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鎮緊抓機遇創新思路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2020-09-05 城子鎮發布


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農村基層組織的根本保證,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物質基礎。今年以來,城子鎮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實現「村級增收、農民致富、基層穩定」為目標,創新思路,多措並舉,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一、基本情況

城子鎮位於九江市西郊,廬山西麓,與瑞昌市碼頭鎮相接,同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全鎮共有78個村小組,人口15631人,全鎮面積54.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約為12800畝,轄6個行政村。近年來,城子鎮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2019年全鎮6個行政村村級集體經濟全部超過5萬元,其中,彭灣村村級集體經濟超過30萬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政策引導,注入活力

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項硬任務,統一部署,狠抓落實,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關鍵環節來抓。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城子鎮今年出臺了《關於落實村集體經濟發展獎勵措施的意見》和《柴桑區城子鎮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2020-2022)》,鼓勵村集體通過盤活閒置資產、土地流轉等方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獎勵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村幹部進行獎勵,提高村「兩委」成員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蹲點指導,增強活力

建立鎮領導掛村蹲點制度,鎮領導按照掛村蹲點安排,每人掛點聯繫一個行政村,每季度至少到掛點村專題調研指導一次,幫助制定發展思路,培育產業亮點,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每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蹲點一個村,加強調查研究,督促各村立足現有基礎,挖掘潛在優勢,強化市場導向,以土地資源合作模式為重點,鄉村聯動、資產經營、資金運作、服務創收模式為補充,「一村一策」制定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明確三年總目標和年度發展目標、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等。

廣開思路,集聚智力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關鍵要有一個好班子。我鎮採取從本村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合作社負責人等優秀人才中選拔的辦法,著力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發展集體經濟意識強的能人選為村幹部。除了選好配齊班子之外,通過集中培訓、相互觀摩、外出考察等方式,不斷提高村幹部適應市場、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鼓勵村書記走出去開眼界、拓思路,學習外地優秀經驗,為本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油助力。

分類推進,壯大實力

城子鎮各村地域條件差異大,發展狀況各不相同,我鎮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途徑,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全面發展。彭灣村曾經基礎設施薄弱、經濟發展之後,為改變這一狀況,鎮村幹部積極探索新思路,想方設法盤活閒置資產,先後引進3家企業,共流轉土地1600畝,進行蝦稻種植、水產養殖、油桃種植等,2019年彭灣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近30萬元,位列全鎮第一。赤湖村位於柴桑區工業園附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工作環境,讓赤湖村決定以「服務園區企業」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突破口,幫助園區企業做好相關服務,適時輸送勞務型人才,通過一年的實踐,2019年赤湖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1萬元。

三、啟示

城子鎮能夠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能夠加強隊伍建設,村兩委班子能夠上下齊心,緊緊圍繞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這個中心不放手,提高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二是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盤活各村資源,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途徑。


