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攻擊大腦嗎?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上海專家一一釋疑

2020-12-22 澎湃新聞

氣悶、頭暈、心跳加速是病毒感染症狀嗎?病毒會影響人們大腦嗎?在全民防範新冠病毒侵襲的時候,需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加強機體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通過熱線電話反映各種各樣的疑問。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神經內科教授汪昕通過「新冠中山談」,從神經內科專業角度為公眾解釋新冠肺炎的可能影響,以及提高神經心理免疫力的重要性。以下為汪昕的解讀。

新冠肺炎對神經系統的可能影響

大腦是我們的神經中樞。血-腦之間有一種選擇性地阻止某些物質由血進入腦的「屏障」存在,稱為血腦屏障。早在1885年有人發現,靜脈注射染料後,全身組織均被染色,但腦卻不染色。正是因為血腦屏障的存在,可以保證腦的內環境的高度穩定性,以利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活動,同時能阻止異物(如微生物、毒素等)的侵入。

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通常首先攻擊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已經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表達、複製都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相關,除感染肺部外,也可能通過ACE2受體攻擊人體的心臟、食道、腎、膀胱和迴腸等器官。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如果血壓升高,控制不佳,可能導致中風、腦出血等腦血管病發生。

目前沒有報導新冠病毒破壞血腦屏障的證據。既往研究發現在5種已知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有3種有實驗室研究提示具有神經侵襲性和嗜神經性。也有研究者在SARS的患者的屍檢大腦中檢測到SARS-CoV病毒的RNA,但是臨床上目前暫沒有報導新冠肺炎發展成腦炎的病例。

如果是新冠肺炎重症感染者,由於全身免疫力低下,其他病原菌,如細菌等可能趁虛而入,破壞血腦屏障進入腦內,導致腦炎、腦膜炎的發生。這些重症患者常可能合併膿毒血症,化膿性感染等其他細菌性感染。繼發顱內感染後,出現頭痛、噴射性嘔吐、視力下降、肢體抽搐等表現。

也有一些重症感染者,可能出現炎症風暴。特別是有一些年輕人開始很輕,到7-8天後突然發生重大變化,可能除了肺,還累及心臟、大腦。炎症風暴是機體感染後一種不適當的免疫反應。為了抵抗病毒,機體產生過多炎性細胞因子或趨化因子,溢出到循環中,導致全身性細胞因子風暴。患者出現持續性高燒、紅腫、腫脹、極度疲倦與噁心、抽搐。 一旦腦部中樞——腦幹受累,中樞神經系統直接作用於肺部,可能產生神經源性肺水腫,這個在危急重症裡才可能出現。

當然上面介紹的神經系統受影響,都是在感染重症患者中可能發生,即使受影響,也大多是新冠感染後的併發症。科學家們,醫師們還在不斷努力積累救治經驗,提高搶救成功率。由於常人有完整的血腦屏障和良好的自身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的侵襲。那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呢?

提高自身神經心理免疫力

眾所周知,神經中樞接受外界信號,調控我們的症狀和行為。但是我們容易忽視的是,神經系統不僅通過遞質傳導調節我們的行為和喜怒哀樂,也通過神經環路調控我們的免疫力。所以不僅吃飽穿暖,還要重視和關注我們神經心理免疫力的提升。

我們接受外界的各種信號後,如新冠肺炎的各種報導、影像、圖片等等,大腦接受這些信息並傳輸,通過藍斑-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邊緣系統、額葉皮層等不同神經通路調節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接收到的各種刺激,通過感受器傳導到腦幹藍斑的上行纖維,引起興奮、警覺及緊張、焦慮等情緒反應。藍斑又激活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兒茶酚胺類物質釋放增多,過度激活出現高血壓、血黏度增加、血栓易於形成、耗氧增加、脂質過氧化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導致我們體會到各種身體不適,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胃部不適、噁心、腹瀉、頭痛、疲乏等症狀。

