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2020-08-29 天涯巾幗

最近幾年,家校關係的情況並不樂觀,有時會有惡性事件發生。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

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1 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很多人都被網上的一部泰國短片感動過,影響過。

小女孩Ju平時一直陪媽媽在菜市場賣菜,由於隔壁鋪子的豆芽賣得好,小女孩問媽媽:「我們可以種來賣嗎?」

媽媽的回答是:「我們試試。」

由於缺乏種植的經驗,在第一次試水後,豆芽全部枯死,但即使如此,媽媽仍然滿臉笑意地說:「沒關係,我們再試試。」

於是,媽媽找來了種植豆芽的書,按照書中的方法跟女兒再次嘗試,結果發現還是失敗了。

當她們積極研究問題、再次嘗試時,小女孩擔心地再問:「它會成功嗎?」媽媽仍然是那句話:「我們試試!」

豆芽終於長了出來,母女倆興奮不已。更重要的是,這個小女孩長大後,獲得了獎學金,目前在瑞典做研究工作。

我們在看這個視頻的時候,都會感慨,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言傳身教何其重要。

如果這位媽媽有任何的不耐煩,或者她經常會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沒有希望,那她可能從一開始連女兒種豆芽的提議都不會去滿足。

如果這位媽媽只是讓女兒自己去探索,也許這麼小的孩子就可能因為經受不起失敗而早早放棄這個實驗。

「我們試試。」多麼平凡的一句話,但充滿了魔力。這四個字告訴孩子:我們要對未知保持希望,並為此勇於嘗試。

每個人自從降生後,父母的態度就一直在影響著成長。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藉由認識這個世界來認識自己的,而父母就是最初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人。

我們從父母的言語裡得到的是允許,我們就敢再往前邁一步;

我們在父母的眼神裡看到的是恐懼,我們就永遠躲在他們身後;

我們從父母的行為裡看到的是不滿,我們也就學會了看不慣整個世界。

那麼,對於學校教育也是一樣的,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師,孩子還會尊重老師,尊重學校的規則,共同成長麼?

2 家長支持老師,

就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日本教育家多湖輝分享過一個故事:

一位植物學家的兒子拿著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請教老師,但老師不認識。

於是,老師和顏悅色地對他說:「你的父親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學家,不妨去請教他,老師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

第二天,孩子又來找老師:「爸爸說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稱。他還說,老師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時忘記了。」

說完,孩子還順手把爸爸寫的一封信交給了老師。

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

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上海的校長媽媽祝鬱也分享過類似的經歷。

她的女兒四年級的時候非常調皮,總是闖禍,結果到了期末,老師給出的五行評語中竟然沒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評。

女兒非常傷心,回到家飯也不吃,哭著問她:「媽媽,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

那天晚上,祝媽媽失眠了,老師的評語就連當了14年班主任的她看了也終生難忘。

她知道受批評的女兒自信受到了打擊,甚至已經開始懷疑自己了!

但她又想到自己是一位中學校長,曾經無數次在講臺上分享:「家長一定要支持老師!學校是孩子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長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代替老師。」

這次到了自己身上,應該怎麼辦?

她連夜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不是寫給老師,而是寫給自己的女兒:

孩子,你見過磨刀嗎?

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因為他知道只有經過這樣的磨礪,他才能變成一把好刀、快刀。

你想變成這樣一把好刀嗎?那就要經歷磨礪!

你睡覺之後,媽媽已經和老師通過電話了,老師說,今天的評語就是把磨刀石,就是要讓你去接受反覆的磨礪。

當你把評語上的缺點改正之後,你就會是一把舉世無雙的寶刀了。

祝媽媽用這封信把老師在女兒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來。

後來,她又和女兒談了很多,幫她重新塑造了對自己的認識,女兒還給自己寫了很多中允的「評語」。

祝媽媽說,這件事到今天她還是非常後怕,孩子不會從她不喜歡的老師那裡學到任何東西,如果當時不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結果會怎麼樣?

她常常用這個故事來鼓勵老師要多幾把衡量孩子的尺子,讓孩子感覺到成功。

她也會用這個故事提醒家長,老師不會故意批評孩子,遇到問題家長可以私下和老師溝通,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支持老師,這是上策!

一位做培訓的老師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

那是她第一次上課,在一家開在商場的培訓班裡,課很成功孩子們很喜歡她。

但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一個小女孩跑丟了。

她慌了神趕快四處尋找,等她找到孩子的時候,孩子已經哭得非常傷心。

孩子的媽媽看到了,趕快過來安慰自己的女兒:「沒事了!媽媽來了,沒事了!」

小女孩很快就不哭了,然後孩子的媽媽接著說:「這個姐姐剛才因為找不到你很緊張,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親一下姐姐,安慰她一下,好不好?」

小女孩說:「好!」然後親了她一下,這件事她至今難忘!

一個善良、寬容的孩子就是這樣教育出來的。老師是有過失,但家長非但沒有指責,反而選擇了包容和支持!這位家長在孩子面前的做法,應該是最好的教育了!

