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2020-07-16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當家長的不免會擔心,到學校孩子會不會被欺負?老師能不能好好對待自己的孩子呢?

這些問題相信每個家長都會思考。

尤其是在如今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網上時不時曝光老師不好好對待小朋友的新聞,這讓原本就擔心的家長們變得更加敏感和焦慮。

有些家長不放心,堅持自己站在教室外面看孩子上課,更有些家長給孩子隨身攜帶錄音筆,無論是哪種情況,對孩子和老師都不利。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家長這樣做無非是不相信老師的照顧,也不放心孩子能夠獨立,雖然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到孩子一天在學校的情況,但結果並不能盡人意。

試想一下,當老師察覺出家長對自己不放心時,會不會更加小心翼翼,時刻關注著那位孩子,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這樣下去老師又如何能在課堂上盡好自己的責任呢?

而孩子呢,雖然是獨立上學,但是一直在家長的注意下,孩子的內心裡依然是不能夠獨立的。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要是家長站在外面看著孩子上課,孩子會不會一直回頭看家長?

這樣下去孩子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上,那去幼兒園的意義就全無。

網際網路頻繁曝出幼兒園不好的事件,有一部分是真事件,有一部分是媒體為獲取關注而誇大事實,家長們還是要擦亮眼睛看清楚。

對於學校的不放心,家長完全可以在孩子入學之前就對幼兒園做一些初步調查,比如詢問一些朋友的建議、自己實地去幼兒園看看、跟園長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擔憂等。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如果真正確定了一所幼兒園以後,還是要相信老師,相信老師的為人就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作為成年人,大家都知道,從以往受教育的經歷來看,學生要是不喜歡哪個老師,是不會從這個老師的課堂上學習到知識的。

因為他完全不信任老師,即使班裡其他同學能在這門科目上取得優異成績,他也不相信這位老師能教給自己知識,從而成績下滑。

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一樣,家長的行為孩子是會看在眼裡的,家長對於老師的不信任會影響到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孩子也不願意再相信老師。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長期下去很可能出現厭學的情緒,一旦出現厭學的情緒,很難讓孩子重新喜歡上學校,對孩子未來的教育也無利。

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植物學教授的女兒在學校裡看見一株草,問老師那是什麼植物,老師回答不上來,於是讓小女孩回家問爸爸,並說爸爸肯定知道。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第二天小女孩告訴老師爸爸也不知道,而且爸爸還讓小女孩交給老師一封信,信上寫的是該植物的名稱和生長特點,並附帶一句話「我想還是由老師來告訴孩子,這樣比較妥當。」

爸爸的做法讓人忍不住點讚。

老師並非聖人,總會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爸爸巧妙地幫助了老師,而且在孩子心目中並未破壞老師的形象,這位孩子依然相信老師,後來與老師成為好朋友。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樣的關係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更願意相信幼兒園,也會更願意去上學,他明白幼兒園是安全的。

發生事情的時候即使爸媽不在身邊,老師也可以幫助解決,這樣也會減少孩子的不安感。

即便發生一些問題,家長也應該與老師私下溝通交流,如果有什麼意見和想法,及時讓老師知道。

  • 若老師真有什麼不足的地方,私下告訴老師,這樣既維護了孩子對老師的態度,又很好地解決了家長心中的問題,何樂而不為呢?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若真不放心,大可不選擇此幼兒園,若是將孩子交給了幼兒園,那就對幼兒園多一份信任。

此外,家長應該多與孩子交流,在每天幼兒園生活結束後,多交流一些關於幼兒園的生活,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感受,以及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態度。

這樣家長能夠了解到孩子的上學生活,也能對孩子獨立上學更加放心。

「父母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才是對孩子有益的三角關係

其次,在日常教育中就教會孩子如何應對欺負,明確告知孩子什麼行為就是欺負行為,被欺負了以後該怎麼辦。

並讓孩子相信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堅強的後盾,即使在外面受了委屈,到家裡也可以說出來,爸媽也會幫助他的。

