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學,三角形中動點的最值問題怎麼求?這樣用勾股定理很簡單

2020-12-12 陳老師初中數理化

點擊右上角關注「良師益友談育兒」分享學習經驗,一起暢遊快樂的學習生活。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解等邊三角形中動點的最值問題,這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

例題

如圖,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2,M是AB邊上的中點,P是BC邊上任意一點,PA+P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記作S和T,求S^2-T^2的值。

解題過程:

作A點關於直線BC的對稱點D,連接PD,BD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A、D兩點關於直線BC對稱,則△ABP和△DBP關於直線BC成軸對稱;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A、D兩點關於直線BC對稱,則△ABP和△DBP關於直線BC成軸對稱;

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和結論:成軸對稱的圖形全等,△ABP和△DBP關於直線BC成軸對稱,則△ABP≌△DBP;

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對應角相等,△ABP≌△DBP,則PA=PD,BA=BD,∠ABP=∠DBP;

根據結論:PA=PD,則PA+PM=PD+PM,所以,當P、A、M三點在一條直線上,取到最小值;

過點D作DE⊥AB,交AB的延長線於點E

點擊

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題目中的條件:等邊三角形的三邊相等,三個角都為60°,正三角形ABC的邊長為2,則AB=BC=AC=2,∠ABC=∠ACB=60°;

根據結論:∠ABC=60°,∠ABC=∠DBP,則∠DBP=60°;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ABC+∠DBP+∠DBE=180°,∠ABC=∠DBP=60°,則∠DBE=60°;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DE⊥AB,則∠E=90°;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DBE+∠E+∠BDE=180°,∠DBE=60°,∠E=90°,則∠BDE=30°;

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直角三角形中,30°角直角邊所對的直角邊為斜邊的一半,∠BDE=30°,∠E=90°,則BE=BD/2;

根據結論:BA=BD,AB=2,則BD=2;

根據結論:BD=2,BE=BD/2,則BE=1;

根據勾股定理和結論:∠E=90°,BD^2=BE^2+DE^2,BD=2,BE=1,則DE=√3;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結論:M是AB邊上的中點,AB=2,則BM=AB/2=1;

根據結論:BM=1,BE=1,ME=BM+BE,則ME=2;

根據勾股定理和結論:∠E=90°,ME=2,DE=√3,MD^2=ME^2+DE^2,則MD=√7;

所以,PA+PM的最小值T=√7。

當P點與C點重合時,PA、PD均取到最大值,則PA+PM取到最大值S

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題目中的條件:等邊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是底邊上的高,也是頂角的平分線,△ABC為等邊三角形,M是AB邊上的中點,則CM⊥AB,∠BCM=∠ACB/2;

根據結論:∠BCM=∠ACB/2,∠ACB=60°,則∠BCM=30°;

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直角三角形中,30°角直角邊所對的直角邊為斜邊的一半,∠BCM=30°,CM⊥AB,則BM=BC/2;

根據結論:BM=BC/2,BC=2,則BM=1;

根據勾股定理和結論:CM⊥AB,BC=2,BM=1,BC^2=BM^2+CM^2,則CM=√3;

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和結論: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ABP≌△DBP,則AC=DC;

根據結論:AC=DC,AC=2,則DC=2;

根據結論:DC=2,CM=√3,則DC+CM=2+√3;

所以,PA+PM的最大值S=2+√3。

根據結論:T=√7,S=2+√3,則S^2-T^2=7+4√3-7=4√3。

結語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構造直角三角形和軸對稱圖形,利用輔助線構造軸對稱圖形,求得PA與PM取到最大和最小值時的P點位置,再根據勾股定理求解相應的最值。

