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於志文教授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物聯網與智慧城市...

2020-12-15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1127日電梁韻基)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2019年11月21日公告,由我校計算機學院於志文教授牽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航天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高新興機器人有限公司、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重點專項「面向城市精準管理的新型群智感知技術及應用」項目(項目編號:2019YFB2102200)已獲立項資助。該項目總經費4796萬元,其中國撥經費1796萬元,實施周期3年。

項目立足於國家戰略發展需求

以信息化和智能化為典型特徵的智慧城市正得到以美、歐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政府和產業界高度重視。同時由多部委聯合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和《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已上升為核心國家發展戰略。然而,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深入,現代城市空間的立體延伸、功能的深度耦合和場景的開放多變對城市精準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戰,具體表現為三大核心矛盾:感知持續性和能耗成本之間的矛盾、感知全面性與局部覆蓋之間的矛盾、感知精準性與單源偏差之間的矛盾。項目立足於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旨在通過理論創新和技術融合構建和諧綠色宜居的新型城市空間,為城市的科學持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項目瞄準學科前沿

項目面向城市精準管理,圍繞綠色低成本泛在感知、移動全時空自主感知、群智多維度協同感知三個科學問題,從群能量、群信號、群智體三個角度,突破綠色高精度感知、非傳感器增強感知、全域移動自主感知、多源數據匯聚與智能協同處理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端邊雲融合的高效能、易擴展新型群智感知系統架構,構建面向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環境監測和公共安全應用示範,解決城市感知中存在的能量消耗大、部署擴展難、感知覆蓋窄、多源協作弱等核心難題。通過項目的實施,擬形成一套以「綠色泛在、移動自主、多維協同」為特徵的新型群智感知理論,研製自主可控的高精度環境感知終端和環境巡檢機器人,藉助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實現智能城市空間中的人機物融合,助力城市多尺度全方位精細感知和智能高效決策。

堅實的理論和技術積累

 

 

於志文教授團隊長期致力於群智感知領域理論研究與技術攻關。近年來,團隊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10餘項,參與制定國家物聯網相關標準。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得到國內外同行廣泛認可,他引6000餘次,7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先後獲得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7項。在微軟學術(Microsoft Academic)的群智感知(crowd sensing)科研機構排名中,西北工業大學位列全球第一。

(審稿:高武)

