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苦惱,一打開微信,幾十條消息都是「我在拼多多上拼了XXX,就差幾塊錢了,你能幫我砍一下嗎?」。看到這個東西就好煩,幫也不好,不幫也不是,嘴上愉快答應,心裡MMP。日常點讚就算了,幫你砍價還要下載APP,還要關注公眾號,浪費時間精力還得不到好處,而你隨手轉發,外加一句謝謝,就有了禮物。
上到100多的微波爐,下到幾塊錢的毛巾,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加入了拼砍大軍,隔三差五就被叫幫忙砍價,人家這是拼多多,都要被你砍成砍多多了。砍價也就算了,還有各種亂七八糟的連結,一不小心就會信息洩露,幫你砍了幾塊,結果被盜幾千塊錢。我就在想:難道這十幾塊錢的東西你都買不起嗎?我拿你當閨蜜,你卻拿我當砍友。
而且最不能讓人理解的就是,拼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一個在校大學生拼寶寶衣服、尿布和老人代步機,一個大男孩在拼女裝,還有鍋碗瓢盆統統都要,反正就是免費的東西不要白不要。拜託,拼多多拼單不是讓你回收一些別人不要的東西,而是拼自己想要的低價商品。
拼多多是一個主打拼團特價的功能的APP,不同於淘寶天貓等購物電商平臺,它的自我定位是社交電商領導者,希望通過社交關係鏈來進行分享互動,加上設計價格對比的拼團低價活動,讓受眾能在互動分享的社交過程中進行消費。
本意是社交之間的互相分享消費,但自從「砍一刀」出來之後,就變了味。分享是分享,但是互相消費並沒有,都是單方面的。為了省下那幾十塊錢的東西,興師動眾去轉發朋友圈,還要私信朋友,又是求幫忙又是發紅包,浪費時間精力,真的是沒必要。
有時候100多塊錢的東西,才叫了十多個朋友就砍了快接近一半的錢,結果越砍越激動,拉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果每個人都能輕輕鬆鬆砍到0元的東西,那商家不得賠死。據數據表示,500元的商品至少砍上100多次,200元的商品需要砍上200-300次,100以下的產品大概需要砍100-200次。估價來看,每一刀的數額大概是0.5-1元。
而且大部分商家會把砍價的商品價格抬高,也就是說,你所砍的商品,差不多是淘寶價的三倍,如果是幾十塊錢的東西,砍價還不如自己去買。當然砍價成功拿到東西的人,但也只是為數不多堅持很久、並且具有龐大好友數量的人。
說到底,拼多多拼的就是平時積累的感情。別人就因為是朋友,不好意思拒絕你,所以就幫了你。幫一次就相當於欠了一次人情,再來第二第三次,就真的很過分了。當然,你也可以和別人一起砍價,將砍到的商品大家一起共享,那就可以說得過去。不然要讓別人免費幫你的忙,自己拿好處,哪有這樣子的好事?
追求低價高性價比的東西,是每個人的購物目標。但你要相信,天上沒有白掉的好事,世界上也沒有那麼多免費的東西。對於拼多多砍價,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理性一點,可以用錢解決的東西,就不用浪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去麻煩別人。朋友不是用來砍價的,朋友圈更不是拉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