這樣無論他以後是在幼兒園裡受到委屈,還是被老師不公地對待,亦或是在社會上受到委屈,他都願意告訴父母,這樣父母才能安心讓孩子獨立長大。


【寫在最後】:

請堅守「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的教育原則。

相關焦點

  • 《家長殿堂》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就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她也會用這個故事提醒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老師不會故意批評孩子,遇到問題家長可以私下和老師溝通,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支持老師,這才是上策!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
  • 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最近幾年,家校關係的情況並不樂觀,有時會有惡性事件發生。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上海的校長媽媽祝鬱也分享過類似的經歷。她的女兒四年級的時候非常調皮,總是闖禍,結果到了期末,老師給出的五行評語中竟然沒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評。
  • 最好的三角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知道嗎,他們和你一樣不希望孩子受傷;家校矛盾難以完全避免,但並不是不可調節,請家長們相信溝通的力量。萬事莫衝動,靜下心來尋找有效的溝通之道,這是家校和諧的不二法門!家校和諧了,你的孩子才會更幸福呀!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家長、老師、學生之間,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 【福泰小金星】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師,孩子還會尊重老師,尊重學校的規則,共同成長麼?9月,是開學的季節。面對開學季,學生們的內心有一些忐忑,家長和老師的心中也有一些忐忑。家長: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受到好的教育麼?老師:我要怎樣教育好每一位孩子?該怎樣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
  • 開學了請一定記住: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最近幾年,家校關係並不總是樂觀,有時甚至會有惡性事件發生。那麼家長與老師之間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關係?人們說真正美好的關係是相互支持的,那最美好的三角關係應該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老師打開信,上面詳細的寫明了小草的名稱和特性,最後還附著一句話:希望這個問題由老師回答,想必更為妥當。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師,幫助老師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上海的校長媽媽祝鬱也分享過類似的經歷。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孩子覺得老師太嚴格,不喜歡上課,其實老師都能理解。但是,老師若不嚴格,孩子憑什麼成才呢?憑愛的熱情?憑違心的讚美?還是憑無底線的縱容……如果老師不嚴格,任憑孩子想幹嘛就幹嘛,那麼孩子只會越學越差。對孩子的錯視而不見,對孩子的學習置之不理,這樣的老師,也絕不是好老師。好老師,都不可能太溫柔。
  • 教育理念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然而,那些享受了「快樂教育」的孩子們,真的會按照父母的期望長大嗎?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曾說:「如今的教育是對孩子不斷讓步,給他們更多快樂,更多遊戲時間,可天地下哪有這樣的教育?」教育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它甚至帶點絕情,帶點狠心。現在不抓緊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可能會辛苦一輩子。
  • 靈商引航: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我有時想,如果明白老師的「心情」也同樣對孩子重要,家長也許拿出一點點對待家裡阿姨的「小心」來對待老師,這對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班上的所有同伴,將是多麼受益的事情,很多家校之間的衝突就不存在了。家長們知道給自己帶孩子的阿姨一切靠「自律」,很多素質也不是太高,所以要陪著「小心」,讓她儘量心情愉快地帶自己的孩子。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我們共勉!
    現在不抓緊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可能會辛苦一輩子。 正如曾國藩先生所說:「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就別埋怨他不成器。」 太慈愛的家長,管不住孩子;太心軟的老師,也管不住學生。 快樂教育、釋放孩子的天性,這是教育最大的騙局,正在扭曲著孩子的成長。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家長
