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家長

2020-09-12 李魁華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隻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

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導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會導致船的失控,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

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既然老師和家長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好。

那麼也該保持著最和諧的關係: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01

教育這條路上

最不該缺席的是父母

教育最怕的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什麼都想管。

看過很多這樣的親子關係: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缺席孩子的教育,等到終於有時間管孩子了,孩子已經長大了,也管不住了。

教育孩子就像種樹,在幼苗的時候細心栽培,耐心捉蟲、施肥、修剪,等樹苗長大了,才能坐在枝繁葉茂的大樹下乘涼,仰望著它去更高的天空中沐浴陽光雨露。

幼苗的時候不管不顧,就別怪指望去改變它長大後的生長方向,勉強要改,也是傷筋動骨的折磨。

教育這條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資源,父母才是最不該缺席的。

孩子的童年無法重來,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孩子人生中的無法彌補的遺憾。

從孩子開始去幼兒園上學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們開始了一場盛大的告別。

也許現在你嫌孩子影響你工作,可曾想到你以後只能望著他的背影,而彼此都在漸行漸遠!

02

老師只能陪伴孩子一程

卻能影響孩子一生

教育路上,老師就像是一個孤獨的守護者,護送孩子走過他們人生中的一段路,在到達這段路的終點時,把他們交給另一個人,繼續前行。

而自己原路返回,繼續守護另外一批孩子,相遇-守護-送別,如此反覆。

在這過程中,相互的快樂和悲傷,歡笑和淚水都是最自然和真實的事。

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馬修老師一直從事著教育工作,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他在事業、愛情當中其實都碰過壁。

但就是這麼一個普通人,他和一群「壞孩子」短暫的相遇,卻改變了這些孩子的一生。

他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僅僅是打開了「壞孩子」們防備的心門,走進去,在他們心底種下希望的種子而已。

老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批評、一次表揚,一次鼓勵,都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若站上講臺,當為人師表,當盡心盡責;如果有一天做不到了,也沒關係,那就給孩子們更多的選擇。

03

好的父母

必定是言行合一,以身作則的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喜歡給孩子講大道理,殊不知孩子其實更傾向於模仿父母的行為。

想管教孩子,就要通過行動,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

託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把自己的遺憾強加給孩子,而是去引導、去促進孩子的發展。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父母投射的影子。

父母尊崇知識,孩子就熱愛學習;

父母說話算話,孩子就言而有信;

父母寬厚善良,孩子就樂於助人;

父母意志堅定,孩子就自律自強。

蒙田說過,作為一個父母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於:在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合格的父母,不需要多麼有錢、有本事,而是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當父母成了照亮孩子一生的光,又何愁孩子的人生不會熠熠生輝?

04

好的老師

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或許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個老師:

自己上課睡覺時,不會被他用粉筆砸醒;

自己作業不寫時,不會被他追著要債;

自己不想學習,不會有他在耳邊嘮嘮叨叨;

自己考試成績糟糕時,不用擔心他會找家長。

孩子以為遇到這樣的老師時自己最大的幸福,殊不知,遇到這樣的老師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曾有篇名為《別逼老師放棄你的孩子》的文章裡寫道:

「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績差,不是常被老師叫去辦公室,不是常被請家長。

而是老師不再注意他,他做了什麼都不會在意,被老師完全放棄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絕對是灰暗的。」

學生時期的渾渾噩噩,不思進取,換來的一生的無能為力和被迫謀生。

所以,孩子,請珍惜那個嚴厲的老師,那個在你犯錯時會批評你的老師,那個總是盯著你成績的老師。

老師不是在為難你,正是希望你未來可以更好,老師才如此吃力不討好。

05

快樂教育

是懸在普通家庭頭上的一場騙局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孩子,你只要快樂就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父母越來越尊重孩子,越來越崇尚快樂教育。