各種外界視聽,情緒刺激,也會作用在海馬和杏仁核,不僅產生焦慮、抑鬱、恐懼的情緒行為,也會導致行為異常、生長發育抑制、代謝改變等多種後果。我們會出現擔憂焦慮,頻繁刷屏查閱和疫情有關的信息,反覆過度清洗消毒、測量體溫,注意力無法集中、坐立不安等症狀。

更為重要的是,外界信息的過度刺激,會導致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長期大量增多,抑制機體免疫,導致免疫力低下。

因此,正確了解疾病知識,提高神經心理免疫力,可以在我們身體裡樹立一道無形卻巨大的屏障,幫助我們抵抗各種病原體的包圍和侵襲。

總之,新冠肺炎來襲,別慌,大家一定要正確應對。既往一些重大事件都會導致應激障礙。建議大家在正確的科學引導下,了解正確的疾病知識,建立對疾病正確認識,提升自己的神經心理免疫力。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目前的情況下,加強互相理解、溝通、包容非常重要。同時建議大家在疫情之中一定要重視自己乃至家人的情緒、心理、行為反應,及時傾訴,現在有多個心理團隊支持,心理熱線。通過正確了解疾病知識,保持平常心;積極做好預防工作,相信一切都會好轉;穩定情緒,關注當下現在該做的事;不斷提升自己的神經心理免疫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很狡猾,張文宏說需通過自身免疫力來清除——最強新冠抗疫...
    為此,新冠肺炎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內科學系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活出健康-免疫力就是好醫生》主編張文宏教授說: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病毒,人類雖然不能在第一時間清除病毒,但可以通過自身非特異性的免疫力來最終清除病毒;通過加強自身營養狀況和適度的鍛鍊,提高免疫力才是最好的特效藥。
  • 牛奶裡含有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別信!
    傳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科普解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而想產生抗體等免疫球蛋白,需要先接觸相應的抗原,比如某種細菌,或某種病毒。如果想讓抗體產量高點,還得多次重複抗原刺激。最後即使牛媽媽血液中存在抗體,也可能只有一部分會進入乳汁。如果牛媽媽沒有接觸過新冠病毒,沒有戰勝過它,那麼它也無法產生這種抗體並通過乳汁傳遞給牛寶寶。目前為止,市場上還沒有哪種牛奶敢宣稱自己含有新冠病毒的抗體。
  • 【網絡謠言粉碎機】牛奶裡含有免疫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
    2020-06-03 17:46 來源: 澎湃新聞 網信玉田 ▼▼▼傳言:有些牛奶廣告聲稱含有免疫球蛋白,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抵抗新冠病毒。
  •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做情緒的主人?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做情緒的主人?參與互動   【防疫科普】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
  • 怎樣跟狡猾的新冠病毒共存?華山醫院援鄂專家提到了這個方法
    北京的疫情牽動著上海市民的心。新冠病毒如此狡猾,我們日常該怎麼做?20日,2020年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市民體育科學大講堂請來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華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總指揮馬昕教授主講《疫情防控與全民健身》,他講述了武漢抗疫期間援鄂醫生幫助方艙病人進行康復鍛鍊的故事,為市民科普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渡過跟病毒共存的日子。
  • "鼻病毒"是什麼東西? 專家釋疑:普通感冒無需恐慌
    專家釋疑:普通感冒無需恐慌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黎秋玲  2020-06-18 6月17日,新快報記者採訪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為您送上防控「鼻病毒」的家長攻略。
  • 提高人體免疫力,才是抵抗新冠病毒唯一有效的「神藥」
    新冠肺炎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大流行,在很多國家已經大規模的爆發,並且義大利已經選擇了封城來阻止新冠肺炎進一步大面積的擴散。現在如何去治療、預防新冠肺炎也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怎麼去預防新冠肺炎呢?從所有的臨床研究結果來看,目前我們還沒有找到真正對新冠肺炎有特效的藥物,疫苗也沒有真正的應用出來,沒有到達臨床研究的階段,所以現階段我們最主要的還是做好預防措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如何提高我們的免疫力?
  • 新冠病毒會否常態化流行或變成慢性病?專家一一解答
    新冠病毒會否常態化流行或變成慢性病?專家一一解答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04-23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4月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
  • 新冠病毒感染後人體免疫力是否持續存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
