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的樊錦詩先生委託出版社給鍾芳蓉寄去了禮物和信,鼓勵即將成為「校友」的女孩抱定宗旨,不忘初心。受訪人供圖
「樊先生您選擇了敦煌,選擇了堅守,成為了『敦煌的女兒』,也找到了心靈的安頓,我希望能追隨您的腳步,去選擇北大考古,選擇為考古獻身,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
3日,高考高分的「留守」女孩鍾芳蓉給樊錦詩和江蘇譯林出版社回復了一封信,這封手寫信,既是給偶像樊先生和心愛的考古系的一封「告白」,也變相回應很多網友所爭論的「物質與精神的選擇」。
「希望你在未來求學期間,能夠抱定宗旨、不忘初心,做胸懷天下的新青年。」就在幾天前,剛剛完成志願填報、並引發公眾一輪「物質與精神」之爭的鐘芳蓉,收到了偶像樊錦詩先生授意的來信和禮物。
這是一份來自長輩和前輩沉甸甸的寄託和殷殷的期待,遠在敦煌的樊錦詩先生和身在北京的北京大學顧春芳教授,兩位北京大學的「學姐」,對這位正值青春的「學妹」予以了厚望。
鍾芳蓉也立刻給兩位「學姐」回信,表達了自己希望為考古獻身、找到心靈歸處的心願。
鍾芳蓉的回信,這對獨愛「老古董」 的前輩與後輩,成就了一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佳話。受訪人供圖
書信往來之間,兩位相隔了近60年、獨愛「老古董」的北大「女生」,也讓一種堅守的精神重新回到年輕人的視野和討論中。
近日,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卻選擇報考北京大學考古系的消息,引發爭論。
這位讓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裡的鄉親們放起鞭炮慶祝的小姑娘,面對國內兩大頂級名校敞開的大門,最終選擇了被稱為「出土文物」的冷門考古專業,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不少網友擔心,家境普通的鐘芳蓉選擇了冷門專業,未來工作可能不好找;一些網友認為,考了這麼高的分數,卻選擇了一個未來清苦的專業,未免太「理想化」了。
儘管如此,鍾芳蓉不計較「錢途」束縛、追隨自己真心所愛的選擇,依然讓她不僅成了國內外考古專業大咖的「團寵」,獲得考古界的「秘籍」無數;更贏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讚和佩服。
「樊先生年事已高,但是聽到這個消息,特別高興,立刻給我們打來電話,商量著送給小鍾同學一點禮物。」譯林出版社的責任編輯陳葉告訴記者,「除了送給鍾同學一本樊先生唯一的自傳之外,樊先生還希望我們能帶給鍾同學幾句作為同校同專業『師姐』的肺腑之言。」
「儘管高考高分的光環很耀眼,網紅的熱度很高,但還要記得自己的初心,要坐得住研究的冷板凳、不忘懷抱天下的大志。」一輩子奉獻給敦煌莫高窟的樊錦詩先生在電話中諄諄囑託。
陳葉說,書和信是通過鍾芳蓉的學校老師轉送給鍾芳蓉本人的,而更多的話,樊錦詩先生希望通過她的自傳,鼓勵未來的「校友」和考古學的「後來者」,「心的力量真是無比強大!而心的強大,就在於正定,在於守一不移。」(記者 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