相關焦點

  • 西北工業大學群智感知前沿領域研究位居世界第一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於志文教授說,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突飛猛進,特別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群智感知計算逐漸成為計算機學科一個新興研究熱點。《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將智能感知、群體智能列為重點發展方向。作為國內最早開始在群智感知領域探索的高校之一,2013年,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於志文教授便帶領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的支持下,開始了群智感知領域的探索。
  • 祝賀:「群智感知」領域,西北工業大學世界排名第1,真是牛!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於志文教授說,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突飛猛進,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突破,群智感知計算逐漸成為計算機學科一個新興研究熱點。2013年以來,我國多個重點科研計劃對群智感知研究進行了重點支持。《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將智能感知、群體智能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 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重點專項評審專家名單—新聞—科學網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 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視頻答辯評審專家名單公告   根據「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
  • 【學術會議】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學院第五屆線上國際學術月會議通知
    為促進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工程學科的快速發展,推動軟體學科的普及,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針對軟體工程、智能信息、物聯網等領域中的前沿和關鍵問題,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將於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4日在zoom線上會議室、西北工業大學啟翔樓401會議室、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203會議室同時舉辦「西北工業大學軟體學院第五屆國際學術月會議」。
  • 合肥工業大學再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課題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2019年度立項項目,由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牽頭、合肥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的「面向CFETR偏濾器材料和模塊的高熱負荷等性能的規範化測試與評價」獲批立項,國撥經費
  • 華僑大學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資助
    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近日下達《關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立項的通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陳愛政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申報的大陸與臺灣聯合資助研發項目《基於ICG複合納米顆粒的腫瘤診療一體化研究》獲得立項資助。
  •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於古都西安,是我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以工理為主,管、文、經、法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和開放式的科學技術大學,隸屬工業和信息化部。
  • 西工大獲批3項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西工大新聞網11月9日電(通訊員 肖鼎新 記者 王凡華)日前,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工作已經結束。據悉,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西北工業大學共獲批3項牽頭項目、17項牽頭課題,科研經費合計1.19億元。此外,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代表性企業——西安鉑力特雷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和陝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各獲批1項牽頭項目,經費合計3865萬元。
  • 「幫尼晚報12.18」阿里雲物聯網作業系統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
    浪潮聯合百度發布邊緣計算盒子在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浪潮作為百度戰略合作夥伴,與百度聯合發布邊緣計算解決方案——百度邊緣計算盒子,加速邊緣計算平臺賦能工業網際網路、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場景化落地實踐。
  • 為城市構築防災減災安全網,深圳交通中心獲批又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日前,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交通中心」)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技術及示範」重點專項「面向城市災害管控的主動應急指揮關鍵技術與示範」獲批立項,這是深圳交通中心連續三年牽頭承擔的第三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3個重點專項申報指南編制高校專家都是誰?
    高校科技進展3月23日,科技部以通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製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等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發布)的形式正式對外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製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等13個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並公布了相關重點專項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專家名單。
  • 山西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 李經寬 黃婧)8月29日,由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李劍鋒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太原市高效節水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該校召開,會議通過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 東南大學舉行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
    日前,東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先後組織召開了「高寬帶超高速數據率及寬帶可重構射頻系統集成晶片(RF SoC)技術研究」、「基於量子密鑰的物聯網安全體系及關鍵技術聯合研發」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科技部高技術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等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兩個項目的責任專家和專家組成員,學校及有關院系和相關單位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 強基計劃解讀|公誠勇毅——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位於古都西安(從前,西安是除了北京,高校最多最厲害的地方,也是知識分子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知名度不高,但稍作了解,會發現是很厲害的985高校。西工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為特色,工、理為主,管、文、經、法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多科性、開放式全國重點大學。
  • 湘潭大學獲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經費超3千萬
    紅網時刻1月5日訊(通訊員 丁德鳳 賀衛玲)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0年度項目立項工作完成,湘潭大學牽頭承擔的《智慧司法科學理論與司法改革科技支撐技術研究》《智能導航及遙感數據高精度融合的數學方法》2個項目獲準立項。
  • 「合肥工業大學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研究院」揭牌
    合肥在線訊 (王嫣然 龔瑞)10月20日,合肥工業大學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合工大智能院舉行籤約揭牌儀式,並整體入駐合工大智能院研發中心。作為校地合作的又一成果,該研究院旨在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由合工大智能院、合工大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合工大監理公司、合工大檢測公司、合工大共達檢測公司五方聯合共建,匯聚合肥工業大學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建築等方向的學科優勢、科研團隊以及產業力量,目標打造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輻射全國的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科創中心、「政產學研用投」全鏈條服務平臺。
  • 西北工業大學3人入選2017年度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2日電2018年10月11日,國家科技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對象名單,我校王海鵬、常洪龍、韓軍偉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據悉,2017年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共遴選323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4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12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0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 安利(中國)研發中心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
    22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林元教授代表項目組與安利(中國)研發中心籤署協議,雙方合作建立「基於辨證保健的中藥複方保健產品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示範研發平臺」,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
  • 合肥工業大學牽頭承擔的一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正式啟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楊麗娜)9月3日,由合肥工業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黃淮特色醬滷雞肉製品質量安全保障技術的全鏈條綜合示範」正式啟動。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研究員陳潔君,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李國陽,合肥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志峰出席項目啟動會。
  • 我校楊光紅教授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近期,由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東北大學、南非開普敦大學礦物研究中心等三家單位聯合申報的「選礦過程關鍵設備故障診斷與產品質量在線管控技術」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獲得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國撥經費716萬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光紅教授為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