孩子學習不好,父母說快樂教育,孩子作業不寫,父母說快樂教育,孩子嬌縱懶散,父母說快樂教育。

殊不知,看上去是對孩子的尊重,實際上卻是對孩子的放任,這是父母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錢文忠教授曾經說過:

「教育的本質裡,本來就包含著痛苦的成份,要說在教育裡感受快樂,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父母現在縱容孩子快樂就好,久而久之,孩子只能什麼都學不會,什麼都做不成。

父母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

生活是公平的,孩子小時候不吃學習的苦,長大後就得吃生活的苦。

學習的苦,只有十幾年,生活的苦,卻是一輩子。

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孩子,但成長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先苦後甜的過程。

06

最好的教育是

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家長

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

教育這件事,不是父母單方面的努力,也不是老師單方面的使勁,更不是父母和老師的互相對立,彼此拆臺。

而是老師和家長各司其職,前者負責學校教育,後者負責家庭教育,互不打擾,但又彼此支持、彼此配合。

父母和老師達成共識,心往一處想,步子往一個方向邁,才能託起孩子的人生,讓孩子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家校配合,才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教育路上,孩子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同時擁有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的老師,和以身作則、永不缺席的父母。

父母懂得和老師肩並肩,共同為孩子保駕護航,孩子才會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相關焦點

