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揭曉,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院士獲此殊榮,以表彰他及領銜團隊首次在實驗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晶體和電子學器件的發展,甚至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的進程。
圖源官網
「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學和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原創性傑出貢獻的全球科學家。獎項每三年在這三個學科領域中輪流頒發。
據了解,該獎項具有十足的分量,多位獲獎者隨後都獲得了諾貝爾獎,例如2016年首屆「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兩人於2018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7年授予物理學領域的三位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學院教授基普·索恩(Kip Thorne)、巴裡·巴裡什(Barry Barish)),於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除此外,今年獲得該獎項的還有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 Berry),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Charles L. Kane)。
此次薛其坤院士獲得次獎,難道諾貝爾物理學獎要穩了?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