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應該是大多數人生的第一個分岔口,今年的高考又極為特殊,激動的查分環節陸續結束,高考志願填報也井然有序的進行著,一切看上去好像都已經塵埃落定,2020高考也逐漸迎來了大結局,但高考熱度依然未減。
前兩天江蘇省文科狀元因選修成績無緣清北的遺憾,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但對於白湘菱來說是遺憾也是起點,這兩天高考熱搜中又看到了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的高分成為湖南文科第四名,在出分當晚,50多名老師乘坐9輛車,抱著煙花走幾十裡路,堅持為她慶祝,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真正的「全村的希望」,女孩最終也如願收到了北大的錄取,女孩堅定的選擇也引起了多省考古圈的關注,一起聯動為女孩送祝福,成為名副其實的「團寵」。
「清水專業」就是任性?
很多人說鍾芳蓉成績完全可以選擇很多不錯的專業,結果她堅持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考古專業,網友表示,這種清苦行業太難賺錢了,考慮她家境的問題,應該選擇IT行業,否則可能畢業後依然很難?只憑喜好選大眾所認為的「清水專業」就是任性嗎?
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鍾同學表示自己對歷史一直都有濃厚的興趣,並受到樊錦詩的影響,所以堅定選擇北大考古專業,最讓鍾芳蓉驚喜的是,敦煌研究院名譽校長樊錦詩竟然寫信鼓勵了自己,寫到「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理想,靜下心來好好讀書」,還送了自己的自傳。有人說能得到大師級偶像回復這是一生多麼幸福的事,對於鍾芳蓉來說自己當下的選擇,一定是隨心值得的,她也表示:我個人特別喜歡,我覺得喜歡就夠了呀!」
有「錢途專業」?
大多數人認為上大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掙錢,所以也就有一些所謂的有「錢途」或好就業的專業,但是這些專業是否合適呢?如果單從這些方面考慮是不行的,比如測繪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很多人看來這是高薪體面工作,但卻不了解他們的工作環境,其中有一項就是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環境很多時候都是相對惡劣的戶外,在前幾年就業率排名第一的就是中國地質大學,在很多工科專業,尤其是礦產這類、資源類、勘探類專業,工資相對較高,但就業環境相對來說比較艱苦。
再比如會計專業,在很多人看來,會計就是天天坐在辦公室算算帳,工資就很容易到手了,但是其實大多數會計剛出來時是很辛苦,需要跑外面幫客戶交接,工資也不是很高,會計是一個看證書和經驗的行業,但是這些都是靠時間累積的,放在任何一個行業也適用。
「考古=窮」嗎?
有很多人總是認為工資高能掙錢的就是好專業,公務員在很多人看來是體面輕鬆的「鐵飯碗」,但是誰又了解他們是酸楚,同時每年考公務員的難度不亞於考研。認為一些所謂「冷門」的專業就不好,就如鍾芳蓉選擇的考古專業,確實專業性高,就業範圍相對局限,但是「考古=窮」嗎?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成為節假日放鬆學習的好去處,還有一些文物相關的事業單位,都是他們就業的選擇,這些都需要像鍾芳蓉這也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工資的水平也並不低於公務員。
在這個物慾是社會,如鍾芳蓉同學的回信中「希望追隨您的腳步,也希望找到心靈的歸處」,這就是她隨心的選擇,專業無冷熱,也許在有的人看來她選擇了一條漫長的路,但做喜歡的事、有價值的事才更為可貴,如熱愛可抵歲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