    截至2020年9月17日,全球已有29,743,406 例確診新冠肺炎病人,死於新冠感染者已達938,820人。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人體能產生應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和T細胞,但這些免疫力能維持多久尚不清楚,且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也不一致。
  • 「新冠後遺症」引發關注 病毒不僅侵害大腦還會致脫髮
    他認為導致後遺症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新冠病毒主要累及肺部,是肺部炎症,會影響後期的肺功能,以及肺部器官給全身的供氧情況;其二可能是心因性因素,對一些患者的心理造成長期的影響,但這仍然需要持續的隨訪觀測,從而作出進一步的明確。
  • 新冠病毒可能危害大腦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綜合編譯 蔡夢吟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報導,英國科學家6月25日發表在英國《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病毒可能對大腦造成諸多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中風或精神疾病
  • 汗蒸能殺死新冠病毒嗎?小暢揭開真相
    美國新冠疫情還未平息,近日,英國發現了一種傳播力比原始毒株高出70%的新冠病毒變種,新變種有可能已經傳到國外,荷蘭、義大利也宣布已發現相關病例,國際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 什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容易變為重症或危重症?中山醫院權威專家為你...
    什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容易變為重症或危重症?中山醫院權威專家為你解答!、學科前沿、新聞動態、山中故事、醫院文化等如何正確面對新冠?如何科學防控疫情?重症患者如何救治?新冠病毒會攻擊心臟嗎?新冠病毒會攻擊大腦嗎?新冠到底有多毒?如何合理地使用口罩?遇到疾病如何安全就醫?如何做好心理調節?
  • 有這樣的後遺症,新冠病毒還談得上治癒嗎?
    文章還提到另一位武漢的醫生的觀點,新冠病毒的攻擊範圍非常廣,包括腦神經在內的身上所有組織器官都會攻擊,所以後遺症種類繁多。後遺症,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後所留下的印記。新冠病毒對身體的危害,比我們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疫苗|新冠病毒|上海市...
    點擊播放 GIF 2.8M據《衛報》報導,由於新冠病毒的新變種,英國確診病例數量在過去2周之內猛增,科學家認為,這種新變種比原始毒株的傳播性高出70%。我們連接全球專家庫本期專家: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盧洪洲 教授我國疫苗最新情況如何?我們國家現在有6款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三期,三期結束以後就可以正式的批准上市,而且從進入臨床三期不斷得出的結果來看,它的安全性、保護率非常理想。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世衛專家: 對疫苗有效性尚...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 運動員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北體專家團權威解答來了
    難道身體素質一向過硬的運動員比普通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運動員有哪些特殊的預防感染的措施?如果一旦團隊中有人感染,團隊應如何應對?為降低團隊感染風險,團隊應採取哪些更有利的防控舉措?7位專家一致認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和普通人相比運動員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專家認為,對於新冠病毒,人人都缺乏特異性免疫力,都是易感人群,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運動員。另外,感染機率的大小,還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Q,哪些因素會導致運動員感染風險的增加?
  • 新冠病毒對大腦危害不容忽視!流感疫苗接種率提高或可間接提升人群...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報導 新冠病毒已肆虐全球數月,不少地區感染患者的平均年齡大大降低,且多為無症狀患者。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對患者腦部的損害不容忽視。同時義大利一項研究顯示,流感疫苗接種率和新冠病毒死亡率成反比,研究人員鼓勵各年齡段人群都應接種流感疫苗。
  • 新研究發現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或可持續數年
    這些發現可能會讓專家鬆一口氣,他們擔心新冠病毒免疫力可能是短暫的,可能要靠反覆接種才能控制疫情。 這項研究與最近的另一發現相吻合:由另一種冠狀病毒導致的SARS的倖存者,在康復17年後仍攜帶某些重要的免疫細胞。 這些發現與其他實驗室得出的鼓舞人心的證據一致。
  • 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流行嗎?疫情何時會結束?官方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 應悅)「五一」假期將至,公眾可以出門旅遊嗎?外出如何防護?4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舉行發布會,相關專家回答了公眾關切的問題。釋疑2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流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