回過頭來看,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不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嗎?這樣孩子才能更健康的成長!

3 父母應該給予

老師和孩子怎樣的支持

對待孩子:

我們可以藉由孩子的眼光去重新看待這個世界,讓他自己有更多的好奇去探索對一件事情的看法、一樣東西的用處、甚至一朵花開的樣子。

● 在平時的生活中,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只有有了希望,才會有成長的目標,也才能在他的人生經歷中再去學習後面的功課,而不是總是認為自己的未來什麼都不可能。

跟孩子對話時,多問幾句:「為什麼?」也許你會得到與你預想完全不同的答案。

孩子的世界單純無比,別用我們成人的想法去「換位思考」。

如果可以的話,建議你可以親自陪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

在這個看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允許孩子以他自己的眼光來看,而不急著說出自己的想法,也許他的視角會給你帶來無限的驚奇。

我們能陪著孩子走得足夠遠,孩子才有力量走得更遠。

教會孩子尊重老師,一起參與進孩子學習的世界。

老師和父母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而老師在孩子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起到的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父母和老師都應該積極和孩子參與到學習的世界中,一起成長。

對待老師,需要明白:

老師是教育者,不是保姆。

「孩子我交給您了,你就該說說,該罵罵,我們都交給您了。」這句話是家長最愛說,但是老師卻往往不愛聽。這句話看似是客套,但是話語中更有點推卸責任的意思。教師關心學生不等同於「母愛」,希望教師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是對教育的誤解。

信任老師。

朋友最近分享了一則她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故事:家園共育,特別重要。

就我個人,前兩天給兒子去新幼兒園開家長會。這幼兒園本身就是二級二類,主班老師25歲,自我介紹中,她帶中班8年了,按理說也有一定經驗。

但她和家長開會時的表達能力,我個人覺得她比較弱,很多問題家長著急問,她自己都回答不上。

當時有的家長面面相覷,嘆息,不屑的眼神交換。

但我當時的反應,就是信任。

第一,小班時,幼兒園太遠,接送太難,辛苦一年。好不容易現在近了,能順利入園就已謝天謝地。

第二,也許這個老師對孩子很好,和孩子交流很順暢,孩子能接受。

第三,既然送進來,畢竟是公立幼兒園,校長主任,統一管理,也不會輕易出問題。

最後,直到現在,我都告訴自己,信任,才是家園共育,孩子順利幼兒園的首要條件。

處理問題要通情達理。

如果孩子說了什麼學校發生的事,讓家長很在意,拜訪老師弄清狀況時可以說:「我想讓您知道,我的小朋友說在您的課堂上發生了一些事,因為我知道孩子會把事情誇大,任何故事總是另有隱情,希望您能給我一點頭緒。」

如果各位仍對事情感到不滿,那麼可以向校長提出疑慮,但在所有事情當中最最重要的一點是:

絕對別在你們的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是。如果孩子摸清楚了你們並不尊重老師,他們也不會。而這一點絕對會讓日後的麻煩層出不窮。

