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一種相思 大眾兩處費心 魚熊能否兼得

2020-12-13 搜狐網

  新帕薩特B6重歸上海,「南(上海)水北(長春)調」方案作罷,這是近期車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事情並沒有就此明朗,3月8日北京時間下午5點,在德國沃爾夫斯堡舉行的大眾新聞發布會,在全球進行網上直播。大眾沒有過多解釋帕薩特在中國的布局,業內紛傳帕薩特可能不會來中國,因為大眾不想再製造新的不平衡。

  厚此難以薄彼

  本來考慮把長春作為帕薩特生產基地的大眾,在對合作夥伴所代表的地方利益與在華投資的長遠利益進行權衡之後,近日由大眾副總裁魏智博出面宣布:「大眾將改變上海、長春各自生產不同車型的策略,仍採用兩個基地平衡發展、各自做全系列車型的方針。」業內人士稱,從效益上看這是不經濟的做法,但目前也只能這樣,因為一汽和上汽誰也不想放棄VW商標,而大眾似乎也不想對一方表現出太多偏袒,畢竟大眾在長春和上海都各自投入了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在幫助大眾品牌重新奪回轎車市場王座5個月以後,新年伊始卻又被擠到了第九和第十位。帕薩特的業績好壞看不太出來,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上海大眾去年保持的老大紀錄就會發現,當時真正賣得最好的還是桑塔納,而曾作為中級車領袖的帕薩特已經落後於君威和雅閣。

  根據最新統計,1月份帕薩特的銷量達到7000臺左右,一些上海大眾經銷商表示,這款車去年不太好賣,手中的庫存使他們不敢多訂車;而同樣採用一種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大量零部件共用的奧迪,儘管也面臨挑戰,卻仍在2004年保有豪華車細分市場超過60%的份額。單純從數據上看,大眾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在銷售上一汽大眾做的更好一些。「把帕薩特交給一汽大眾吧,放到最現代化的轎車二廠生產。」這可能是大眾當初想將帕薩特交給長春生產時的內心獨白。

  一汽大眾二廠建成投產,按照規劃它將達到66萬輛產能,而上海大眾目前只有45萬輛產能;大眾零部件平臺合資企業建在長春;過去國內最現代化的廠房是在上海大眾,而現在最先進的工業機器人是在一汽大眾二廠;一汽大眾2004年一次追加投資123億元人民幣,使總投資額達到234億元,一下子就和六次增資後的上海大眾(截至2004年底上海大眾總投資額達225.68億元)扯平了,而且略多一些。一位在上汽工作了20年的幹部稱:「先是說帕薩特,現在又說新寶來給一汽大眾,大眾其實是有些偏向長春的。」

  現在我們分析,帕薩特難於明確在任何一家生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大眾發現中國市場是它目前最好的市場。大眾總裁畢睿德8日表示:「2004年大眾集團在中國銷售了64.8萬輛車,中國市場已經是大眾全球第二大重要市場。」而當這個市場也面臨挑戰的時候,大眾總部狼堡、長春和上海應該站在同一條船上共渡難關,過分的偏袒只能加深雙方的內部矛盾並引發資源的內耗,畢竟上海和長春兩大基地的產品都出自同一平臺的產品線,比如03款波羅、高爾夫都是PQ34平臺,未來兩家的中級車採用PQ36平臺也會有很多零部件要長春和上海共享。

  回到中級車市場,大眾現在要考慮的是多方利益的平衡。在如此激烈的價格競爭態勢下,新帕薩特B6科技含量太高,如果成本降不下來會很麻煩。對於大眾來講,帕薩特不能再出閃失,因此就產生了兩種方案:一是現有B5的改型放在上海、B6在長春;二是先不拿B6來中國,然後給雙方一邊一個改型產品,看誰先賣好了再說,這兩個方案都是為了保證自己不再失誤,同時又避免矛盾。一汽大眾公司大眾品牌部明確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們已經開始了PQ36平臺中級車的生產準備工作。

  平衡但不經濟

  如果要追求南北平衡,就必然要面對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那就是交叉物流和同業競爭。由於大眾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始終會在兩套並行的系統內進行,零部件共用的同時必然會增加長春、上海兩地的物流成本。比如一個貨櫃進口件運到長春可能比運到上海要多花100美元以上,類似寶來、高爾夫和波羅之間客觀存在的市場相互擠壓問題,今後也會在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的新中級車上重演。

