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興安嶺,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會想起號稱中國林都的伊春,這座隱藏於小興安嶺深處的小城。伊春市內景點主要有北山公園、南山公園、興安森林公園(據說包括北山公園和南山公園,分不清啊)以及沿伊春河的小興安嶺石苑、中國林都木雕園等。今天就來記錄一下攀爬北山公園,還記得那座群雕?
伊春市北山公園,位於市區北部,面積不大,山峰不高,佔地66.5公頃,是伊春市民業餘文化生活的綜合性休閒娛樂場所。公園東邊一大片是伊春市植物園,整個北山公園綠植覆蓋、鬱鬱蔥蔥,完全就是一個大氧吧。我去的比較晚,下午4點左右到的公園正門廣場,上山遊玩的人已很少。
正門口是一片廣場,往上走要過兩個大段的臺階,在兩大段臺階間是一組東西方神話人物青銅雕塑,氣勢恢宏,正搭著架子進行維修。
漫步而上,樹木高大挺拔、鬱鬱蔥蔥。林間小道曲折穿行於林木之間。
山間錯落分布著部分建築,存在著許多風格迥異的亭閣和雕塑,突出了園林公園的特點。據說很多和當年的抗聯有關,園中還有一座東北抗聯英雄紀念碑——東北抗日聯軍第三、六軍軍政幹部學校舊址紀念碑。據記載:一九三六年——一九三七年,東北抗日聯軍曾在此山中設立軍政幹部學校,趙尚志同志任名義校長,該校在艱苦的環境中培養出大批的革命幹部。
沿臺階路面一直往裡走,到頭後會出現一條土路,路邊有一些雕塑,看了看天色已漸暗,便返回沿著山脊向西南走去,來到一座小亭子後竟然徹底沒路了。開始變的昏暗的林子,微冷的空氣,安靜無聲,竟然有點有了點小怕怕。
踩著小亭子後面的小路徑,最後竟然順著大坡跑到了兩山之間。原來這個小亭子是在公園正門所在山脊的西邊突出部,中間有一片凹地。這個凹地上有一片片的菜園子,一座破敗的房子坐落期間,隨著我的到來,狗吠聲就沒停過。
沿著山間菜園的邊際一路狂奔而下,終於又到了山下的柏油馬路上,狗吠聲已漸行漸遠了。路邊一排老舊的樓房,讓我想起了老家那人去樓空的工廠家屬區。
沿著馬路再次走到了公園大門口,看了看漸漸變暗的北山公園,走向了伊春河。跨河大橋上國慶飄揚,讓我感受到了漸漸到來的國慶氛圍。
夕陽下的伊春河灣是那麼的輝煌美麗,冬季即將到來,春天也不會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