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課堂』,讓理想信念生根發芽;『耘行動』,用知行合一拔節孕穗;『耘夢想』,以創新賦能開花結果。」不久前舉行的「2019年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揚州大學輔導員周立雲獲授這樣的頒獎詞,這是對她十年來紮根「泥土」投身農科人才培養的生動描摹。
在周立雲看來,她是這支有著傳幫帶優良傳統和比學趕濃厚氛圍的揚大思政團隊中的普通一員。去年,她和團隊夥伴共同見證了「師傅」王軍當選「2018年江蘇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的光榮時刻。
近年來,揚州大學實施「領航計劃」,探索並建立了「國家—省—校—院」四級輔導員典型培育體系,按照「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分層培養」原則,對優秀輔導員進行連續性、系統化培養。通過開展「最受學生歡迎的輔導員」評選、「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輔導員職業能力大賽」等系列活動,完善輔導員典型培育機制。
「搭平臺、重引領、樹典型,強化輔導員骨幹選樹工作,發揮模範典型的輻射示範作用,從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雁陣效應。」焦新安說。
為進一步拓展育人空間,今年8月,揚州大學啟動首批輔導員網絡工作室項目,「『偉』娓道來」「紅梅引航」等11個網絡工作室「集團式」上線,圍繞思想引領、黨團建設、學業支持、心理服務、職業規劃和資助服務等內容,多形式開展線上網絡思政工作。
今年秋學期新生入學後,網絡工作室的「博主」們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新』語心願」主題網文20餘篇,以定製款「見面禮」幫助「萌新」走好大學第一步,累計閱讀量超10萬人次。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後,網絡工作室結合自身職責和建設方向,推出「輔導員眼中的五中全會」系列微文,引導全校輔導員和學生掀起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揚州大學將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為抓手,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不斷加強與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培養大德、大智、大氣和具有鮮明揚大烙印的時代新人。」姚冠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