  大眾把自己在中國的總部合併在三裡屯的一幢辦公樓內,但對於兩家總投資超過46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卻很難進行更經濟高效的資源整合,因為它們生產的產品可能沒有太大的差異化。

  向平衡觀低頭是明顯的,大眾2005年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在2004年大眾銷售收入增長了4.2億歐元,其中1.7億歐元來自中級車產品,這說明中級車是大眾重要的收入來源。在沒有和帕薩特同等量級可替代產品的情況下,如果上海生產改型B5,長春生產B6,中國產帕薩特對於大眾也許就具有了雙保險的意味,這種安排對南北兩家企業也比較平衡。

  平衡術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因為大眾在中國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1月份,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相加的單月銷量僅達到1.5萬輛,分別下降了49%和74%。大眾在2004年突擊上去的銷量排行位置受到了挑戰,而在更有說服力的市場份額方面,兩個大眾的市場份額從2002年的接近50%經過兩年時間已經降到去年的27.5%。為了奪回失地,大眾將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改進價格、促銷,解決成本束縛,銷售突擊放在高爾夫等產品上。這一系列動作在去年終於見到成效,大眾拿到去年銷量總冠軍。

  如今要向兩個基地的平衡低頭,是否意味著大眾重新走回到老路上呢?大眾表示,開發、生產、採購、銷售以至人事諸環節,大眾要統籌安排。可惜這也只能是在保全兩個大眾齊頭並進前提下的節省和高效,無論B6和改進型帕薩特兩款車在哪裡生產,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大眾已經認同要走兩個基地「共贏」的道路,大眾只能在平衡與經濟的搖擺中繼續前行。

  上海大眾公關部稱,由於這件事是德方在做表述,他們不好直接置評,事實上他們也從未對帕薩特和中級車的事有過明確說法。假設帕薩特B6能夠回到上海,那將是上汽的一件幸事,因為上海大眾終於得到了本應該屬於它的心理平衡。如果還是執行南北兩個B級車方案的話,雙方倒是在面子上沒有損失什麼,只是大眾仍要在兩個「親家」間左右逢源。

  記者手記

  大眾的「魚熊兼得」觀

  這是抄錄並翻譯自大眾總裁畢睿德3月8日在狼堡的一段講話:「大眾集團有能力保衛住它在中國市場的核心目標。然而新車型的不斷出現使市場出現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大眾不可能達到和所有對手同樣的份額,從處於上升階段的中國市場中受益。市場份額對我們來講很重要,但不是什麼價格都可以賣車,因為我們不能拷貝競爭對手所採取的促銷戰術來打一場戰役,那樣做的代價其實是在不可避免的丟掉市場份額。」

  在大眾看來,已經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來的耐用可靠的品牌價值,決不允許動搖。這是它固有的「熊掌」,而在保住價值前提下向市場做出的嘗試性促銷則是出於「不進則退」考慮留下的後手,也就是說大眾現在也想得到可以充飢的「魚」。在大眾看來,一汽在「熊掌」這一核心價值觀上堅持的非常好,但上汽卻有時搖擺不定,單看銷售業績,大眾甚至有時認為上海大眾做的還不夠好。

  本來,上海大眾也是大眾品牌觀的堅守者,但在遇到對手圍攻、銷售下降的時候,它也會做一些令自己後悔的舉動,比如過分降低某些產品的配置,給人以低價迎合市場的印象;片面誇大改型產品的實用價值,而受到消費者的質疑等。雖然這些錯誤得到了糾正,但大眾心裡不舒服,他會感覺上海方面沒有得到「魚」,反而在丟失「熊掌」。而在另一個基地——長春,儘管一汽人也搞不明白「奧迪不加天窗」的原因,但他們一直在執行大眾的價值觀,市場的風險還可以克服。

  一個中級車產品到底給誰生產,表面上考驗的是大眾對兩個夥伴的心理底線,其實真正考驗的是大眾對於價值觀和實際收益的取捨,如果只考慮市場份額,按照過往的銷售成績,那麼長春可能更合適;如果要考慮降低成本和品牌價值的風險(消費者可能不熟悉一汽大眾的銷售網絡),繼續在上海使用帕薩特商標可能更恰當。大眾是想魚與熊掌兼得,既然兩家不能合二為一,那麼妥協的方案很可能是二者在各檔次上都生產類似產品,使用不同子品牌,這樣誰的優勢都不浪費,自己的利益也能保障。(張炤虎)

( 責任編輯:餘建約 )

