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獲批3項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2020-12-15 西北工業大學新聞網

西工大新聞網11月9日電(通訊員 肖鼎新 記者 王凡華)日前,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工作已經結束。據悉,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西北工業大學共獲批3項牽頭項目、17項牽頭課題,科研經費合計1.19億元。此外,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代表性企業——西安鉑力特雷射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和陝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各獲批1項牽頭項目,經費合計3865萬元。

據科技部統計,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共啟動了42個重點專項,共有554家單位承擔了1163個正式立項項目,其中117所高校承擔了454項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已成為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後形成的改革力度最大、影響範圍最廣、受關注程度最高的國家科技計劃,也是我校民口科研領域最重要的科技計劃渠道。

聚焦:3個項目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和科研優勢

在西北工業大學承擔的3個項目中,學校在增材製造與雷射製造、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海洋環境安全與保障等專項中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和科研優勢。

材料學院教授林鑫負責的「高性能金屬結構件雷射增材製造控形控性研究」項目,立足大型飛機製造等高端裝備領域對輕質高強韌鋁、鈦合金構件整體化精密高質量成形的迫切需求,將力求突破輕質高強韌合金構件整體化增材製造的精確控形控性關鍵技術,建立面向適航的原材料工藝規範和可靠性評價方法,在大型飛機研製中實現工程試用。

迄今 20 年間,項目團隊圍繞航空航天等高技術領域的迫切需求,持續進行了雷射增材製造技術的系統化研究,建立了包括材料、工藝、裝備和應用技術在內完整的科學與技術體系,解決了國家重點型號中一批急迫的技術難題,在國際增材製造領域形成了重要學術影響力。研究成果已應用於飛機、航空發動機、太空飛行器、燃氣輪機、醫療植入體等構件製造和修復再製造。

航海學院教授潘光負責的「自主變形仿生柔體潛水器研製」項目,將針對 6000 米深海域水下 1 年連續環境監測、科學考察等任務需求,開展原創性潛水器的基礎理論和技術研發,重點突破柔體潛水器外形設計技術、柔體潛水器智能重構技術、滑翔與撲翼推進一體化技術、間歇式能源供給與補充技術等關鍵技術,完成潛水器樣機研製和湖海試驗。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將力求突破利用水凝膠構建類深海生物肌肉的柔性翼、形狀記憶合金驅動柔性翼變形和鎂海水電池深海長時供電技術,研製出具有水下撲翼運動和滑翔運動能力的自主變形仿生柔體潛水器樣機。項目研製的自主變形仿生柔體潛水器可用於水下長時海洋環境監測、信息採集和調查等任務,大大提升我國對海洋資源的控制和利用能力,具有重要經濟和社會效益。

航海學院教授楊益新負責的「海洋聲學探測技術研究」項目,將力求突破水下目標探測的分布式節點設計、多源信息傳輸與融合跟蹤等關鍵技術,形成多源聲學信息融合探測評價體系;研製水聲傳感器固定節點、移動節點及組網設備,開展海上組網試驗和國家海洋探測網絡系統示範應用,並與海洋環境聲學層析成像觀測技術項目組共享數據。

項目將形成支撐我國構建國家海洋環境安全平臺技術體系的關鍵技術能力,扭轉海洋監測系統核心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推動海洋聲學探測技術在其他重大海洋突發環境事件中的應用,有效提升國家海洋環境安全保障能力,為建設「海洋強國」等戰略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解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彰顯大學科研實力

2015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明確提出,我國將整合形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及科技發展優先領域,凝練形成若干目標明確、邊界清晰的重點專項,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範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

按照國務院對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部署,截至2016年,原有的100多個科技計劃已經整合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五大類。據媒體報導,這100餘項科技計劃中已有將近90%完成整合。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該計劃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農業、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健康等領域中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重大國際科技合作,按照重點專項組織實施,加強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研發布局和協同創新,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提供持續性的支撐和引領。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立項是高校科研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綜合體現。目前,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申報工作已經啟動,學校科技管理部正在組織進行申報工作,並建議廣大教師,結合學校優勢學科和研究方向,聚焦重點,積極參與,紮實凝練,做好申報籌備工作。

附件:

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西北工業大學獲批的牽頭項目名單

項目名稱

項目負責人

所在學院

高性能金屬結構件雷射增材製造控形控性研究

林鑫

材料學院

自主變形仿生柔體潛水器研製

潘光

航海學院

海洋聲學探測技術研究

楊益新

航海學院

(以項目獲批編號為序)

