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老師家長需看)

2020-12-14 長沙教育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

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教育才是成功的!

01

家長越位,事事包辦

孩子未來的路將走不遠

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在這世上有兩件事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件事,大部分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第二件事,愛孩子,是父母都會做的事。」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期盼。

父母愛孩子無可厚非,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正確教育孩子。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父母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常常喜歡「越位」,喜歡事無巨細地包辦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是這樣細心又辛苦的愛,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13歲的「湖南神童」魏永康以總分602分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時湖南省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7歲時便考上了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

按理來說,他的前途本是一片光明,但卻在20歲時被中科院勸退。

原因,竟然是生活不能自理。

原來,魏永康的母親認為孩子只有一心一意讀書才有出息,於是事事包辦,從不放手讓孩子獨立。

給孩子洗衣服、端飯、洗臉,甚至為了讓孩子在吃飯時不耽誤看書,還親自給他餵飯。從小學到大學,魏永康的生活一直都是母親一手包辦。

然而,離開了母親後的魏永康,卻幾乎無法料理自己的生活,不會洗衣服,生活邋遢,大冬天的時候,還經常穿著拖鞋和一件單衣就出門閒逛。

被退學後,魏永康幾近崩潰,母親也十分悔恨,後悔自己當初不應該什麼都不讓他做,後悔沒有讓孩子獨立。

父母喜歡越位,不放手讓孩子獨立,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

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成了一個巨嬰。養育孩子這件事,過程錯了,結果就一定錯。

父母愛子,當為之計深遠。

科學家張亞勤在寫給母親的信《放飛的愛》中,他這樣說道:

「世上有一種愛,叫「放飛」。母親對我的愛就屬於這種。她不會把我捧在手心,許多事情總讓我親自去做,還說:學會獨立,才能放飛。謝謝母親,謝謝您!在四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是您教我學習、自立、自信、自強;是您教我怎樣做人;是您教我如何在航行中搏擊風浪;是您的放手,讓我一次又一次的高飛。」

所以,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從小就要正確引導,萬萬不可「越位」,事事包辦,該走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只有這樣,孩子才飛得高,飛得遠。

02

老師讓位,不敢管教輸掉的是孩子的未來

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戒尺,一直握在老師的手中。

但現在,不僅戒尺消失了,老師管教學生的權利,也逐漸消失了。

如今的教育,是老師想管卻不能管不敢管。

有一位老師曾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班上有個調皮搗蛋的學生,他教育了好幾次,但學生都不聽。

最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罰站了學生15分鐘。結果學生回家之後給家長告狀,說老師打了他。

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跑到學校裡來找老師麻煩,更是告到了教育局。

雖然最後真相大白,老師沒有受到懲罰,但是他學乖了,以後再也不用心管學生了,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這位老師說:「只要我還想繼續當老師,還要養家餬口,那麼就不能管教學生。」

老師管教學生的下場,往往令人唏噓。

湖南一老師因為懲罰遲到的學生,被學生家長直接關到派出所整整7個小時;山東一老師因為懲罰逃課的學生,被停課、被處分,被納入黑名單;安徽一老師因為懲罰打架鬥毆的學生,被處分、被道歉,被賠償,最後無奈下自殺……

在今天,學生可以胡鬧,但老師絕對不能碰學生一根汗毛。

兢兢業業的老師承擔著無限的責任,卻往往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得不到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嚴厲管教的老師,就這樣變成了罪魁禍首,這讓老師如何能管?如何敢管?