相關焦點

  • 初二數學,動點構成的三角形形狀怎麼判斷?勾股定理這樣用很簡單
    利用勾股定理判斷三角形的形狀是初二數學的常考題型,判斷等邊三角形中動點所構成三角形形狀,必須藉助輔助線和勾股定理,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所示,P是等邊三角形ABC內一動點,PA^2+PB^2=PC^2,且PC=2PA,求∠BPC。
  • 初二數學:正方形中的線段和最值怎麼求?掌握這方法口算出結果
    利用正方形的性質求線段和的最值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點E在正方形ABCD內,△ABE是等邊三角形,P是對角線AC上的一個動點,若AC=4,求PD+PE的最小值及相應的AP的長。
  • 25.八年級數學:怎麼求BC的值?連接AC得兩個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
    八年級數學:怎麼求BC的值?連接AC得兩個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溫馨提醒: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把內容進行分類歸納,方便大家更系統的學習,將所有內容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初二數學:一次函數的動點最值問題不會求?利用軸對稱性質很簡單
    利用函數圖像求三角形周長的最小值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已知點C(-1,0),直線y=x+4與兩坐標軸分別交於A,B兩點,D,E分別是AB,OB上的動點,求△CDE周長的最小值。
  • 2.八年級數學:如何求Q點運動的速度?三角形全等動點問題,經典常見考題
    八年級數學:如何求Q點運動的速度?三角形全等動點問題,經典常見考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這道題,是三角形全等,動點問題的經典考試題型。特別是第2題,一個難點,就是怎麼求Q的速度,那麼我就要先求出Q的距離和時間,二個易錯點,就是很多同學容易忘記分兩種情況來討論。
  • 23.初中數學:怎麼求AD和AB的比值?勾股定理,2020南京中考一模
    初中數學:怎麼求AD和AB的比值?勾股定理,2020南京中考一模。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溫馨提醒: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把內容進行分類歸納,方便大家更系統的學習,將所有內容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初中數學中考難點:九年級數學上冊圓及幾何動點最值問題考點解讀
    【正文】中考數學四大難點:函數、三角形、圓、幾何動點最值問題,為了初中學生能夠系統學習整個中考內容,我將初中數學全部內容用十個專欄進行了梳理。其中代數部分5個,幾何部分4個,概率統計1個,對中考數學進行了從入門到精通講解,從考點出發,系統學習各章節知識,將中考題型分類講解。
  • 21.初中數學:怎麼判斷FDE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中點有關輔助線
    歡迎您來到方老師數學課堂,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方老師數學課堂。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解題思路很重要
    很多同學學習完「鉛錘法」後,按照解題套路能很快解決二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的最值。如果面積最值問題還沒有掌握的話,可以參考: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但是,冷不丁的遇到二次函數中三角形周長的最值問題
  • 初三數學:怎麼求拋物線上動點構成的面積最值?掌握這方法很管用...
    在二次函數的圖像上求解構成面積最大值的動點問題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及點D的坐標;(2)若點M為拋物線上一動點,且位於第四象限,求△BMD面積的最大值。
  • 初中數學:動點問題-阿氏圓最值模型
    阿氏圓最值模型解題方法:①計算PA+k·PB的最小值時,利用兩邊成比例且夾角相等,構造母子型相似三角形;②兩個三角形的相似比等於k;③根據相似比,找出一條線段替換k·PB,轉化成三點共線求最小值。【例題】在Rt△ABC中,∠C=90°,AC=4,BC=3,以點C為圓心,2為半徑作圓C,交AC、BC於D、E兩點,點P是圓C上一個動點,則1/2PA+PB的最小值為___ 。
  • 八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壓軸填空題:旋轉+動點的幾何最值問題
    今天課間,偶得一道八年級數學期末考試的「壓軸小題」,題目不錯,很有「幾何味道」。題目是坐標系背景下的幾何動點問題,有些難度,估計很多學生考場上難以下手。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C(0,4),K(2,0),A是X軸上的一個動點,連接AC,將AC繞著A順時針旋轉90°得到AB,當A點在X軸上運動的過程中,BK取最小值時,點B的坐標為_________先來分析條件,並產生「合理想像」:①旋轉可得等腰三角形,旋轉90°可得等腰直角三角形
  • 中考數學壓軸題,動點形成的三角形周長最小值,解題的關鍵是這
    在初中階段,最值問題一直是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它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問題分析能力與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來解析下動點形成的三角形周長最小值,提煉解析技巧。待定係數法求函數解析式,這是中考必考內容。
  • 初二數學期中複習,梯子下滑過程中怎麼求面積的最值,這方法管用
    勾股定理是初二數學的重要知識點,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關於勾股定理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2)判斷木棍滑動的過程中,點P到點O的距離是否變化,並簡述理由;(3)木棍滑動的過程中,當滑動到什麼位置時,△AOB的面積最大?請簡述理由,並求出面積的最大值。
  • 5.初中數學:怎麼求螞蟻吃蜂蜜,爬行的最短路徑?勾股定理經典考題
    歡迎您來到方老師數學課堂,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方老師數學課堂。
  • 初二數學:在坐標系求線段和最值有點難?學會利用菱形性質很簡單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利用菱形性質求線段和最值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菱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的位置如圖所示,頂點B(2,0),∠DOB=60°,P是對角線OC上一個動點,點E(0,-1),那麼當EP+BP最短時,求點P的坐標。
  • 初二數學:怎麼求菱形上滿足等腰三角形條件的動點?這方法很管用
    求滿足等腰三角形條件的動點坐標是初二數學的重要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二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已知點A從點(1,0)出發,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x軸向正方向運動,以點O,A為頂點作菱形OABC,使點B,C在第一象限內,且∠AOC=60°,點P的坐標為(0,3),設點A運動了ts,則在點A的運動過程中,當△OCP為等腰三角形時,求t的值。
  • 一道題幫你分析中考數學——幾何動點中的最值問題
    原理三、函數在取值範圍中的最大最小值!下面,以一道幾何題目分析這幾個原理!例、某數學興趣小組對線段上的動點問題進行探究,已知AB=8.(2)分別連接AD、DF、AF,AF交DP於點K,當點P運動時,在△APK、△ADK、△DFK中,是否存在兩個面積始終相等的三角形?請說明理由.
  • 初三數學:求線段長的最值有點難,原來要這樣判斷動點的運動軌跡
    利用幾何圖形的性質求線段長的最值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複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在矩形ABCD中,AB=4,AD=2,E為AB的中點,F為EC上一動點,P為DF的中點,連接PB,求PB的最小值。
  • 初三數學:怎麼求圓上動點構成線段和的最值?用這方法口算出結果
    求圓上的動點構成的線段和的最值是數學中考的常考題型,本文就例題詳細解析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初三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幫助。例題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4,∠B=60°,圓B的半徑為2,點P是圓B上的一個動點,求PD+1/2PC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