    那麼也該保持著最和諧的關係:老師做好領路人,家長做好榜樣! 01 教育這條路上最不該缺席的是父母教育最怕的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什麼都想管。教育這條路上,比起一切教育資源,父母才是最不該缺席的。孩子的童年無法重來,父母的每一次缺席,都是孩子人生中的無法彌補的遺憾。從孩子開始去幼兒園上學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們開始了一場盛大的告別。也許現在你嫌孩子影響你工作,可曾想到你以後只能望著他的背影,而彼此都在漸行漸遠!
  • 寶媽怒斥老師:我女兒才9歲,您別教壞她了!網友一邊倒支持老師
    寶媽怒斥老師:我女兒才9歲,您別教壞她了!網友一邊倒支持老師相信所有人在小時候都會好奇&34;以及&34;其實在小時候我們都有一個模糊的答案,那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是爸爸媽媽創造出來的,但是是如何創造的我們都是不懂的,直到自己長大之後才明白兩性之間的關係,可見我國的&34;是有多缺乏了,其實之所以父母和老師都不願意教育孩子關於性的知識,還是因為大部分中國人都是非常保守的。
  • 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給老師教育孩子的底氣
    優質的家校關係,首先是雙方的互相尊重,再就是相互的支持和配合,不苛求,不為難,多包容。這樣的合作,其實是教給了孩子與老師和同學相處的模式,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和正能的。02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就是給老師教育孩子的底氣家長要理性面對孩子的反饋。不是不相信孩子說的話,而是要學會對孩子的話進行理性地分析。人都是有自我保護意識和欲望的,在對一件事情的陳述中,會有意無意選擇更有利於自我的措辭,小孩子也不例外。
  • 做到這件事,讓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效果翻倍
    結果發現,老師本身的素質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是,還存在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庭和父母的參與。研究發現,父母經常參與學校生活,孩子的數學成績提高的可能性要大10倍,閱讀能力提高的可能性要大4倍。那為什麼父母對學校教育的參與對孩子更有好處呢?這是因為,父母的參與,會對孩子的學習動機和成績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會讓孩子們會更喜歡老師,更喜歡學習。
  • 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家長多配合,就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此時更需要家長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送孩子上幼兒切忌一步三回頭。和孩子抱在一起哭只會加重孩子的厭學情緒。如果家長們都能自覺做好表率,不光大大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給幼兒園其他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開學氛圍。
  • 心理學家賀嶺峰:父母過好自己的生命,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我們對孩子的期待應該是什麼?父母怎麼做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心理學家賀嶺峰的教育心得。在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國外也沒有這樣做過,只有這代父母花了這麼多心思在孩子身上。孩子是一隻替罪羊。只有父母自己找到了安全感,孩子才是安全的。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
    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之所以不開心、對孩子表現得不耐煩,都是因為從家庭裡獲得的支持太少,尤其是來自爸爸的支持,如果爸爸能給媽媽重視和關愛,媽媽也更容易傳遞給孩子愛和能量,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一點。支持妻子尋找自己的興趣和快樂,這份快樂可以是插花、旅行、讀書、和閨蜜們聚會等等,暫時脫離家庭,不僅是給自己充電,同時也防止在親子關係投入過度且密不透風的愛。
  • 哈奇樂教育:家長支持老師,就是支持自己
    雖說家長的抱怨都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有時家長們的做法往往讓老師累覺不愛。家長多配合,就是對老師的最大支持剛開學孩子很難擺脫焦慮而融入集體環境,哭鬧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孩子的老師,一大早起來就看到家長黑著臉,心情難免會受到影響。所以為了孩子,請給老師多一點寬容和信任。
  • 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表示支持
    、開花結果的種子,也許他是玫瑰花種,將來會綻放絢爛的玫瑰;也許他是一株小草,將來會煥發出綠色的、倔強的生機......然而有一點不容置疑:孩子天賦的發揮離不開父母對其興趣愛好的支持和鼓勵。然而,我們卻發現,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認為,成績好才是王道,於是,他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引導和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上。而事實上,正是因為父母對孩子興趣愛好的忽略,才導致孩子關上了與父母溝通的心門。
  • 為什麼孩子更願意聽老師的話?老師和父母的區別在哪?看完有益!
    對孩子來說,家庭中誰是最好的談話對象?媽媽和爸爸?外公外婆嗎?爺爺奶奶嗎?不不不,都不是,那是誰呢?那就是:老師。說得誇張一點,老師的話對於在校孩子來說就是聖旨,孩子都會老老實實聽,並且會嚴於律己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