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網上搜索一個詞組,「民族資產解凍大業」,簡稱民族大業,聽起來好像是個名頭很大的項目,而且據說這筆項目資產統計單位是兆億!這麼多錢,來源也是相當神秘。傳說中的「民族資產解凍大業」,背後真相究竟是什麼?
兆億遺留資產 巨額善款鬧劇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位58歲的退休女工王麗榮,自稱深知這筆神秘財富的內幕消息。
齊齊哈爾市 「民族資產解凍大業」團隊負責人 王麗榮
歷代歷朝皇家在退勢的時候,把這些資產資產都埋在地下,或者轉移到國外,作為他們以後復興的資本。民國期間四大家族什麼的,他們把這些財產也都埋起來了。現在這個錢已經是以兆億為單位了。
去年夏天,王麗榮接到了一些自稱是陳立夫等老人打來的電話,說他們就是負責看守價值兆億資產的民國十七要員,這些大額資金被凍結於幾十家境外銀行,老人家如今年近百歲,打算在離世前把資產解凍發給生活相對困難的人。之後,王麗榮收到了委任狀,被任命為「中華民族資產解凍委員會」東北地區負責人,負責召集成員申領善款。
委任狀上寫著每名申報人員能得到150萬元人民幣,還蓋有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財政部的公章。王麗榮還陸續收到所謂守護資產老人們的身份證明、國外銀行存取款證明等。
王麗榮聯繫朋友王雲,招納資產申領人員。 根據委任狀,這些錢只發給收入較低或是低保、五保、殘疾等生活困難人群,只發善款,不收費用。王雲不僅自己報了名,還組織了幾百人。但是等了一陣,善款沒領到,所謂的守護資產的老人說,自己守護的是國家財產,一分不能動,所以他們生活清貧,希望大家給捐一些生活費。
王麗榮召集了近四百名「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會員,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交這份錢,這時一位自稱民政部的領導打來電話,要求大家交錢,於是每人交了兩百元。
但是隨後幾乎每周,王麗榮都會接到要錢的電話,有時是要交完稅證、資金來源證之類的工本費等,還說如果交費人數不夠,就領不到百萬善款。找來的殘疾低保人員拿不起錢,王雲等「小組長」就墊款,結果欠債纍纍。
「守護老人」匿跡深山 警方跨省尋蹤
善款還沒發,交了好多次錢的會員們著急了,王麗榮說,自己也無法主動聯繫上所謂的守護資產老人,只能耐心等待。
2016年3月,會員終於等來了幾位守護資產老人的電話,對方說準備攜帶20億元人民幣現金到齊齊哈爾市召開新聞發布並現場發放。2016年3月24日,數百名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會員在齊齊哈爾市一個廣場等了半天,既沒等到善款,也沒見到守護資產的老人,然而數百人的聚集,引起了公安機關的注意。
警方在這些的背包內發現了有關「民族資產解凍大業」的宣傳文件。警方調查發現,這些文件上所蓋的公章都是假的,給王麗榮打電話的人,身份也是假的,所謂的民政部柏副部長根本不存在。而從「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會員那裡收取的費用,王麗榮早匯款給了所謂的守護資產老人。
警方認定,這是一起典型的惡性電信詐騙案件。警方調查發現,詐騙電話使用地和收取詐騙款的銀行帳戶交易地點都在廣西百色。
齊齊哈爾警方趕赴廣西百色調取所收費用在銀行再次轉出時的監控錄像,發現一名可疑的中年男子在辦理轉帳業務之後,進入了百色市區外的一處深山裡警方在山口等了四天四夜,終於將五名犯罪嫌疑人抓獲。
犯罪嫌疑人供認,「中國農行民族資產解凍會員卡」等資料都是用電腦列印的。嫌疑人還在本子上登記了很多被騙群眾的個人信息,其中有來自山東省、貴州省等省份兩千多人。
犯罪嫌疑人龍昌忠供述,廣西當地除了被抓的五名犯罪嫌疑人,還有其他人在從事「民族資產解凍大業」詐騙,之前他們經常共享全國各地的被騙人員信息。
犯罪嫌疑人 龍昌忠:
有很多跑「民族資產解凍大業」的這些人嘛,他們有的都跑了幾十年了,他們有的跟我們講,說是從(一九)七幾年開始跑的。
兆億騙局還在上演 白日美夢仍未清醒
警方調查發現,王麗榮的確把會員交的錢都轉給了騙子,並不是同謀,同樣也是受害者。可是在警方不斷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情況下,王麗榮居然還是對騙局深信不疑。
在案件偵破過程中,還有自稱陳誠、黃金貴等老人,在不斷給王麗榮打電話。警方告訴王麗榮,陳誠1965年就已去世了,不可能給她打電話,但王麗榮卻仍然對所謂看守兆億財富的老人深信不疑。
警方:我就不理解你,什麼東西對你誘惑這麼大。
王麗榮:因為它是真的,是真的!
不是新玩意 「大業」還是老套路
警方介紹,「民族資產解凍騙局」在大概三十年前就出現了,而這些年騙人的手法一直在演變進化,最近幾個月,甚至有了統一的組織、任務部署。這樣的騙局,自始至終都是抓準了一般人想要高額回報的心態。
騙術之一:高額回報誘餌
100萬、500萬、1000萬,在民族資產解凍大業騙局中,不用交錢,或是只需要交一點會員費,就能拿到這麼大額的回報,明顯是不可能實現的誘餌。
騙術之二:冒充權威 偽造公文
在每一起民族資產解凍大業詐騙案件裡,都有很多偽造政府文件,或是金融機構相關證明。
騙術之三:組織化管理
在民族資產解凍大業騙局裡,騙子的管理是很有組織的,在現實中,有大總管、地區負責人,大組長、小組長,以及招納的會員,微群則分為收費較低的基礎會員入門群,之後是收費高達幾千的項目群,再高級還有一些群主和管理層才能進入的管理群。而這些微信群還分有報名、財務、宣傳培訓、升旗手等多個崗位。
騙術之四:賊喊捉賊
隨著警方成功偵破多起「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案件,眾多打著「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旗號的詐騙微信群裡風聲鶴唳,群主紛紛要求成員改頭像、暱稱,不準與外人交談大業,相關視頻也都被發布人加密。
還有一些詐騙微信群裡的骨幹成員在群裡聲稱,被警方查辦的都是假借「民族資產解凍大業」名義行騙,而他們自己是真正的「民族資產解凍大業」有功人員,是受到保護的。如此「賊喊捉賊」,企圖繼續矇騙群裡的受害者。
(本文摘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