來源:柴桑組工

相關焦點

  • 蘇埠鎮:多措並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安徽網六安消息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當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是解決村集體「無錢辦事」問題的根本途徑。近年來,蘇埠鎮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不斷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維護穩定、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 亢振峰調研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圖)
    11月3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亢振峰赴龍門鎮陽山莊村,調研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龍門鎮黨委書記石雨,市政府辦、龍門鎮有關負責同志以及村「兩委」幹部參加。亢振峰認真聽取陽山莊村情、村史和集體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情況介紹,詳細了解村「兩委」幹部帶領全村人民群眾創業發展歷程和存在的問題困難,與大家深入交流探討新時期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產城融合及鄉村振興等思路。亢振峰對陽山莊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
  • 貴港港南區:盤活資源 撬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何平村通過盤活一批資源、打造一產業基地、受益一大片「三個一」模式,帶動港南區381戶易地搬遷戶和周邊3個村(社區)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2017年8月,橋圩鎮被住建部認定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後,特色小鎮道路、旅遊和產業等項目相繼開工。何平村緊抓這一機遇,重新盤點手中的資源,大力發展物業管理型村級集體經濟。
  •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對策與路徑
    黨的執政基礎在基層,中央歷來十分關注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習總書記強調,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組織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提高村級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因此,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關係到黨在農村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重大政治問題。
  • 通化縣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會議
    9月4日,我縣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有關要求,進一步研究新形勢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路及辦法,推進村級集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 廣西百色思林鎮三舉措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速增效
    近年來,田東縣思林鎮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村黨建工作的重要舉措。堅持黨建引領,強化領導班子建設,不斷理清發展思路,盤活現有資源,規範運作,激勵各村黨組織努力探索自主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路子,助推村級集體經濟提速增效。提高站位,明確重點,高位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 魯山縣考察團來葉考察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
    9月7日下午,魯山縣縣長李會良帶領考察團到葉縣考察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發展情況。縣長徐延傑,縣委常委、副縣長馬亞軍,副縣長趙海洋,縣政協副主席王雲海陪同考察。考察團先後來到龍泉鄉綠築菌業、門業產業扶貧基地、綠瑞農業、駿辰工貿、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等地,認真聽取龍泉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情況介紹,詳細了解葉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經驗做法。
  • 容州鎮:拓寬思路發展村集體經濟
    「容縣容州鎮引導各村拓寬思路,挖掘和整合資源,『無中生有』找到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日前,該鎮黨委書記李清輝說,至7月底,全鎮16個行政村今年集體經濟收入到帳總金額達到156.29萬元,平均每村9.768萬元。
  • 邯鄲廣平縣廣平鎮為村級集體經濟點亮發展「航燈」
    ,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在高質量發展上迅速破題、找對答案。,助農增收的戰鬥堡壘,該鎮領導通過科學編制發展規劃、選對模式路徑、選優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健全推進保障機制等,全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 豐鎮市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豐鎮市「八種模式」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  入股實體經濟模式。在立地條件較好的村,通過村集體入股龍頭企業的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巨寶莊鎮巨寶莊村依託綠康源公司,投入130萬元註冊成立巨福合作社,綠康源公司負責收購合作社農產品並銷售,村黨支部負責種養殖和勞務組織,2017年村集體收入6.2萬元。
  • 葉樹林到德興李宅鄉主持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座談會
    葉樹林到德興李宅鄉主持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座談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焦春燕報導:5月15日上午,副市長葉樹林到李宅鄉主持召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座談會。李宅鄉黨委書記程萬清等在家黨政班子成員、各村(居)書記參加了會議。
  • 成把的筷子折不斷——漯河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風生水起
    「找準定位、明確思路、蹚出路徑,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所在,漯河市將持續深化『雙增』行動,為打造鄉村振興『升級版』和基層黨建『加強版』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呂娜說。  安亮亮是姬崔村的黨總支書記,金三角市場是姬崔村的產業,商戶卻不認識他  無論是劉莊村還是前朱村,誰都沒有源匯區幹河陳鄉姬崔村的區位優勢。
  •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提質保量推進鄉村振興
    當前,城鄉差異、區域差異、貧富差距仍然較大,因此,在擺脫貧困之後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作為一名身處基層一線的第一書記,我想就掛點幫扶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報告如下。巷嶺村下轄5個自然村,共有村民519戶,1882人,黨員39名;其中勞動力人口1139人,外出務工人員600人。全村有貧困戶10戶、33人。
  • 【動態】鄰水:充分發揮組織優勢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近年來,鄰水縣認真貫徹落實各級精神,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體制改革,努力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制定全縣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建立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五大機制,明確項目安排、資金籌集、產權改革等扶持政策,指導逐鎮逐村編制發展規劃,加強資源要素統籌,培育發展主導產業,引領集體經濟發展。加強督導。對中省財政重點扶持的29個村,由組織、財政、農業等部門逐村查看、集中會審,將集體經濟發展納入年底黨組織書記黨建述職和年度考核內容,開展不定期檢查和考評,確保項目可行、資金安全。
  • 西充: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充縣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激活要素,合理開發;健全機制,規範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途徑、新形式,促進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整體提升。
  • 蕭縣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蕭縣高度重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確定為「書記項目」,研究出臺項目、資金、人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鼓勵村集體因地制宜,巧妙利用財政、發改、交通、水利等重點項目及省市縣幫扶資金項目,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 肥西縣山南鎮:狠抓實幹 壯大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近年來,肥西縣山南鎮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黨委政府重要工作來抓,統籌各類資源,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三是堅持完善機制,高效發展。落實考核激發內在活力,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納入黨建責任制考核,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工作作為村「兩委」幹部年終績效考評、述職評議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與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年底績效掛鈎,切實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 二、強化政策引導,激生動力。
  • 浦北縣:「345」新舉措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浦北縣認真對照自治區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內容和要求,通過強化三項政策保障、開展四大專項行動、打造五大示範基地等「345」新舉措,著力推動全縣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整合中央扶持、扶貧專項、縣級財政三類資金共4255萬元扶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暢通融資渠道,組織舉辦縣農業、扶貧和村集體經濟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為需要融資的村民合作社和用工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貸款。二是強化項目保障。統籌資金3000多萬元扶持建設59個優質物業項目形成固定資產用於出租或自主經營,獲取集體收益。三是強化政策保障。向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協會等農業產業化組織免徵企業所得稅。
  • 凌雲「五全」抓實村級集體經濟
    今年以來,該縣圍繞「工作隊伍全配強、基礎資產全整合、發展基金全覆蓋、資金監管全過程、發展效果全達標」的「五全」目標,進一步加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力度。工作隊伍全配強。該縣始終將配齊配強工作隊伍放在首要位置,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
  • 觀莊鄉:互學互鑑互評,共謀村級集體經濟新發展
    8月25日,觀莊鄉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觀摩學習大莊村農資超市、中梁村養牛場和觀堡、林溝、陽窪、紅堡、姚套5村聯營肉牛養殖園區發展運營情況。通過互學互鑑互評,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