正如白巖松曾在《新聞周刊》說的:

「老師對學生有沒有懲罰的權利?如果問老一輩的人,回答一定是必須的,嚴師出高徒!但如果問現在的老師,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哪敢啊!」

學生說不得罰不得罵不得,老師也只能卑躬屈膝,唯唯諾諾。

教育是有情懷的,可當老師不得不放棄了教育情懷,教育的惡性循環就無可避免了。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老師無疑承擔了重任,如果在這個階段不好好教育,毀掉的將會是孩子的一生。

有句話說得好:

「當老師放棄了孩子,不再管教孩子,一時吃虧的是老師,一輩子吃虧的是孩子。」

所以,請讓老師歸位,請讓老師敢於管教學生。

只有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03

學生錯位,抱怨學習

現在偷的懶將來都會付出代價不知從何時起,社會上流行起讀書無用論。

「大學畢業就失業,讀那麼多書幹什麼?」「本科畢業又怎樣,還不是給只有小學畢業的老闆打工。」

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學習壓力就大的孩子,就更加不想讀書,不想好好學習了。

他們想要看電視、玩遊戲……甚至想要放棄學業,迫切地想要進入社會中。

《小歡喜》中,童文潔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

「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

讀書是最容易走的捷徑,也是改變命運的唯一轉機。

一步錯,步步錯,現在孩子不願吃學習的苦,那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

徐孟南,一個在高考時交出零分考卷的學生。

10年來,他打了無數份工作,吃盡了苦頭,才發現只有高中學歷的自己走到哪兒都會碰壁。

直到那時他才明白,讀書無用論都是騙人的。

學習的苦和沉重粗礪的生活比起來,真的算不了什麼。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

「所有在學習上偷過的懶,都會變成將來狠狠打臉的巴掌。」

之前一位河南的農民工在河南省實驗中學暑期施工時,在黑板上寫了這樣一番寄語:

不奮鬥,你的才華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不奮鬥,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奮鬥,世界那麼大,你靠什麼去看看。

這就是現實,這裡面飽含著一個過來人「我本可以」的酸楚。

世界上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卻未能全力以赴。

身為父母,身為老師,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而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以後的人生獲得成就的能力,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為了這個使命,他必須要好好學習,必須要好好努力。

正如馬雲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幹嘛》這篇演講中所說到:

「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遊,幹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幹嘛?」

告訴孩子,恰同學少年的你,在最能學習時選擇了偷懶,在最能吃苦時選擇了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再無少年之時。

告訴孩子,別讓將來的自己後悔,別讓自己的將來為現在買單。

告訴孩子,你今天的日積月累,終會變成別人的望塵莫及。

告訴孩子,好好學習,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04

最好的教育是

家長用心,學生專心,家校共育

莫言曾說過:「孩子的優秀,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確實,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託舉。

但是,孩子的每一步成長,背後也離不開老師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他們自身的努力奮鬥。

這世上從來沒有毫無理由的橫空出世,所有的教育都需要彼此共同出力。

因此,家長、老師、孩子要一起努力:

家長用心教育

教育不能盲目從流,適合孩子才好;

愛孩子但不是溺愛,學會放手才行;

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及時發現問題;

尊重並且信任老師,支持老師教育;

狠下心來管教孩子,不縱容不偷懶。

老師嚴格管教

高度關注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和家長商量對策;

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聽懂學會;

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更加專注;

融洽師生關係,關心愛護學生,適當地批評管教;

構建家校共育,共促孩子成長,和家長攜手前行。

孩子專心學習

做好學生本分,牢記職責使命,不忘學習初心;

不抱怨學習苦,學會堅持努力,做到腳踏實地;

課上認真聽講,課後及時複習,認真對待作業;

積極主動思考,多動筆多閱讀,學會真正學習;

