掛職幹部實行雙向任職,不免派出單位職務,以掛職單位工作為主,以負責推動京冀兩地協同發展有關工作。

  資料來源:新華網、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等

  編輯/黃帥

  本微信文章轉載請標明出處,並註明微信公號:海運倉內參( ID:hycplb)

  如想閱讀更多評論,請訂閱微信號「中青評論」(微信號:cydplb)

相關焦點

  • 雄安新區:雄縣幼兒園與北京市六一幼兒園聯姻,選派教師保障經費
    雄安新區,河北省雄縣幼兒園建築漂亮,色彩豔麗。目前,它又多了一個名字北京市六一幼兒園雄安院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的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保育院被美譽為「馬背搖籃」,於1950年遷址至北京玉泉山下,昆明湖畔,後由教育部命名為北京市六一幼兒院。
  • 史家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等將在雄安新區布局落地
    北京人稀罕的資源,雄安要有。北海幼兒園、史家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等將在雄安新區布局落地!「從雄安最迫切的需求入手,首都北京集中優勢資源支持雄安新區開局起勢。」  17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率北京市代表團一行,赴河北雄安新區和保定市學習交流考察。
  • 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開工
    新華社石家莊9月20日 9月20日,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區建設「三校一院」(分別由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提供辦學辦醫支持)交鑰匙項目正式開工。「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即北京採取「交鑰匙」工程方式在雄安新區建設高水平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記者了解到,「三校一院」交鑰匙項目是雄安新區啟動區第一批啟動的項目,對新區教育和醫療體系建設具有示範性和引領作用。
  • 雄安新區56所學校與京津冀優質資源「牽手」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偉亞)河北雄安新區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積極引入京津冀優質資源,提升新區的教育水平。截至目前,京津冀優質學校已與雄安新區56所各級各類學校建立各種形式的幫扶合作關係。通過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的辦學合作、組團式幫扶,新區被幫扶學校的教學課程改革、構建教育教學理念、重塑校園精神文化、搭建教師發展舞臺等工作有了質的提升。
  • 雄安新區:新首都OR中國第三大特區
    4月1日,本來是西方的愚人節,但是就是在這麼一個特別的日子,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黨中央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設立雄安新區對我們意味著什麼?河北雄安新區來了!
  • 雄安新區,招人了!
    9月29日,由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雄安新區管委會主辦的2020年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發布會在雄安新區舉辦,會上發布了《2020年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啟動第二屆雄安新區人才智力交流會線上活動。
  • 京津冀56所學校與雄安新區59所學校建立幫扶合作關係
    今天上午,「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媒體採訪團走進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優質教育資源引入給雄安新區帶來的新變化。共治、共創、共享打造新發展理念圖為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工作人員進行現場介紹。
  • 中央35條支持雄安新區:積分落戶,組建雄安大學,嚴控房價
    支持雄安新區引進京津及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教育布局要與城市發展布局和產業布局相匹配,推動雄安新區教育質量逐步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引導和支持在京高校、有創新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等通過整體搬遷、辦分校、聯合辦學等多種方式向雄安新區疏解轉移,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在雄安新區辦學,以新機制、新模式組建雄安大學,統一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科研設施、科技創新平臺,努力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 我和雄安的故事⑦丨張超:雄安新區人民教師這個身份是光榮也是責任
    因為我們從新區設立伊始到現在,接觸到了非常多的新區教育方面的概念、理論以及大量的實際動作,都能讓我們感受到無論從資源的支持上,還是從理念的更新換代上,能夠讓我們接觸到天津或者北京的教育模式,或者叫教育資源。優質教育資源為河北雄安新區的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