相關焦點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這個典故出自於孟子的《魚我所欲章》。意思是魚是我喜愛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愛吃的;如果兩樣不能都吃,我就吃熊掌從而捨棄魚。 很多人會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來感嘆人生的不完美。
  • 「熊魚霸主」林亨雲:魚與熊掌兼而得之
    Hi~新朋友,記得點藍字關注我們喲熊叼魚的木雕是日本北海道的有名的工藝品。在日本旅遊時,一些紀念品店裡總能見到一種熊叼魚的木雕作品,這是日本北海道有名的工藝品。傳說中,黃帝與炎帝作戰時,所率的部落就是熊、羆、貔、貅等,古書中,甚至還有黃帝號曰「有熊氏」的記載。這些傳說表明很早以前,熊便是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圖騰之一了,在上古時期,熊甚至能與羆、貔、貅等現如今人們眼中的神獸並肩等列。
  • 魚和熊掌想兼得?那是你不知道「代價」的真相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說明了任何獲取都是以失去為代價的。舍魚是取熊掌的代價,舍熊掌是取魚的代價。哥哥妄想魚和熊掌兼得,付出的代價更慘重:什麼也沒得到。關於取魚或熊掌的代價,常常會有三種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一、魚和熊掌想兼得,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用小代價得大收穫。
  • 《財神客棧》佟大為 成功的做了一隻會抓魚的熊
    佟大為《財神客棧》劇照  搜狐娛樂訊 古語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詞意義悠遠,在筆者看來,其實就是一句安慰那些無法兩者兼得的人罷了!在影視圈中,能做到兩者兼得的人少之又少,可也有例外,佟大為就是這個例外。家庭和事業兼得,此次的《財神客棧》喜劇演員形象與以往的偶像演員形象同樣兼得,無論是戲裡戲外都齊驅並進,羨煞旁人。  提起佟大為,觀眾一定會把《玉觀音》、《奮鬥》(在線觀看)、《婚姻保衛戰》搬出來對照。沒錯,佟大為在眾多觀眾心目中的形象一定是青春偶像、帶著京片兒的臺詞、大步的踏過走來。
  • 魚和熊掌亦可兼得
    Ide  2001-01-15 00:00:00   原創 秋夏轉季,正是購物的好時機,但是,國際名牌和優惠價格,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
  • 一頭會抓魚的熊 測特斯拉Model S 100D
    [XCAR 測試 原創]  魚和熊掌如何兼得?養一頭會抓魚的熊嘍!雖然這是句玩笑話,可現在的的確確不少車企都是這麼做的。對於新能源車型而言,如何在性能和續航之中找尋一個平衡點是一件相當難的事,即便是特斯拉,也是在Model S(參數|詢價)系列推出許久之後,才造出了「會抓魚的熊-Model S 100D」。(下文簡稱100D)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用英語怎麼說?
    中國有句古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捨。英文中也有相類似的表達,但是這個句子和魚,還有熊掌都沒有什麼關係。你不能二者兼得——想獲得更多的地方服務就不能指望少付稅金。You're never going to save enough money to buy a house if you keep buying expensive appliances and cars.
  • 魚和熊掌為什麼不可兼得?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不可兼得這四個字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這句話引發的一些想法和感悟。當我們面對人生抉擇的時候,要學會理智的做出選擇,要放棄的不要強留,只有放棄沒用的事物,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選擇更好更適合自己發展的事物來成就自己。
  • 撞魚又撞熊,誰說二者不可兼得,阿拉斯加航空做到了……
    機場工作人員透露,這架客機降落前10分鐘工作人員曾按程序清理過跑道,沒有發現野生動物的痕跡,直到飛機落地減速時,飛行員才發現兩隻熊穿過跑道。其中一隻熊與前起落架擦肩而過,撞上了飛機左側發動機。阿拉斯加航空的一份聲明說:事故導致一頭兩歲棕熊罹難,波音737左側發動機受損,前起落架幸運的躲過棕熊,否則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竟涉及到這個重要原理
    上學時,我們學過孟子的一篇文章,叫《魚我所欲也》。上面提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說,我既想要魚,又想要熊掌。然而,二者不可同時得到。所以,我只能二選一,選擇要熊掌,而捨棄了魚。給我們的啟示是,要懂得取捨。
  • 藝融南北 雄秀兼得——著名畫家方本幼山水畫文本探析