THE END

來源:貴州家庭兒童微信公眾號

編輯:陳楚寧、李乾

相關焦點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 【福泰小金星】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師,孩子還會尊重老師,尊重學校的規則,共同成長麼?9月,是開學的季節。面對開學季,學生們的內心有一些忐忑,家長和老師的心中也有一些忐忑。家長: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受到好的教育麼?老師:我要怎樣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該怎樣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
  • 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知道嗎,他們和你一樣不希望孩子受傷;家校矛盾難以完全避免,但並不是不可調節,請家長們相信溝通的力量。萬事莫衝動,靜下心來尋找有效的溝通之道,這是家校和諧的不二法門!家校和諧了,你的孩子才會更幸福呀!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家長、老師、學生之間,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 《家長殿堂》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小路老師認為家長、老師與孩子之間最美好的三角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孩子健康成長!
  • 開學了請一定記住: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最近幾年,家校關係並不總是樂觀,有時甚至會有惡性事件發生。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那麼,對於學校教育也是一樣的,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師,孩子還會尊重老師,尊重學校的規則,共同成長麼?
  • 教育理念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每位家長都有自己不一樣的教育理念,有人喜歡賞識教育,有人喜歡批評教育。老師嚴格教育孩子,認可老師的家長會覺得老師做得對,而不認可老師的家長肯定會覺得老師不該那麼做。教育理念的不同,肯定會嚴重影響家長對老師的滿意度。真的非常抱歉,作為老師,難以讓所有家長都滿意。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老師嚴格教育孩子,認可老師的家長會覺得老師做得對,而不認可老師的家長肯定會覺得老師不該那麼做。教育理念的不同,肯定會嚴重影響家長對老師的滿意度。真的非常抱歉,作為老師,難以讓所有家長都滿意。而且,老師也是普通人,不是聖人,老師也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出現紕漏。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應該是一種安靜的支持關係。 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互不打擾,但又彼此支持。 日本知名教育學家多湖輝分享過一個事例: 一個植物學家的兒子拿著一株不知名的小草問老師,老師不認識,叫他去問身為植物學家的父親。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家長
    教育孩子,就像划船,家長和老師一人一隻槳,只有雙方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都齊心協力勁往一處使,教育這艘船才能載著孩子駛向美好的未來。任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導致船的失衡,任何一方的不配合,都會導致船的失控,最後受傷的,還是孩子。所以,在教育這條路上,既然老師和家長都有著共同的目標:希望孩子好。
  • 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給老師教育孩子的底氣
    家校合作,不僅體現在家長和學校共同為學生成長助力,更體現在,當遇到衝突和矛盾時,家長和老師的應對方式。每一次矛盾和衝突的成功化解,不僅會讓家校關係更近一步,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學校和家長是鐵定的合作夥伴關係,絕不是敵對的雙方。只有真誠合作,彼此信任,才能贏得孩子的好未來。所以,最需要這種合作的,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而是孩子!在很多不均衡的家校較量中,表面上是贏了家長,損了老師。但事實證明,這樣忘卻了真實目的的較量,最終輸掉的,卻是孩子。
  •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有些家長不放心,堅持自己站在教室外面看孩子上課,更有些家長給孩子隨身攜帶錄音筆,無論是哪種情況,對孩子和老師都不利。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一樣,家長的行為孩子是會看在眼裡的,家長對於老師的不信任會影響到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孩子也不願意再相信老師。
  • 靈商引航: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我們作為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讓老師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要靠老師自身的職業素養和修煉,做家長的更是要提升境界,積極作為。而老師都是受過比較好的教育,有底線的,還有教育局、校長管著的。所以,很多家長一般謹慎地對待阿姨,但並不擔心老師。但是,人都是有情緒的,就像家長情緒的波動就直接影響到孩子,老師的「心情」可能會影響到一個班級的孩子。其實,當今年輕的教師很多就是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他們拿到的工資一般應該不會比一個家庭裡帶孩子的保姆高。
  • 一生E本分享|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給老師教育孩子的底氣
    最好的家校合作,就會把最好的成長給孩子。相互好好扶持與合作,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才能實現家校共贏。家校合作,不僅體現在家長和學校共同為學生成長助力,更體現在,當遇到衝突和矛盾時,家長和老師的應對方式。每一次矛盾和衝突的成功化解,不僅會讓家校關係更近一步,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最好的教師節禮物,是家長對老師的支持,請廣而告之!
    1今天是教師節,但請家長們原諒老師的「不知好歹」。你們費盡心思準備的禮物,老師卻得費盡心思的拒絕。其實你們給老師最好的禮物,是一句真心的「老師,麻煩您費心了!」老師是老師,但老師同時也是兒女,是父母,是子女。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全身心的為孩子付出,回到家裡,也請給老師一點承擔家庭責任的時間和空間。教育孩子,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孩子更好,是我們一致的希望。
  • 哈奇樂教育: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
    家長多配合,就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剛開學孩子很難擺脫焦慮而融入集體環境,哭鬧此時更需要家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送孩子上幼兒切忌一步三回頭。和孩子抱在一起哭只會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如果家長們都能自覺做好表率,不光大大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給幼兒園其他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學氛圍。
  • 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就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剛開學孩子很難擺脫焦慮而融入集體環境,哭鬧、發脾氣隨時可見。此時更需要家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送孩子上幼兒切忌一步三回頭。和孩子抱在一起哭只會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如果家長們都能自覺做好表率,不光大大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給幼兒園其他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學氛圍。
  • 好的教育是:家長支持理解,老師盡職盡責,勁兒往一處使
    在教育上,父母和老師都是最心疼孩子,又最希望孩子好的。父母與老師,家庭與校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守護者,更是不可缺失的教育歷程。作為站在同一陣營中的教育者,如果不能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不能統一信念,勁兒往一處使,又怎能得到好的效果呢?
  • 如今,如果孩子被老師「留堂」教育,有多少家長全力支持?
    「XX家長,由於孩子多次沒有完成作業,甚至周末也沒有寫作業,這樣下去成績會跟不上去,從今天開始,中午就留他在教室裡補作業,和他一起有三個孩子,我和數學老師、英語教師輪流輔導,XX的中午飯就要麻煩你們給他送飯過來或給他點外賣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經過深思熟慮後做了這個決定,先後也通知另外兩個學生的家長。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
    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之所以不開心、對孩子表現得不耐煩,都是因為從家庭裡獲得的支持太少,尤其是來自爸爸的支持,如果爸爸能給媽媽重視和關愛,媽媽也更容易傳遞給孩子愛和能量,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一點。2.支持媽媽的教育前兩年有個特別流行的詞語叫做「詐屍式育兒」,引起了很多媽媽的共鳴,意思是爸爸們平時不教育孩子,一回家就刷存在感,挑毛病,拆臺。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育兒
    如果爸爸能給媽媽重視和關愛,媽媽也更容易傳遞給孩子愛和能量,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一點。總之,很多時候,媽媽的心情是陰是晴,家庭快不快樂,關鍵在於是爸爸給媽媽的關懷和支持多不多。03爸爸們應該如何支持媽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