尊重信任老師,尋求老師幫助,共同解決問題。

一個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離不開自身的奮鬥。

來源:教師E家

總編輯丨亦小秋

校 對丨曉 白

編 輯丨七 七

相關焦點

  •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2020-12-10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然而,離開了母親後的魏永康,卻幾乎無法料理自己的生活,不會洗衣服,生活邋遢,大冬天的時候,還經常穿著拖鞋和一件單衣就出門閒逛。被退學後,魏永康幾近崩潰,母親也十分悔恨,後悔自己當初不應該什麼都不讓他做,後悔放手讓孩子獨立。父母喜歡越位,不放手讓孩子獨立,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成了一個巨嬰。
  •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請耐心看一看)
    父母喜歡越位,不放手讓孩子獨立,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成了一個巨嬰。科學家張亞勤在寫給母親的信《放飛的愛》中,他這樣說道:「世上有一種愛,叫「放飛」。母親對我的愛就屬於這種。她不會把我捧在手心,許多事情總讓我親自去做,還說:學會獨立,才能放飛。謝謝母親,謝謝您!
  • 再好的教育也敵不過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教育才是成功的!
  • 10省份「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最好的教育:家長配合老師,老師...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就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家長越位,事事包辦,不放手讓孩子獨立,也不能受委屈,尤其是有的家庭,爸爸媽媽批評孩子一句,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齊上來護著,教育路上舉步維艱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不起風浪。
  • 教育路上最大的bug:家長、老師和學生的位置沒擺對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想要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需要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的共同努力。三方各司其職、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讓教育成功。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難免有三方位置沒擺對的情況,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而是父母還沒訂閱這些優質訂閱號
    今天小編向你推薦這些個優質微信號,這些都是中國好父母關注的微信號,是微信上最有料的資源,擁有這些,就相當於擁有一座圖書館。公眾號擁有強大的作者和撰稿團隊,其中「數學解題與寫作交流群」和「高中數學解題交流二群」是該公眾號的文章稿源基地。公眾號誌在傳播數學文化、分享教研文章、交流解題方法,是高中數學教師和數學愛好者學術交流和學習的好平臺,是優秀高中生的良師益友。
  • 在教育問題上,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才是最理想的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教育才是王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接受的最重要的兩種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學校教育,而這兩種教育中,父母和老師扮演的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雖然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一直在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千萬不能把家長和學校的老師混為一談!
  • 家校和諧才能培養出健康孩子記西姜寨鄉第一初級中學九年級家長會
    西姜寨鄉第一初級中學九年級的家長和同學們已經整齊的坐在教學樓前,認真傾聽西姜寨鄉第一初級中學校長武滿峰有關家庭、學校、社會及家長和學生,老師和學生,家長和老師關係如何相處的講座。學生是和苗。換句話說:家長支持教師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老師管教孩子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還有句話說:管教孩子的地方有三個:一個是家庭,一個是學校,一個是監獄。倘若家庭管不了,學校不敢管,那麼等待了孩子的只有監獄的手銬腳鐐。
  • 終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了!「怒退家長群」之後,老師也很無奈
    3 家長、老師、孩子的角色錯位 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老師讓位:不敢管教,輸掉的是孩子的未來 學校教育的職責是由教師承擔的。 以前,課前備課、批改作業、了解全班學生吸收知識的速度、調整講課進度和教學方法、課間解答學生問題......這些都是老師的職責,也是老師覺得自己應盡的「義務」。 當然,老師也有管教學生的權利。
  • 家長送錦旗「吐槽」老師甩鍋!家校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是
    「要看什麼事,如果說大事小事老師都找家長的話,家長也不一定有時間,可能會嫌煩。如果說在學校搗蛋打架,或者是其他的影響到班級什麼的,或者孩子成績下滑等,老師也是為了孩子好。和老師溝通,能夠更真實的了解孩子在學校裡面表現。」