    在中國山水畫歷史上,南北分宗論深刻影響著畫家的創作活動。明末董其昌指出:「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畫旨》)概括而言,北宗山水多雄渾蒼勁,南派山水清逸秀潤。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記作家、企業家蔣坤元作者:重來照片:重來在常人眼裡企業家和作家是不可兼得的魚和熊掌——不是一把琴上的兩根鉉,是行駛在兩股道上的車。可是蔣坤元老師卻順風順水地將「魚」和「熊掌」混搭在了一個鍋裡,用他獨特的「廚藝」燉出了一鍋不可思議的美味佳餚。    我和作者雖然從未謀面,但對蔣坤元老師的名字卻不陌生。因為,在簡書、百家號等多家媒體平臺上讀過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在媒體平臺上有著極高的人氣,在簡書上獲有22萬點讚。
  •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有個秘而不宣的規律是:有錢人相信:「熊掌與魚可以兼得」小康層階認為:「熊掌太貴了,所以我吃一小片魚就好」,而窮人說自己吃不起熊掌和魚,所以他們吃雞肉,但又著惦記自己起不吃熊掌的事,滿心疑惑為什麼自己「什麼都沒有」。
  • CC會議,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物美價廉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誒?世事無絕對,因為有個東西叫做CC會議!CC會議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叫你徹底打破固有觀念,讓你深切認識到: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真有此事?!絕對物美人類利用通訊手段的溝通方式大致分為三類:語音、數據、視頻。
  •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它真的做到了!
    相信大家上學時都背誦過孟子的那篇《魚我所欲也》,裡面的那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也是廣為流傳。當時雖然不太懂,但也不敢問,所以就把它當做真理了,不過今天吉利遠景S1卻做到了「魚和熊掌兼得」。
  • 淺談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他被後世稱為亞聖,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典故出自孟子的《魚我所欲章》。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是孟子終生所求出的正義比生命重要,人人都討厭死亡,但是還有比生命更重要人想要的,所以古人都不願意苟且偷生。
  • 孟子說「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古時候魚和熊掌一樣貴重嗎?
    楊夢/繪□值班記者 魏巍  市民蘇先生來電:孟子說過一句話,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魚在古時候價格很高嗎?難道和熊掌差不多?  記者魏巍答覆:按照現代思維,讓大多數人來選的話,肯定不會像孟子一樣糾結:魚經常吃,熊掌卻極其罕見,兩者來選的話,肯定是選熊掌。  古時候魚和熊掌一樣罕見嗎?我覺得不會。原來的城都是依水而建,而且古代也沒今天這麼多的汙染,江河裡的魚應該非常多,是當時民眾的家常菜。
  •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懂得捨棄才能收穫更多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懂得捨棄才能收穫更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現實往往讓我們陷入兩難的境地,魚和熊掌只能選擇一個,如果糾結於得失的話,不管我們選擇了哪一個都會感覺遺憾。因此擁有捨棄的心態是至關重要的,不管選擇了哪一個我們都獲得了一種美食,不是嗎?選擇有時候讓我們很為難,但最難得還是捨棄。不過只要我們控制好我們的貪婪之心,懂得適當的放棄,我們將會發現比起我們所放棄的,我們會收穫更多。
  • 魚和熊掌兼得,爆紅的固收+,收益如何做到8%?
    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急需「魚和熊掌兼得」,實現穩穩的投資幸福。——「固收+」應運而生。通過名字不難看出,「固收+」包括 「固收」 和 「+」 ,其中固收為主,「+」為輔。挑選固收+「大有門道」固收+是一種偏穩健的理財,所以在挑選固收+時,千萬不能犯下面這些錯誤:1、僅以業績排名無法評判產品業績,尤其是短期排名,短期業績能夠打榜的通常是相對激進策略的產品;
  • 面試官:熊掌和魚什麼時候才能兼得?女孩機智回答完勝博士生
    面試官:熊掌和魚什麼時候才能兼得?女孩機智回答完勝博士生有過於短視的人,也有過於遠見的人。職場是隨機應變的藝術,絕不能用一種生活態度去對待。面試官問道:「熊掌和魚什麼時候才能兼得?」,三人聽完後思考了一會兒,第一位博士生求職者站起來說道:「在任何時候熊掌和魚是不可兼得的,所以上學時的語文課就有這樣的故事」,面試官聽後點了點頭並讓她坐下了,第二位求職者說道:「這個問題說明其中也有好的東西不要擁有太多,不然就體現不出其價值所在,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金字塔頂上永遠是最稀少珍貴的,意在提醒人們在面對取捨時應該如何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