  • 教育理念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老師也是人,也有感情,與其親近那些嚴苛他的家長和孩子,他更願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的家長和孩子。」嚴格是另一種愛的教育,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每位家長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教育理念,有人喜歡賞識教育,有人喜歡批評教育。老師嚴格教育孩子,認可老師的家長會覺得老師做得對,而不認可老師的家長肯定會覺得老師不該那麼做。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老師也是人,也有感情,與其親近那些嚴苛他的家長和孩子,他更願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的家長和孩子。作為家長,愛子心切,人皆有之。但不能過分溺愛孩子,也不能過分地幹涉老師對你家孩子的管教。老師嚴格教育孩子,認可老師的家長會覺得老師做得對,而不認可老師的家長肯定會覺得老師不該那麼做。教育理念的不同,肯定會嚴重影響家長對老師的滿意度。真的非常抱歉,作為老師,難以讓所有家長都滿意。而且,老師也是普通人,不是聖人,老師也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出現紕漏。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老師也是人,也有感情,與其親近那些嚴苛他的家長和孩子,他更願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的家長和孩子。 作為家長,愛子心切,人皆有之。 但不能過分溺愛孩子,也不能過分地幹涉老師對你家孩子的管教。
  • 家長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
    老師和家長作為孩子教育過程中的兩種教育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就可以相互支持和配合,強化教育的作用;反之,教育的力量就無法充分發揮,因此,家長不能把孩子交給老師之後就做「甩手掌柜」,應該全力配合老師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那麼家長應該怎樣配合老師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一些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1 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很多人都被網上的一部泰國短片感動過,影響過。
  • 《家長殿堂》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如果教育是一棵大樹父母的愛和教育就是根基而學校和老師的教育就是枝幹雙方配合才能開出賞心悅目的花朵
  • 最好的教育,是要老師高效管理,家長積極配合
    有了伯樂雲智慧教育平臺,家長或學生可以直接向老師發送請假申請,在申請頁面填寫好請假時間和原因,老師一鍵通過或者駁回,不用來回麻煩。>請假記錄都會保存在「我的學生「—「請假管理「頁面,老師、家長可以隨時查詢,有跡可循雙方都能放心。
  • 10省份「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最好的教育:家長配合老師,老師...
    有教無育,何談教育?只教不養,何來教養?不為難老師,不打擾教育,通情達理的家長,就是對孩子教育最好的支持。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在教育這條路上都只是輔助,真正的主角還是孩子。
  • 老師不是藥神,還需要家長的配合
    但是,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有家長的配合,才能更好的完成。沒有家長的配合,老師的努力將打折扣。老師不是藥神,還需要家長的配合。老師一個人要管理一個班級甚至幾個班級的學生,確實沒辦法對所有學生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像家長一樣事無巨細地照顧好孩子。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的理念也不盡相同,差異是一定存在的,但老師也在想辦法讓學生學好,讓家長滿意。家長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老師,家長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思維,家長的胸懷影響孩子的胸懷,家長對老師的態度影響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家校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曾說:「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歷中無一例外。」孩子走進學校,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大。被老師重視的孩子,成績更優秀,自信心更強。無論在智力還是性格的發展上都會更好一些。
  • 【福泰小金星】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師,孩子還會尊重老師,尊重學校的規則,共同成長麼?9月,是開學的季節。面對開學季,學生們的內心有一些忐忑,家長和老師的心中也有一些忐忑。家長: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受到好的教育麼?老師:我要怎樣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該怎樣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
  • 開學了請一定記住: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01 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很多人都被網上的一部泰國短片感動過,影響過。
  • 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給老師教育孩子的底氣
    家校合作,不僅體現在家長和學校共同為學生成長助力,更體現在,當遇到衝突和矛盾時,家長和老師的應對方式。每一次矛盾和衝突的成功化解,不僅會讓家校關係更近一步,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些懂得和學校合作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從來都不獨斷專行。他們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教育,尊重每一位老師。他們懂得,親其師信其道,所以處處以身示範,給孩子樹立尊重師長,敬畏學識的榜樣。孩子如小樹,躥高的同時,難免有小枝任性,旁逸斜出。
  • 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無論是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還是人生觀、價值觀,都存在這很大的差異。正是這些不一致,加大了老師工作的難度。老師們其實真的在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努力讓每一位家長滿意。可他們是人,也沒有魔法女王賜予的魔法棒,僅靠一己之力周旋於各種事情之間,做到遊刃有餘那是非常難的啊!我們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作為老師,難以讓所有家長都百分百滿意。
  • 家長和老師,並肩努力,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又有多少父母認為,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教育就主要在學校,責任就主要在老師了。每次孩子出現問題時,第一時間發現的總是老師。每當老師聯繫家長,希望和家長一起商量孩子的問題時,得到的答覆總是:「老師,我太忙了,麻煩你好好教育!」「老師,您一句話頂我們十句,麻煩您幫我教教他。」確實,現在的父母都不容易,為了養家餬口,每天忙於事業,對孩子的教育實在是力不從心。
  • 說說家長與老師的配合
    今天又娃的家長群裡又接到老師推送的文章,一看標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我想每個家長都應該看過,或者被迫看過這樣的內容我不是說文章說的不對作為80後的家長,我們的育兒觀已經和我們的父母輩發生了天差地別的變化我們知道孩子並非生下來就不用去管,我們也知道陪伴孩子對孩子的現在,將來是有多重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僅是對孩子負責
  • 教育路上,家長離不開老師,老師離不開家長,我們一起努力!
    著名特級校長李鎮西曾說:「學校教育很重要,但無論多麼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家庭是最好的課堂,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優生」不全是教師教育出來的,「差生」也不全是學校培養的。 5再負責的老師也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教書與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更是一生的使命。然而再負責任的老師,如果缺少家長的配合與支持,也很難真正把孩子教育到位。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老師並肩努力!
    家長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一個孩子因為遲到被老師罰了,家長卻說:多管閒事。一個孩子因為不聽課被老師留堂了,家長卻說:耽誤我的時間。老師可以不管孩子,家長卻不能放棄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不該護短的是家長,最不該嬌慣的是孩子。有句話說得好: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現在不管,外面的世界早晚會狠狠懲罰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教育孩子要趁早,必須嚴管,必須懲戒,不能以愛的名義一味對孩子讓步。
  • 哈奇樂教育: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
    很多老師表示,最讓她們感到心累的並不是孩子的調皮搗蛋,而是家長的不理解、不配合。家長多配合,就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剛開學孩子很難擺脫焦慮而融入集體環境,哭鬧此時家長的適度配合對忙的團團轉的老師無疑是久旱逢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