相關焦點

  • 國家級重點項目:科技部公示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項目44項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在原來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基金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是針對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爭力、整體自主創新能力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
  • 2017中國林科院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3項
    近10年來,完成清潔製漿、木質纖維材料、食用菌等木質資源利用領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級科研項目100餘項,開發了木質資源利用關鍵技術與新產品,轉化科技成果200餘項。    2017年13項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是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後實施的最新科技計劃,由原來科技部管理的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專項,發改委、工信部共同管理的產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農業部、衛計委等13個部門管理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等整合而成。
  • 國家電網公司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簡介
    國家電網公司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簡介 發布時間:2016-08-15   來源:國家電網報
  • 西工大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283項
    西工大新聞網8月25日電(李冬)8月16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項目的評審結果。我校共申請902項,獲資助283項,總體資助率31.37%,資助直接經費1.4億元。本年度申請數全國排名第43位,資助數全國排名第26位,連續7年遞增,創歷史新高。
  • 深圳先進院2020年度牽頭獲批7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今年牽頭獲批7個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別在「合成生物學」「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以及「發育編程及其代謝調節」三個重點專項中,獲批總經費8683萬元,獲批項目數量和經費總額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科研院所第一。
  •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據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官網上公示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與老齡化應對」重點專項的立項結果顯示,首都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梁佩鵬參加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多模跨域生物反饋功能刺激與健康狀態調控技術及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20YFC2007300)成功獲批。
  • 北京科技大學獲批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項目
    近日,由我校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於中子源的局域結構原位表徵技術及其在先進材料中的應用」獲得科技部立項批覆。該項目是2020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批覆的六個項目之一,由我校固體化學研究所邢獻然教授擔任項目負責人。
  • 河南科技大學馬彥博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批立項
    近日,國家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立項結果。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馬彥博教授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基於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肉雞應激分子機制研究」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經過預申報、初審、正式申報、答辯和中外政府間磋商最終獲得立項,資助經費362萬元。這是河南科技大學自成立以來首次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的支持。
  • 濟南大學獲批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尹明亮 通訊員 劉珂珂近日,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劉福才博士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代亮博士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
  • 華東交大楊輝教授團隊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和高鐵聯合...
    近日,由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楊輝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牽頭申報的「離子型稀土產業集聚區域網絡協同製造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項目總經費313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經費733萬元),此項科技創新將有力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 西工大7名青年教授獲得「陝西省青年科技獎」
    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等多個國際期刊編委,主持/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與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與青年項目、軍委科技委項目等。
  • 中北大學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記者5月8日獲悉,2019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製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重點專項立項名單日前公布,由山西省中北大學牽頭承擔的「高功率密度微納能量收集器技術及礦井裝備智能化應用研究」獲批立項,項目總經費122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經費729萬元。
  • 2020年度濟大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立項名單公布,濟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劉福才的「治理現代化視域下我國教育改革的制度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文學院博士代亮的「清初博學鴻儒心態與詩學思想研究」兩項課題成功立項。截至目前,本年度濟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7項。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
    12月5日,由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專項辦主辦,紫金山實驗室承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交流會在紫金山實驗室順利召開,來自科技部、江蘇科技廳、廣東省科技廳的相關領導,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項目承擔單位的專家代表近200人參會。
  • 【項目申報】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項目(課題)負責人限申報1個項目(課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以下簡稱「改革前計劃」)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在研項目(含任務或課題)負責人不得牽頭申報項目(課題)。
  • 大連工業大學2020年獲批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今日,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學校共獲批2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中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面上項目13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7項,項目直接經費1059萬元。今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學校共接收項目申請114項,全部通過國家基金委初審和覆審,經專家評審後21項獲得資助,綜合資助率18.4%。
  • 國家公布一份重點研發名單,8所高校上榜,西工大順利入圍!
    這份名單涉及到我國機器人研發的計劃,可以說含金量非常的高。畢竟隨著我國製造業的轉型發展,未來生產實現機械化是必然的過程,在中國2025年新製造初步完成前,國家會加大對機器人前沿理論以及技術的研究,希望相關的高校能夠有創新性的突破技術,為國家的製造行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以及技術的支持。
  • 這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功立項,涉及醫療、養老!
    近日,國家科技部網站公示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2020年擬立項項目安排公示的通知》,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參與承擔的2020年度「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面向臨床和養老需求的智能多功能護理床研製及應用示範」成功立項。
  • 山西大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啟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 李經寬 黃婧)8月29日,由山西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李劍鋒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太原市高效節水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關鍵技術與示範」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該校召開,會議通過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 西工大5人入選2017年國家傑青和優青名單 總數位列工信部高校第二
    西工大新聞網10月21日電(記者 田慶青)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17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西工大航天學院黃攀峰、材料學院殷小瑋、計算機學院於志文3人入選傑青;機電學院朱繼宏、生命學院楊慧2人入選優青;總數位列工信部高校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