  • 終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了「怒退家長群」之後,老師也很無奈
    3家長、老師、孩子的角色錯位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這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1.家長越位:事無巨細地包辦從孩子的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承載了父母無盡的愛與期盼。父母對孩子總是疼愛更多一點,希望能事事幫孩子處理好,孩子只需要傾盡全力去學習就好。可是這樣「全方面包辦」的愛,往往與父母的期盼事與願違。父母的越位,會削弱孩子對學習方面的掌控感。
  • 教育的怪圈:老師跪求學生,家長投訴老師,學生懲罰家長!
    當今教育,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尷尬的三角關係。教師跪求學生老師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生消得人憔悴。有人說,老師身心疲憊,那是被學生折騰的。現在的師生就是:「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孩子的「三觀」教育,單靠教師能行嗎?家長投訴老師有的家長是老師惹不起的大神。開個家長會,有的家長對教育理論發表高見,滔滔不絕,真讓老師汗顏。其實,家長也很矛盾,一方面瞧不起老師,另一方面,又想老師教好自己的孩子。
  • 教育的怪圈:老師跪求學生,家長投訴老師,學生懲罰家長
    點擊"班主任研究會"關注我們今天,聊聊教育的怪圈——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一物降一物。當今教育,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尷尬的三角關係。開個家長會,有的家長對教育理論發表高見,滔滔不絕,真讓老師汗顏。其實,家長也很矛盾,一方面瞧不起老師,另一方面,又想老師教好自己的孩子。最讓老師頭疼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大人。
  • 體育老師又生病了?應試教育增加的是學生壓力,消亡的是孩子青春
    知識是通往未來的階梯,而教育則是知識背後張開的羽翅,唯有教育得法、教育得當才可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無阻地翱翔。 —高爾基 不知何時開始,負責帶領學生們體育運動,教授學生身體健康常識的體育老師成為了校園裡身體素質」最弱」的一份子。體育老師成為林妹妹的背後隱藏著的是我國教育環境的最大悲哀。
  • 「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江蘇一家長高調給老師送錦旗?事件如此反轉......
    「起初有些害怕,因為覺得差生家長才會被老師喊到學校,到學校那麼多孩子、老師看到難為情。作為家長,孩子是自己,而不是什麼事情都找家長,要你老師幹什麼。老師可以不負責任,不關注孩子。不過,對於家長而言,孩子錯過改變的機會就是一輩子的。」市民錢女士認為,「喊家長」是家校溝通的一種方式。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家長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隻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導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會導致船的失控,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既然老師和家長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好。
  • 老師給家長布置作業,是不是權力的錯位?
    前幾天有關學生的部分已經看過了,沒想到現在該輪到我們家長看了。這個視頻的時長大概兩個小時,老師要求家長將觀看視頻的照片和觀看視頻之後寫的感悟拍照,發到學生班級群裡。其實,打開電腦或手機觀看一下,讓孩子照一張照片發到群裡,看沒有看完老師也不會知道,這個是很好糊弄的。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但是,要寫觀後感悟,我就不敢馬虎了。
  • 家庭教育:什麼樣的家長才能給予孩子「到位」的教育?
    家庭教育:什麼樣的家長才能給予孩子「到位」的教育?王營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青少年問題的專家、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員關穎在一次論壇上說,教育未成年人,父母不能「錯位」「缺位」和「越位」。關穎認為,相當多的父母把圍繞學校教育抓孩子的學習放在了職責的首位,把自身的角色定位為孩子學習的「拐杖」、老師課堂教學的「助教」,而對孩子身體健康的呵護和做人教育這些做父母最基本的職責,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這是父母角色的「錯位」。有的父母忙於工作,拼命賺錢。他們說:「我為什麼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孩子!」
  • 老師為什麼要叫家長批改作業?答案在這裡(教師家長值得一看)
    在當前的教育下,有人調侃到,現在的義務教育非常的牛,不僅讓學生學一遍還要讓家長學一遍。現在存在一個現象,學生的作業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學生的值日需要家長們做;學生做作業需要家長來監督完成等等。而作為老師的要管五六十名小孩,作為一個老師,五六十名都能管。而作為一個家長,兩三名不能管。老師也有老師的苦衷。現在孩子不能打,不能罵,不能體罰,不能說話重。學生有什麼問題也只能找家長啦。這是教師的心聲。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客觀看待,不能說是某一方面的問題。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存存在各自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