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人為了移民海外花費了至少290億美元(折合約2000億人民幣),其中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紐西蘭等傳統移民大國是移民花費最多的國家。
不同國家對投資移民所要求的資金不盡相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各國移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投資移民拉脫維亞的花費最少,只需花費27萬(人民幣,下同)就可以達到該國的投資移民門檻,但得為入籍等上十年。最貴的是法國,需要7,700萬。
一些小國會為了吸引投資而放寬政策,像萬那杜或聖露西亞,只需花費60萬~80萬人民幣就能立刻入籍。
除了資金,各個國家對投資移民的規定也有不同的要求。美國投資移民要求兩年期內投資項目需要直接或間接創造10個就業職位。在時間方面,澳大利亞,紐西蘭要求申請人四年內住滿兩年,加拿大則是五年內住滿三年。
有報導稱,2009年至2018年發給中國投資籤證數最多的五個國家為:
美國通過著名投資移民項目累計向中國人發放了44387張綠卡;
加拿大則通過投資債券計劃籤發了39477張綠卡給中國人;
歐洲的葡萄牙則用「黃金籤證」項目招徠了8046名投資者;
而在有類似項目的匈牙利和澳大利亞,這一數字分別是6993與5734。
自1949年以來,被公認的移民潮有兩次,上世紀80年代初的出國留學潮,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技術移民潮。
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移民人口輸出國,超過4,500萬華人散落世界各地。這些人選擇移民的原因大多是:方便子女教育、出入境方便、活得更有尊嚴、為未來養老做準備。
其實從世界資金的流向看,中國仍然是最好賺錢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國人的移民更多的是為了將賺來的錢放在一個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科技日新月異,經濟飛速發展,國人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有了追求完美的底氣,於是為了更適合孩子的教育環境、更適合生活的自然環境、更先進的醫療條件或是資產升值,越來越多人選擇了移民。
近年來,隨著傳統移民大國紛紛收緊移民政策,中國人想要移民頂級發達強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不知不覺間,移民已經成了大家街頭巷尾經常討論的話題。但由於移民行業的信息門檻相對較高,且移民政策變化快,所以很多朋友在談論移民時,容易還按照「刻板成見」來認識,常常走入誤區。
我們來說一說,中國人辦理移民容易走入的誤區:
移民就是富人階層的燒錢行為嗎?移民是不是就意味著「背叛」祖國,舉家搬遷到國外工作和生活永遠不回來?移民是不是白白砸錢出去讓別人賺自己的錢?移民是否已造成了國內人才大量流失的嚴重後果?帶著這些疑問作者採訪了業內專家及多位成功人士,讓大家撥開迷霧,認清「移民」真實的一面。
誤區1:移民就要放棄本國國籍
解讀:取得國外綠卡仍可保留中國國籍
移民專家指出,通常我們說的「移民成功」指的是申請人獲得「綠卡」,即永久居民身份。是否要轉為移民國公民而放棄中國國籍,需根據申請人本身狀況考量。其實,真正想徹底放棄中國國籍到國外發展的人其實很少,因為他們的生意還在國內,國內的生意離不開他們。取得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永久居留權後,仍可保留中國國籍,繼續在國內經商和生活。另外,根據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法律,當地公民可以擁有雙重或多重國籍。
誤區2:富豪移民會導致國內經濟崩盤
解讀:絕大多數移民會繼續留在中國創造財富
根據《2018年世界移民報告》揭露數據:截至2015年,中國海外移民存量已達到1000萬人,23年增長了128.6%。中國從1990年的第七大移民輸出國,上升為第四大移民輸出國。
對於中國高淨值人群多數傾向於移民這一現象,專家認為,目前這種所謂「富豪移民,或導致中國經濟崩盤」的這種說法,是不負責任,是過於聳人聽聞的,這是外媒的一些說法。「我個人感覺這是一個正常現象,首先中國近30年來改革開放以後,有部分人迅速致富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有小部分人願意通過出國的方式,來做一些家庭結構的改善和改變,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大家都講全球化,其實中國人走出去,第一符合全球化這麼一種趨勢和戰略,第二也符合一個民族從弱到強、從貧到富這個過程中所要走的步驟。」
發達國家每年都有一定的投資移民配額,全世界最熱點的國家和地區加起來每年也只有一兩萬的移民配額,而且這還是全球的配額量;就算有一半是中國人,也只有1萬左右。相比國內數以百萬計的富豪人群,這個數字也是相當小的,並不形成大的威脅。另外由於中國嚴格的外匯管制政策,移民不能使得這些申請人的財富外流。據業內人士透露,95%以上的富人移民以後都會繼續留在中國創業和從事商業活動,中國企業家由於一些特定的因素,他們在英美這樣的國家創業的可能性比較小。
誤區3:移民純屬富人的「燒錢」行為
解讀:許多人辦移民是為了讓子女留學更省錢,入讀名校更有優勢
已經拿到美國綠卡的趙女士,先在廣州一家知名移民公司任市場部負責人。趙女士一開始對移民懷著很牴觸的情緒,當初在她看來移民就是非要移居到國外去不可的。「但事實上我們全家其實一直都還居住在廣州。」趙女士稱,移民並不等於舉家搬遷到國外工作和生活,一輩子永遠不再回來,她選擇移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女兒過幾年到國外留學更方便,「有了身份可以比留學生節省更多錢。」她算了一筆帳:如果女兒選擇讀國外的公立高中,四年學費可省下80萬元人民幣,讀大學四年可以比留學生少花50萬元人民幣。「女兒有了身份之後更容易被世界頂尖大學優先錄取,並優先獲得高額獎學金。」 趙女士說道。在過去10年間,有超過200萬的中國內地申請人獲得國外綠卡,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把送孩子到國外接受教育作為移民的首要理由。
誤區4:移民導致國內人才嚴重流失
解讀:「人才流動」比「人才流失」更準確,近年「海歸」回流現象十分明顯
大約90%的申請人移民國外都是想拿到移民身份而已,然後可選擇繼續留在中國也可到國外發展。與此同時,各國越來越收緊的技術移民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少專業人才的外流。
在移民業內人士看來,對於「精英」和「新富階層」移民,用「人才流動」比用「人才流失」形容更為準確。移民所導致的「人才流失」其實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移民中,有一些人才原本就沒有流出,大部分事業的重心仍然在中國;而海外留學和工作的海歸人才,事實「回流」的比例在提升。
▌文章由信宇出國整理髮布,轉載需註明來源
▌素材來源:信宇出國等,侵權請聯繫刪除!