  • 牽手京津冀優質教育資源 為雄安新區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2018年,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作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雄安校區在3月1日正式掛牌,成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兩年來,隨著北京雄安兩地教職工頻繁交流互動、精準對接、深度援助,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的教育生態正在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 「與新區共成長」 京津冀優質學校援建雄安初顯成效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12月14日,環球網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團隊先後走訪了北京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和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給新區教育帶來的變化
  • 雄安新區雄縣是怎麼定位的?
    也可以看到,咱們政府也是非常聰明的,既然要建立雄安新區,那麼我就把北京好的資源都遷到這邊,這樣才能更好的吸引人們到這邊來工作,上班兒,居住,那麼就會有很多人問啦,雄安新區現在建設的怎麼樣了呀?那麼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現在雄安新區已經進入大規模實質性建設階段,目前雄安站已經進入封頂裝修階段雄安站在咱們昝崗片區,他是咱們全亞洲最大的高鐵站比北京南站還要大上1.2倍,有11臺23線建成之後到達北京半小時,到達天津半小時,到達大興機場20分鐘,去往全國各地都是特別方便,真正實現20分鐘上天,半小時下海這是咱們的交通
  • 雄安又來名校!人大附小、民大附中將落戶
    雄安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傅首清介紹,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第九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石家莊二中、河北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等一批京津冀地區優質學校將落戶雄安,與新區中小學開展對口幫扶。傅首清表示,教育質量是「雄安質量」的題中之義。要解決當前雄安三縣教育存在的問題,首先要解放思想。
  • 雄安新區開展就業創業培訓:「千年秀林」項目未來需大量人才
    雄安新區負責就業培訓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與2017年新區主要以入門級職業培訓為主相比,2018年新區相關部門通過開辦系列「精品班」「提升班」等形式在初級培訓的基礎上實施高端培訓,繼續提高培訓質量,增強新區百姓的就業競爭力。其中,高級禮儀班、高端茶藝、咖啡、調酒班等均已開班結業,隨後綠化、高級電商等高端培訓將陸續展開。
  • 雄安新區容城縣平王鄉將搬至新辦公地址,估計附近村子會有大動作
    平王鄉人民政府2021年2月3日關於平王鄉政府的搬遷,其實早在此之前雄安官方就有所涉及,不過當時的招標公告顯示是建設平王鄉徵遷指揮部。當時很多自媒體都引用了這條招標公告,認為平王鄉將很快開始進行徵遷,一些自媒體還給出徵遷村莊名單。鄉政府為什麼要搬家?不用猜測,估計很多人都可以判斷,平王鄉的一些村子很可能要拆遷了。
  • 【瓣瓣同心 攜手共進】京津冀56所學校與雄安新區59所學校建立幫扶...
    12月14日上午,「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了解優質教育資源引入給雄安新區帶來的新變化。共治、共創、共享打造新發展理念
  • 添彩生態雄安——中建三局在雄安新區義務植樹
    當天,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聯合雄安新區博奧學校聯建雷鋒班50餘名志願者,走進雄安新區容城縣參加「千年秀林」大型義務植樹活動。本次活動由雄安新區管委會主辦,旨在為雄安的生態發展抹上靚麗的底色。挖坑、搬樹苗、鏟土、踩實、圈土,中建三局志願者迅速投入植樹志願服務活動中,很快,幾十棵樹苗就結結實實地立起來了。值得注意的是,雄安的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
  • 雄安新區落戶辦法來了!
    關於人和動物的作文三:  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送給我一顆鳥蛋,當時,我並不知道那是一顆什麼鳥蛋,只是在心中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我要將它孵化出來直到養大!  我把它放到暖和的`地方,用棉花做了一個簡易的鳥窩。功夫不負有心人,過了一些日子,小生命終於誕生了。您不知道,破殼而出的那一瞬間,我有多麼驚訝、多麼高興!我挑了一些極小的食物,餵給它吃,這小傢伙還真能吃,一連吃了很多。
  • 雄安新區開展歷史遺留問題「清零」行動,清除建設「絆腳石」
    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在雄安新區調研。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要求各級各部門所有幹部對群眾訴求要做「有理推定」,樹立「有解思維」,同時對「清零」行動實施點對點式、分類調度指導。    新區各級各部門對「清零」行動高度重視,均在第一時間召開了幹部大會,對這項工作做出具體部署。6月16日,新區臨時黨委召開推進會,對此行動進行再部署。
  • [分享]雄安新區建築設計資料下載
    快來一起看雄安新區是如何推廣超低能耗建築的吧   所謂超低能耗建築,就是通過一系列節能新技術而建造的綠色建築,僅需極少的能源,就可以使建築保持一個恆定而又適宜的溫度。雄安新區設立後的首個大型建設工程——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交付使用,其中就有多個單體建築採用了這些技術。    這兩個小屋就是被稱作「綠色魔盒」的超低能耗集成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